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566

  “走,去帝国学院!”
  他说道。
  忠勇侯的仪仗立刻在这个十字街口转向。
  就在此刻阅江楼上,一群翩翩公子们正在凭栏眺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黄宗羲高声吟诵。
  他脚下数十米处的地下室里,监听的锦衣卫露出一丝无语,很显然这句诗他都听过无数次了,这些人文人雅士们就喜欢在阅江楼上吟这句诗来装逼,一点新意都没有。
  当然,黄宗羲是不知道的。
  此刻喝了不少酒的他脸色泛红,当初被净街虎棒子在额头打出的伤口虽然早就愈合,但在脸色衬托下倒是越发醒目。不过这是他的勋章,有了这个伤疤的他在姚江书院简直被当做偶像崇拜,这是他勇斗奸臣的光荣标志。
  “文宪公才是智者啊!”
  他身旁的陆世仪感慨道。
  这首临江仙的作者杨慎是最早开始对理学进行批判的,他甚至直斥扒灰公“一骋己见,扫灭前贤”,用自己个人对儒家典籍的理解,掩盖汉唐以来千年的儒学研究,把在这之前历代学者的成果统统压在自己身下。另外他同样对心学进行批判,评价心学是学而无实,与其说是儒学还不如说是光头,而他正好和此时这些算是开明分子的儒学解读相符,成了他们这些人溯源的先贤。
  “文宪公又如何?还不是放逐蛮荒三十年?”
  毛奇龄冷笑道。
  “自世宗以来数朝历百余年,贤臣岂止一杨文宪?结果又如何?贬斥,放逐,蒙难,哪个贤臣不是如此?只手挽天倾者多矣,奈何执政不用啊!结果中原板荡,宗庙蒙尘之际,反而推给我江浙士绅不交税,简直是疯狗,天下如此之大难道只有我江浙士绅不交税?说到底还是这个体制的问题,独夫裁于上,群下如傀儡……”
  “齐于慎言!”
  朱之瑜打断了他的话。
  “怕什么?我又不是说皇上!”
  毛奇龄说道。
  “这朝廷的制度就是不行,难道还不让人说了?制度不行有贤臣又有何用?世宗宠信严嵩这个奸臣,穆宗宠信冯保这个阉人,神宗沉迷于后宫,熹宗朝的魏忠贤不必说,就是先帝也一样先有曹化淳后有杨庆。以天下安危系于一身,若是明君则天下幸甚,若是昏君就天下危矣,而咱们算算这大明几个明君几个昏君,再算算历代至今几个明君几个昏君?
  恐怕十有八九皆昏君!
  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既然如此当天下人共治天下,不应一人独裁天下。”
  他接着说道。
  “如何天下人共治天下?”
  陆世仪好奇地问道。
  “我今日认识了一个红毛人,不是澳门的葡人,而是荷兰人,他们的制度倒是很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甚至连皇帝都没有,而是所有士绅共同推选一人为执政,但执政只是类似内阁首辅一样,而真正权力集于士绅推选代表组成的议会,一切法律,国家大事皆由议会决断,执政只是执行者,他们将他们的这种制度称之为……”
  毛奇龄沉吟一下接着说道:“他们称之为民主。”
第二三七章
一切权力归于人民
  “民主?”
  黄宗羲好奇地说。
  “就是其百姓依据财产数量确定选举权,各省有选举权者推选代表组建省议会,省议会拥有本省一切大事的决断权。”
  毛奇龄说道。
  “那执政算什么?”
  朱之瑜好奇地问。
  “他们目前的执政是其原本所属皇帝在其境内的一个诸侯,但此诸侯领地只占其土地的一小块,只不过与各省议会联合起来对抗其皇帝,最终他们单独建国,这个诸侯以此之功得以为各省议会承认为执政。但各省议会自治,他就算是执政,也无权管各省内部事务,若各省对他不满意则随时可以投票不再承认他。此时的执政是那个诸侯之子,但已不复其父之贤明,故此各省议会正议废其位!”
  毛奇龄说道。
  很显然那个荷兰人告诉他的事情比较多一些,因为宁波开关,从出岛过来的荷兰商船越来越多,他如果肯掏些钱,这些荷兰人是很乐意向他介绍些东西的。
  这时候荷兰执政是威廉二世。
  也就是被请到英国当国王的威廉三世的爹,他的确和各省议会之间关系恶劣,主要是他想搞集权,各省议会想维持自治,很快双方就会爆发战斗,并且在两年后进军阿姆斯特丹但被议会打败,回家后紧接着就死于天花。他一死各省立刻快快乐乐地宣布取消执政,荷兰进入长达二十年的无执政时代,直到后来被路易的军队暴打没办法又把他儿子请出来,后者击退了法军,并且被邀请到了英国去当国王,荷兰和英国进入共用一个最高元首的时代。
  但荷兰各省还是自治的。
  “这是尧舜之治啊!蛮夷之地尚能如此,我华夏衣冠岂不汗颜!”
