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66


这个著名大儒趴在地上哭得涕泪横流,脑袋磕得砰砰的,看着他一把年纪还如此忠心,连慈禧都不由得心生恻隐,这种大是大非面前,还得说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大学问家拿捏的准,看他哭得都快喘不上气了,赶紧叫太监扶到一边给找个凳子坐在。
有了带头的,再加上一看慈禧这态度,那些大臣们立刻踊跃发言了,都一致认为宁可向日军求和也不能让他们惊了陵寝,而且要以最快速度给前方发电报,让刘坤一即刻跟山县有朋取得联系,防止这些性同豺狼的倭人不识轻重,做出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一直当好孩子的光绪却突然冒出一句:“四川提督宋庆,台湾提督杨丰四将已陷倭国国都,朝廷却于此时向三万倭军偏师乞和,不怕天下耻笑吗?”
一帮正讨论得兴高采烈的大臣们戛然而止,慈禧的脸色一沉瞪了一眼光绪然后阴测测地说道:“皇上今个累了,还不赶紧扶下去歇着。”
几个太监赶紧上前,光绪张了张嘴,还是像被削了一巴掌的狗一样垂头丧气地走了,下面翁师傅忍不住叹了口气。
接到要他联络日本人和谈的电报,刘坤一也傻了,这算什么情况?自己正调兵遣将地准备一举收拾山县有朋呢,这边朝廷要求和了。尼玛,不就这两万多人吗?没有后援,没有后勤,没有退路,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不打用不了三个月日军自己也就完了。更何况各路大军正在源源不断赶来,尤其是叶志超率领的五千牙山军已经开始在营口登陆,北路依克唐阿始终牢牢堵在摩天岭,只要集中兵力一战拿下海城,山县有朋就完全被困死在奉天了。
这家伙和前线几个主要将领赶紧联名回电,说明情况,同时拍了胸脯最多再有两个月,绝对能够生擒山县献俘阙下,但可惜就在他们发电报的同时,山县有朋也在奉天通过英国记者放出消息威胁慈禧,立刻撤回在日本的杨丰各军,同时赔偿他们给日本造成的损失白银两亿两,否则他就要把野猪皮父子的坟里堆上炸药直接给炸了。
还有辽东各路清军立刻停止军事行动,否则他也不敢保证手下愤怒的士兵会不会做出一些可以理解的过激行为。
这下子北京城里更乱了,虽然这个数字让慈禧有点犹豫不决,毕竟两亿两有点多了,说到底野猪皮父子的坟肯定是不值这个价的,可是外面天天嚎丧一样的那些老不死们又搅得她头疼。
可就在这时候北京城里面突然又开始流传一个神神叨叨的消息,说是这满人为什么到现在还能凭借那不堪一击的八旗,统治着四万万汉人?就是因为野猪皮父子埋的地方太好了,那是真正的龙脉,所以到了现在满清还不倒台,日本人不是一直宣传着是来帮汉人反满的吗?所以他们才要炸这两座坟,只要这两座坟被炸了,那满清龙脉也就彻底破了,到时候看着吧,用不了五年就得完蛋。
这个消息如同烧荒的野火般在北京城里飞速蔓延,没过几天就已经被那些无聊闲人由一篇故事大纲丰富为长篇小说,这下子那些满人勋贵们就更恐慌了,原来不怎么关心这事的也纷纷忧国忧民起来,甚至就连各省的满洲将军们都开始给朝廷发报要求尽快和谈。
慈禧这种老娘们儿本来就容易信这东西,再加上身旁一些心腹也时不时给她添油加醋一下,各地将军在一逼,纵然她有点觉得日本人开价过高,也忍不住动心了,说到底这江山才是根本,银子那东西不值一提,就这样在前方同日军接触的同时,也让李鸿章发电报召回日本各军。
“要我撤军,开什么玩笑,老子现在又不是台湾提督身份,我一个奥斯曼帝国总督干吗要听那老太婆的指挥?再说了不就是两座破坟嘛,炸了就炸了呗,野猪皮都死了几百年了,现在恐怕也就还有点骨头渣子了,又不是什么值钱东西。”杨丰很莫名其妙地对宋庆说道。
