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校对)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375

  年羹尧大义凛然地说道。
  “好,是我八旗好男儿,大清有你这样的壮士,我大清就永远不会亡,来,满饮此杯,算是本王为你壮行!”
  雅布端起一杯酒说道。
  “谢王爷!”
  年羹尧说完很豪迈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把酒杯摔碎在地上,转身出去带着自己的三百新军,上马直奔正东,去迎战已经过了昆山的明军,而在他后面雅布带领苏州的所有官员,以最快速度上船,沿着运河直接撤往无锡,至于萨布素还在天真幻想的他给死守苏州……
  那个只有呵呵了。
第112章
摧枯拉朽
  “快,快,列阵!”
  京口将军马三奇挥舞着腰刀吼道。
  他怎么也不明白,左翼防线怎么就突然间被攻破了?甚至他连那里遭遇明军进攻的消息都没收到,几乎一觉醒来,睁开眼就是手下包衣奴才惊恐的面容,然后告诉他防线左翼被攻破,明军已经夺取半山,并且开始向他负责的右翼防线后方进攻。
  可怜马将军当时真以为自己是做梦,直到一发炮弹差点砸头顶上才清醒过来。
  接着他也就只能跑路了。
  但却没想到明军追击速度居然这么快,刚跑出没多远,他带着的三千多京口驻防八旗就被人家给追上了。
  “快,列阵,玛的,反正落在这帮杂碎手中也没活路,都他玛打起精神来,跟老子一块儿和他们拼了,我就不信,咱八旗精兵就打不赢一回。”
  当年向清军献了南明弘光帝的明军总兵马得功之子,大清一等侯,京口镇海将军马三奇,被逼到绝路后,倒也爆发出了一股悍勇,就像是抽了风一样哑着嗓子嘶吼,在他身旁五千清军骑兵同样一个个吼叫着迅速开始列阵准备迎战。他们这时候也的确豁出去了,反正明军习惯于不留一个八旗俘虏,落到明军手中只有死路一条,而且一旦明军杀出浙东去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在镇江的家人,那些绿营的确可以不用血战到底,反正被俘虏不但不会被杀还能领路费回家。
  但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而就在这时候,他们对面的明军也完成列阵。
  “准备!”
  骑兵一旅旅长吕毅拔出军刀喊道。
  他的骑兵旅主要任务就是冲乱撤退的清军,让他们的撤退变成溃败,但很显然那些绿营也好勇营也好都根本没有和明军战斗的勇气,几乎在看到他出现的时候就直接跪在一边扔掉武器,好不容易遇上一支真正敢迎战的,他和部下那些骑兵也很兴奋,尤其对方是八旗的骑兵那就简直可以说是幸福了。
  在开阔的旷野上,那些密集排列的明军骑兵们,一个个开心地拿出了他们的武器。
  “杀呀!”
