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前锋不正经(校对)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1445

  他的这些话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大部分队员都憋着一股劲。
  没有谁想一直背负着60分的标签被人反复提及,而要做到那个,赢回来就是最好的回应。
  就像历史中雷霆和灰熊,虽然雷霆曾经输给灰熊破历史记录的73分,但人家下一场就赢回来了,那种时候球迷关注的就不再是那个分差,而是莫兰特有没有被嘘的问题。
  比赛很快开打。
  热火队开场的表现,甚至整个上半场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他们在积极的防守,每次进攻机会也都把握住了。
  而且篮网队半场给人的感觉好像发不太出力。
  虽然这其实也解释得通,毕竟昨晚篮网和马刺拼了一整场,背靠背的比赛体能是个考验。
  半场打完,篮网48比45领先了热火队3分。
  对两边来说都是能接受的结果。
  篮网队这边虽然领先的不多,但热火今天打得好,你也不能指望每场都赢别人60分啊。
  热火队这边自然也能接受,这个半场和揭幕战比起来,他们算是打回了一些脸面。
  除了安东尼。
  篮网队上半场的策略就是坚决夹击他,他半场只拿了9分。
  他只是想安静的拿个得分王啊!
  半场休息回来,篮网队这边有一个细节调整。
  巴特勒取代约翰逊出任了首发得分后卫。
  这个调整也能解释得通。
  之前打尼克斯的时候,巴特勒也有下半场开打不久就被换上场的经历。
  斯波尔斯特拉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在叮嘱了一些细节后,就坐回到了板凳席。
  下半场回来,热火队先攻。
  安东尼很快发现篮网队调整了防守,防他的人变成了林影……
  不止是这点,热火队打了两次战术一次没打成。
  那不止是说换了个巴特勒上来的问题,是整个篮网队的防守积极性和防守到位率和上半场判若两队!
  进攻时间不多,安东尼接球强打了林影一个。
  “啪!”
  直接被林影一巴掌给扇回去了!
  林影这种真就是大前锋打法安东尼的克星!
  吉米·巴特勒一个鱼跃抢到了地板球,随即甩给德隆。
  篮网队转瞬间打出快攻,德隆奔袭到前场就是一个飞身上篮得分,然后迅速退回到半场。
  斯波尔斯特拉愣了一下。
  他怎么有种,上半场篮网队在逗你玩的感觉?
  热火队推进到前场继续打阵地。
  依旧是战术没打出来。
  篮网队的每一个防守细节都做得太到位了。
  斯隆一直在给队员传输的细节关键性,那是一场场比赛积累下来的。
  而且关键是篮网防守积极性也高的可怕。
  斯波尔斯特拉这时候确定了。
  篮网队是想在第三节就把比赛结束!
  斯隆似乎就不想跟热火队打第四节。
  这是什么策略?
  主动放弃第四节?
  他的临场反应一直很快,只是这一次他明白过来后却猛的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篮网队是靠防守啊!
  你说篮网打进攻,他还有办法防守针对一下。
  但是篮网这做法,就好比给自己加了个金属护盾,然后热火手里拿的木棍。
  这,怎么打?
  “当!”
  巴图姆的出手被巴特勒干扰后砸筐而出!
  篮网队这拉满的防守,想得分真不是那么容易!
  而且钱德勒抓下篮板后第一时间找德隆。
  篮网队又一次打出快攻,这次是林影跟进接到德隆的传球,一个漂亮的行进间转身绕过巴图姆,轻盈地擦板把球送进篮筐。
  45比52!
  分差一下就来到7分了!
  斯波尔斯特拉终于做出了反应。
  他并不是让球队在进攻端做什么调整,而是示意队员放弃前场板的冲抢,第一时间就退防。
  从选择上来说,他这个调整绝对是明智的。
  “当!”
  卡隆·巴特勒的出手也怒打一铁。
  篮网队现在的防守强度过于得高了!
  不过好在斯波尔斯特的应对及时,篮网队这次的快攻没打起来。
  德隆持球推进到前场打阵地,也没着急,还是打UCLA挡拆。
  篮网队似乎也并不急于拉开比分,他们只是单纯加强了防守强度而已。
  斯波尔斯特拉看到这长呼一口气。
  篮网队在防守端投入那么大,势必会影响到进攻端的表现。
  如果只是拼防守的话,热火队熬过第三节,今晚说不定还有机会取胜。
  “唰!”
  他刚这么想,林影挡拆后就是一个急停跳投命中。
  差点忘了,今晚的篮网和昨晚的篮网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个林影!
  45比54!
  分差来到9分!
  热火队前场直接被抢断了!
  超高强度的防守面前,你可能不会一直打铁,因为也有可能被抢断!
  这种直接断球的回合,热火队来不及退防。
  吉米·巴特勒快攻中接到德隆的传球一个拉杆反篮上进!
  从他上赛季就跟着林影学持球看得出,他除了一如既往地卖力防守外,也有在不断打磨自己的进攻技术!
  45比56!
  转眼的功夫,分差已经来到11分了!
  热火队下半场上来被打了一个8比0!
  斯波尔斯特拉被迫叫了暂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14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