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66


“跟着杨大人混,早晚会有的。”张作霖很随意地说道,心中却在暗想:你们能活过今晚再说吧!
作为姜桂题最亲信的,他可是知道今晚会发生什么,事实上他这个营就是为了今晚的任务才跟旗军混在一起的。
闽西这一带可以说是地无三里平,除了山就是山,再加上夏天湿热,大队人马行进速度非常缓慢,到晚上的时候好不容易才找了一个小村子,一阵鸡飞狗跳之后,那些旗军把所有居民都撵了出去然后开始扎营,他们倒是不担心会遭到袭击,因为嫌他们速度太慢,同行的督标第二旅已经超出到了前面,这样就等于督标第一师两个旅把旗军夹在了中间,安全得很。
张作霖带着的这个营是作为联络跟旗军一起行动的,所以两军也没做什么区分,所有营帐都掺杂着,晚上一块儿喝酒吃肉研究女人,尤其是听那些征日军老兵们研究日本女人的特点格外下饭,走了一天的大军吃饱喝足就这样钻进帐篷和民居慢慢进入了梦乡。
等到张作霖率领着他部下的士兵,便一个个从帐篷里悄悄溜了出来,然后拿着一个个玻璃瓶禀住呼吸,摸到旗军的住处迅速将里面的液体倒进了进去,然后顺手拿走他们放在外面的枪械撤出这座小村庄。
紧接着他拿出手电筒朝远处的黑暗中转着圈晃了三下,很快随着急促的脚步声大批全副武装的士兵出现在了村庄外面。
“大人,一切都办妥了,这东西真他玛好使。”张作霖拿着装乙醚的瓶子,走到姜桂题面前狞笑着说道。
“干得不错,传令全部上刺刀,一个活口都别留!”姜桂题恶狠狠地说道。
第一三二章
慈悲为怀
五千多名士兵端着上刺刀的步枪涌进了前面的小村庄,这时候那些旗军早就被乙醚给薰得人事不知了,帐篷挑开,房门踹开,直接进去捅就行,被挑来干这活儿的都是福州本地人和征日老兵,一个对旗人早就恨之入骨,一个杀人杀惯了真正心狠手辣,七千旗军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死在这个小村庄内,紧接着所有尸体丢成一堆一把火点着,同时向杨丰发去完活儿的电报。
当然这份电报到了杨丰手中后,就变成参加平叛的旗军深夜遇伏全军覆没了,这个消息一传出整个旗下街立刻哭声一片。
“唉,他们也算是为国尽忠了,抚恤方面肯定会从优的,这一点你完全可以放心,你们旗人战死朝廷通常都给多少抚恤金?”杨丰问他面前那个副都统,这家伙现在可是一点勇气都没有了,跪在地上头都快磕肿了,生怕眼前这个乱臣贼子再把他拉出去砍了。
他又不是傻子,哪有遭遇一次埋伏七千人全军覆一个都没跑出来的?好歹他也是军人世家出身,祖上坑别人的事迹也不是没听说过,估计这一次情况也基本上就是那样的。
“回大人话,一,一百两。”他壮着胆子说道。
“操!”然后就听见杨丰骂了一句,吓得他刚想说五十两也行,结果还没开口呢就听见杨丰又说道:“本总督给双份,两百两!”
副都统都快傻了,一百两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现在能有五十两就已经烧高香,层层克扣下来说不定还剩多少呢!
