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2/566

  然后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这实际上就是一道道捆绑在朱慈烺身上的锁链,只要他接受这些锁链愿意带着锁链回来当傀儡,那么杨庆就会让户部以国债方式,发行特别国债,名义还是支持秦王西征,这是户部追加给秦藩的军费,目的是支持秦王收复西域……
  话说杨庆死抱住这一点,的确很让人无语。
  但他就是这么干了。
  之前所有给李自成的钱粮,全部都是以秦王西征名义,而他的这种宣传至少在那些消息不灵通的地方居然还真有人信,这也不奇怪,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就是不知道崇祯南渡的都有呢!而李自成这段时间的表现,也的确和他的宣传相符,李来亨率领的西征军,以两万火枪骑兵出嘉峪关,顺利夺取叶尔羌汗国东部的哈密,沙州卫,赤金卫等地。原大明关西七卫除了最南边的阿端和曲先二卫,事实上归臣服李自成的顾实汗所部蒙古牧民占据外,以哈密卫为核心的其他五卫全部纳入秦藩版图。
  自吐鲁番向东反击的叶尔羌骑兵被李来亨以驼城战术击败。
  下一个目标是吐鲁番。
  不过不用非等到打下吐鲁番,实际上打下哈密,就等于打通了和准噶尔部的陆上联系,从哈密向北出东天山就是佛教蒙古的游牧区。但吐鲁番的叶尔羌军横在那里,随时可以向北出击横断贸易线,保险起见还是得打下吐鲁番,不过准噶尔部与李自成联合作战的局面已经形成。
  就在李来亨攻克哈密的时候,准噶尔部的佛教蒙古联军,也已经从伊犁河谷向东进攻,扫荡叶尔羌汗国在伊犁河谷东部的控制区。
  叶尔羌人首先得面对他们。
  这个目前西域最强的势力,说白了就是南疆各城的联盟,一旦准噶尔部越过南天山,那些以雪山融水形成的小块绿洲区,很容易就会被从中间切断。这种情况下,叶尔羌人根本没有精力应付顺军在东边可以说咄咄逼人的进攻,李来亨攻克吐鲁番可以说是毫无悬念,一旦他攻克吐鲁番,那么叶尔羌汗国基本上就完了。李自成只要以军火收买准噶尔部不断越过天山袭扰,就能直接玩死叶尔羌,而准噶尔部主要扩张方向是哈萨克,同时防御背后的俄国人,和李自成在南疆的扩张不会形成冲突。
  李自成只要拿下吐鲁番,然后在这一带屯田,就能与准噶尔部合作控制向俄国的贸易线。
  这条线很简单。
  就是以驮队把货物,尤其是对俄国人来说最渴望的茶叶,直接运输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然后一路放下去直到秋明,剩下就是俄国人的事。这样原本从山西向北,经过蒙古的中俄贸易线就无用了,这条线需要横穿整个西伯利亚,根本无法和水运线比,也就是说多尔衮失去贸易补血。同样也架空了南疆的传统丝绸之路,那里原本要到里海,然后跨里海进入伏尔加河,但准噶尔部这条更短,原本历史上俄国人的船可是都能逆流而上到达阿尔泰的,这样中亚的神民们也失去了贸易线利润。
  俄国人的金银,将不断从叶卡捷琳堡,秋明,转入额尔齐斯河,源源不断输血到李自成手中。
  当然,最后还是到杨庆手中。
  这就是杨庆给李自成的那本邪书上的经济规划。
  以明俄贸易谋发展。
  咱大清晋商的富可敌国,可是全靠俄国人的输血,李自成完全可以接过这个角色,这也是李自成目前必须配合他的原因,缺少粮食的李自成对外扩张,必须得依靠杨庆的输血,只要杨庆肯付钱,他是不介意把朱慈烺送回来的。
  只要多尔衮还在,杨庆就会一直和他保持友好的。
  而四民大会的第二项议题,也就是这次大会最初的议题,就是科举制度的改革,杨庆的科举改革方案在第一场大会后就发给那些代表。他给代表们五天讨论时间,五天后对科举改革方案进行逐条表决,最终得出确定的方案。不过阻力不会太大,就连士子代表绝大多数都支持改革,也就是对一些细节有分歧,尤其是其他各科的举人资格问题,主要是士子代表想增加些文字上的难度,而其他代表又想把文字上的门槛低一些。
  这关系谁更容易中举。
  按照杨庆的方案,新的科举将分文,农,工,商,医五科,地方撤销学政,改成考试院,分科选秀才和举人,程序与过去相同。
  但武举取消。
  事实上朝廷的武举根本没用,目前战场上的名将,几乎没有一个是武举考出来的,干脆就取消,而是单独设立陆军和海军学院,学员毕业授予低级军官军衔,然后扔到军队里去锻炼一步步往上爬,除了考试入学外也可以由各军内部保送。
  总之这与科举无关了。
  这是军队内部的,军校校长由大都督兼职,实际负责的是校监。
  目前来讲士子代表争取的,就是把杂科举人的文学门槛,定得稍微高一些,毕竟杂科也得会写文章,未来要做官的,文章都写不好是肯定不行的。这样那些穷秀才们的所学就有用武之地了,那些只是识字,但文学功底有限的,在这一点上肯定争不过穷秀才们。
  后者的数量并不少。
  话说大明官民加起来可是两千多书院啊!
  这还不算教书先生的私塾。
  更别说小说泛滥了。
  不识字看个屁小说!
