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566

  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次试探,他们猜测的结果中,就有这一种可能,但这却让他们再一次生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们实在没招数对付杨庆。这家伙仿佛一道铜墙铁壁般矗立在他们前方,翻不过去,摧毁不了,一切手段都碰得粉身碎骨,话说东林群贤还是第一次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
  “妖孽?我自以凛然正气摧之!”
  他们身后一个人说道。
  “凛然正气?两次死在承天门外的都不缺凛然正气。”
  解学龙说道。
  第二次因为踩踏,造成了十几个举人死亡,三百多人受伤,还有二十多个眼睛被熏坏的,和上次冬天冷水浇的那批加起来,士子们的确在承天门外死伤惨重。
  “石帆公,那是因为还不够正。”
  那人笑着说。
  “起田有何策?”
  钱谦益意外地说道。
  这是他弟子瞿式耜,不过比他起复的要早,这时候是礼部右侍郎。
  “恩师,诸位,难道你们忘了咱们还有最正的一招,同样也是最有力的一招?大明何为正?主圣臣贤是为正也,可是这主在哪里?难道一个监国的公主是主?大明的主不在这里,大明的主还在长安呢!”
  瞿式耜说道。
  “你是说迎回皇帝?”
  解学龙愕然道。
  的确,没有比这招更绝杀的,杨庆之所以肆无忌惮,就是因为他头顶没有限制,他头顶没有更高的,虽然理论上公主监国,但公主是他的未婚妻,两人正如胶似漆,而且公主也无心朝政,他说什么是什么。虽然还有一个皇太后,但那皇太后早就已经被他在床上睡服了,同样这个奸夫说什么就是什么。至于太妃那个无权干涉朝政,有张嫣在袁太妃始终就是个低一等的,她又不是太后,张嫣一句话把她扔进冷宫她都得接受,而张嫣和坤兴公主的地位确保了杨庆可以为所欲为。
  但有皇帝就不一样了。
  只要皇帝来南京,那么无论张嫣还是坤兴公主统统一边去。
  包括杨庆。
  除非杨庆敢造反。
  否则他终究是个臣子,皇帝的旨意他必须接受,而皇帝肯定不是坤兴公主对他言听计从的。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诸位,目前我们有别的选择吗?
  如今除了三个山地军,其他十四个军都已经整编完成,杨庆手握着三十万虎狼之师,当初不过四个军再加上李自成的十万人就已经把多铎击败,此时这三十万大军可比当初更强。那杨庆不过是被咱们拖住,再加上他也暂时没有北伐之心,故此才拖延至今还没动手,但这时候南直隶和浙江卫所改革和田产清查都快完成,估计最多明年他就该北伐了。
  他如今就已经横行无忌,若他北伐成功那这天下还有谁能制住?
  给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
  瞿式耜说道。
  那些大臣们一片沉默。
  的确,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杨庆现在已经具备北伐能力,之所以不动不过是为了确保卫所改革的完成,这时候整个南直隶和浙江各地都在展开大规模田产清查,杨庆必须确保那些士绅不敢闹事。而他不需要等全国完成,湖广和江北因为之前战乱,大量移民本来就是皇庄化,这些地方事实上已经完成布局。江西因为抄了两王,皇庄也已经成了气候,至少鄱阳湖一带已经被他控制,剩下如果再把江浙的皇庄全部完成,那江南士绅想翻身可就真得难如登天了。
  武力上干不过。
  基层被他用皇庄切割得支离破碎。
  尤其是报纸和通讯塔又让他连舆论权都开始控制。
  经济上银行已经开始发挥威力。
  江南士绅拿什么和他斗?
  士子闹事?承天门外水龙和五城兵马司的毒气弹等着他们。鼓动牺牲品造反?都不用出军队,皇庄民兵就镇压了!用外敌制约?外敌都打不过杨庆,至少桂王和多尔衮担负不起这个重任。至于李自成那个土匪都已经在关中玩均田了,完全恢复唐朝的府兵永业田制度,这个土匪还不如杨庆呢!剩下还有张献忠倒是令人惊喜得在圣明的道路上前进,他在四川依旧维持旧的土地制度,越来越受四川士绅拥戴,但他的实力根本连自保都是靠着杨庆支持。
  否则他早被李自成灭了。
  至于金声桓这样的小军阀就不值一提了。
  偌大的天下,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对付杨庆的势力,除非就像瞿式耜说的,把皇帝从长安弄来,虽然东林群贤不知道这个皇帝的套路,但有一点是知道的,就是这个已经成年的皇帝肯定不会容忍一个杨庆这样的权臣。
  那么就可以从中操作了。
  但问题是……
  “那李自成会放人吗?”