虽然跟这家伙时间久了,知道他对朝廷没有丝毫敬意,平日里口没遮拦的话也说过不少,但宋庆,江自康,徐邦道三人还是被他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给惊呆了。
“野,野猪皮是谁?”徐邦道小心翼翼地问道,充分显示了这货的不学无术。
“努尔哈赤,满语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野猪皮。”杨丰很好心地给他解释,吓得徐邦道赶紧闭了嘴。
不过他既然说自己现在是以奥斯曼土耳其总督身份说话,这些人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至于他那个台湾提督算什么,这个就没必要过于深究了。
“那这撤军之事?”宋庆试探着问道,徐邦道带着无线电报机来的,所以李鸿章才能把电报直接发到他们手里,如果是杨丰接的电报估计是不会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的。
“愿意撤你们撤,不过现在退出到时候分份子可是一分没有了,另外我也不会给你们提供船只的,你们自己让李中堂派船来接你们。”杨丰说道。
他们三个这下子傻了眼,只好回去再给李鸿章发电报,李鸿章本来就不想撤军,他们这一撤几千万的收入没了,既然如此那自然顺水推舟了,在那儿等着吧,什么时候船到了,你们再什么时候撤,没撤之前先在那儿帮忙打着。
第一零四章
飞扬跋扈
“这是要造反吗?连哀家的旨意都不听了,一个个难道要等着倭人毁了太祖太宗陵寝才甘心?都是一帮乱臣贼子,无君无父的东西。还有这李鸿章也昏头了吗?说什么正在筹措海船,上万大军撤退非一日一夕可成,那个杨丰自己不就有船吗?传哀家旨意告诉他,不用那么麻烦,就地向倭人缴械!”慈禧收到李鸿章的回奏后,怒不可遏地说道。
这些天龙脉的谣言越传越甚,甚至就连朝廷养的那些神棍们都赞同这种说法,而山县有朋在奉天已经开始装炸药了,正好守军撤退时留下了数万斤炸药和火药,据说炸毁野猪皮父子的坟是足够用的。
除此之外为了加强压力,日军还在城内大肆捕杀官员,这里可是留都,除了盛京将军系统,奉天府系统,另外还有除吏部以外剩下五部衙门的,城里大小官员多如牛毛,而且基本上都是满人,那些没来得及逃走的全让山县有朋抓起来推到城墙上,然后拿刺刀一个个捅了下去。
虽然这些人的死活对慈禧来说不值一提,但也充分证明了倭人的豺狼之性,要说他们会干出挖坟掘墓,给野猪皮父子挫骨扬灰这种令人发指的暴行,那是让人绝对深信不疑的。这种情况下,在日本的各军死活就不值一提了,实际上慈禧觉得他们都死干净了才好呢!这种不听话的军队留着也是祸害。
收到李鸿章转来的圣旨,把杨丰差点笑抽过去,这货把宋庆几个召集起来,然后告诉他们慈禧要他们不用撤回去了,就地向日军缴械投降就可以。
“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要是愿意过去投降我可是不会拦着的,反正我是不用管这个命令的。”这货一副很无所谓的表情说道。
宋庆三人直接傻了,尼玛,要我们过去投降,日本非把这七千多人剁了喂狗不可。尤其是宋庆部,从杨丰抢仙台可就是跟着一块儿的,再加上部下纪律还不如杨丰的部下,那对日本人民来说简直可以是罪恶累累,这时候要是投降估计两千多人连一具囫囵尸体都不会剩下。
“这,这。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我等孤军身处异国,说不得也就只好抗旨了。”宋庆咬着牙说道,这老头胡子都白了,原本看着挺慈眉善目的,现在硬是被逼得面目狰狞起来。
