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566

  “忠勇侯好算计啊,不,应该说他们太蠢了!”
  常延龄感慨一声。
  然后他就那么转过身带着无尽的悲凉走了,那孤独的脚步声在石板的长街回荡,就像是南京勋贵时代落幕的悲歌,那萧索的背影恍如曾经那些几百年世家繁华的墓碑……
  “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杨庆那抽风一样的歌声,在身后不远处锦衣卫如狼似虎般撞开另一座府邸大门的背景上蓦然响起……
第一四八章
司马昭之心
  到这一天下午的时候,南京城彻底归于平静。
  皇城的死尸清理干净了。
  只是遍地的鲜血还依然没有清洗干净,实际上不下一场大雨也很难彻底清洗,只有承天门前因为有杨庆的那几个水塔所以得到彻底清洗,避免了大明皇城正门前一片血色。
  里面关起门又看不见。
  城内的溃兵包括逃跑的李祖述和汤国祚还有郭祚永主动投降,毕竟不投降就真按照谋反算了,那时候他们有铁券也没用,而投降后他们的待遇和徐家一样。
  他们三人勒令自尽。
  他们想活是绝对不可能的,其他人都死了他们也必须死。
  而他们的族人里面男丁流放,统统扔到海南岛开矿,只留下一个男丁南京继承他们那些传自李文忠,汤和等开国元勋的爵位,和那些女眷一起生活,不过允许他们每隔三年回家一个月。而财产只保留一座府邸,准确说是一座抄家后的府邸,其他所有财产全部抄没,房产,商铺,金银财宝一个不留,跟据爵位不同每家保留部分田产,公爵五千亩,侯爵三千,伯爵一千,剩下他们所拥有的包括侵占的在内多达数百万亩的土地,统统收归皇室。
  至于对他们家产的清算那需要很长的时间,反正锦衣卫和太监组成的抄家团已经封闭各府。
  这个慢慢清算。
  而东宁伯焦梦熊的死尸最后在死尸堆里找了出来,他祖上是景泰年间驻守宁远的蒙古将领焦礼,同样也有英宗复位后赐的铁券。
  勋贵们的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他们还都保留爵位,但也都是找个不大的小孩继承,然后一堆女人守着这样一个小孩,在她们保留的府邸内,依靠着朝廷的俸禄和保留的那些土地过日子,衣食肯定无忧,他们的俸禄可都不低,哪怕一个伯爵也一千多石,再加上那些田产养活几百口人是足够了,至于权势那是肯定没有了,奢靡的生活暂时也别想了,就像个普通地主一样过日子吧!
  至于那些流放昌化的其实遇上大赦也还可以赦免,不过在铁矿开发走上正轨前他们是肯定别想有这样好事了,而且前提是他们没有累死或者病死。
  至于铁矿开发……
  话说这时候树都没砍光呢!
  再说他们回来也就是一帮普通老百姓而已,不会有任何权势可言了。
  不过杨庆还是面临一个麻烦。
  大明的军事机构瘫痪了。
  当然,只是理论上瘫痪了,因为大明军队相当于总参谋部的五军都督府,除了外面那些挂都督名但在外带兵的军镇将领外,负责中枢的所有都督们统统都死光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是徐弘基,右都督是朱国弼,剩下那些勋贵也全都是其他四军的左右都督们,他们几个加起来构成了大明理论上的统帅机构,全国所有军队的管理训练全都由他们决定,虽然他们都是摆设,就是兵部发个文他们盖个章转发一下,但毕竟这是大明的军事制度啊!
  现在五军都督府一个都督没了!
  “那就精简一下!”
  杨庆很无所谓地说:“五军都督府加起来足有十个都督,一堆的同知和佥事,这些有什么用?纯粹是浪费银子,干脆点恢复祖制设一个大都督就行了!正好这时候都清空了,也不用再多走一步。”
  “谁做大都督?”
  张国维紧盯着他说道。
  “张尚书,谁做大都督难道是我们做臣子的说了算吗?你们文官难道还想染指军权?这得监国说了算!”