“另外呢。你们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一点我也是知道的,尤其是经历这一战后,都剩下些孤儿寡母的,看着情形也的确让人怜悯。虽然我也知道你们有规矩,不能干这不能干那,但现在这种陈规陋习也该改改了,回去以后把街口的墙都拆了。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朝廷有什么怪罪的本总督担着,就像那些死了男人养活不了儿女的,要是外面有中意的干脆再嫁了吧,我记得你们在这方面没那么多讲究。”杨丰和颜悦色地说道。
那名副都统这时候是真感激涕零了,他怎么也没想到杨丰对他们这么好,趴在那儿一个劲磕头谢大人恩典,看着他的样子杨丰忽然想起后世那句著名的安全警示语。一旦出事故,别人睡你老婆,打你孩子,花你抚恤金。
这些旗人既然全杀了不合适,那么就只能废物利用起来了,实际上这些旗人还有点用处的。尤其是女人不裹脚这就给了她们极大优势,现在他正在闽浙倡导放脚呢,给不裹脚的女人安排点工作也能调动一下汉人在这方面的积极性。
他发现汉人衰败的历史,就是从女人大规模裹脚开始的,五代以前中国女人很少裹脚的。结果造就了雄汉盛唐,等宋朝大规模开始裹脚了。就开始了被异族轮的历史,当一个男人身后跟着一堆连逃跑的本事都没有的女人时,可以想象他还有多少拼命的勇气。等到了蒙古鞑子发现这一点对于维护他们统治非常有好处就全力倡导以后,这个民族也就每况愈下了,说到底这事还是青虫们做得孽,如果不是他们那变态一样的审美观,怎么可能会出现这种奇葩的习俗?一想到那些青虫们围着个妓女拿她鞋子当酒杯,这货就忍不住毛骨悚然,尼玛,读圣贤书能读出这种品味也够恐怖的,这货现在越来越发现青虫这个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好像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做汉奸。
当然学富贵公收缠足税这个还是不太可取的,他现在正是争取民心的时候,苛捐杂税刚免了一大堆现在又搞出个新花样,对自己的形象很不利,这种事情在汉人中太根深蒂固了,所以只能慢慢通过宣传解决。
这货为了表示对旗军光荣牺牲的奖励,第二天甚至亲自主持抚恤金的发放工作,拿张桌子往街口一摆,弄几名军官往后面一坐,甚至让专门从上海给他送银子过来的叶紫穿一身军服坐中间,现在这丫头是杨氏财团亚洲区财务总监,那双大脚穿着马靴就跟一个电视剧里的国民党女特务似的,旁边堆着晃瞎人眼的一垛银子,谁家有战死的带着凭证出来领钱。
那场面可是真得盛况空前,两百两银子的抚恤金,就是当年入关时候都没这个价呀,更何况这些年随着白银外流银子是越来越值钱,那些旗人家属们中间居然听不到一句对杨大总督的仇恨,反而一片发自内心的感恩戴德。
这货在一帮保镖簇拥下,心满意足地坐在那儿喝茶,甚至居然还有旗人寡妇带着儿女跑过来给他磕头的,虽然因为安全问题没过去扶一把显示亲民,但也让他的感觉很好。
发完抚恤金接着就拆除旗下街各处街口的大门了,随着这些障碍物的倒下,旗人在这座城市享受了几百年的特权也跟着轰然倒下,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杭州,尽管杭州将军拎着绳子在一旁号称以死抗争,但杭州市民还是在军队的支持下炸掉了驻防城的城门。而且袁世凯还下令拆除驻防城的城墙,把城砖之类东西全部运到城外的大学建设工地上去废物利用,所有参加这项工作的都有工钱,结果在一旁默默看了一会儿之后,就连一些旗人中的贫民也开始参与进来,就还剩下杭州将军垂头丧气的就跟个傻子一样站在那里,拎着跟上吊绳茫然无措。
“这个逆贼,真是要气死哀家了!”北京城里的慈禧怒不可遏地把手中的奏章摔在了地上,她倒不是气杨逆的凶残跋扈,说实话就算换她估计也得把那些旗军弄死,她气得是旗人实在不争气,就连个汉奴都知道为朝廷尽忠,你们怎么就那么容易认贼作父呢!