他这样一说徐邦道和江自康赶紧附和。
杨丰很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些汉人将领们,一个个逐渐学会抗旨,然后他们就会发现朝廷的权威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再多几次他们就会发现造反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当然一些必要程序还是得走的,比如说发电报申诉一下,说明不能向日军投降的理由,另外为了给慈禧火上浇油。这货还把自己发给朝廷的电报直接发给了上海的报社。
这时候光绪不同意议和的消息也已经被翁师傅放出来了,原本在士子中就对议和极度悲愤,甚至已经有人在报纸上公开抨击慈禧,再加上杨丰的这份电报,那无疑就是火上浇油了,一时间在国内搞得沸反盈天。甚至在博福斯洋行财力推动下,已经开始有人把杨丰跟岳武穆相提并论了,形容朝廷此举与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无异,而且更甚于此。岳飞只是要直捣黄龙,杨丰四将可是真真正正捣进黄龙去了。一时间这货在民间声望大涨,就连不关心国事的贩夫走卒们,也知道出了个岳武穆,而且马上就要遭到岳武穆的结局了。
有了帝党掺和进来,这件事就彻底变了味。慈禧对她那只小狗狗和他身边那些人可是充满着警惕,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明显,帝党那些人正在借议和之事跟自己掰手腕,同时还想拉拢杨丰这个手握重兵的外臣,另外这种主战的呼声势必会得到前线将领的好感,要知道现在不论李鸿章还是刘坤一甚至依克唐阿都反对议和。
光绪这时候表现出主战的态度,无疑会让这些在外的大将产生一种明君的感觉,而相反后党就成了误国奸臣,所以这件事必须以最快速度斩断。这老娘们儿可是个狠角色,毫不犹豫地以抗旨为名,宣布将杨丰四将撤职查办,而且还直接派了兵部尚书敬信乘坐北洋水师最快的致远号巡洋舰去传旨,顺便还接管各军。
“撤我的职?开什么玩笑,老子花十万两银子买的官你们想撤就撤?做人要讲诚信好不好,我是个生意人不懂那些大道理,我就知道一件事我花钱买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吐出去的,谁敢撤老子的职我就弄死谁。”杨大老板挽起袖子,一副要择人而噬地表情瞪着敬信。
为了配合自己老板的表演,他身后那些身高两米多的保镖们一个个同样狞笑着围上来,把敬信吓得腿都哆嗦了,他一个文人哪见识过这种场面,尤其是那些长得跟马熊一样的黑人保镖,一个个露出满口的森森白牙,那胳膊都比自己大腿还粗了,看着就跟一群食人恶鬼似的。
他这还是好的,他身后一名跟着来传旨的太监吓得都尿裤子了,一看这场面原本还准备着接旨的宋庆三人也站了起来。
“大,大胆,尔等莫非是要造反不成?”敬信身后一名忠心耿耿的戈什哈壮着胆子上前一步说道。
杨丰冷笑一声,朝后面招了招手,一名黑人迈步上前,那名戈什哈迅速拔出腰刀,耍了一个漂亮的刀花看得敬信勇气大振,但可惜那名身穿龙鳞甲的保镖连看都懒得看,房梁一样粗的胳膊就跟铁棍一样砸下去,一巴掌把腰刀抽飞了,紧接着抬手掐着戈什哈的脖子单手拎起来,就跟拎只小鸡崽一样拎了出去,然后外面就传来杀猪一样的惨叫声。
敬信都傻了,随即反应过来一头扑倒在杨丰脚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嚎道:“杨大人饶命啊,下官只是个传旨的,上有老下有小啊,您就可怜可怜下官吧!”
