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1/566

  广东就这么解决,那么下一个就是广西了。
  “命令陆战队移师琼州。”
  杨庆说道。
  “陆战队第一军全过去,抢在风向转变前,陆战队第一军全军移师琼州,以后以琼州为主基地,另外尽可能向那里运输更多物资,必须在琼州储备一个军持续作战半年以上的物资。”
  他随后补充道。
  这样就足够吓唬靖江王了。
  从北线进攻广西是不可取的,自湖南进广西就两条道,第一条是主要通道,也就是灵渠道,严关正卡在中间,另一条是小路,属于后勤无法真正保障的,也就是桂东北龙虎关。当年蒙古人攻广西,阿里海牙就是在严关打不开马暨的防线,最后借着蒙古军骑兵优势绕道龙虎关进平乐从侧后方进攻桂林,迫使马暨不得不回防最终血战桂林殉国。原本历史上李定国就是攻破严关,一举攻下桂林逼得孔有德自杀,但这时候靖江王已经在两关全修了棱堡,尤其是严关已经完全达到欧洲大型要塞的标准。
  靖江王在那里修了一座控扼灵渠的三层棱堡,他这些年在广西弄的钱全砸在一万新军和这座棱堡上了。
  明军之前进行过推演。
  要想攻破严关,必须和进攻热兰遮城一样,把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四十斤臼炮全堆上,然后仗着明军财力持续不断轰。在目前这条线的后勤能够保证的情况下,花费至少半年时间打至少十万枚炮弹,才能硬生生把它砸开……
  有热兰遮城的战例,明军内部对这东西也极为头疼,而严关实际上比热兰遮城更强。
  当然,韶关也差不多。
  所以杨庆同样不准备从北方正面进攻广西,他也不需要那么麻烦,直接从后背进攻多好,从钦州登陆直扑南宁多好,然后以同样方式逼迫靖江王接受类似广东的那些条件。如果他不同意就从南宁北上,对广西士绅进行打土豪,反正他们已经可以算附逆了,就以他们附逆为理由收缴他们的田产在南宁周围设立皇庄。让那些贫苦百姓心里长草,让广西燃起一场熊熊野火,靖江王和广西士绅不听话就让这火继续烧,一直烧向桂林,烧的他们尸骨无存。
  如果靖江王接受这些条件那么就可以暂停了。
  但明军必须强行驻扎南宁建设从钦州到南宁的公路,以便接收从北方经琼州运来的物资然后在南宁打造一座真正基地,用海南岛和南宁两个基地从背后盯死两广,同时也威慑南边的越南。
  哪怕广西是靖江王的藩地,但朝廷的军队为了协助边防,在南宁设立一个都统司也是合理的。
  广西毕竟情况不同。
  这里向南就是越南,而越南此时内部正是后黎朝,但事实上是郑主挟其国君,与南边阮主两家打出脑浆子的时期。郑阮两家从天启七年开始交战,近五十年间七场大战,最终一直到一六七二年才弭兵,或者说互相承认谁也奈何不了对方的事实。而同一时期还有之前篡位的权臣莫家割据高平,这家是依附大明的,莫家也是因为大明的压力,迫使郑主不得不封了一个官才得以割据高平,原本历史上莫家后来依附鞑清,但跟随了吴三桂最终失去鞑清支持,被郑家的军队攻破高平。
  不过莫家还是逃到龙州,最终被鞑清抓起来交给了郑家。
  现在的越南这么乱,大明肯定要在南宁驻军的,这不是来抢靖江王的封地,这是来保护靖江王,避免越南的战乱影响大明的稳定,同时在需要时候对越南进行干涉,毕竟那里也是大明的藩属。所以靖江王应该感谢明军并掏保护费,如果他不掏的话那些大明将士会生气,然后他们生气就会从南宁去桂林找他唠唠……
  呃,这样靖江王也就被吸干了。
第三二八章
这是为什么?
  可怜的靖江王还不知道,自己的噩梦已经开始了倒计时。
  不过他不是第二个受害者。
  呃,张献忠也不是。
  实际上杨庆的帝国银行早就开到四川去了,而且也给张献忠那里发去了算是通牒吧!总之四川必须在半年内购买至少二百万的国债,否则耽误了迎驾惟张献忠是问……
  至于张献忠理不理是另一回事。
  但至少在半年期限到达前,杨庆还是不会对张献忠采取措施。
  而靖江王那里要打也得至少在两个月后,毕竟陆战队从厦门移师到琼州,再做好登陆钦州的准备,这些都得需要时间。无论靖江王是否顺利接受条件,杨庆都必须在这场行动中夺取南宁,广西不同于广东,桂王那里虎门一打开就没得玩了,但靖江王在桂林,杨庆就算登陆对他也没有迫在眉睫的威胁。所以必须夺取南宁,获得广西境内的稳固基地,然后再谈对靖江王的威慑,否则仅仅登陆钦州或者廉州,这个都吓不住靖江王,这时候广西的核心区在桂林又不是南宁。
  南宋时候桂林四万户,南宁才五千户呢!
  至于明朝……
  明朝没人知道!