  张国维说道。
  是啊,那李自成会放人吗?虽然龙兴天子对他来说就是个摆设,而且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但问题是这个摆设可以给他换来每年一百万石粮食啊!李自成又不傻,他要把龙兴天子送回来,杨庆是不会再给他一粒粮食的,而且他那个大明晋王的头衔也肯定撤掉,甚至被他事实上囚禁了三年的龙兴天子还会报仇的。
  李自成才不会那么傻呢!
  “诸位似乎忘了一件事,杨庆若北伐灭多尔衮,那么下一个是谁?桂王还是李自成?”
  瞿式耜说道。
  的确,大明目前格局对李自成有利。
  但杨庆若灭多尔衮,那么肯定会接着收拾其他割据势力,李自成是最有可能的,因为李自成也在发展,他的府兵化几乎就是复制杨庆的民兵,而且通过推广地瓜,也已经开始解决关中的粮食供应。现在杨庆需要面对多尔衮和桂王的前后夹击,当然要和李自成保持着友好,但他北伐成功灭多尔衮后,还会容忍李自成割据西北吗?
  肯定不会的。
  没有一个坐拥江南夺取河北后的统治者,会停止脚步不向西的,那时候三十万明军越太行山秦岭,泰山压顶之势西进,就像原本历史上拿下大都的徐达一样。
  而李自成是想做下一个李思齐还是张良弼?
  “你们看,我们和李自成也是盟友。”
  瞿式耜笑着说道。
  “那得有个人去联络啊!”
  钱谦益说道。
  “恩师别忘了,龚鼎孳还在长安呢!”
  瞿式耜说道。
  群贤们立刻就笑了。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笑声正传入墙壁上一个隐藏的喇叭口里,然后通过埋在墙壁水泥下的铜管一直传到最底层的地下室里,这个地下室无人知晓,就连进入都是走一条密道。那里一个锦衣卫正把耳朵贴在铜管末端的喇叭口上,同时不断在桌上的本子上记录他们的谈话内容。而在这个人身旁,还有六个同伴同样贴在六个喇叭口上,这些喇叭口上的铜管则分别通往阅江楼的另外六层,整个阅江楼上所有人的谈话都在被他们筛选并记录。
第二二四章
岂能行此不臣之事
  大手笔啊!
  话说杨庆还真没想到能在阅江楼获得如此重大收获。
  那里只能说是一个脑洞而已。
  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名士们一般都好这一口,都喜欢来个登高远望,置酒高会什么的,于是他索性给修了这样一个场所然后装上监控,铜管就足够了,二十世纪初都还有战舰上用这个通话呢!但没想到东林群贤们连这样的计划都敢在那里讨论,不得不说他们实在是太缺乏保密意识了。
  当然,主要是他们太不懂科学了。
  至于他们的迎驾计划……
  这是必然的。
  东林群贤们除了这一招,也的确没有其他手段了,他们借五君子事件在湘赣山区和福建浙南一带进行的宣传至今没见效果,那些远离南京的士绅们的确不知道忠勇侯的可怕,但问题是他们也都不傻,他们就算造反也没多大奔头啊!上次赣南事变在两个军的明军到达后就迅速平息,包括向北进攻的桂军也迅速撤退,然后闹事的士绅和地方官很快就被拎出来当众打靶。而皇庄化的好处宣传开之后旧军户们欢呼雀跃,甚至还有佃户主动跑出来检举揭发侵占官田的。
  而那是赣南。
  那里至少还靠着前线,闹起来可以得到桂王支援,成功了可以加入桂王的地盘。
  但这些不靠前线的造反能怎样?
  割据几个县当军阀?真把几十万明军当摆设?更何况还有那些没有侵占官田的,事实上侵占官田的士绅数量并不多,毕竟要侵占首先得有这个条件,没权没势的普通地主肯定没资格,家乡没有卫所的也占不着。而且侵占卫所田产的士绅地盘上还有大量心里长草的佃户们,宣城的事情可是前车之鉴,再说造反可是要冒杀头危险的,这时候明军的战斗力可不是过去,连建奴都被暴打的,那些士绅自认还没有超过建奴的战斗力。
  说到底这些家伙也是一盘散沙。
  就他们还能齐心协力?
  那简直笑话!
  东林群贤聪明,那些偏远士绅们也不是傻子。
  内部找不到傻子可忽悠,而外援又不给力,剩下东林群贤也只能这样了,尽管他们也不想要个皇帝,没有皇帝的日子真得很逍遥,但这时候顾不上管以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