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375

  至于麦加如何处理……
  “陛下,时候不早,您该就寝了。”
  刚才名服务员站在他身旁行礼然后温柔地说。
  杨丰抬起头,这才发现她身旁还站着一个,更重要的是两人居然一模一样,很显然是一对双胞胎,后一个看上去更腼腆些,站在那里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煞是可人,看着她俩那娇艳欲滴的面容,再看看她俩胸前那几乎一样雄伟的双峰,杨皇帝笑眯眯地说道:“小姑娘,你们多大了!”
  “妾身姐妹刚满十七。”
  比较大胆点的服务员羞涩地说。
  “来,扶朕到洗浴间,今天晚上你们二人留下侍寝吧!”
  杨丰满意地说道。
  那俩服务员扑通一下全跪倒然后趴在那里痛哭失声。
  “呃,倒是朕唐突了,你们要是不愿意就先下去吧!”
  杨丰略带尴尬地说道。
  “不,不,妾身姐妹愿意,妾身姐妹只是没想到蒲柳之姿居然能得陛下垂青,一时间欢喜得情难自禁而已,能给陛下侍寝是妾身姐妹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又怎会不愿意!”
  那大胆点的服务员趴在地板上哽咽地说。
  后面也不知道是妹妹还是姐姐的只是不住磕头。
  “哦,那你们今晚可要努力了!”
  杨皇帝抚摸着她的后背说道。
  “妾,妾身姐妹年幼无知,还请陛下多多指点。”
  那服务员低声说道。
  “朕就喜欢你们这样的!”
  杨丰很开心地说道。
  然后他站起身,那对双胞胎赶紧起身一边一个扶着他,就像扶着重病未愈的亲人般,三人就那么走进了洗浴间,还没等门完全关上呢,里面就传出一声柔嫩的惊叫,仿佛被推到的小绵羊般,接着就是水花的声音了。
第442章
奉神宫
  徐州。
  “张老,看此物如何?”
  杨丰抚摸着一台看上去颇有几分蒸汽朋克味道的机械,问他身旁的张鹏翮。
  “陛下,臣拭目以待。”
  老张笑着说。
  他是康麻子旧臣里面为数不多几个还在做官的之一,而且还被封了侯爵,现在的身份是水利部侍郎兼黄河总管,主要职责就是治理黄河,而他的总管府就设在徐州,水利专家这东西不是杨丰从现代弄一堆理论知识可以催生出来的,这个必须有着无比丰富的实践经验,治理了一辈子黄河的老张仍然是这方面无可比拟的权威。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他坐镇徐州这些年间黄河没发生过一次险情,这已经可以说很难能可贵了。
  “那就开动起来!”
  杨丰一挥手说道。
  他前面那东西上一名工人立刻拉动汽笛,随着尖锐的蒸汽鸣响,小型燃油锅炉烧出的高温蒸汽推动蒸汽机,蒸汽机通过变速箱带动了钢制主动轮缓慢转动起来,然后在钢铁的摩擦声中履带向前行进,整台机器恍如机械的怪兽般隆隆开动。
  好吧,这是推土机。
  蒸汽动力推土机。
  呃,这没什么可惊讶的,卡特彼勒就是靠造这东西起家的。
  这是杨丰为苏伊士运河建设专门开发的,虽然和现代推土机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堪称是神器了,钢铁的履带转动中,泛着黑色金属幽光的巨大机器隆隆前进,前方推土铲放平后,直接扎进一堆沙土中,随着汽笛再次鸣响,这个庞然大物拥着数吨重沙土轻松推向一边,紧接着后退再次推动一堆。
  “陛下,真如您所说,科学让人无限接近于神,此物若大行其道,移山也不过是个时间和数量问题而已。”
  看着推土机的表演,张鹏翮有些感慨地说。
  “无限接近,但永远无法成为!”
  杨丰淡淡地说道。
  “但凡人所求也不过就是这些。”
  老张说道。
  “对!”
