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566

  应该说他的表现还是令杨庆满意的。
  当然,郑家同样也财源滚滚。
  这些年他光在登莱和朝鲜开矿就赚大了,甚至还在登州开金矿,杨庆现在鼓励民间开矿,只不过收重税而已,包括金矿和银矿。但采出的金银必须出售给帝国银行,后者以他们想要的支付方式,或者支付户部铸造的银币和金币,或者直接给钞票,金银比率被法定为一比十。但这个比率略超过实际,实际上民间交易到不了这么多,所以不少土财主拿出黄金来兑换银币,不过差距有限,兑换的还是不算多。
  但欧洲远超这个数字。
  所以从欧洲拿白银来兑换黄金绝对是笔好生意,实际上欧洲人一直都这么干。
  但杨庆也没办法。
  这种事情超出他的控制能力,哪怕他禁止黄金出口也没用,这东西只要利润足够,有一大堆人去走私,而只要美洲的银矿还都在欧洲人的控制下,他再怎么改汇率也没用。好在他还有个替死鬼,因为倭国的黄金又比大明更便宜,所以打开倭国的国门后可以把白银往倭国塞,最终以维持国内金银法定比率。
  至于倭国大量白银涌入的通货膨胀就不关杨庆事了。
  货币这个问题很麻烦。
  他只能尽量维持,中国的金银比率因为欧洲白银涌入,在明末达到了一比十上下,但在之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缓慢上升,直到十全老狗晚年达到一比十四。然后随着欧洲逐渐抛弃复本位,开始相继进入金本位,大量白银倾销东方,这个比率终于一发不可收拾,到老佛爷挑战列国失败后就已经是一海关两对换零点一五英镑了。
  所以留给杨庆的时间很足。
  一比十的比率足以让他在未来几十年里保证不会出问题,通过转嫁给倭国,另外增加黄金开采,来维持半个世纪不成问题。
  关键是建立起稳定的货币体系。
  把货币由铜钱和银锭为主的迅速过渡到纸币和金银币,然后收集铜钱改成大炮,至于汇率问题这个不是迫在眉睫的。要面对也是几十年以后才面对的,这期间他需要做的只是以各种方式来维持现有的,金银复本位也不是说不能玩,人家美国可是一直到肯尼迪还想玩银美元……
  呃,然后他被人打死了!
  “信公!”
  杨庆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你们还没回去吗?”
  杨庆回过头看着李定国说道。
  四民大会开完了,列席的四川代表团也该回去了。
  “正想向信公辞行!”
  李定国看了看郑成功说道。
  “在此鄙人代表义父,恭祝南安侯世子旗开得胜!”
  他向后者拱手说道。
  “谢了,也请将军转告张公,望张公为国谨守边疆!”
  郑成功说道。
  他对李定国没什么好感,在他看来贼终究是贼,虽然他其实一样出身海盗世家,但终究在国子监受过高等教育。这一点和他爹不一样,他爹就没这习惯,当初和李自成就可以说关系匪浅,从李自成手中赚了不少沾满北京豪门贵族鲜血的金银。
  李定国倒不怎么在意。
  他这个人算得上是个好脾气的。
第三一二章
心都一样是黑的
  讨倭军和上次的复台军一样,在南京百姓的送别中,正式开始了对倭国的讨伐……
  真正的作战还得几个月。
  按照计划他们得从釜山起航,所以接下来还得做一些准备,然后等到开春以后再动手,直接跨海远征攻击下关。但不进入关门海峡,而且也不向九州岛各藩进攻,相反还要拉拢九州岛各藩。一旦开战那么德川家肯定会禁止长崎的贸易,那么就鼓动如萨摩藩之流搞走私,原本驶往长崎的大明商船可以直接去鹿儿岛。
  这个郑成功会处理好的。
  郑家和九州岛各藩基本上都多多少少有点勾搭。
  而舰队则直接北上。
  沿着本州岛西海岸一路向北,登陆并对石见进行纵深攻击,一定要到处杀人放火抢东西,最好能够威胁到银矿。这时候石见是德川家直属,也就是所谓的天领,主要就是为了控制石见银山,总之就是跟当年的倭寇学习。
  但只攻击德川家的。
  也就是德川系的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领地,前者是德川一族后者是老乌龟的亲信封地,他们和直属的天领构成德川幕府的统治基础。但对于纯粹依附性质的外样大名就没有必要攻击了,德川家倒霉他们只会高兴,最终一路打到新潟。然后直接占领佐渡岛,以佐渡岛为基地,对新潟等地进行攻击,而这一带其实是德川家族的核心控制区。德川幕府的亲藩和谱代大名多数集中在从能登半岛到新潟一带向东的这片本州岛中段,对这一带进行清洗式攻击,相当于掏空德川家的统治基础。
  德川家什么时候屈服,明军就停止攻击。
  否则就不停袭击。
  反正倭国没有可以与北洋水师一战的海军,对于北洋水师来说,这样做最大的制约是后勤,但好在从釜山起航的运输船有暖流推着,从黑潮分出来的对马暖流,紧贴倭国西海岸一直到北海道甚至到鞑靼海峡。
  捕鲸船都走这条航线。
  然后他们会在鞑靼海峡切向黑龙江口一带,再乘着季风和沿岸流继续南下返回。
  这样物资运输就很轻松了。
  至少在佐渡岛维持一个旅的陆战队和一支分舰队驻扎足够,而北洋水师主力继续活动在釜山到佐渡岛之间的航线上,以此逼迫德川幕府掏赔款甚至割地开放港口或者建租界。杨庆之前的确计划抢佐渡岛开发金矿甚至搞过募股,不过这部分股份绝大多数变成了南北二洋公司。现在他对于这种初级的侵略手段有点不是很有兴趣了,毕竟拿下金矿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开发问题。
  如果让德川幕府淘金呢?