  马三奇大吼一声,手中宝刀一指。
  庞大清军骑兵群立刻催动战马开始加速,已经抛弃弓箭这种落后装备的八旗精兵们,一个个吼叫着双腿夹住战马,端着最新的燧发枪瞄准前方,当然之所以抛弃弓箭,也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东西落后,更重要的是这些家伙在江南花花世界享了半个世纪福之后,早就拉不开那些硬弓了。
  而在他们前方,密密麻麻排成一列的明军骑兵,同样开始了冲锋,但相比起速度越来越快的清军骑兵,他们的速度要慢了一些,而且他们的队形更密,几乎所有骑兵肩并肩排成极其密集队形,就像一道墙壁般向前不断推进着,而在这些骑兵的手中,就像杨王爷带着的龙骑兵卫队一样,一人手中平端着一支看着吓人的丈八长矛。
  好吧,这场面有点诡异。
  当初吕毅好像就是像清军这样击败了张云翼的骑兵,很显然现在双方调了个。
  然而那时候他是被逼的,他那些训练了几个月的骑兵刚刚会骑马呢,马上冲锋和世袭的骑兵对攻那不纯粹是扯淡吗?他的士兵冲锋过程中都很可能从马上掉下来,所以才干脆玩了一把惊险的,站在那里不动直接当成步兵使用玩排枪射击,以线膛枪和人手两支的短枪对弓骑兵。
  最后结果居然让他打赢,赢得就连他都有些茫然。
  但现在,他可不会玩得那么心跳了。
  因为他有了一支真正的骑兵。
  一年多的训练,多次实战的磨练,已经让明军这唯一的一个骑兵旅,成为了真正的精锐。
  两支对冲的骑兵,以每秒二十米的速度拉近距离,几乎转眼间相距不足三十丈,战马上清军骑兵迫不及待地扣动扳机,但战马的颠簸中绝大多数子弹都不知道飞哪儿去了。倒也有一些子弹击中目标,但给明军造成的伤亡微不足道,毕竟那些滑膛枪的圆形铅弹杀伤力并不很强,更何况明军还有胸甲保护。
  紧接着清军以最快速度……
  好吧,他们即便是以最快速度,很多人也没能最终摘下他们的长矛。
  这是对冲,尤其是清军自己的速度都提到了最快,三十丈,一百米距离四五秒钟而已,几乎最前面清军扔开那些燧发枪去摘长矛的瞬间,他们和坐下那些蒙着眼睛的战马就撞上了明军的丈八长矛,在一片密密麻麻的矛杆折断声中,无数矛刃穿透了清军骑兵的身体。但双方战马高速冲锋的惯性,依然让他们如同激荡的钱塘江潮般撞在一起,几乎肩并肩排列的明军骑兵队形被撞得猛然晃动,但排列的紧密程度让这条线变得极其强韧,虽然遭受撞击,但却根本没有冲开阵型。
  后面那些松散冲锋的清军骑兵,也在极短时间内纷纷撞翻在了明军阵前。
  而这时候,那些明军骑兵已经扔掉了他们手中折断的矛杆,紧接着以最快速度拔出短枪,隔着那些被长矛钉死的清军尸体,对着他们后面那些因为收不住战马撞上来的清军骑兵纷纷扣动了扳机,密集的枪声中,躲过了长矛穿刺的清军纷纷跌落马下。
  而在更后面,那些终于在撞上前调转了马头的清军骑兵,则惊恐地以最快速度逃离,但可惜他们身后,明军又举起了那些射程更远的马枪,随着枪声响起,更多清军骑兵掉了下来,或者连人带马栽倒在地。
  当明军最后拔出他们的马刀准备追击的时候,这场战斗基本上已经算结束了。
  骑兵对骑兵。
  明军骑兵终结了八旗骑兵横行这片土地的历史。
  “杀!”
  吕毅就像刚才的马三奇一样手中马刀向前一指,控制着战马的明军骑兵纷纷跃过清军的死尸,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呐喊着冲向残余的溃败清军,去完成最后的扫尾工作。
  之余可怜的马将军,这时候也只好继续跑路了,但可惜他的运气太差了,他那身镶黄旗的明晃晃棉甲和头上避雷针太醒目了,紧接着就有数十名明军骑兵向着他包抄过了,看着迅速逼近的明军,横下一条心的马将军,挥舞着腰刀对身旁包衣奴才们吼道:“上,跟这些杂碎拼了!”
  说完他迎着明军就冲了上去。
  那些包衣奴才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突然调转马头,毫不犹豫地跑了,而剩下那些在犹豫了一下之后,也纷纷调头跑路,虽说包衣丢下主子,回去之后也是死路一条,可问题是这江南很快就不属于大清了,谁会来为马将军之死砍他们的头?
  “呃?!”
  就在和明军撞上的最后一刻,马将军,马侯爵才发现自己身边居然没人了?他下意识地一回头……
  “你们这些混蛋!”
  就在他喊出人生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一把马刀砍下了他的头颅。
  “你们这些混蛋!”