当然她也明白那些旗人的难处,毕竟她爹到死也不过是道员,算不得什么大富大贵家的,甚至还可以说比较落魄,那时候旗人的日子就已经不是那么好过了,更何况这么多年以后了。她不是不想改善一下旗人待遇,可得有钱才行啊,现在朝廷的日子每况愈下,再加上又要买兵船,又要练新军,她上哪儿弄钱去?朝廷每年税收就那么点,花钱的地方又那么多,就连她都感觉捉襟见肘。
她除了卖点官,也没什么额外进项,现在倒是挺羡慕杨丰和李鸿章的,有钱就是好啊!这段时间她甚至都开始大规模反腐了,可这也不是个事儿呀,拍拍苍蝇也弄不到多少,打个老虎倒是能发笔横财,可老虎这东西岂是随便打的?那都得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能少才行,否则剩下的老虎非上来咬死她不可。
“太后,恐怕这祖宗法度,不改是不行了。”荣禄也是唉声叹气地说道。
“哀家也知道,可这怎么改?咱们不是那杨逆,他一个光身子的白人怎么折腾都行,咱们身后背着无数的包袱,这哪一个包袱动了,咱们的天下就都有可能震动。”慈禧是个明白人,她之所以受拥戴,说白了就因为她是旧秩序的维护者,如果这时候转变成破坏者,恐怕不用汉人动手,那些王公大臣就得先把她撵下台。
“要不咱们可以缓着来,先从旗人开始,东北的旗人被倭寇一番荼毒,所剩已经无几了,纵然挑也挑不出多少兵来,以微臣之见不妨将驻京各营中强壮敢战之辈挑出来加入新军,这样可解决一部分。至于那些淘汰下来的,可以学学洋人编成警察,不光北京城里用,像周围天津,保定这些地方都可以派过去,这样既可以减轻一下朝廷负担,又可以掌握地方民情,可谓是两全其美。”荣禄说道。
应该说他这个建议是非常合理的,这时候全国旗人不过五百万左右,扣除汉军旗和蒙古旗,最多也就三百万满人,让山县有朋在东北杀了超过十五万,再减去老弱妇孺,能有五十万青壮年就烧高香了。这里面再除去那些不可能当兵的王公大臣,抽大烟抽得彻底垮掉的,驻防各地的,想实现天子六军的目标的确很不现实,如果掺进汉人那就失去意义了,所以只能从驻京旗军身上想办法。
“觉着合适你就去办吧!”慈禧叹了口气说道,她现在真是心力交瘁,自从那个逆臣出现,她发现自己就没过过一天舒心日子,打发走荣禄,正想闭上眼歇会儿呢!忽然间太监通报兵部尚书刚毅来了,她很不耐烦地让这家伙进来。
“老佛爷,不好了!”刚毅进门后趴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喊道。
慈禧正烦躁呢,再看他那张没耳朵没鼻子的脸,心中火气噌得冒了上来。
“哀家还没死呢,你嚎什么丧?”
刚毅被这一声怒喝吓得都懵了,慈禧一看他那被山县有朋修理过的脸,也不由得多少心生点怜悯,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说吧,又怎么了?”
“太后,北洋水师闹饷如今已经堵了大沽口。”刚毅哭丧着脸说道。
“这个老东西是真学坏了!”慈禧一下子从卧榻站起来,咬牙切齿地说道。
第一三三章
李二鬼子的选择
大沽口外北洋水师八艘主力舰正一字排开,所有炮口全部指向大沽炮台,罗荣光一头冷汗地趴在一门大炮上,今天早晨不知道为什么,北洋水师突然跑来,然后封了大沽口,任何船只都不得通过,对外声称军事演习呢!可哪有这么演习的。
其实这些人的目的他也知道。
中日之战结束后,朝廷便以财政紧张为理由削减水师经费,包括军饷都减了三成,另外据说有几艘太旧的军舰还准备直接裁撤,现在水师不满跑来示威了,至于这幕后的内情不用说也是李中堂在跟老佛爷掰手腕呢,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紧张了。
实际上单纯削减那点军饷,绝对不至于引起这种情况,因为水师上下都从李中堂那里领了大笔赏钱,一个个都肥得很,包括他自己也得了五千两,现在才不会在乎一个月少那几两银子呢!
“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韩照琦凑过来问道,这种高层内斗的事情,像他这样的中下层军官是肯定不知道的。
“不该问的别问,干好咱们自己的活儿就行。”罗荣光低声喝道,现在他的处境可是真得尴尬,要知道他也算北洋的人,真要是闹起来该如何自处可是个大问题。
北洋水师往大沽口外这么一堵,那可就是天下震动了,如果杨丰堵大沽口那自然是合情合理的,谁叫他是当世董卓呢,可现在这完全不是一个性质了。难道十几年来一直堪称朝廷栋梁的李中堂要做当世曹操?
