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375

  “多谢先生,主一先生现在被关在哪儿?”
  杨丰向他拱手说道。
  “应该还在杭州臬台衙门的大牢里,浙江巡抚张勄因为贵军炮轰驻防城死的旗人太多,所以奉召回京,过两天才能启程,主一兄算是要犯,他准备一块儿押着回京也算一件功劳。”
  邵廷采说道。
  “好吧,那我们还来得及!”
  也就是说还有两天时间,但这并不能给他带来太多帮助,除非他在这两天里能攻破杭州,直接打开监狱把人救出来,但就他现在手下那两营陆军别说还没训练好了,就算是训练好了恐怕也没什么指望,这时候的清军还没到八国联军时候,就算他都给配上步枪,陷入城市巷战中仍旧是很麻烦的。
  杨丰说话间给一念和尚使了个眼色,手指做了个剪刀手势,老和尚心领神会地一点头,悄悄抽出他那把从不离身的大剪刀,还没等邵廷采反应过来,突然一把抓住了他的辫子。
  “大师你要做什么?”
  邵廷采急忙转头喊道,但可惜这时候已经晚了,老和尚剪刀飞快地在他脑袋后面一闪,紧接着一根辫子就下来了。
  “邵先生既然来了,那自然是要留下来朝夕请教的,至于贵眷我会安排人接来的,来人,给邵先生安排一处房子,先在这里熟悉一下,以后再安排职务。”
  杨丰笑着说道。
  他已经想起这个人来了,邵廷采是杭州失守后绝食而死的刘宗周信徒,也是王阳明心学在清朝主要继承者。
  和黄百家一样,他也是一个杂学家,科学,文学,哲学甚至兵法武术样样皆通,好好利用一下又是一个辅佐之才,这样的人物自然不能放过,既然来了就更不能让他走了,而且他还是姚江书院主院事,应该算是现在心学的正统掌门人,一旦他投入自己手下,那么对姚江书院的学生们很显然是个极大的号召。
  实际上杨丰这时候早发现了,现在明显是儒家思想变成奴家思想的一个关键节点。
  明朝因为王守仁的崛起,使得儒家思想最终分类为朱扒灰的理学和王守仁的心学,而因为王守仁的明星光环作用在明朝后期实际上心学成为了主流,理学则开始逐渐被抛弃,但明朝灭亡过程中那些闲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家伙太令人失望了,导致心学开始受到严重的怀疑。
  这时候为了便于统治,康麻子趁势捧起了已经快被踢进垃圾堆的理学,大力抑制心学的发展,所有心学的儒生全都被抛弃,甚至还借着文字狱大肆摧毁,最终心学在国内走向了没落,而理学则在清朝皇帝们的力捧下成为了儒学正宗,甚至就连理学都遭到了阉割,几百年的驯化后彻底把儒家变成了奴家。
  而心学还在延续的唯一血脉,也就还有王阳明老家这几个凤毛麟角的奇葩了,原本历史上这几个人都逐渐凋零后,心学基本上进入了休眠期,直到清末那些乱党分子们从日本重新把它带回来。
  至于心学里面最进步,或者也可以说最激进的王艮一派……
  连明朝皇帝都容不下这种异端邪说,以弄死为己任,更何况是再活五百年的糠稀大帝们。
  于是邵廷采就这样被强拉入伙儿了。
  实际上他之所以亲自跑来送信,也就是存了看看这里情况做出选择的心思,毕竟这段时间杨丰闹得太火了,但凡有点民族气节的心里都难免有点活动,不过只是还没来得及看而已,现在可以好好看看了,至于他的家人,这个随便派人过去偷偷接来就行,反正他现在身份还没暴露,对杨丰来说这种小事很好解决的。
  但如何营救黄百家,这件事情就很麻烦了。
  他以最快速度蹿回自己的书房,紧接着抹开了窗口……
  “晚晴先生,来,请满饮此杯!先生大义灭友,对我大清之忠心真是可鉴日月,本官定当奏明圣上,为先生请功。”
  就在同时杭州的浙江巡抚衙门里,张勄正端着酒杯,满脸笑容地对一名老人说道。
