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祸害(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375

  “陛下,他们其实一向就是这个样子的,总是背叛,背叛,再背叛,不断背叛出卖一个个朋友来换取他们的利益,但我们不一样,我们从来都忠诚于友谊,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会背叛朋友的。”
  站在他对面的瑞典使者拉尔森赶紧说道。
  这位使者万里迢迢刚从瑞典赶来,专程来告诉他一个期待已久的好消息,一个改写了历史的好消息。
  查理十二世在波尔塔瓦击败了彼得一世。
  而且后者损失惨重,瑞典人光在战场上找到的尸体就超过七千具,另外还俘虏了超过一万俄军,就像上次在纳瓦尔战役中一样,彼得一世又一次做了瑞典人嘲笑的逃跑能手,在拉尔森启程的时候查理十二世就已经用购买自大明的重火箭轰开了波尔塔瓦要塞,并且率领两万大军和一万追随他的哥萨克,向着俄国的腹地进发,目标直接指向了莫斯科。
  这个消息的确让杨丰很开心。
  要知道他一直就担心这场战役的结果。
  实际上查理十二世的胜利并不奇怪,线膛炮线膛枪加欧洲最优秀的士兵加身经百战的统帅,对滑膛炮滑膛枪加欧洲几乎素质最差的士兵,哪怕后者拥有一个同样身经百战的统帅,也一样是毫无悬念地碾压。波尔塔瓦的战场上那些拿着有效射程不足一百码步枪的俄国士兵,排着队从四百码就开始冒着瑞典人射出的子弹前进的场面令人落泪,哪怕彼得一世亲自上阵鼓舞士气,也无法弥补技术上一百五十年的差距。
  实际上还没冲到手中步枪开火的距离,那些俄军士兵就已经崩溃了。
  至于他们的骑兵,因为不适应开花弹,在十五斤线膛炮的轰击下同样做了鸟兽散。
  不过小狮子的后面会怎样仍旧是未知数,要知道小拿拿走得可是比他还远,而且之前他并不是在俄国的国土上作战,波尔塔瓦是乌克兰境内的,准确说是属于波兰立陶宛王国,而后者是萨克森选帝侯的,这时候已经向他投降,同样他也获得了当地哥萨克的支持,但继续前进就是俄罗斯人的地盘了。
  “所以,朕才会更喜欢和你们交朋友!”
  杨丰说道。
  “回去替朕告诉查理,朕期待着能够和他在乌拉尔河畔分享胜利的美酒,至于你想买的那些军火弹药,这个直接去买就行,朕再送给查理一件礼物,最新式的火药,一种威力超过黑火药五倍的新式火药,它会帮你们炸开俄国人的任何一座堡垒。”
  紧接着他又说道。
  他准备把棉火药卖给查理十二世,然后让这只小狮子去炸莫斯科去,反正这东西也不怕有人能够拿去仿造,别说不知道制造方法了,就是知道制造方法没有硝酸和硫酸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也没有办法真正批量制造。
  在拉尔森惊喜的感谢声中,把他打发走后,杨皇帝很是愉快地坐在那里哼着歌。
  这段时间他的确该唱歌了,那好消息可以说接踵而来。
  北边第一军终于到达北海,并且在经过一场完全不值一提的小规模战斗之后,全歼了乌兰乌德的一千多哥萨克,再加上之前被内河舰队攻克的尼布楚,俄国人在北海以东的据点几乎被清理一空,只剩下了鄂霍茨克和更加遥远,实际上已经都到北冰洋的阿纳德尔,这两座小据点之所以没拿下,主要原因是总参谋部的人把它们忘了,不过现在北洋舰队已经开过去了。
  而西线第五军也终于到达了他最期待的地方。
  遥远的鄯善。
  胤祀还在继续跑路,据说这时候都已经跑到伊犁去了,接下来准备去投奔哈萨克汗,如果后者肯收留他,那明军也就正好理直气壮地过去推了,当然就算哈萨克汗不肯受他,明军也会理直气壮地去推了。
  不过短期内杨皇帝还不想继续向前推进,现在对他来说最关键的是修路然后从鄯善往内地运输硝石,这段时间他又大幅扩建了硝酸工厂,硝石供应越来越紧张。而他下一步是要大规模普及炸药的,甚至现在连步枪的无烟火药都搞出来了,大明皇家陆军武器工厂的一帮老工匠,甚至还拿无烟火药在实验着给他小批量制造铜壳子弹,以便用来给那些军官装填左轮手枪。
  所以接下来第五军最重要的不是玩明月出天山,而是监督着那些搜罗到的奴隶修筑从鄯善一直到关中的公路,至少能够跑那些最新式四轮载重马车才行。
  这段路线可不短呀!
  “陛下,罗璋那里发电报过来,说是需要大量的水雷。”
  他正在那里美呢,锦衣卫情报司的指挥使,拿着一份刚刚接收到的电报走到旁边低声说道。
  “水雷?”
  杨丰无语地说:“他要水雷直接找陈泰就行,难道这点破事也得需要朕批准?”
  “陛下,他要得很多,陈经略使那里也远远不够,必须得从兵部的战备库里调拨,而且兵部的战备库里都不一定够,说不定得从其他经略使处调拨,另外他要得很急,要求必须得最多一个月就送到,这样总参,兵部好几道手续折腾下来,就不如直接找陛下您下一道圣旨了。”
  指挥使说道。
  明军经略使府的仓库里通常储备维持正常作战的军火,但超出正常了就必须由经略使向总参谋部提出申请,总参谋部批准后再转兵部,由兵部来负责调拨,如果兵部没有或者不够,那就必须得找财政部拨款生产了,但这是正常手续,如果是不正常手续那就只能是仗着圣眷直接发电报给皇上下旨了。
  “他要多少水雷,居然连兵部战备库里都不够?”
