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566

  龚鼎孳在李自成手下颇受宠,和他一起的顾横波更是和李自成的王妃交情匪浅,甚至龚鼎孳都已经不是龙兴天子的大臣,而是秦王府属臣,不过也就是做些文案工作,毕竟李自成的亲信还轮不上他。
  “不然如何,小弟可是已经被宗族从族谱中剔除了。”
  龚鼎孳说道。
  “再说这李自成有何不好?此时关中人人有田,户户有屋,粮食按需分配,秦王与民同劳作,男耕女织,夜不闭户,官不贪,民无讼,简直就是大同之世,圣人所求亦无过于此。”
  他接着说道。
  钱谦益看着他,似乎在想从他脸上看出这话真心还是假意,话说秦淮河上常客的龚大诗人能这样想也未免太诡异了。
  李自成此时在关中是公社制。
  据说这还是他那本邪书上的词,包括关中八惠其实也是那本书上的设计,公社的社员也是民兵化,但不同于杨庆,他这里的农业生产由公社组织,地还是自己种自己的,但必须出售定额的余粮给粮所,换取其他各种农具之类的东西。没有税,但粮食也不允许民间交易,土地更不允许交易,永业田敢交易是死罪,水利建设之类公共的由公社组织。而粮所的余粮部分公社留作公用,其他上交国家调配,定额供应常备军和其他非农业人口以及救灾,不过这里的非农业人口数量极少,哪怕就是公社官员也必须得参与劳动。
  包括李自成和他王妃。
  李自成就一个王妃,也没有其他女人,他本人不好这一口。
  至于部下将领他不管。
  但不论有多少女人,这些女人都必须参与劳动。
  这种堪称诡异,甚至在士绅眼中属于异端的制度,保证了在关中这片极度缺粮的土地上,所有人都能够有粮食。就在条件远比这里要好的多尔衮控制区,因为饥荒而都城爆发兵变的时候,关中这片目前大明各方势力中最穷的土地上,却几乎没有一个人饿死。
  虽然吃得不是很饱。
  但相比起过去饿殍遍野时候已经让老百姓很满意了。
  不得不说李自成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然,这也有杨庆每年一百万石的功劳,另外还有顺军在西北血洗掠夺的功劳,但无论如何,李自成做到了这片之前饿殍遍野的土地上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更别说他还在带领手下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地瓜的种植区越来越大,土豆也开始在各地推广,关中粮食产量的增加已经是必然结果。公社制的优势就是如此,能够最方便地组织进行水利建设,能够最快地推广新作物和传播新的农业技术。
  至于吏治更简单。
  他也有自己的锦衣卫在负责对内部的监督,尤其是那些贪污的更是恢复朱八八的那套。
  直接剥皮实草。
  这个时代不需要讲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就是把贪官剥皮实草也不会有人认为他残酷,毕竟他手下从士兵到将领,都是贪官污吏迫害半辈子的受害者。哪怕会因为地位改变而导致心态改变,那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变的,至少这时候,顺军上下在执行李自成命令的时候还是很坚决的。
  当然,这套制度下士绅不复存在。
  土地不能交易,粮食也同样不能交易,那士绅还怎么存在?
  而李自成的官员选拔更不会通过科举考试,他的手下全部军事化,公社官员也是军职,只不过是些年纪大了或者伤残的,所有老百姓以成年男丁为主也全都是军事化,根本就不存在民这个阶层,就是兵或者民兵,甚至连女人都是民兵。一个公社就是一个营,中枢设大元帅府,设立二十四军大将军,大将军分驻各地,一个军的辖区相当于过去的府,一个旅的辖区相当于过去的县,旅以下就是一个个公社,不打仗时候维持编制和部分常备军,打仗时候就跟汉朝太守带兵一样征兵满员出征。
  抢的东西归公社。
  抢多少都归公社在自己内部分配。
  所以内部对出征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毕竟出征可以抢东西,抢到多少都是自己公社的,而营的内部同样极其团结,如果有人战场上战死那么其他人会养他的家人,这一点和杨庆的皇庄没有区别。
  工商业都是国营。
  盐根据人口发盐票,凭票在公社购买,其他杂货用卖余粮的收入或者出去抢掠的收入,在同样国营的铺子采购,包括一些算作奢侈品的蔗糖之类。医疗和教育是免费的,医生和老师都属于吃公粮的,也就是按照人口发粮票,凭票购买,粮价不高,但没票别想买。另外对外贸易国营,也就是向西域和青藏高原出售来自江南的货物,赚的钱用来从杨庆那里采购粮食。
  这套制度……
  “异端,妖邪,纲常沦丧,礼仪不存,几如魔域!”
  水太凉恨恨地说道。
  “是魔域,也是桃源!和多尔衮治下的饿殍遍野相比,牧斋公以为谁更好?”