  后者满头稀疏的白发聚拢成一个就像稻草一样的小猪尾巴,看上去颇为滑稽,这就是坑了黄百家的毛奇龄,应该算是浙江文人中身份最老的了,今年已经快八十,年轻时候也参加过反清,后来幡然醒悟还给康麻子献过媚文,不过终究不受信任,最后还是回家养老了。
  因为他算是浙江文坛领袖,黄百家自然想把他请到舟山去。
  原想着好歹他也是当年抗清的名人,尤其还是陈子龙的弟子,这一点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问题,却没想到屋里还谈得好好的呢,外面人家就派仆人报了官,可怜黄百家也算一身武艺,最终还是没能逃出罗网,在大队清兵围攻下力尽被擒。
  “黄主一等人也算执迷不悟了,如今大清在圣主康熙爷治下国泰民安,一片盛世景象,他们却纠结于几十年前旧事,浑然看不到新朝的好处,老朽都已经放下了他们却还放不下,那旗人也好汉人也好,还不都是我华夏儿女,那明朝历代皇帝有哪个又比得上当今圣上?这些人不思圣上厚恩,却勾结那来历不明的妖人祸乱天下,毁此大好之盛世,便是天下之共敌,老朽自然不能坐视其继续煽诱良民。”
  毛奇龄大义凛然地说道。
  “好,先生说得好,旗人汉人皆是我华夏儿女,来,咱们再为此盛世,为我大清万世基业,为圣主康熙爷万岁而干一杯!”
  张勄笑着再次举起酒杯说道。
  正在这时候,一名属下凑到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张勄脸上笑意更甚了,他举着酒杯对桌子上众人说道:“晚晴先生,诸位,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圣上已经下旨令太子殿下率领大军南下,亲自指挥前线各军,一举剿灭舟山的贼人,想来不须多久,诸位就可以在这杭州一睹太子殿下之风采了!”
  包括毛奇龄在内,桌上众人立刻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第32章
死神来了
  “胤礽?”
  杭州附近一处宅院里,杨丰被这个名字搞得挺茫然。
  “麻哥这是要搞什么?他难道不知道胤礽一旦失败,会对声誉造成沉重打击吗?”
  他摸着下巴自言自语。
  旁边一念老和尚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们越来越不正常的大帅。
  不过很快杨丰就把这个问题抛到了一边,不论康麻子是抱着什么心思,既然把肥肉送来了,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胤礽啊,虽然各种辫子戏里面通常都把他列为反派,但似乎好像也有不少粉的啊,要是把他脸上也泼一罐子浓硫酸,然后再把小鸡鸡给切了,不知道会不会有粉丝悲痛欲绝要死要活的。
  唉,造孽啊!
  “你到底在干什么?”
  黄薇愠怒地说。
  “啊,没什么,有点走神而已,过来,帮我把衣服换上,这些衣服我不是很会穿。”
  杨丰说道。
  黄薇脸色一红,好在周围也没外人,她还是低着头上前,拿一套如雪的描金白色长袍帮着杨丰穿上,又给他戴上七梁冠,虽然杨大帅官职是自封的,但好歹也是如今大明的顶梁柱,戴个一品的七梁冠不为过,然后腰上再扎一条玉带,房间里幽暗的灯光中衣袂飘飘也是很有诱惑力的,反正在给他穿好行头后黄薇首先看得有点痴了。
  “干嘛用这种眼神看我,我会害羞的!”
  杨丰很无耻地说。
  黄薇瞪了他一眼低声说道:“你真要这样吗?”
  “当然,你就等着好了,我肯定会把主一先生带回来的。”
  杨丰说道。
  “我,我和你一起去吧!”
