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566

  “楚公,按照新的官制已经不再设立大学士。”
  史德威提醒他。
  的确,大学士一职已经撤销,明朝由大学士构成内阁,但新的内阁由首辅和阁臣构成,这些阁臣除了首辅史可法之前有大学士头衔,其他人都没有,所以四民大会确立的新官制直接撤销大学士一职。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些大学士,很多在杨庆看来没什么卵用的官职都撤销,尤其是翰林院都快没人了,毕竟都六年没有新的翰林任命,但地方上的官职反而增加。
  总得来说官制更加实用。
  “那他是怎么回事?”
  杨庆很不礼貌地指着毛奇龄问。
  “楚公,陛下难道自己不能聘用自己的近侍?”
  毛奇龄说道。
  “公公?”
  杨庆疑惑地看着他。
  “楚公,你不要欺人太甚,不管鄙人身份为何,此行都是代替陛下而来,哪怕就是一介草民,也有权替陛下问楚公,陛下的圣旨上何时召邓国公赴中都!”
  毛奇龄忍无可忍地质问道。
  “拿圣旨原件!”
  杨庆说道。
  史德威赶紧给他把圣旨原件拿来。
  “这难道不是邓国公?”
  杨庆指着上面的邓国公三个字义正言辞地说道。
  毛奇龄低头看着……
  “楚公,陛下的圣旨乃是鄙人亲笔书写,你觉得鄙人会不认识自己的笔迹吗?这根本不是那份圣旨,这是别人编造的,若楚公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那鄙人是不是该认为是楚公伪造圣旨?”
  他怒道。
  “何为圣旨?”
  杨庆冷笑一声指着上面盖着的玉玺说道:“这就是圣旨,你的字迹有个屁用,难道你的字还比玉玺更有效!”
  毛奇龄愤慨地看着他。
  然后拂袖而去。
  “他不会真这么冲动吧?”
  史德威疑惑地说。
  “故意的,明天他们的那些报纸就该替金声桓鸣冤,然后说咱们伪造圣旨陷害忠臣了,这些废物也就这点本事,他们无非就是想诋毁我的声誉顺便显示他们的存在。再回去拿这件事在皇帝面前添油加醋,估计他们想让皇帝下什么决心,但皇帝对我这个奸臣还抱有幻想,他们故意来激怒我制造事端,回去刺激皇帝,话说他们其实和那些争风吃醋的妓女没有什么区别。”
  杨庆说道。
  可怜毛奇龄刚走出不到十米啊!
  这两个混蛋就在他身后肆无忌惮地编排他。
  他回过头用仇恨的目光看着刚刚说了这些话的杨庆,杨庆笑眯眯地向他举起茶杯,毛奇龄猛然回头,大步向外走去。但就在这时候,两个参谋走过来,就在三人擦肩而过的瞬间一边一个抓住了他胳膊,然后脚下同时一绊,毛奇龄惊叫一声向前扑倒,那两人手一拉他直接撞在地上。
  紧接着他惨叫一声。
  还没等他捂着一嘴血从地上爬起来,那两个参谋就拎着他的胳膊和腿把他抬起来,在他挣扎中走到门前一喊号子扔了出去!
  “呃,这样他回去更有话说了!”
  史德威不禁莞尔然后说道。
  “不管他们想让陛下下定什么样的决心,对我们来说,还是让陛下赶紧下决心吧!”