“曹操咱们是不做的,但也不能做那岳武穆。太后想干什么?她不就是在试探老夫底线吗?若是这次咱们不有点动作,那么接下来朝廷就会得寸进尺,他们是想饿死咱们,用减饷的方式让咱们自己散掉,那时候就可以随便拿捏了。”天津的直隶总督衙门内,李鸿章冷笑着对刘铭传和盛宣怀说道。
“只是此事如何了解呢?说实话这直隶不是个好地方,经过此事之后朝廷是绝对不可能容咱们继续待在卧榻之畔了。”刘铭传说道。
“那就学杨丰,咱们找个地方自己玩去。只要有兵在手,只要咱们不公开造反,那咱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李鸿章说道,这个问题从他被杨丰坑了时候起,就已经在考虑了,现在这天下形势越来越不对,手中必须把军队掌握好。可问题是自己的身份不一样,直隶拱卫京畿,朝廷绝对不可能容忍这里有一支不一心的军队,如果继续留下,那以后绝对会冲突不断,这样的话就等于给别人当了枪使。
说实话他还真没有造反的野心。只是想维持自己的利益,或者说他身后整个集团的利益,这样就只要两种选择,彻底倒向朝廷,寄希望于太后恩典。然后此生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至于他手下的人就各安天命了。这对于心高气傲的他来说很难接受,更何况还有可能夹在朝廷和杨丰中间当炮灰。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离开这片是非之地,找个远离朝廷的地方做一方土皇帝,然后静观天下,伺机而动,这个地方他已经找好了,去他大哥李瀚章那儿,广东几乎可以说现在最富庶的省份,原本历史上甲午战败后李鸿章失势,他大哥也被朝廷随便找个理由把总督之位拿掉,但现在慈禧为了不刺激他可没敢这么做。
就凭自己的本事,怎么还不能经营出一片天地来,至于慈禧会不会这么配合,说实话两个老东西纠缠这么多年,还是能做到心有灵犀的,再说现在朝廷巴不得这种好事呢,说到底他这个人毕竟还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官员,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破釜沉舟,而是先找好退路。
“那水师怎么办?”刘铭传皱着眉头说道,如果这样的话北洋水师就不好办了,带着南下的话,朝廷不继续拨款,以两广恐怕是养不起的,再说朝廷也不可能同意,没了北洋水师北京的防御就大门洞开了。
“到时候能带走几艘算几艘吧!至于养得起养不起,这个就不需要担心了,看看杨丰在闽浙所为就知道,他这个人是准备在那里大搞工厂的,到时候以双方的交情哪怕跟他沾点光也就够咱们吃的了。”李鸿章说道。
慈禧并没有让他等得太久,在北洋水师封锁大沽口后没多久便下旨让他进京了,这时候两地并没有通铁路,不过他有一辆杨丰赠送的汽车,五十公里路程一个多小时就到,然后直接进了皇宫。
“李卿家,这水师是怎么回事?”虽然恨不能让人把这老东西拖出去乱棍打死,但慈禧还是得和颜悦色地问他,要不然刘铭传在天津的一万多人打过来可不是好玩的,就现在还没完成的新军两个师,估计在那些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兵面前还得是赶鸭子的结果,这一点她还是有数的。
“太后明察,不过是一些水兵对裁减饷银之事不满而已,军中这类事情没什么可惊讶的,老臣正准备过去弹压呢,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李鸿章忙说道。
“原来如此,唉,这朝廷也的确是用度紧张,咱们虽然打赢了倭人,可这花得银子也是不少,哀家还琢磨着找洋人借点呢!如今海防,新军处处要钱,正是君臣一心共渡难关之时。
南边那个逆贼的狂悖行径你也看见了,这新军之事可是刻不容缓,这朝臣中也没几个能给哀家和皇上分忧的,也就是你们几个老臣了,哀家琢磨着这杨逆必须得有个人在南边看着他,否则让他继续做恶下去毕竟扰乱地方。
