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2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4/566

  陈春紧接着喊道。
  所有士兵以最快速度放下了手中的饭碗,然后齐刷刷转头,就看见半里外的山路上,一个人正骑着马狂奔而来。在他后面数十名清军骑兵紧追着,看打扮是驻博山的八旗神军,这些家伙配有少量火绳枪,尽管在马背上的射击没什么精度,但他们仍然在零星开火,枪口喷射的硝烟,在夏季山林的绿色中分外醒目。
  突然间那人胯下战马一头栽倒。
  这人的身手也很好,在马倒下的瞬间扑向路边的荒草,在地上滚了几下就爬起来,迅速冲向树林,他明显是山里长大的,密林和崎岖的乱石丝毫不能阻挡他快速向前。后面的清军迅速分开,一部分沿着山路冲向他前方准备堵截,另一部分下马冲进山林追杀,不过清军在山林里和他差距不小,追是追不上他了,倒是骑马向前堵截的威胁最大。
  “开火!”
  青石关上的明军队长喊道。
  城楼上骤然枪响,趴在栏杆上的线膛枪手射出的子弹,准确命中清军最前面的骑兵,后者立刻从马背上坠落。
  “走,杀出去!”
  就在线膛枪手装弹的同时队长喊道。
  所有士兵迅速穿胸甲拿起武器。
  他们其实是一个步兵队,也就是一个野战中的四车组合,但作为前沿哨所驻军,是不会携带战车,就是纯粹的步兵,不过他们也同样有自己的步兵小队阵型,也就是改良版的鸳鸯阵。匆忙套上胸甲的队长和另一名士兵各一柄双手斩马刀,背后四名斧枪手防两翼,再后面是腰上挂着上刺刀的火绳枪兵……
  刺刀已经开始装备。
  也就是套管式,这些不是杨庆的兵工厂制造,而是苏州的民营铁厂制造,用灌钢法而不是坩埚钢。
  一个队实际上三个鸳鸯阵,品字型组成小的步兵阵型,专门用于在没有战车情况下野战,尤其是这种山地狭窄地形作战,绝大多数士兵其实都是第一次和清军交战,但包括陈春在内的所有士兵依旧充满亢奋……
  “立功的机会到了!”
  拿着一柄火绳枪的陈春亢奋地吼道。
  那些士兵同样一片吼声。
  他们从南方来此一年了,除了打猎根本没有任何事情可干。
  男儿何不带吴钩啊!
  不打仗如何立功升迁出人头地?
  三个鸳鸯阵就这样在青石关前迅速组成,然后开始向前推进,就在同时他们头顶的线膛枪手终于完成了装弹,紧接着第二次扣动扳机。此时原本准备截击那人的清军骑兵也直冲过来,此时距离已经不足百米,第二颗子弹击中最前面清军骑兵的战马,因为山路狭窄,悲鸣着倒下的战马一下子横断山路,后面的清军骑兵不得不减速准备跳过。但也就在这时候结阵向前奔跑的明军到达十丈外,三个鸳鸯阵的所有火枪手前出,十六支火绳枪同时开火。
  六名骑兵在枪声中倒下。
  紧接着所有火枪手缩回斧枪的保护中重新以最快速度装弹。
  还没等他们装完子弹,两名绕过来的骑兵最先到达,从左右策马执矛直冲而来,但还没等左边骑兵的长矛刺中队长,他身后四柄斧枪同时向前刺出,那战马惊恐立起,四个枪头几乎同时刺进它前胸。在马背上骑兵坠落的时候,右边进攻的清军骑兵长矛刺中了一名斧枪手,但却被坚固而光滑的弧面胸甲划开,只是刺伤了他胳膊。后者很是悍勇地用没受伤的手一把抓着矛杆,还没等那骑兵回夺,另一名斩马刀手的长刀凌空劈落,那清军直接被腰斩在马背。
  后面六名清军骑兵蜂拥而来。
  但十二柄斧枪组成一个三角型的防线堵死山路,很显然硬冲是极不明智的,来不及装弹的他们立刻在十丈外停下拿出弓箭射击。不过还没等他们的箭射出,城楼上线膛枪手射出了第三颗子弹,此时也就不过五十米距离,子弹再次准确命中。
  “低头,快点!”
  队长焦急地喊道。
  就在同时清军的箭落下。
  五发二中,一支命中明军躯干但被胸甲弹开,一支命中一名斧枪手胳膊造成肌肉贯通。
  但这时候火枪手装填完成。
  十六支火绳枪再次举起,对面清军骑兵惊恐地掉头,但却在密集的枪声中纷纷坠落,只有一名骑兵逃过这一劫惊恐地掉头逃跑。不过他的战马受了伤不愿意再跑,他也顾不上管战马,以最快速度下马沿山路逃跑,但却被地上的死尸绊倒,他在后面明军的哄笑中爬起来,继续一瘸一拐地跑着。
  他跑出一百米后,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后背……
第二六二章
山东义军
  枪口后面的线膛枪手,通过表尺和准星,稳稳地瞄准那清军后背,随着目标的跑动而轻微移动着手中这支昂贵的火枪……
  狙击手是明军的队一级标配。
  至少在北方前线的四个步兵军中是如此。
  坩埚钢的诞生,使得杨庆的燧发枪产量稳定增长,但除了优先装备海军陆战队外,并没有给北方前线各军提供,而是集中产能,给北方各军配上队属线膛枪当狙击手。另外营属还有一个专门的狙击队,很显然杨庆的超前思维还是很值得肯定,今天这场小规模战斗中,这支线膛燧发枪几乎成为战场的主宰者。
  “神侯保佑!”