  杨庆义正言辞地说。
  张国维很想一口唾沫喷他脸上。
  你就说自己想做大都督好了,何必非扯上你那小情人?更何况大都督一设军权集于一身,虽然调动权仍在兵部,但这个无非坤兴公主发个命令而已,若杨庆当大都督,那结果肯定就是兵部变摆设,文官几百年努力彻底付诸东流。说白了大明文官强武官弱的关键就在于军权在文官手,五军都督府十个都督成摆设,皇帝的旨意通过内阁到兵部,兵部调动军队然后把命令给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传令各地卫所出兵。但因为各地总督军务是文官而且有尚方宝剑,所以就算五军都督府不转这个命令,文官的总督军务一样也可以调动军队,调不动就该尚方宝剑出了。
  比如倒霉的毛文龙。
  这样内阁,兵部,总督军务三级文官构成完整的统军体系,原本应该在这里面的五军都督府成了摆设。
  但杨庆做大都督就不一样了。
  他只是锦衣卫指挥使是无法给军队直接下命令的,哪怕他让坤兴公主按照他的意思下令,那么内阁和六部六科总督四重文官体系等着阻击,只要一个程序不过杨庆就干瞪眼,话说他现在想抓人都必须得刑科给事中签驾贴呢!
  但他做大都督呢?
  他可以直接给各地将领下令。
  甚至他可以绕开总督军务,如果他蛊惑他小情人,直接将各地总督调走不再任命新的,然后他直接下令给总兵,那文官是没办法的,毕竟总督军务也好巡抚也罢,统统都不是固定的官职,哪怕实际上已经是固定的,但性质上依然是临时派遣。所以坤兴公主把某个总督军务或者巡抚调到朝廷然后不再补缺,这同样文官们也无话可说,大明本来很多地方就没有这一类的官职,那么对那些总兵的统辖权就相当于直接回都督府了,变成杨庆直辖那些总兵们,剩下文官能对付杨庆的就只有军饷了,但问题是杨庆可以动用内库的。
  内库的银子比户部多多了。
  文官想在财权上控制他根本不可能,最后结果就是文官彻底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同样也失去和杨庆斗争的资格。
  这是原则问题。
  这是没有妥协余地的。
  这决定了文官们两百多年的努力是否付诸东流,决定了未来大明是文贵还是武贵的问题。
  “忠勇侯,我们的确无权决定五军都督府是否改为大都督府,我们也无意染指军权,但请忠勇侯明白,这是太祖定下的制度,而维护太祖皇帝定下的制度,是朝廷无论文武所有臣子的责任,忠勇侯若欲擅改大明祖制就先过了老夫这一关!”
  张国维义正言辞地说。
  说完他昂然地走了。
  “他,他这是什么态度?”
  杨庆对史可法说道。
  “忠勇侯,适可而止吧!”
  史可法意味深长地拍了拍他肩膀说道。
  然后史可法也走了。
  很显然杨爵爷的野心过于膨胀已经快司马昭之心了,哪怕史可法已经被东林党踢出,但作为一个文臣在原则问题上还是不能让步的,而且如果杨庆做大都督,那么就不是他专权的问题了,而是他对大明朝朱家江山具备了威胁的条件,作为一个忠于大明的臣子,史可法同样也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以文御武是文官与皇帝共同的原则。
  杨庆专权可以。
  但只能是有限的专权。
  如果他想走得更远,那么无论是为了私利还是为了对大明的忠心,这些文臣都不会继续容忍下去的。
  “难道真是我心急了?”
  杨庆忧伤地说。
  “可是我也没想别的呀?”
  他一脸被误解的郁闷说道。
  “侯爷,福王在宫外待罪。”
  这时候一名锦衣卫向他报告。
  “啊,差点把他忘了!”
  杨庆说道。
  十几分钟后。
  “大王,您小心别滑倒了!”
  杨庆很是体贴地扶着朱由崧说道。
  朱由崧还滑倒呢,他不用滑都已经快倒了,两人此时正在一同走向前面的午门,还没清理干净的午门前完全一片血色,凝固的发黑的血液覆盖了整个空旷的广场,好在只是春天苍蝇还没那么多,但一天的暴晒后依旧不断散发着腐烂的恶臭,走在上面都感觉出鞋底的发粘。
  这可是三千多人的鲜血啊!
  因为清理需要时间,很多人的血最后都大半流了出来,哪怕只有一半这也是近十吨的鲜血平摊在这里,一些地方甚至还有没清理干净的烂肉。
  朱由崧的腿都哆嗦了。
  虽然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养尊处优的世子,在这两年的逃难中也见识过不少死亡,但眼前这片恍如血海般的景象仍旧让他两腿发软,浑身不由自主地颤抖着,甚至都不敢看旁边的杨庆,后者给他的感觉就像是一头刚刚吃完人的猛兽。
  “忠,忠勇侯,逆党没惊着太后吧?”
  他嘴唇哆嗦着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