  经过大明朝户籍工作者一代抄一代的努力工作,广西目前在籍人口一百一十万,洪武年间一百五十万,话说都能统计出三百年人口不增反而减少四分之一,而且期间广西没有经过任何大规模战争,这也的确有些太过于夸张了。
  不过现代有专家考证,应该在四百到五百万之间。
  但具体到府一级就真没法说了。
  不过广西的核心区域一直就是桂林一带这也是事实,直到咱大清亡了以后,因为控制桂林的小军阀秦步衢和广西省议会闹翻了,后者干脆跑到南宁自己重新组建议会,然后桂林籍议员在桂林也组建议会。南宁的议会后面是武鸣人广西都督陆荣廷,最终一番明争暗斗,甚至广西绝大多数地方士绅都喊出了省桂就不纳税,省邕就纳税的口号,最终才使得南宁逆袭成为广西省会。但之后依然为这个问题反复几十年,甚至建国后还有支持柳州的,最终太祖拍板尘埃落定,南宁的省会地位最终确立。
  但这个时候,南宁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边疆府城。
  至于杨庆施暴第二个受害者……
  萩城。
  “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长州藩大名毛利秀就,站在萩城天守阁上,目瞪口呆地看着远处的海面,一脸悲愤地吼叫着。
  这座不算台阶,光上部建筑就足有五层的天守阁,给了他极其开阔的视野,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那蔚蓝色的海面上不计其数的黑船密集排列,所有黑船的侧舷都在喷射火焰,炮弹的呼啸划破天空,仿佛地狱里恶鬼的嚎叫,同样也如嚎叫的恶鬼般,摧毁着他脚下刚建成几十年的宏伟城堡……
  虽然他的城堡连护城河算上也才三百米宽。
  但这已经是“宏伟”了。
  这是他那个曾经和德川家康并列为太阁五大老之一,关原合战时候西军统帅的爹毛利辉元建造。
  尽管他爹以无能著称。
  但他爹在卑躬屈膝地跑去给老乌龟磕头认错后,毛利家族依然保留了长州藩,而不像小西行长这些一样被砍了脑袋。然而此刻这座他爹用屈辱换来的“宏伟”城市,却正在一里外飞来的炮弹打击下,就像一堆沙子般不断崩塌。远处那些可怕的黑船,那些来自大明的战舰,正在用恐怖的国崩不断轰击萩城,不,他们的武器比国崩更强大……
  毛利秀就耳畔呼啸骤然响起。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头顶的天守阁顶层屋檐,瞬间化作飞溅的碎木和瓦砾,紧接着如暴雨般落下……
  好吧,他爹当年修筑萩城时候就没考虑过舰炮问题,这座“宏伟”的城市距离海岸不到两百米,哪怕核心的天守阁距离海上深水区也不到一里,密密麻麻排列在海湾的巡洋舰上,哪怕就连六磅炮也一样能轰到。可怜的毛利秀就心如滴血般看着自己的天守阁就这样在炮击中开始了坍塌,而在他放眼望去的整个萩城,也都在炮击中陷入了一片死亡的地狱。那些不断从天而降的炮弹凶残地撞击并摧毁着一切,他的“宏伟”城堡,城堡外面的商业区,远处的八幡宫,当然还有他那些英勇的武士,那些曾经跟随小早川隆景,毛利秀元,吉川广家等名将们征战朝鲜的武士后代们正惊恐如鸭般乱窜。
  他们的刀都没拔出。
  他们的铁炮也没发射过。
  只有几门国崩在徒劳地向着敌人还击着,但那些炮弹都只能在海面打出零星而又微不足道的水花,在对面遮蔽了整个海湾的硝烟中都未必能看见。
  可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明人要来炮轰萩城?
  毛利秀就悲愤地仰天长啸,然后紧接着一枚炮弹就擦着他的耳朵飞了过去,一下子打断了后面的柱子,他的一个侍从很果断地一把拽过他就往一边跑,刚跑出两步后面屋顶就砸落下来,尘埃瞬间把毛利秀就淹没,而塌落的屋顶则化作无数瓦砾和碎木如瀑布般划落。
  不过这时候炮击却停止了。
  然后一艘小船从黑船中划出,向着岸边划了过来。
  半小时后。
  “私通建奴?”
  逃过一劫的毛利秀就懵逼地说。
  “是的,主公,据他所说是有人和建奴,也就是朝鲜北方的胡人进行贸易,将他们禁止向其出售的大米出售给胡人,所以他们要对我们进行惩罚。”
  充当翻译的家臣说道。
  当然,后者也不懂汉语,只不过他懂朝鲜语。
  “混蛋,这与他们来打我们有何关系?大米又不是我们卖的!”
  毛利秀就抓狂一样吼道。
  然后他抬头看着站在面前的两名使者,这两人一个身上穿着红色的右衽半长上衣,下面穿着黑色长裤,身上有很多闪亮的装饰品。原本腰间的佩刀和短铳已经解下,头上带着一顶带斗笠式毡帽,身材魁梧如参天巨人般,正保持着微笑低着头看他,那目光很令人厌恶。旁边则是负责充当翻译的朝鲜人,卑躬屈膝地站在其侧后方。
  “你告诉他,大米不是我们卖的!”
  毛利秀就深吸一口气说道。
  那家臣赶紧回复,然后朝鲜人立刻进行翻译,就看见那红衣巨人保持着那种令人厌恶的笑容说了几句,紧接着再翻译。
  “主公,他说他不管谁卖的,只要是我们,只要是日本人,在他们看来都一样,他们接到的任务就是对日本进行惩罚作战,主公作为日本的地方官员,就必须接受他们的惩罚。”
  那家臣小心翼翼地说。
  “无礼!”
  一名武士爆发一样吼道。
  紧接着他做拔刀状,周围其他几个武士同样吼叫着拔刀,迅速包围了那红衣巨人,就像一群土狼包围了斑鬣狗。
  后者鄙夷地环顾四周。
  毛利秀就立刻喝住众武士。
  “你跟他解释一下,我们是长州藩而不是天领,我们不是德川家的家臣,我们这里也不是德川家的,所以他们来找我们是不对的。我们不可能知道德川家和胡人之间的贸易,另外根据锁国令,我们也不能和外国进行私自贸易,只有对马藩负责同朝鲜之间贸易,就算有出售大米的,也只能是对马藩出售,他们可以去找宗义家进行查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1/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