  杨丰说道。
  “两千枚。”
  指挥使说道。
  “两千枚?他是要修北海大雷幕吗?”
  杨丰惊悚地说。
第381章
一网打尽
  芝拉扎港。
  “这些该死的混蛋!”
  宾上将悲愤地看着远处海面。
  在那里,六艘邪恶的明军蒸汽船喷着黑烟高速驶过,就在同时十二门巨炮接连不断喷射出火焰,那恐怖的一百磅炮弹呼啸着划过天空,骤然间砸在停满各类船只的港口内。尽管距离太远实际上没有什么精度可言,但仍旧砸在了一艘武装商船旁边,巨大的爆炸威力激起巨浪,将这艘几百吨商船狠狠得向上抛了一下。虽然不至于摧毁它,但如此近距离爆炸也肯定会对船体结构造成损伤,尤其是船上如果还有人的话,这一下子估计得摔死三分之一。
  而十二艘在港外巡逻的战列舰,正张满了风帆拼命冲向敌人,甚至还没等进入有效射程,其中一艘战列舰上火炮就迫不及待地发出怒吼。
  一个月了。
  整整一个月了。
  这些混蛋天天跑来搅得英军日夜不宁,甚至有时候半夜里它们都会过来溜达一趟,凭借速度和火炮射程优势它们就像幽灵般飘然而至,冲着港口或者外面巡逻战舰,以最快速度倾泻一顿炮弹,紧接着又像幽灵般在英军战舰炮弹能打到它们时候飘然而去,消失在茫茫大海上,只留下空气中一缕缕呛人的煤烟,和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而这一次还是一样。
  就在英军炮弹落下,并且在距离一艘蒸汽战舰至少两百码外激起几道水柱后,那六艘蒸汽战舰就毫无荣誉感地加速撤退了。
  临走前还没忘了再打出一轮炮弹。
  话说宾上将现在很想薅着明军指挥官的领子吼一句,你他玛能不能再无耻了?
  “命令舰队停止追击!”
  他看着那些追击的战列舰,面无表情地说道。
  他不敢追。
  因为他不知道明军主力舰队是否就等着远处。
  明军主力舰队一直就在望加锡,正常的话只需要十天时间就能到这里,哪怕加上信息传递的时间,这时候也早就应该到了,但这六艘蒸汽战舰在外面巡弋,让他不可能派出侦察舰,虽然那只是六艘战舰,但没有超过两倍以上的战列舰,还是很难和它们对决的。
  但如果拿十二艘战列舰当侦查舰,那么就等于给明军主力舰队送菜了。
  同样他如果贸然命令这支小型舰队追击出去,也很有可能遭遇明军埋伏而被一口吃掉,他很清楚这些混蛋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他的实力虽然占据绝对优势,但那只是所有战列舰加起来,而明军主力舰队实力虽然不如他,可差距还没大到他分兵后还能碾压的地步,尤其是他已经只剩下七十艘战列舰的情况下就更需要谨慎了。
  明军如此持之以恒的跑来挑衅,目的也就是在引诱他分兵,然后设伏吃掉他的追击舰队,进一步削弱他的实力,当把他实力削弱到不再占据优势的时候,那就可以发起最后决战了。
  除非他现在就把战列舰全部杀出去,否则是绝对不能追击的。
  但这样的话明军主力舰队来抄家就麻烦了,要知道芝拉扎港内还有一百多艘商船,两万多船员和登陆的士兵呢,它们是无论如何都挡不住明军主力舰队的,好歹人家那也是四艘二级战列舰和二十多艘三级战列舰。如果没有战列舰队保护,这些小船会被明军轰杀至渣的,所以他这时候能做的就是在这里固守,等待陆地上马塔兰人夺取巴达维亚,三宝垄和泗水这三地,然后他就可以把所有战舰商船全部开出去了。
  当然,他并不知道,他的敌人也是这样希望的。
  “属下参见罗侯!”
  就在距离芝拉扎港一百多里外的洪武号战列舰上,一名上校向罗璋抱拳行礼。
  而同样在这片海面上,宾上将一直等待的明军主力舰队正伴着夕阳静静飘荡着,二十七艘战列舰,四十艘巡洋舰组成了绵延的帆云桅林,不过除了这些纯粹的风帆战舰之外,还有三十多艘小一些的明轮蒸汽船,这些船上除了一门小型舰炮之外再无别的武装,但在船尾却有一套复杂的特殊装置。
  “你们带来了多少水雷?”
  罗璋问那上校。
  他是杨皇帝登基后第一批封的侯爵。
  “禀罗侯,一共三千枚!”
  那上校说道。
  “那就开始吧!”
  罗璋笑着说。
  好吧,三千枚水雷的确不够搞一个北海大雷幕的,但却足够搞一个芝拉扎大雷幕了。
  这个阴险的家伙没准备和英国人玩战列线对轰,他有更加划算的作战计划,而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用一条高密度的水雷,带把这整个的芝拉扎港全部封锁起来。
  在得知英国舰队进入这座港口之后他就憋了这个计划,包括高速巡洋舰队的袭扰也同样是为了这个计划,他必须在英国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布雷,虽然布雷舰可以专门在夜间工作,但也必须有一片足够安全的海域,而高速巡洋舰队的袭扰,就是为了把英国舰队逼到港口里,逼得他们就算巡逻也不会到远离港口的海域,这样就可以给明军布雷清出了安全的空档。
  然后由布雷舰以最快速度,在距离港口最远五十里处,布一条长达百里的密集水雷带。
  以横向三十丈,纵向一百五十丈为间隔。
  三千枚水雷,他可以布整整六道水雷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3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