你兄长是个文人,做这种事情不太合适,哀家是想着把你调过去压他一下,你自己觉着呢?”慈禧没搭理他那炫耀式的威胁,而是叹了口气直接挑明李鸿章忙说道:“老臣自然是听太后您的旨意,不过老臣一人恐不济事,最好把刘铭传和叶志超二人编练的新军带过去,另外杨丰手中兵船甚利,广东水师三舰都已战没,故此水师也需增添一部分堪战之船。”
“那你觉得多少合适呢?这津门海防也不可忽视啊。”慈禧说道,她自然知道这是在讲价钱了,说实话分他几艘战舰这是免不了的,但要是太多就不好了。
“杨丰所部如今有九艘主力战船,虽然吨位较小,但实力却不弱,纵然北洋水师全队齐上亦难保胜算,否则老臣也断不能容其猖狂,若要与之周迅则八远之中最少南下四艘。且其船速皆快,故需四艘最快之快船,老臣之意可调致靖经济四船,留定镇来平四船镇守津门,再辅以鱼雷艇,炮舰亦足保海防。”李鸿章说道,他倒是不傻把四艘最快的全要走了。
“准了,丁汝昌跟你久了,想来也用着放心,就让他一块儿去广东吧!”慈禧说道,她在英国新建的那三艘装甲巡洋舰最多一年多点就到手了,这段时间也没什么海防压力,另外还通过英国人联系从智利购买了一艘巡洋舰,据说威力不比杨丰那艘差,而且派到英国学海军的勋贵团也已经到伦敦了,正好在这件事上跟李鸿章做个了断,省得以后还扯不清楚,对于李鸿章这个人她看得还是很清楚的。
李鸿章南调两广总督,刘铭传南调广西巡抚的消息倒是让杨丰愣了一下,这些天他一直在跟叶紫忙着在福州开银行,对外面的事情没功夫注意,既然要鼓励民间搞工业,那么必须给他们资金和技术支持,总不能让外国银行渗透进来吧?
项目好说,什么自行车,缝纫机,火车,服装,皮鞋,玩具,包括纽扣这些都是可以的,新成立的人民银行营业厅内专门设有技术指导处,想贷款的先过去报一下自己的项目。然后汇总的杨丰这里,由一个专门的办公室负责审查看有没有发展潜力,如果有的话就交给杨丰,由杨大老板亲自提供技术指导,另外一些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可以列出来摆在银行内,谁有兴趣可以跟银行联系。
当然他开放给民间的现在主要是轻工业,至于重工业还是先由他自己玩吧!这东西得循序渐进才行,这时候中国人绝大多数还两眼一抹黑,搞重工业纯粹是去给洋鬼子送菜“这个李中堂还是太老实了,传统教育害死人啊!”这货看着李鸿章发给自己的电报很是感慨地说。
薛福成只是笑而不答,实际上在他看来,这是李鸿章最明智的选择。
“不过这样也不错,来就来吧,正好以后有什么发大财的活儿也好带他一起玩。”杨丰接着说道,等对菲律宾下手的时候,正好带着李鸿章一块儿,他手下那些人还有点用的,用这老东西做榜样,让其他势力都看到对外战争的好处,也好改改这些老古董窝里横的臭毛病。
第一三四章
兵临汀州
李鸿章的南下还是离不开杨丰的帮助,他的两个镇想要去广州自然得走海路,这方面没人能比杨丰更有优势了,六艘登陆舰北上不考虑载重后登陆问题装两千人绰绰有余,十八节航速甚至比那四艘巡洋舰都快,半个月时间就能把两个镇全运到广州去。
事实上杨丰正感觉自己的登陆舰数量太少,第二批十艘已经在英国和瑞典建造中,等这一批登陆舰加入,他就具备了一次运载一个师进行抢滩的能力,至于港口登陆则可以保证两个师。这种登陆舰正在引起欧洲各国的一致关注,不过因为造价问题只有英德两国各下了六艘的订单,其中英国的在阿姆斯特朗公司建造,德国的有两艘在瑞典杨氏船厂建造,剩下四艘在伏尔铿船厂建造。
运兵这种小事就不需要杨丰亲自关心了,他最近可是很忙的,反正自己已经是当世董卓了,那自然就要在这条伟大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因为接连冒充了两次法官,所以他对这活儿已经没什么兴趣了,他要在闽浙台三省建立现代的司法体系,法院,检察院,警察,甚至包括武装警察,当然就现在的情况看只需要有法院和警察局就可以了,其他的以后再说。
“这也算是把地方官员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说实话现在咱们大清朝的地方官工作太重了,一个县令事无巨细都得抓,这样很不合理的。从现在起抓人审案子这些事情就不需要管了,交给专门的司法体系来负责。”这货一副为那些地方官着想的嘴脸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