  杨丰说道。
  “那么陛下,您是否有办法以凡人的方式解决黄河问题?老臣能做的,无非也就是束水冲沙而已,不断加高加固河堤,使河水不能为害,但泥沙淤积依然是不可避免,河底越来越高,河堤同样越来越高,然后黄河就成了悬于头顶的悬河,一旦决堤为害尤其猛烈。”
  老张说道。
  “这个真无解。”
  杨丰很直接地告诉他。
  这个的确无解,除非他把黄土高原上老百姓全迁走,然后让那里恢复蛮荒状态不断长草长树减少泥沙,否则这个问题就真得可以说是无解的,但那里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世世代代一直生活在那里,哪怕他是神皇,也不能逼着人家离开啊,更何况他还正在搞西部大开发呢,还正鼓励老百姓往西北去呢!
  好在原本历史上,黄河的下一次改道还得将近一百四十年,他还不需要为那么多年后的事情而操心。
  再说他就算移走也没用。
  人口增长的结果必然会把那里重新补上,除非……
  学柳条边?
  杨丰忽然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强制性移民当然肯定不行,但可以用忽悠的。
  黄河泥沙其实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实际上也就是河口至禹门这一段,大致上说也就是流经陕北段,而最大的输沙渠道就是流经榆林等地的无定河,而这一带说实话不挖煤的话,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太大经济价值了,至少现在还属于穷乡僻壤。那里的老百姓要不是他开始大规模推广土豆种植,说不定还得过当年李自成时候一样的生活,而且因为种田没出路,放羊拼不过草原,老百姓这些年倒是跑内地打工的数量越来越多。
  既然这样那就简单了。
  完全可以找个宗教借口,比如说自己要建一座神宫……
  对,就叫奉神宫。
  然后编造一些虚幻的东西,比如说陕北一带比较特殊,灵气充裕,好吧,这个理由的确有点毁三观,那片贫瘠多风沙的土地灵气充裕实在有点夸张,但好在自己是唯一的现世神,那么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是完全正确的。自己就说那里灵气充裕了,那里是神仙最喜欢的,神仙也会偶尔驾临人间,但其他地方那些神仙并不很喜欢,所以要在陕北专门建立一座奉神宫,以备皇帝陛下招待从仙境来的朋友。
  当然,也可以小道消息流传说实际上是为了镇压那里的妖气。
  毕竟那里出了李自成。
  而杨皇帝作为大明的继承者自然是担心再出一个李自成的,在那里盖一座奉神宫,用神仙降临的仙气镇压那地方的妖气,这个理由就很解释得通了,至少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个理由甚至比奉神宫还要充分。
  而既然是奉神宫。
  既然是专门招待神仙的地方,当然也就要足够清静了,人家神仙降临肯定不希望看到满地的羊屎蛋子,必须给神仙们留出足够的空间。
  三百五十里。
  最少半径三百五十里全部清空,一个人不准留下,人为地制造一个十几万平方千米的无人区,然后在这个无人区内恢复植被让那些树木荒草自由生长,在这中间建起一座辉煌的南美金字塔式高台,高台上再建一座宫殿,平常驻扎少量人员在那里维护,哪天说神仙降临了自己就可以飞过去会朋友了。
  这样就可以了。
  有这十几万平方千米的森林植被,不说黄河清,至少可以削减一半的泥沙,实际上这一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后者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如果在关中再好好搞一下水土保持工作,减少龙门至潼关段的水土流失,那么还是真能把黄河变清的。
  至于迁走的人口……
  那里没多少人口,这时候整个陕西省人口还没五百万呢,而如果他以榆林为核心,把奉神宫建在榆林,向外各三百五十里,也就是两百一十千米的无人区。基本上就是北界九原,也就是包头,东界吕梁山,西界朔方,也就是宁夏,南至延安,中间正好相当于黄河那个巨大几字的头部,这片区域目前人口顶多也就是一百来万。
  一百万人很好迁移。
  由国家给他们在四川盆地盖好房子,每家赏赐一百亩地,每家发放一年的口粮和种子,然后再额外发一笔补贴,把他们全部送去充实四川,到现在四川盆地也还没五百万人口呢,养活他们这点人那还不简单?四川不愿意去那就去东北,要是愿意去西域补贴更多,要是愿意去南洋金州那补贴还多,总之在神灵的旗帜下一切都好办。
  等人一搬走,立刻把这片区域拿荆棘类植物圈起来,这里以后就是属于神灵的区域了,属于凡人的禁区。
  “陛下,该启程了!”
  就在杨丰正畅想着制造陕北无人区的时候,杨忠小心翼翼地说道。
  “啊,启程,走!”
  杨丰这才反应过来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3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