  他们淘出金子,大明舰队找茬过去揍一顿逼着他们赔款,然后这金子就归大明了。
  而把佐渡岛先占领再还给德川幕府还能让德川家有希望,然后因为之前损失他们会继续拼命淘金以弥补赔款损失,等他们淘个差不多了,明军再上门收割一茬。同时扶持倭国的那些强藩,但却不能让他们推翻德川幕府,相反还帮助德川幕府继续维持他们的统治。就像原本历史上列强哪怕到八国联军之后,仍然扶持鞑清的统治一样,这样有德川幕府当狗腿子可以更方便的剥削倭国。这片土地当殖民地其实没多大价值,但当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傀儡还是很有用,比如说用来搞倭奴贸易什么的。
  顺便还可以锻炼海军,同样也锻炼大明的黑心商人。
  但坚决不能让天皇翻身。
  必须得确保倭国幕府制度,最好能让他们再来一次战国群雄……
  虽然他们的群雄身高一米四。
  总之倭国人民就这样在懵懂无知中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从南京起航远去的舰队,带着一个来自三百八十年后灵魂的满满恶意,去向这片古老的列岛播撒梦魇。
  半个月后,圣旨到达南京。
  朱慈烺屈服了。
  “信公,接下来该如何?”
  张国维笑着说道。
  他的意思是你该兑现诺言了。
  “秦王西征专门国债,十年期,年息半分,十年后本息一起还清,共发行一千万元。”
  杨庆很干脆地说。
  “一千万不够吧?”
  张国维说道。
  李自成当初要的是一千五百万石粮食,但目前粮价始终维持在一两银子或者新币一元一石,秋收后也没降下来。主要是今年一来囤积等着涨价的比较多,二来山东的灾情并没有任何缓解,依旧必须不断由朝廷采购粮食用于各地救灾。大明朝廷控制区的粮食也就是略有盈余,但之前穷困吃不上饭的也多,军队粮食消耗也不一样,过去谁在乎士兵是不是吃饱,但现在士兵得吃饱,那些依靠做工赚了钱的也得吃饱,哪怕普通人家日子宽裕了也得吃饱。
  然后粮食一样并不能说很充裕。
  毕竟贫困状态下的百姓和正常状态下吃的饭是不一样多的。
  这还亏得杨庆禁酒。
  要不然光江南有钱人喝酒每年就得喝掉几百万石大米。
  现在都被逼着喝地瓜烧了。
  就算杨庆确保压制粮价,李自成也只会接受一石一两的折价,那么还是得一千五百万,这是李自成能接受的最低限度。他要的是这边以一千五百万石粮食过去交换,现在换成折价后他来分批购买,结果运输成本就是他承担了,哪怕过几年粮食价格下跌也最多能弥补这一点。
  所以再低李自成是不会接受的。
  也就是说国债以外还有五百万的缺口,之前号召的捐款运动,到目前为止总共收到勉强有一百万。
  这样还有四百万缺口。
  “东阳公,您先求老天保佑这一千万国债能卖出去再说吧!”
  杨庆说道。
  张国维尴尬地一笑。
  的确,这一千万能不能卖出去还是个未知数呢!首先大明国债制度实际上是杨庆的个人信誉担保,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也知道这是事实,只是这个事实有点让人难堪。到目前为止,大明户部一共授权帝国银行发行了五百万的国债,之所以卖的顺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谁都知道杨庆玩经济是高手。他给大明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而经济繁荣意味着朝廷财政有保障,不用怕这钱还不上,而杨庆个人信誉同样是金字招牌。
  但是,如果龙兴天子回来后他在内斗中倒台恢复过去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