  龚鼎孳笑着说。
  “你真堕入其道?”
  钱谦益疑惑地说道。
  “不,小弟清醒得很,我在等。”
  龚鼎孳神叨叨地说。
  “等?”
  钱谦益说道。
  “对,等!
  等李自成的梦幻化作泡影的一天,等人之本性原形毕露的一天!
  牧斋公,请记住,有一天我们会不战而胜!不论杨庆还是李自成都没用,人性不会改变,他们都只不过是在做梦,他们的梦终究会成为一个泡影。但目前他们势强而我们势弱,与他们对抗是不明智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蛰伏在他们中间等待,时间会做出裁判!”
  龚鼎孳说着拍了拍钱谦益地肩膀然后继续说道:“牧斋公,请记住,天下终究是我们的,三十年后我们会继续坐在秦淮河的画舫上,把他们当做一个笑话。”
第二六零章
圣主明君的堕落
  三十年?
  反正钱谦益肯定等不到!
  而且他对龚鼎孳的自信也很难以苟同,李自成这里怎么样不好说,反正杨庆那里肯定够呛。
  话说这个敌人令人绝望啊!
  玩军事人家所向无敌,玩经济人家让江南一片繁荣,玩舆论人家都玩得高端大气,留给东林群贤的唯一生机只有迎驾了,可迎驾就得掏粮食和银子,然后一掏粮食和银子,那些原本同仇敌忾的士绅们瞬间散伙……
  钱谦益又气又恨啊!
  气这些家伙不争气,你们怎么就不能同仇敌忾一回?
  一千万两而已。
  当初李自成在北京都抄出了七千万啊,江南士绅比北方有钱,一家出个一百两,估计南直隶,浙江,江西三省凑个几百万毫无压力,剩下粮食更简单,谁家还没个几千几万亩的良田?你们平日对杨庆咬牙切齿,恨不能与这家伙不共戴天,怎么现在到动真格的就全萎了?整个南京凑了二十万?还有很大一部分居然是杨庆一伙出的,你们自己看着那点银子就不觉得脸红吗?
  他恨的是愚民无知。
  怎么就不能看清这个奸臣的真面目?
  四民大会?
  那哪是四民大会,纯粹就是操纵民意,话说上次他就是用四民大会窃取了大权,这一次恐怕该用四民大会窃取大明江山了吧?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
  想到这里……
  尤其是想起他觊觎柳如是时候无耻嘴脸,钱谦益陡然间斗志勃发,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换上一脸和煦如春风的笑容,就像走向亲人一样走向远处正在忙碌的工地,走向带着部下亲自挖渠道的李自成……
  而就在同一天,另一个圣主明君终于也堕落了。
  多尔衮下令向士绅收税。
  咱大清正式进入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时代。
  他没有别的办法,这时候就算杨庆放开对他的封锁,他也没有多少钱买粮食了,毕竟三两一石的价格已经超出他的承受能力,杨庆又不可能收他印的钞票。而他一年就那么点的财政收入,最多再通过皇商赚些垄断收入,但这些加起来也不够,这时候铁杆庄稼的数量也暴涨,他要养活的实在太多。之前他们在关外实际上一直靠抢劫来维持,但现在已经没地方可抢,当一个以掠夺来维持的政权没有地方可掠夺时候,必然要面对不可避免的困境。
  在上次南侵失败后,多尔衮此时的困境就已经注定。
  解决方法只有一个。
  向原本不交税的士绅们收税。
  这个命令在刚刚经历了一场动荡的北京城内,在那些刚刚被抄家吓住的朝中文官里面,并没有遭遇太激烈的抵抗。毕竟冯铨等人被抄家的悲剧刚过去没几天,而且在这一点上多尔衮获得了八旗上下一致支持,和四阿哥一样,他这是通过抢汉人士绅来养活八旗,八旗当然会支持了。至于推行的地方上会如何,至少暂时还没有出现,毕竟这项命令在北直隶和山东的咱大清控制区落实也需要时间,而且这时候还没到收税的时候。
  遭到抵制是必然的。
  四阿哥时候都有人怂恿岳钟琪造反了,他这时候就更别说了,但好在多尔衮手下的军队也有屠刀,而且那些士绅也找不到圣主明君可投……
  这真悲哀。
  就像水太凉说的,天下之大,何处有明君?
  就这样咱大清也加入对士绅收税的行列中。
  杨庆对士绅收税。
  多尔衮对士绅也收税。
  李自成直接把士绅这个阶层丛他的地盘上剔除了。
  中华大地上就剩下桂王和张献忠还有金声桓对士绅免税。
  桂王的财政依靠海外贸易,他那里其实已经开始脱离封建时代,他那里现在玩的很先进,他那里玩的是纯粹的自由资本主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