  黄宗羲激动地说道。
  “此法甚善,这才是真正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倒是小看了这些红毛,原以为是蛮夷之地,不想倒是真正行尧舜之治的!”
  此前一直没说话的陈确说道。
  那没钱的没选举权的怎么办?地下室里的锦衣卫问道。
  当然,他是不会得到答案的。
  上面群贤自动忽略这个问题,没钱没选举权在他们心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话说在这些算得上这个时代开明的,而且也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著名文人们心中,民主的确是一剂良药了,简直就是儒家吹逼的尧舜之治,大同之世。毕竟儒家描绘的尧舜其实就是古典共和,也就是所谓的公天下,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尧舜之治为终极梦想,三代之治就差了许多,三代以后简直就不堪入目了。
  当然,这主要是看环境。
  毕竟他们都能在蒙古人手下解释出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他们在这一点上一向很灵活。
  但目前的情况下,这个民主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尤其是这种各省自治的形式,简直就是东南士绅们的终极梦想,他们最渴望的就是这个。哪怕到了咱大清末年他们都敢玩东南互保,到了民国初年联省自治在他们这里都依然很有市场。
  黄宗羲理想社会可就是自治。
  他都能把唐朝灭亡由藩镇割据解释成藩镇还不够强,他设计中的理想社会就是藩镇化,然后藩镇自治,另外以儒学的学校为地方决策机构。所有地方大事由东林书院,姚江书院这些学校决定,至于朝廷当然是太学说了算,然后朝廷恢复宰相制,以宰相决策政务,太学为议会监督,皇帝什么的垂拱而坐就行,百姓……
  百姓不需要考虑。
  天子垂拱,群贤用事,太学监督,剩下百姓各安其职就行。
  这就是他的理想国。
  而荷兰这种把执政当摆设,各省自己玩自己的政治形式,无疑在他们看来堪称完美,还能随时因为不满意就踢开执政,那这就可以说是完美中的完美了。
  必须得清楚一点,他们这些人不是东林党。
  东林党代表了江浙士绅中的传统势力,而他们这些基本上都是在野的年轻一代,则代表了江浙士绅中的开明势力。前者争的是朝廷控制权,但他们争的是天下控制权,前者努力迎回皇帝干掉杨庆,但他们这些考虑得更长远,他们要的是限制皇权。他们不仅仅是要对付杨庆,还要对付独断天下的皇权,皇权不限制还有下一个杨庆诞生。
  从这一点可以说他们是进步的。
  尽管这个进步是相对的。
  如果说东林群贤们依然试图延续主圣臣贤的美好时代,那他们已经在踏出封建时代。
  原本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
  以批判理学空谈化,推崇所谓的复古为掩盖,这些应该说明末清初最先进的思想家们,就试图以重新解读儒学来开启新世界的大门,重新设计一个符合他们理想的社会。黄宗羲的地方自治不是最极端,至少他坚决反对夺取富人的土地,比他更极端的颜元甚至提出了以恢复井田制为旗号的均田,如果他们可以继续下去,他们应该会带来一场中国版的思想启蒙运动。
  如果还是一个汉人朝代,他们甚至可能引发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但可惜……
  他们遇上了异族殖民。
  他们的一切可能都被咱大清给一棒子打死了。
  然后有的被打断脊梁老老实实做人甚至献媚咱大清,比如毛奇龄这种编造张献忠在四川杀了这个星球目前一多半人,登上巫妖王宝座的。有的打不过咱还不能躲吗?比如朱之瑜这样去日本,被日本捧为圣贤的。有的玩非暴力不合作但嘴上不说身体却很诚实,比如黄宗羲这样送自己好学生去编明史,顺便再把咱大明往死里黑的,比如陆世仪干脆在自己家地盘挖个十亩大池子,然后在池子里堆个岛玩隐士的……
  而他们这批最有可能带来思想改变的儒生被打断脊梁后,儒学就彻底退化成奴学了。
  这的确是个悲剧。
  对于儒学本身来说也是个悲剧。
  因为一直在与时俱进的儒学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没有再继续跟上时代步伐,失去了最后一点活力的它不但没有再继续进化,反而彻底地退化腐烂,然后一直就那么烂下去,当全新时代降临后它直接被踩进烂泥。
  它被踩得太深了。
  甚至于现代想爬都爬不出来。
  从这一点上说是咱大清坑了儒学。
  没有咱大清的这一棒子,儒学说不定还真就能继续和过去一样在新时代混个新衣服,不至于到现代想爬出烂泥却发现自己浑身光溜溜……
  别说没个衣服遮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