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748

  英娥哆哆嗦嗦地说。
  “把阿奴带过来!”
  杨丰随手划开她的腰带说道。
  英娥赶紧去把还瘫在地上的阿奴带到杨丰跟前,杨丰同样在她胸口刻了朵梅花,至于婉儿……
  “算了,等她大点再说!”
  杨丰说道。
  就这样杨将军的随行队伍中,又多了三个奴婢,至于如何向司空袭礼解释屋顶的窟窿,这个就没必要当回事了,他就是不解释,司空袭礼也不会多问,至于事后如何脑补那是郡守大人自己的事情。反正依然躺在马车里的杨将军,第二天接着就离开南郑,沿着汉水逆流而上到达西县,也就是勉县,再由勉县至青羊驿,由青羊驿到阳平关或者三泉县,在这里登上了嘉陵江的内河船顺流而下至益昌郡,也就是广元。接下来的水路就很顺畅了,船队仅一天时间就到达阆中,出阆中进入低矮的丘陵区,水面宽阔平稳,可以说舒舒服服地躺到了南充,在这里杨将军的伤终于好了点,可以起床活动活动了,当然,主要是他躺烦了。
  在这里他们又下船,换成陆路向西直奔成都。
  四天后到达成都。
  此时剑南节度副使仍旧是鲜于仲通。
  原本历史上这一年他因为之前南诏之战惨败,被调京兆尹,清河崔氏的崔圆担任留后,并且由贾觀以姚州都督职位率三万唐军再次进攻,结果贾觀被南诏活捉,唐军再一次全军覆没,然后李隆基不死心,又以李宓为统帅第三次进攻,双方洱海大战李宓兵败投洱海,七万唐军又全军覆没,这时候已经是安史之乱前夜,安禄山究竟是不是因为这一连串惨败,看出长安外强中干才动手,这就很难说了。
  不过现在已经变了。
  被杨丰开安南从后方攻击南诏计划吸引的李隆基,暂停了对南诏后续的进攻。
  毕竟高仙芝需要时间。
  这时候高仙芝率领的五千唐军还没到安南呢,以这年头的行军速度他们最少得半年才能到,然后他还要在岭南在招募一万五千人,连同原安南都护府驻军,凑齐两万五千人,最迟于天宝十三的春天连同岭南五府经略使,剑南节度使三路大军齐进。实际上之前鲜于仲通第一次进攻也是这么搞的,杨丰的计划对李隆基是新鲜,但对于同样熟悉情况的前线将领一点也不新鲜,鲜于仲通的惨败也不能说全是他的责任,因为他已经打到南诏腹地,并且逼近太和城,是吐蕃军队的加入导致了唐军大败,至于其他两路因为人数太少只是象征性牵制。
  杨丰的战略实际上是原本历史上天宝十三年的进攻。
  那一次岭南经略使何履光和李宓率领的唐军也是兵分两路,李宓从剑南方向进攻,何履光率领岭南军主力从安南也就是杨丰路线北上,在红河航运的起点步头,也就是现代的个旧一带进军南诏,李宓攻太和城的屏障龙首关,何履光攻龙尾关,结果李宓洱海大战惨败身死,何履光却攻破龙尾关进抵太和城。
  但没什么卵用。
  因为他就那么万把人,本来就是一支偏师而已,主力败了他一支偏师深入,孤零零闯到人家都城外,结果只能以悲剧告终。
  而李隆基采纳杨丰的战略取消了第二次进攻,于是那三万唐军不用死了,另外加强了南线,而且给南线塞过去一个经验丰富的名将,这个名将有丰富的山地战经验,带着他给特别绘制的南诏地图,带着他给编写的亚热带作战手册,还带了一堆驱虫防蚊防疫病药方,甚至还带了几张神臂弓和制造方法,尤其是还带了以盐换人头的毒计,最终能打成什么样就不知道了,反正杨丰嘱咐高仙芝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退,最重要的就是在步头修筑一座真正的要塞,然后留下精锐驻守并保证沿线航运畅通。
  打南诏很难一蹴而就。
  再强的军队到了那鬼地方战斗力暴跌一多半,炎热潮湿毒虫遍地的几百上千里崇山峻岭走完,还能保持一半战力那是奇迹。
  步步为营才是王道。
  杨丰给高仙芝支的招就是步步为营,先在步头筑城,阁罗凤来进攻就以防守消耗其力量,反正后面有水运支撑不用担心物资供应,防守总比进攻要轻松,一水神臂弓加持几千人足够守住,阁罗凤的南诏军总不会比仙人关的金军更强吧?