  至少在城市里面,识字的一点不稀罕,明朝可是有过类似强制入学的命令的,甚至有地方官为了博名声,直接下令八岁以上必须上学,否则罚其父兄,那些上过学,但没靠上秀才,然后流入各行各业的人,就是穷秀才们的主要竞争对手。
  所以这个改革方案就需要费点时间来逐步解决了。
  好在原则上都接受改革。
  东林群贤还是忍,但令人意外的是那些士绅对废奴令居然也没有真正反抗的迹象,至少目前这道命令所传到的地方是如此,咒骂杨庆祸国殃民的当然肯定不可避免,但为此做些什么的却不多。不过地方官员对于这道命令也仅仅是传达一下,至于为推行废奴令而做些什么,这个同样也是没有的,那些官员闲得蛋疼了也不会给杨庆捧这种场,至少在短时间内看无论官绅,都准备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对抗。
  当然,这在预料之中。
  杨庆需要的是时间,需要的是废奴令不断宣传,这个时代这样的政令想要真正传达下去,哪怕他的宣传机器全力开动,也必须得很长时间。
  目前只是南京周边,和一些报纸影响的地方,能够知道这个命令,这个范围以外哪怕士绅也不知道。而这些知道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明军或者民兵就近驻扎的,那些士绅在没有真正强制性推行的情况下,还不至于就失去理智。总之对于废奴令,杨庆需要的是不断宣传,让那些奴婢统统都知道,至于强制性推行,那得等宣传的差不多了以后。
  这件事肯定不会善了。
  现在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士绅们也在等待时机,他们也不会傻到脑子一热直接扯旗,他们得需要谋划等待时机。
  这个时机同样也是朱慈烺。
  杨庆又不是头脑发热,他抽疯一样突然发废奴令的目的是他的那个迎驾国债,他是用废奴令抽着那些士绅凑这笔巨款。要不然他就算发国债也很难筹集这么多资金,用废奴令抽一鞭子,逼着那些士绅为了和他斗齐心协力把朱慈烺弄来。
  然后……
  士绅们因为废奴令而造反,连家都被抄了,这国债还需要他以后继续还吗?
第二九九章
这厮越来越会演戏了
  四民大会开幕第二天,忠勇侯府门前人山人海。
  “下一个!”
  端坐门前桌子后的杨庆喊道。
  然后他前方一个小婢女笑吟吟地走上前行礼,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点都不害怕的看着忠勇侯。杨庆抬头看了看她,从面前一堆卖身契里拿出一张,随手扔进了旁边火盆,与此同时坐在另一边的陈圆圆递过一份拟好的合同……
  这是侯府公开释奴。
  为了执行监国的命令,忠勇侯在自己家大门前,公开释放自己府中的所有奴婢。
  然后换成雇佣。
  “香儿,你愿意继续在侯府做女仆吗?月薪三元,包吃包穿包住包医疗,年终视表现有不等的年终奖,每四天一天休假。”
  杨庆拿着合同说道。
  一元是一两银子,包吃包住包穿包医疗,再加三两月薪,这个工资可是极高的。
  “婢子愿意!”
  小婢女眉开眼笑地说。
  谁会因为释奴令而离开侯府那就是真得傻子了,谁进侯府为婢女不都是怀揣一个宫斗的梦想,银子什么的不值一提,一举拿下忠勇侯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再自称婢子了,奴婢二字以后在侯府不准再出现,以后府里男的雇工称男仆,或者也可以直接叫做仆人,女的叫女仆,以后必须统一着装,签完字之后去领你的女仆装。好好干,这份合同一签五年,五年后如果你不自己提出离开,那就算是自动续约了。”
  杨庆满意地说。
  “婢子,不,女仆谢侯爷!”
  然后婢女变女仆的香儿赶紧上前在合同上签字按手印,再冲着侯爷露出一丝羞涩的笑容,紧接着快快乐乐去领她那身据说忠勇侯亲自设计的女仆装了。
  “哼,这个小妖精!”
  圆圆在一边冷哼了一声。
  可怜她现在还是妹妹呢!连寇白门和李香君都有了聘书,她却至今还是妹妹,不得不眼看着一个个小妖精前赴后继地扑向杨庆。
  “下一个!”
  杨庆装没听到地说。
  第二个小妖精整装待发。
  就在这时候,突然一个男子冲过来,哭喊着一头扑在杨庆脚下……
  “侯爷,奴才生是侯爷的人,死是侯爷的鬼,侯爷不要奴才,奴才宁可去死啊!奴才自小被建奴掳去,家乡亲人皆死于建奴之手,若不是侯爷救出,这时候还在建奴当牛做马,那时候奴才就发誓,这辈子就认侯爷一个主子了。侯爷,您不能就这么不要奴才了啊!您就是奴才的天啊!您不要奴才,奴才还活什么啊!”
  他抱着杨庆的腿哭嚎。
  他后面一群跟着过来的男子也跪下哭嚎起来,哭得围观者一片凄然。
  杨庆赶紧起身扶起他。
  “杨平,你们都是跟着我在辽东杀过建奴的,你们都是我的兄弟,只要你们愿意跟着我,那就永远都是我的兄弟!但既然是兄弟,我就不能再把你们当奴隶,你们也都是人,都是华夏子民,和我一样,那我又有何资格以你们为奴?今日愿意继续与我杨庆做兄弟,就自己把你们的身契烧了然后签雇工合同,若你们不烧这些身契,那也就不再是我兄弟!”
  他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