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566

  他们总不能抠着夯土爬城墙吧!
  随着更多的梯子连人一起被这种丧心病狂的武器炸碎,气势汹汹而来的清军一下子泄气,紧接着就开始像崩塌的沙堡般溃败。
  “废物,都是废物!”
  后面的尚可喜怒发冲冠。
  他把茶杯一摔,站起身挥舞着刀吼道:“进攻,继续进攻!”
  但溃败的清军丝毫没理会,事实上这时候他们也没有心情去关心智顺王的愤怒,阴险的明军一直等到他们开始爬城墙才扔这个,让攻城的两万清军一下子陷在城墙上的火力覆盖范围内,每逗留一刻都是在死亡的边缘摇晃,那些清军士兵又不是傻子,不跑难道等着挨头顶的子弹吗?
  就连那些清军将领都选择性地无视了尚可喜身旁的中军大旗。
  但有人却在关心着他。
  城墙上重炮营的营长,一把夺过一名炮兵手中的开花弹,后者在里面插了截火绳,正准备点燃了当手榴弹扔下去。在后者愕然的目光中营长拔出火绳装上木管引信,紧接着塞进旁边的炮口……
  “快,所有臼炮瞄准建奴中军旗!”
  他趴在这门臼炮上一边瞄准一边喊道。
  那些部下迅速明了,六门臼炮全部装弹开始瞄准。
  距离三里。
  而臼炮射程四里。
  但没什么精度可言,能不能击中全凭人品。
  那营长拿出算盘,按照忠勇侯亲自教的知识,开始仔细计算各种数据,原本是账房先生出身的他对这个很精通。计算完之后再一次趴在大炮上小心翼翼地调整,而且所有大炮全部由他亲自调整,一直忙碌了大概两分钟,这才夺过点火杆,毫不犹豫地点燃了自己身旁的大炮……
第一八八章
三种制度的战争
  “气死本王了!”
  尚可喜看着溃败的部下,一脸怒气地重重坐回太师椅。
  但下一刻他就愣住了。
  他坐在那太师椅上,仰着头看着天空,那如洗的蔚蓝色里,几点淡淡的烟迹正在落下……
  “开花弹!”
  他身旁包衣尖叫道。
  尚可喜没有丝毫犹豫地爬起来扑向前方,几乎就在同时,一个黑影在他视野中划过,瞬间撞在他前面的泥土中。激起的泥土飞溅中,一个巨大的炮弹翻滚向他脚下,翻滚中不时可以看到一点燃烧的火红色。
  “主子小心!”
  一名包衣骤然尖叫着扑上去压住那炮弹。
  “好,好奴才!”
  尚可喜感动地说道。
  蓦然间头顶一声怪异的呼啸,他下意识地抬起头,他头顶天空中一团烈焰轰然炸开,爆炸的气浪和硝烟瞬间撞在他身上,尚可喜那颇为健壮的身体就像踢飞的狗一样倒飞出去。而在他被炸飞的同时,那名忠心耿耿的包衣被爆炸的火焰吞噬,被炸飞的脑袋就像重锤般,狠狠撞在还没落地的尚可喜胸口。本来没有被弹片击中仅仅承受气浪撞击的尚可喜,在这颗人头重击下胸口都明显看出了凹陷……
  下一刻他砸落地面。
  咱大清智顺王在其他开花弹的爆炸中艰难地撑起身子,不远处他的中军大旗正在爆炸中粉碎。
  他紧接着喷出一口鲜血。
  他一下子又重新跌落地上……
  智顺王遭炮击重伤,结束了这一天的战斗,多尔衮总计付出了超过一万的总伤亡,唯一的收获就是在黄河的河滩上获得了一小块登陆场。就连进攻河阴的清军,都在侧翼顺军进攻下不得不后撤结营固守,另外他们还被上游袁宗第攻破了沿河防线,登陆的顺军已经开始准备进攻孟县。
  好在他们还修了一道浮桥。
  毕竟有那些被阻挡住的木筏,在这个季节的黄河上抢修一座临时浮桥还是没问题的,实际上就算不修因为数量太多,这些木筏也遮蔽了河面。
  但桥南是黄河滩。
  越过河滩是广武山。
  所以这座浮桥意义不大,最多撤退时候速度快点。
  多铎暂停了进攻。
  “高得捷到哪儿了?”
  杨庆说道。
  他此时还不知道前线具体的战况如何,毕竟距离太远,送信的快马递送也得两天时间。
  “骑兵军最后一份报告是昨天,是从曹州发来的,按照时间算这时候应该快要到战场了,不过沿途遭遇的麻烦不少,虽然没有建奴主力,但一些地方士绅组织的武装,依然有不少袭击他们的。”
  参谋说道。
  “哼,真把建奴当圣主明君了?”
  杨庆冷笑道。
  这个结果不算意外,毕竟现在局势已经明朗,李自成在关中已经正式开始了均田,而且图省事完全复制唐朝时候的永业田制度,同样永业田不准交易。反正关中有的是荒地,虽然因为气候只有部分可以耕种,但地瓜缓解了这个问题,因为人口少估计明年开春前,他那里就能完成渭河流域的均田。
  山西的均田同时开始。
  李自成和他部下的将领们,正满怀信心建设他们的家园,誓要在他们的家乡打造一个理想中的大同之国。
  这简直大逆不道啊!
  大明也改成了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新政。
  而且秋税征收已经开始。
  之前夏税因为推行进度所限,还只是部分地区征收,但秋税就是除西南三省和两广外,其他整个大明监国统治区的全面征收,再加上税务司也开始运作,南京户部今年的税银将突破一千万两。
  比过去翻了一翻。
  这仍然只是开始,因为税务司的新税制也只是部分推行,而且经界也刚刚开始,很多地主隐瞒的田产都没清查出来。
  如果都按照新税制的话,那么一年仅这片区域,稳定的各项税收就不少于一千五百万,相比起崇祯到江南之初,史可法给他统计的五百万,杨庆的改革完全落实,可以让岁入增长到三倍,这还不算未来卫所民兵化以后皇庄的地租收入,银行和大明版东印度公司的收入。而这些绝大多数都是从地主和大商人身上弄的,虽然南方士绅因为局势所迫,对新政只能捏着鼻子忍受,但北方士绅可都看在眼里。和越来越远离主圣臣贤时代的南方相比,维持旧制度的咱大清就无比光辉灿烂,尤其是对汉民八旗化这一点,多尔衮已表现出同意的可能,那他在士绅眼中越发完美无缺了。
  一边是大逆不道的均田制。
  或者可以说古代版共产主义。
  一边是丧心病狂的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和军人内阁。
  或者说军国主义。
  一边是士绅农奴主化。
  或者说奴隶制。
  那么在这三个不同制度的诡异战争中,士绅们支持谁还用说吗?
  当然是奴隶制了!
  至于其他的,文化倒退啦,民族啦!忠义啦!统统不值一提,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和看上哪个佃户女儿随便上相比,圣贤书算个屁!再说一边读圣贤书一边上也是可以的,这种事情他们老祖宗又不是没干过。
  而现在可是决战时刻。
  圣主明君能不能成就大业,就看这场决战的结果了!
  “都是垃圾!”
  杨庆鄙夷地说道。
  “侯爷,赣州急奏,桂逆病死!”
  一名参谋匆忙走进来说道。
  “谁继位!”
  杨庆说道。
  “朱由楥。”
  那参谋说道。
  “给他最后一个机会,投降,然后以庶人身份来参加大行皇帝葬礼,否则他就等死吧!”
  杨庆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