  实际上阁罗凤也不可能进攻。
  筑起步头城就可以沿着建水,曲江这条线不停向前,修路筑成,一步一城推进到昆明,同时挥舞食盐吸引周围山民加入大唐阵营,让他们去猎阁罗凤部属山民的头,然后拿头来换对这些山民无比宝贵的食盐同时屏障侧翼……
  无非给他们的首领封官而已,一人先来个有名无实,纯属虚构的公啊侯啊之类。
  只要把城筑到昆明,这场战争也就胜利一多半了,那时候阁罗凤如果老老实实认输还好,不认输的话就继续这么玩,以食盐控制周围山民防止他们加入阁罗凤阵营,保证步头到昆明的陆路畅通,甚至雇用他们来为唐军筑城,同时向昆明城不断移民充实滇池周围,继续以昆明为起点步步为营向大理进军。
  阁罗凤核心领土就洱海周围。
  唐军第三次进攻李宓是绕洱海从北向南攻龙首关,也就是洱海北端上关,遗址还有甚至抵抗过推土机,何履光是攻龙尾关也就是大理市区,两关中间洱海西岸百里平原就是阁罗凤的核心土地,而南诏其他各地都属于被他征服的部落,这些部落没有什么忠诚可言。阁罗凤也从没指望在洱海以外击败唐军,他每一次都是收缩回洱海周围以逸待劳等着唐军,那里一边是山一边是洱海,上下两关一锁中间就是安全的,只要唐军旷日持久消耗在上下两关不用他打,光瘟疫就足够让唐军崩溃。
  既然这样根本没必要按照他的心意来进攻。
  至于李隆基要战果……
  难道那些被唐军占领的土地降伏的部落不是战果?
  弄一堆酋长跑长安去给他歌功颂德一下,再给他看看大唐地图上增加了多少土地,新建了多少城池这就足够了,他不会在意别的。
  实际上杨丰也不认为阁罗凤能撑那么久,只要筑城到昆明,只要在食盐的引诱下那些被他征服的部落纷纷倒戈,他这样的聪明人会知道怎么做的,他本来就没想过和大唐血战到底宁死不屈,说到底他就那点本钱,唐军可以一次次不停进攻,死伤数万大不了再派数万,但他只要死一万就该众叛亲离了。
  南诏内部惦记他的人可比唐军的进攻对他更危险。
第374章
土豪劣绅
  杨丰在成都拜访一下鲜于仲通顺便收了一大堆礼物,然后和李皋一起去接收了他的庄园。
  这座庄园在青城山下。
  这里依山傍水,临近著名的都江堰,可以说是绝对的良田,由此可见李皋还是很慷慨的,毕竟五千亩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当然,这也可以看出这位嗣曹王手中土地之多,虽然作为嗣王,他的永业田只有五千亩,但他能拿五千亩送礼,那就证明他家要没个五万亩那就是笑话,至于他家多出来的那不用说是土地兼并结果。
  实际上这时候土地兼并已经非常严重了。
  李隆基就是在这一年,发布了一份禁止买卖口分田诏书,而同样的诏书在开元二十三年他已经发布过,现在以他的昏聩程度,居然还不得不再发一遍,可想而知土地兼并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事实上尽管实行的是均田制,但土地兼并贯穿唐朝,唐朝的均田并不是均所有田,那些支持李家夺天下的关陇贵族,那些在战争过程中倒向李家的世家豪门,那些凭借战功崛起的新贵,他们的田产当然不可能被均了,李世民敢均京兆杜家的土地还是敢均河东裴家的土地?
  他也就敢均那些无主的地!
  别说地了,李渊刚想把关中百姓向外移一下,减少一下那些世家豪门的佃户,充实一下那些因为战争而荒废的关东州县呢!
  立马就玄武门了!
  李世民要是敢均关陇贵族的地,玄武门时候指不定哪个凌烟功臣背后捅他一马矟呢!