  杨庆喝着茶说道。
  可怜的毛奇龄趴在门外正下着小雨的石板地上,艰难地一节节恍如生锈般撑起来,然后擦了擦满嘴满脸的鲜血和雨水,低着头踉踉跄跄地走向大门……
  当然,这是他的光荣。
  第二天他们控制的几家报纸,就开始大肆渲染楚公假传圣旨,故意陷害邓国公,毛奇龄奉旨调查,揭露其不法之行并面斥之。最后楚公恼羞成怒,并对其进行残忍毒打,呜呼,我大明何时竟出如此逆臣,可怜毛奇龄奉旨办事,居然被毒打至面目全非连牙都掉了好几个。
  更可怜的是邓国公,以重病之身惨重陷害,冤得都快六月飞雪了。
  当然,这些没什么卵用。
  明军还是迅速完成对襄阳的包围并开始架设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两个军加重炮旅总计五万大军,将金声桓困在襄阳。
  龙兴天子情绪稳定。
  不但情绪稳定,而且准备给楚国公封郡王了,虽然大明的郡王通常都是死了追封的,但从崇祯封李自成为秦王开始,这个规矩已经打破,连异姓藩王都封何况郡王。再说以楚国公目前的身份,目前的功劳,本来也配得上一个郡王,无论嘴上怎么说,其实大家都明白,是他挽救了大明,否则无论李自成八十万大军下江南时候还是多尔衮大举南下时候,大明也都差不多该没戏了。
  一个郡王很合理。
  很显然皇帝陛下并没在意楚国公假传圣旨陷害忠良的事情。
  再说金声桓算个屁忠良。
  他和杨庆狗咬狗,对于龙兴天子来说并不是坏事,如果杨庆能在襄阳城下碰个灰头土脸,那么无疑就更加完美了。不用多了,只要金声桓能在襄阳撑到冬天汉江封冻,杨庆就很难继续打下去,明军炮火的确凶猛,可对后勤的依赖也更大,像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这样的武器,没有水运补给是很难维持进攻的。更何况那襄阳城也不是随随便便能打开的,这些年金声桓的财力几乎全堆在这座要塞了,不说铜墙铁壁,也是目前大明最顶级要塞之一。
  只要金声桓能撑到冬天,皇帝陛下就可以出面了。
  以调解人姿态出面。
  联合李自成,桂王,张献忠这些人一起向杨庆施压,逼迫他放弃对襄阳的进攻,然后金声桓再向他服个软甚至卖个萌。而一旦杨庆的军队受挫于襄阳,那么他的不败神话也就彻底打破,他部下对他的忠心也将出现裂痕。
  这就足够了!
  就让这座襄阳城,成为皇帝陛下逆袭的转折点。
  然而……
  皇帝陛下太高估金声桓了。
第三七三章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襄阳。
  “快,别跑了这老贼!”
  金声桓部将盖遇时,挥舞手中短枪吼道。
  在他四周灯火通明。
  夜幕笼罩下的襄阳街道上,不计其数的士兵汹涌而前,他们端着长矛和火绳枪,拎着刀和盾牌,在那些奋勇争先的军官带领下,带着亢奋杀向前方。而同样的洪流还有很多,整个襄阳城内一片喊杀声,这一道道洪流汇聚的目标,则是城内堪称制高点的镇南楼。
  也就是昭明台。
  那里是金声桓的战时指挥部。
  话说龙兴天子还想金声桓在襄阳坚守半年?
  开什么玩笑?
  他想他手下将领还不想呢!
  就算他手下将领想那些士兵们还不想呢!
  就算那些士兵想,他们的老婆孩子还不想呢!
  这又不是说敌军打来屠城了,或者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亦或为了什么忠义!无非就是金声桓想继续割据然后杨庆不答应,明军就算打下襄阳死的也就金声桓,他手下那些将领跟明军又没仇,要不是左良玉清君侧他们都还是明军呢!看看当年没跟着胡闹的如今都发达了,哪怕马进忠这种流寇,现在也一样因为懂事而被杨庆奖励大量好处,虽然退役了但人家也是家财百万,娇妻美妾一大堆享人间之福。
  跟着左良玉有啥好的?
  无非就三个府的地盘,还都不是什么风调雨顺的好地方,一年无非做生意收点,就算分利益还能分多少?
  那些将领脑抽了吗?
  哪怕投降后改为皇庄,他们也肯定是民兵军官,尽管这些年占的田产肯定丢掉,但自己收敛的家财肯定还是自己的,以后凭本事混,跟着杨庆怎么不比跟着金声桓更有前途……
  话说他有个屁前途。
  当年无非就是左良玉造反,大家都被他裹挟……
  对,就是裹挟。
  是当年左良玉造反,他们作为左良玉部下,才被裹挟加入乱军,之后就这样一直被裹挟多年,现在属于反正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