  而此时在余杭城头,萨布素用同样悲愤的语气喊道。
  只不过他喊这话的对象是那些绿营,这时候余杭城已经被贺锦率领的明军一个旅半包围,作为浙东清军的前线最高指挥部和后勤中心,这里实际上还有包括后勤部队在内超过两万人,但可惜绝大多数都是绿营和充当后勤民夫的勇营,萨布素的八旗主力总共只有一千多人,毕竟浙东战场上也不过只有一万多八旗,原本是两万多的,其他那些都堆在了杭州城下。
  萨布素没准备跑,他准备着死守余杭拖住明军,给其他地方做出反应争取时间,明军的进攻太快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攻破他的防线,如果不拼死拖住明军,雅布根本来不及布置防御,嘉湖防线没人守卫就是摆设,虽然他也知道自己在余杭撑不了多久,但这种时候唯有尽人事听天命了,他死守余杭至少还能有一线希望,否则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
  但他准备着为咱大清血洒疆场,不代表别人也准备这样干呀!那些绿营又不傻,都这时候留下来无非就是早死一天晚死一天,那还在这里撑个屁,张巡许远可不是谁都爱当的。就在他排兵布阵准备着死守孤城的时候,永州总兵王臣率领着部下一万绿营,悄悄打开北门出城跑路了,然后紧接着那些只有大刀长矛的勇营也跟着崩溃了,几乎转眼间,他的两万大军就只剩下了两千。
  “你们这些懦夫,我大清军人的武勇哪儿去了!”
  这位曾经在东北和俄国人血战多年的老将,一脸悲愤地望着逐渐远去的绿营怒吼道。
  “大帅,咱们怎么办?”
  他身旁一名军官凄凉地问道。
  萨布素转头看着城墙上稀稀拉拉的守军,再看看远处跑路的绿营,然后又看看城外明军,再看看城内那些老百姓不怀好意的目光,蓦然间眼前一黑,一口鲜血直接喷了出来,身子一软栽倒在地紧接着昏死过去。
第113章
年大将军的崛起
  萨布素最终在两个时辰后,死于塘栖渡口的水师船上,他的亲兵很聪明,并没有选择带着他的尸体走运河逃往苏州,而是向西转入苕溪再向北直奔湖州,当两名忠心耿耿的亲兵带着他的骨灰,最终一路辗转返回吉林老家时候,已经是整整两年后了。
  而贺锦则兵不血刃,在自己家乡父老的欢呼声中,带着所部明军列队进入余杭。
  这时候杭州防线上,所有清军都已经溃败,无论八旗,绿营还是那些地方团练的勇营,都在毫无秩序地向北仓皇而逃,在他们身后,明军第一军三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旅气势如虹地追赶着,抓获一群又一群俘虏,消灭一堆又一堆敢于抵抗的八旗,然后在欢呼声中接收一座又一座县城。
  短短一天时间里,临安,余杭,新城,德清,都相继插上了大明的旗帜。
  整个浙东一直到太湖,此时实际上已经没有抵抗的清军了,所有清军都在没命地向前跑,所有官员也在跑,所有士绅也在跑,整个浙东康麻子的统治已经完全崩溃,没有一个人留下来为他哪怕抵抗一天,所有人都在向第二道防线也就是嘉湖防线跑,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条防线马上就要废了。
  “准备!”
  年羹尧趴在刚刚用土木堆成的胸墙上,看着前方举起手说道。
  在他身旁四门清军中最好的成武永固大将军炮,炮口从胸墙的射口伸出,静静地瞄准着前方两里外的吴淞江,那些炮手正一脸紧张地等待着他下一步命令,而在江面上,一队几乎望不到边际的大小帆船正沿着数十丈宽的江面缓缓而来,最前方开路的战船桅杆上一面代表着明军的红色旗帜猎猎舞动。
  “开炮!”
  年羹尧骤然间吼道。
  四名炮手立刻点火,四门大炮几乎同时喷出火焰,实心铸铁炮弹呼啸着划破空气,紧接着最前面一艘战船的舱壁上多了一个醒目的窟窿。
  “快装弹!”
  年羹尧焦急地吼道。
  就在同时江面上的明军船队停住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3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