  唐朝的政治斗争,很多其实就是围绕土地,兼并还是均田,均田有利于皇帝,因为可以多收税,有更多的兵源,兼并有利于世家,很多政治斗争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关于土地制度的斗争。包括唐高宗时代围绕武则天展开的那一系列斗争,看似是针对武则天,但实际上就是长孙无忌为首关陇贵族集团,在这方面和以唐高宗为首的皇室集团斗法,比如历史上形象正面的褚遂良,曾经就因为强占属下小官的土地被贬。
  一切的政治斗争,本质都是利益的斗争,不管人们提出什么奇奇怪怪的口号作为自己的政治旗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同样没有谁真会在乎皇帝娶哪个女人的,那只是他们发难的借口。
  真正的问题是关东开发。
  函谷关以东各地经过隋末战争破坏赤地千里,很多地方有地无人,李治要从人满为患的关中移民,但关中人口很多都是关陇贵族的佃户,他把人移走了,那长孙无忌这些人剥削谁去?他爷爷就是这样玄武门的,而武则天恰恰就是辅佐李治玩关东大开发的主谋,长孙无忌一伙不对付她对付谁?
  如果说唐朝前期,围绕这个问题还能说斗争,到李隆基时候就完全一发不可收拾了。
  因为这时候寒门又崛起了。
  当世家豪门的土地兼并告一段落之后,新崛起的寒门,或者说中小地主们,又接过了兼并的旗帜,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富无非土地,那些新贵们要掠夺当然先掠夺土地,最终的结果就是均田制形同虚设。李隆基虽然也管一管,但他也只是发个诏书而已,禁而不罚谁会在乎?比如开元时候有人向他告密,吏部尚书卢从愿家里一百多顷田地,而对于这位田产万亩的尚书,李隆基也只是评价了一句不廉洁而已,李治时候好歹褚遂良强占下属土地还被贬,他居然就评价一句不廉洁?他都不得不发诏书禁止了,居然还不抓几个典型杀杀风气,那这不是默许那些世家豪门寒门新贵们肆无忌惮地掠夺土地吗?
  当然,这与杨丰没什么关系了。
  作为寒门新贵,他快快乐乐接过了这块自己口分田很多倍的土地。
  “这是你们的新主人!”
  青城山下,清幽雅致的庄园内,李皋对着数十名奴仆婢女,手指着身旁的杨丰说道。
  “奴婢见过主人。”
  一帮奴仆婢女行礼说道。
  “这是他们的名册还有些此处财物的账簿,至于庄子的庄客,这个有空兄召见一下即可,这是庄子的管事一切事务都是他在处理!”
  李皋指着一个中年人说道。
  “老奴李福见过阿郎!”
  那中年人赶紧行礼说道。
  “行,还是你继续管着吧,别的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开春以后每户需种茶两亩,至于他们的租子,就先减一成吧,毕竟种了茶以后,这粮食的产量就低了,另外将这院墙范围外扩十丈并重新筑墙,要以城墙的标准来修筑,高度一丈半,而且墙上必须能走人,四角各立一座碉楼,前后两门要能并排行车,至于这座院子的院墙也要重修并加高到一丈半,过些天会有一批人过来,他们要做什么你配合即可!”
  杨丰说道。
  “兄欲何为?”
  李皋疑惑地说。
  “没什么,建一处茶场而已,就是兄常喝那清茶,此茶兄已经请得专利权,但可不敢保证这蜀地豪强不觊觎仿冒,故此这茶场的保密第一!”
  杨丰说道。
  那制茶技术已经教给他的四个女奴了,她们会带一批在长安买的女奴过来负责炒茶,再买一批家奴武装起来,留几名安西军士兵负责带领,把这座庄园守卫起来,以后外人禁止进入就可以。内院充当工厂,外院负责原料及产品中转,到时候工人全部锁在内院,大不了每年冬天没茶可炒时候用马车拉走,反正这些东西是季节活,一到冬天停工全拉走,过了冬天开工前再送回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把秘密多保住几年,凑凑合合到安禄山造反前就够了。
  “阿郎,那这费用可不菲。”
  李福小心翼翼地说。
  “这个不需要你操心,到时候你只需依她们的吩咐做事即可。”
  杨丰说道。
  钱对他来说不值一提!
  再说他手头紧还可以找那位亲亲好姐姐,这又不是他自己的生意,虢国夫人和杨国忠也都有份的。
  “此地还有何果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7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