杨丰很无语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和颜悦色地把他扶起来。
敬信哆哆嗦嗦的看着他,脸上兀自挂着泪痕。
“尚书大人,您这是干什么呢?兄弟没有什么别的意思,我这官是花十万两银子买的,这么一大笔钱就让我当不到一年,虽然我这个人不太懂官场上的事情,但也知道绝对没有这么干的,是不是,我这个人呢脾气一向不好,刚才确实反应过激了点,还请大人多多海涵。”杨丰搂着敬信肩膀说道。
敬信虽然被他搞得有点头脑发懵,但也知道这时候自己该干什么,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一点不介意,不过说起来他也是很理解杨丰的,这时候朝廷官职的交易都是名码标价,而且基本上童叟无欺,十万两银子买的官职任期还没一年就被撤掉,说起来的确不应该。
可问题在于这是圣旨呀。
他看了看那名太监手中的黄布卷,低声下气地说道:“杨大人,下官主持兵部,自然对此十分理解,如若平时哪怕拼着官不做,也定当为您申明冤情,可这次是圣旨,下官实在无能为力。”
“圣旨?我怎么没看见圣旨?”杨丰一脸茫然地说道。
那名太监哆哆嗦嗦地凑过来,很不识趣地把圣旨往前一伸。
杨大老板瞪了他一眼喝道:“把它吃了?”
“啊?!”敬信和那名太监都傻了。
“听到没有,把它吃了,是不是还需要我找人喂你?敬大人有兴趣不妨也一起尝尝。”杨丰忽然换了一副嘴脸狞笑着说,他身后保镖立刻上前,一个个不怀好意地盯着敬信两人,其中一个还亮出狗腿弯刀,不知道准备用这东西如何给人喂食。
敬信两人幽怨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无可奈何地打开圣旨,看着那卷半米长的黄绸,忍着恶心互相看了一眼,那表情好像在互相谦让一样。
“我说你们怎么还不吃?”杨丰很不耐烦地喝道。
敬信两人吓得赶紧一边一个趴在那里啃了起来。
宋庆三人这时候已经彻底懵了,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呀?可是他们现在也很明白,就是杨丰真得要造反,他们也只能跟着,这儿是日本东京不是北京城,除非向日本人投降否则杨丰干什么他们都得跟着,这才叫上了贼船呢。不过对他们来说,只要杨丰不公开造反,他们还是有足够的退路的,这事是杨丰干的,又不是他们干的,人家是奥斯曼帝国总督,我们也没权利管人家,至于抗旨问题。
哪儿有圣旨?谁见圣旨了?
杨大老板坐在那里,一直看着敬信两人把圣旨啃完,就还剩下木轴了,这才心满意足地摆手,示意那木棍就不用啃了,然后又好心地让人给他们端杯茶过来冲冲,折腾完这些又给他们一张纸,上面写着接下来他们的日程安排,包括该说什么话都写得很清楚。
第一零五章
挑拨离间
吃了一肚子丝绸的兵部尚书敬信再次公开露面的时候,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代表皇帝前来慰问前线士兵的特使,在杨提督的亲自陪同下穿梭于各军中,带着一品大员的官威向坚守在战壕中的勇士们转达祖国的问候,搞得那帮粗坯们一个个受宠若惊。
而且尚书大人身旁还随时跟着明日报的记者,他用机械的嗓音一次次重复背诵的那篇煌煌雄文,很快就出现在了上海的报纸上,然后以一种野火般的速度向各地蔓延,很快就出现在了慈禧的案头,这种诡异的情况把她直接给搞懵了,她想破头也没搞明白,自己派去督促撤军的怎么居然变成鼓励士气继续奋战的了?
“老佛爷,那报纸上发的敬大人在军前所讲,据说是奉皇上之命前去劳军的,并未提及老佛爷您。”李莲英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说,这货前些日子刚挨过光绪揍,心里很是惦记阴小狗狗一刀…
“多嘴!”慈禧阴恻恻地喝斥了一句。
“奴才该死。”李莲英赶紧跪倒磕头。
慈禧抬了抬手示意他起来,然后皱着眉头说道:“敬信那里有电报回过来吗?”