  狙击手默念着这时候明军士兵对杨庆的尊称,深吸一口气,猛然扣动了扳机。
  竖起的龙头瞬间落下。
  前端燧石在弹簧的力量下狠狠撞上了同时打开盖子的药池,撞击的火星立刻引燃了细细的火药粉,紧接着燃烧的火焰通过侧面的小孔引燃了枪膛的颗粒状火药,火药急速燃烧的膨胀力量推动一个鹿皮包裹的弹丸猛然射出。因为是硬生生挤入枪膛,这颗子弹在射出同时随着四条膛线而转动并在出膛后继续保持旋转,然后在半秒的时间里飞越一百多米。
  那清军猛然向前扑倒。
  那狙击手亢奋地发出了欢呼。
  而这时候追入山林的七八个清军仓皇逃离,那个躲进山林的人紧接着跑出来,一脸震撼地看着山路上的清军死尸,还有在里面给几个伤兵放血的明军士兵……
  “王师,王师快救俺们啊!”
  他突然跪倒趴在地上磕着头高喊道。
  两小时后。
  “谢迁?”
  泰安州明军第二旅旅部内,旅长窦名望疑惑地说:他不是高苑造建奴反,在鲁北一带游击的那个吗?
  “是的,就是他!”
  参谋长说道:“根据派来求救的信使所说,他们和淄川的一个八旗汉军参领合谋原准备里应外合夺淄川,然后以淄川向咱们献城。但那个参领做事不细,被淄川孙家,就是在南京被剐了的那个孙之獬家知道,并向建奴的青州将军巴都礼告密。结果被巴都礼设计,故意让这些人到淄川城外然后合围,谢迁的一万多义军和反正的一千多八旗汉军被迫躲进白云山并被困山中,只能派人冒险前来向咱们求救。”
  “他们能撑多久?”
  窦名望说道。
  “最多两三日,他们没粮食,原准备里应外合打下淄川,最重要就是补充粮食的。”
  训导兼参谋长说道。
  “赶紧向军部报告,命令第一营立刻向章丘进攻,我带骑兵营,炮营和第二营增援,老王你带第三,四营留守。”
  窦名望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个得等都统司的命令吧?”
  王指挥同知说道。
  明军没有过主动进攻,事实上双方维持停战已经很久,清军不敢南下招惹明军,明军也没兴趣向清军控制区进攻,这种主动出击的命令很显然不是一个前线旅长能做出的。第二旅一旦出击,济南清军必然以南下进攻泰安作为回应,然而东平的军部就得调兵增援,那么东平对面清军就有可能南下进攻,最终形成连锁反应,甚至有可能变成双方的再次大战。
  “来不及了,送信到东平,东平再发到徐州,都统司做出决定,再传来就最少两天了,第一营出击路上还得一天呢!这段时间足够建奴解决谢迁那些义军了,若咱们连不过百里外的义军都不能救,那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喊光复河朔?”
  窦名望说道。
  王指挥同知没有再说话,前线主官有决断权,再说他们其实也都渴望开战,不开战如何建功立业?
  就在派人向东平报告的同时,窦名望率领的明军立刻出动,一个步兵营加一个由六斤炮和二十斤臼炮组成的炮兵营,再加上一个准确说是骠骑兵的骑兵营,再加临时征召的民兵运输队,总计三千多人直奔莱芜。与此同时得到命令的第一营出莱芜,但不是出青石关,而是向北出同样在明军控制下的锦阳关。
  双方在山区都没有真正驻军。
  清军在莱芜以北分别以章丘和博山为防御要塞,但却隶属于两个指挥系统,前者隶属济南将军,后者隶属青州将军。
  窦名望赌两家没合作。
  毕竟一股他们眼中的土贼,还不需要两个将军合力。
  很快他带着部下强行军一天百里到达莱芜时候,第一营就突袭并击溃了清军在山区的警戒部队。
  双方已经很久不打仗了,清军根本没想过明军主动进攻,不过五百前哨警戒的八旗朝鲜,在明军一个营的突袭下立刻溃败,甚至居然还有一百多倒戈的。话说清军像八旗朝鲜这样已经算是后娘养的了,八旗满洲和蒙古这个不用说,八旗汉军至少还有各地的士绅在撑腰,八旗神军也有长老们,八旗朝鲜后面有个屁。他们纯粹一群炮灰,原本多尔衮就是把他们当炮灰的,他们待遇几乎就是八旗各军里面最差的,比当年明军卫所兵强点有限。
  话说这时候拎桶白米饭管够估计他们就能不战而降。
  紧接着第一营继续北上。
  他们在出山区后立刻就被从章丘出击的清军主力堵上……
  “结阵!”
  第一营营长林清吼道。
  平原上一个巨大的车城迅速组建起来,一辆辆外面钉三毫米厚锻铁板的偏厢车首尾相连,在四个面各竖起一道恍如钢铁的墙壁。然后四个角的一辆辆炮车上,增加到八门的营属三斤炮伸出炮口,而一辆辆偏厢车的铁板中,一排弗朗机的炮口同样向外伸出……
  这些弗朗机是改进版,密封性能有所改善,主要是在膛口四周加上了刻槽,弹药筒外围加一圈护圈,都打磨得非常光滑,可以在间隙很小情况下正好卡入刻槽,然后形成第二层密封,使得燃气泄露减少。这样弗朗机孱弱的威力增加,至少在使用独头弹的情况下一百丈内轻松摧毁盾车,这也是这种本身属于落后的武器能够改进到的极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