  黄薇说道。
  “那可不行,你要去了我就什么都干不了了,乖,跟着大师一起,先去把那个老不死的狗汉奸杀了,然后直接返回舟山,不用等我了,我保证会带着主一先生一起回去的。”
  杨丰抚摸着她肩膀说。
  黄薇眼圈儿红红地站在那里啜泣。
  “好了,不要哭,来,抱一抱!”
  杨丰张开双臂说道。
  黄薇气结地打了他一拳,看了看装看月亮的一念老和尚,犹豫一下还是扑进杨丰的怀里,然后两人就那么抱着,一直过了大约一分钟,杨丰才毅然地推开她,随手拎起旁边一个巨大的绿色罐子,直接往肩头上一扛,就像终结者3里扛棺材的施大爷一样走了出去。
  在走了几步之后,他蓦然间回过头,用温柔似水的目光看了看黄薇。
  后者正站在门前,表情痛苦地看着他,在看到他转身后,终于控制不住情绪,猛然就想冲出门扑向他,不过却被一念老和尚一把抓住了,只能在那里哭泣着伸着手仿佛要拉住他。
  “回去等着我!”
  杨丰表情坚毅地一挥手说道,然后紧接着融入了夜色中。
  “唉,儿女情长啊!”
  看着依然在那里痴痴地望着杨丰消失方向,就仿佛筋疲力尽一样瘫坐在地上痛哭的黄薇,一念老和尚慨然长叹,很显然这一幕也勾起了他压在心底的记忆,在那个个血雨腥风的时代里谁还没有点故事呢!不过差不多一刻钟后,他还是拉起了黄薇,和四名精心挑选的高手一起离开这处藏身宅院,然后乘船前往萧山去收拾出卖黄百家的毛奇龄。而杨丰是单独前去营救黄百家的,虽然感觉很匪夷所思,但他以仙人身份保证,别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只有已经算是对他倾心的黄薇难忍担忧而已。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毛奇龄又不是什么朝廷大员,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家而已,根本不会有什么警卫力量,唯一的障碍无非就是萧山城墙,但这些人都是武林高手,就算黄薇也是自幼习武的,区区一道城墙还难不倒他们,只要进了城这些对萧山熟门熟路而且杀人如麻的家伙收拾他还不简单。两个时辰后他们就把这老东西脑袋给剁了下来,然后把印有杀他原因的告示随便往他家墙上一贴,紧接着便乘船消失在蜘蛛网一样的水道中。
  清晨,杭州涌金门。
  正在城外道路上匆忙开始一天辛苦生活的老百姓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路上一个行人,没有留辫子,白袍玉带,头戴只有戏台上才看见过的帽子,扛着一个巨大的绿色罐子,那罐子几乎有大半个人高,比成年人腰还粗,看着极其有分量,但他扛着却极其轻松地样子,一边走一边好奇地欣赏着四周。
  那些老实巴交的老百姓赶紧低头,直觉告诉他们跟这种怪人最好离远点。
  他们的直觉很敏锐,很快这怪人就走到了涌金门前,杭州守门的都是旗军,在看到他的形象,尤其是看到他居然没辫子后,正在勒索一名进城老百姓的旗军军官先是愕然了一下,紧接着一挥手大声吼道:“来人,把这个反贼给我拿下!”
  四名旗军士兵立刻拎着腰刀上前。
  “先等一下!”
  杨丰很没点觉悟地伸手做阻止状说道。
  四名旗军士兵愕然一下,估计被他的镇定给搞懵了,站在那里面面相觑。
  “难道你们就不觉得我和那张画像上的人有几分相似?”
  杨丰很好心地指着城门口一张画像说道,那上面画着的人依稀有点他样子,至于下面自然就是对他官方身份的介绍了,然后下面还有赏银,居然高达十万两而且还赐子爵抬籍入正黄旗。
  那名军官急忙转过头,先看了看画像,再回头看了看他,然后很干脆地把画像从墙上撕下来,上前走了几步,看着杨丰仔细对照,陡然间惊叫一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3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