护国公(校对)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566

  是割地还是赔款?
  看来皇上为了能夺权什么都不顾了,不顾自己祖宗的颜面,不顾老百姓死活,不顾楚公对他们朱家的再造之恩!只要能夺回权力弄死楚公,他是什么都敢干,引狼入室根本不算什么,是不是以后准备学石敬瑭,也给自己找个爹?”
  “不要胡言乱语,他终究还是皇帝,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他就依然是皇帝,诸位可以对他不满,但不能这样说他!”
  王夫之怒斥道。
  “证据?”
  那代表说道:“这种事情还需要证据?”
  “定一庶民之罪,尚需人证物证齐全,难道诸君欲以猜测,定一个皇帝的叛国罪?若有确凿证据,我等的确不能无视,纵然一国之君叛国亦当废之,但若无确凿证据,我等也不能以猜测问罪于君主。”
  王夫之说道。
  这个问题倒是不用讨论。
  英国人的例子在经过了杨庆大肆鼓吹美化后,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这个原则为基础,皇帝的废立已经不存在障碍。真要是朱慈烺勾结建奴叛国,哪怕王夫之也会在四民大会投票废黜他,中国古代又不是没先例,君主无道,被民逐之,这在春秋和春秋之前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当然那个民其实很含义不一样。
  但老祖宗至少也这样干过,现在连蛮夷都能如此,为何大明百姓不能和老祖宗们一样,把无道之君踢到一边去?
  臣是不能弑君。
  可四民大会不是臣!
  四民大会代表的是天下人这个真正的天下之主。
  皇帝又如何?
  皇帝不过是天下人推出来管理国家的,他最多是天下人的一份子,但天下不是他自己的。
  “有没有证据恐怕得问楚公,如今城内都在传言,证据其实有,只是楚公不愿意让公主伤心,故此自己隐瞒下来。丁启相二人既然返回,身上带着书面的东西才对,那多尔衮也不可能不要书面的保证,他们身上没搜到这个才是不对的。”
  另一名代表说道。
  “那怎么办?”
  有人问道。
  “等着,在犯人没押来前不要轻举妄动,我去找刘蕺山,他的确得给我们一个解释了!”
  王夫之立刻说道。
第三九零章
衣冠丧尽
  王夫之很快找到刘宗周。
  “蕺山先生,晚生就问您一句话,他们到底做没做过?”
  他很干脆地问。
  至于他们是谁,做什么,这个就没必要说了,刘宗周虽然不是大同社的,但却相当于精神领袖,他的弟子都是大同社核心。
  包括还在狼穴的姜希辙。
  但大明目前的儒学头号宗师,却端坐在那里自顾自地斟茶,并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
  当然,这不能算是对王夫之的失礼,毕竟刘宗周和他爹王朝聘应该算是同一辈,而且都是心学一脉,但并不是一个系统。王朝聘师承王阳明的弟子邹守益,但相对于王学的那些激进派,他要更加保守一些,王夫之是他爹家传的学问。刘宗周实际上论师承往上排应该是王阳明同时期的湛若水,甘泉学派,他的老师是湛若水的徒孙,但他却是后期甘泉学派和阳明学相融合的结果。最终他又向下传播发展到了黄宗羲一系,王夫之则延续王学道统并且将其发展,然后咱大清带着北方儒学的理学老顽固们,把这些前明糟粕们统统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中……
  紧接着奴学闪亮登场。
  然后湖南这个出了王夫之的地方又出了一个奴学典范,不得不说有时候屠杀加蚊子肉的组合还是非常有效的,当野蛮毁灭文明后,怪胎就出现了!
  就像蛮族毁灭罗马后的中世纪。
  “晚生明白了!”
  王夫之低头说道。
  “做过又如何,没做过又如何?”
  刘宗周缓缓说道。
  “没做过一切如旧,做过则无法如旧,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无论是谁,无论为何,都不能没有一个底线,内斗可以,但不能引狼入室,石敬瑭遗害四百年,我等不能坐视第二个石敬瑭!”
  王夫之说道。
  “难道君臣之义就不管了?”
  刘宗周说道。
  “这话可不像蕺山先生说的。”
  王夫之冷笑着说道。
  事实上刘宗周一脉在对待君权的问题上比王学正统派走得远,否则也不会出现黄宗羲了,明末三大宗师级思想家里面,黄宗羲是比王夫之走得更远的。当然,他后来识时务对着麻哥高喊圣主明君是另一回事,不能因为他识时务了,就否认他不识时务时候的进步性,毕竟就连汪某人都有引刀成一快的时候。同样刘宗周也曾经因为思想过于激进,被弹劾为惑世诬民,言足以乱天下,甚至江西巡抚韩浚都上书要求以孔子诛少正卯之例斩他这个异端,可以说在那些理学的老顽固们眼中仅次于李贽之流。
  他那些弟子们奉为纲领的大同国对皇帝的定义,也一样只是天下人所推的治国者,而不是什么天下主,若无道同样可以天下共废之。
  刘宗周默然。
  两人都是顶级学者,那些毫无意义的辩论根本不需要。
  “蕺山先生,看来您也没免于利益的左右!”
  王夫之说道。
  说完他站起来直接走了。
  刘宗周继续保持默然,只是在他出门后,才幽幽地叹了口气。
  “怎么样?”
  “他怎么说的?”
  ……
  王夫之出门后一群等在外面的四民代表立刻涌上前,围住他乱糟糟地问道。
  他们也是一起来拜访的。
  只不过他们没有被请进去,毕竟蕺山先生年纪大了,不喜欢太过于喧闹,哪怕他们是四民代表,也得在外面等着……
  好吧,其实就是他们不够档次。
  “继续等着!”
  王夫之回过头,看了看刘宗周的府门,然后转回头说道。
  “咱们是不是再去找楚公?”
  一个代表不死心地说。
  “不必了,若楚公手中真得有确凿证据,他不会因私废公,一切都等犯人到达之后,看锦衣卫审讯的结果再说,诸位要相信锦衣卫,若真有叛国之事发生,锦衣卫会审讯出来的。”
  王夫之说道。
  “那倒是!”
  那些代表们纷纷点头。
  很显然他们对锦衣卫还是很信赖。
  而这时候他们等待的对象依然在展览中……
  桐城。
  “衣冠丧尽矣!”
  看着缓缓驶过的囚车,在两旁混乱的唾骂声中,本地土著方以智叹息道。
  囚车内的丁启相和刘楗这时候早已经不复往日风采,全都带着镣铐蜷缩在里面,因为吃喝拉撒都在这个笼子里,身上满是各种污垢。虽然没有遭受太多酷刑,但这一路上挨打也是不可避免,遍体鳞伤的血污散发着恶臭。尽管两旁有骑兵阻拦,但仍旧少不了有人向他们丢石头,他俩不时发出被击中的惨叫,再加上躲避动作让镣铐发出的碰撞,就这样随着囚车的行驶而绵延……
  “好歹也是衣冠士人,何必如此折辱?”
  他身旁帅哥说道。
  其实也算老帅哥了,年龄不会少于四十,但风度翩翩,很有点师奶杀手的味道,身旁站着一个少妇,也得奔着三十了,不过看得出十年前也是魅惑众生的。
  “衣冠士人?”
  方以智冷笑道:“早就已经都是昨日黄花了,衣冠士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是新人的时代,我们这些旧人就像是秦淮河上那些人老珠黄的女人一样,早就没人再记起我们当年的颜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