“启禀老佛爷,至今尚且没有。”李莲英赶紧说道。
慈禧冷笑了一声,然后这老娘们儿便开始胡思乱想了,这种聪明人一般都容易犯这种毛病,说好听了这叫见微知著,说不好听了这叫疑神疑鬼,现在她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敬信是被逼着吃了一肚子丝绸,不想再继续吃下去了,所以才这么干的。
像她这种聪明人第一反应就是先捋一下敬信的立场问题。这个人是皇族,正宗的爱新觉罗黄带子,当然黄带子到现在已经不值钱了,所以说这家伙出身并不高,可以说他是自己一路提拔起来的。在光绪朝从笔贴式一直当到兵部尚书,按说不至于背叛自己,不过现在这情形也不好说呀,这人心可是最善变的,尤其是这皇帝毕竟是年轻,谁都免不了为以后多打算点。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叹了口气。年龄是自己的致命软肋,毕竟已经年过六十了,顶了天再活二十年,然后就算不想交权也得交,这也是帝党那帮人最大的底气所在,她抬起头看着不远处琉球王进贡的那只彩凤。外面的阳光映在那一身彩色宝石上,看起来无比璀璨夺目,只是自己的璀璨还能维持几年呢?
但紧接着她眼中凶光一闪,想谋老娘我的权?敢让我一时不痛快,老娘我让你们一世不痛快。
就在这老娘们儿为着子虚乌有的事情胡思乱想之时,李鸿章这时候却笑得直接捧腹了,他真没想到杨丰这个人居然这么会玩。心狠手辣,阴险狡诈,更重要的是胆大包天,想想他再对照自己,李二鬼子发现作为同类人,自己这些年活得的确有点过于窝囊了。
杨丰逼敬信吃圣旨这事,可以瞒得了别人,自然是瞒不了他的,无论徐邦道那里还是致远号上的邓世昌那里,都有可以直接同他联络的无线电报机。这种大事他们自然会以最快速度向他禀报,再说杨丰也没禁止他们这样做,这货就是要在这些汉人将领中带一个坏头,让他们都知道朝廷就是一堆狗屎,只要动了自己的利益。那么什么手段也都是可以的,包括造反也是可以的。
“只是这敬信回来以后,恐怕这杨丰不太好收场了。”盛宣怀在一旁说道。
“敬信?”李鸿章冷笑着说:“他是回不来了,也罢,咱们现在帮杨丰个忙,顺便看看这个小家伙怎么继续演这出大戏,用无线电给丁禹廷发电报,让他找个借口立刻把邓正卿叫回来,而且不要通知敬信,直接返回就行,剩下的咱们也不掺和了。”
“呃?致远号走了?”杨大老板得知致远号连夜起锚离开东京湾回国的消息时倒是小小的意外了一下,不过紧接着他就明白了李鸿章的意图,这就是告诉自己既然干出这种事情,那就做得彻底一些,敬信这个人就赶紧弄死吧,不过就是要把戏演好,不要露了马脚,当然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就那么几个人孤零零在虎狼窝里想怎么宰割那还不简单。
不过这一点上李鸿章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像杨大老板这样的人,哪能干这种杀人灭口的事情,实际上他原准备着让敬信一行视察前线时,突然遭到日军炮击尸骨无存,然后再把人送到澳大利亚的矿山安度晚年的。当然李二鬼子的提醒,并没有改变故事进程,敬信的命运还是按照这个剧本走完的,这个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光绪派兵部尚书敬信到东京慰劳前线各军的消息,在国内迅速掀起了一股新的主战浪潮,尤其是那些清流名士们,在翁师傅的授意下更是大做文章,把光绪美化得就跟圣主明君一样,殊不知这位他们满怀期待中闪亮登场的明君这时候正跟夹着尾巴的狗一样躲在自己的深宫里瑟瑟发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