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校对)第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5/266


这些虚情假意的东西扯完,接下来就该正经东西了。英国该赔出去的自然是保不住的,但能保住的东西还是必须得保住的。
“陛下,关于爱尔兰的问题,不知道您是如何考虑的。”格雷爵士恭恭敬敬地问道。
“爱尔兰问题?那是你们英国人自己的问题,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与中国没关系,与别的其他什么国家也没关系,总之那是你们的内政,谁都无权插手,当然就我本人来说,还是希望你们和爱尔兰人能够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杨丰很随意地说道。
有他这番表态,格雷爵士就放心了,虽然之前同盟国理事会已经拒绝了爱尔兰人的请求,但这种事情上还是杨丰的亲口保证更有效,他既然说爱尔兰是英国内政与其他任何国家无关,那自然就不会允许别国插手,实际上这时候德国已经准备在和谈中提议加上让爱尔兰毒立了,很显然这时候英国必须抱紧中国的大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避免出现爱尔兰毒立的情况。
一对理论上还没正式结束战争的仇敌,就这样迅速摇身一变成了朋友。
但对于赔款数额上,杨丰却丝毫没有松口。
“这种具体的谈判内容我没兴趣关心,一切交给谈判代表去负责,毕竟这种事情不是中国一家说了算的,我们必须得照顾盟友们的意见。”杨丰说道。
格雷爵士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那样的话英国政府能否向人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呢?”
“这种事情您应该去帝国大厦和人民银行的经理谈,作为这家银行的拥有着,我可以向您保证,人民银行是一家完全的商业银行,只要有合适的抵押,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可以向任何符合条件的人提供贷款,只要有合适的抵押。”杨丰说道。
他正等着英国人上门贷款呢,英国人靠贷款控制别人都玩了几百年了,现在也该轮到他们被别人用贷款控制了。
他的目标就是像原本历史上美国人在亚洲养着日本当狗看着中国一样养着英国,然后给他在欧洲当一条针对德国的看门狗,因为柏林之战再加上威廉皇储的阵亡,德国和英国之间的仇恨已经无法化解。在德国本土至少有五十万平民死于美英联军各种方式的迫害,至于财产遭抢劫,家园被焚毁,妻女被枪奸之类事情数不胜数,现在德国国内正强烈要求审判一大批英国战犯,这种情况下英国只能乖乖给自己当狗才能避免承受德国的怒火。
当然,战犯肯定是要审判几个的,要不然对不起威廉死了的儿子,甚至还得绞死一两个,但多数判个终身监禁之类就可以了,目前同盟国理事会正在哥德堡准备搞一个军事法庭,到时候拉出几个倒霉的意思一下,等监禁几年随随便便找点理由也就放出来了,这些都好操作。
格雷爵士当然也明白向人民银行贷款就等于把脖子伸到杨丰跟前让他掐,但这也正是向他表现忠诚的最好手段,更何况真要赔偿几百亿,除了贷款他们哪有钱?
而且还有英国的重建费用,恢复货币秩序的费用,这时候英镑都快跟废纸一样了,必须尽快恢复金本位才能重新恢复民众对英镑的信心,想要恢复金本位就得有黄金,没有黄金就得有华元,接下来英国必须把讨好杨丰作为首要工作才行。
就这样继意大利之后,英国也确定投入了杨皇帝的怀抱,接下来一番幕后交易完成,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的和谈正式拉开了序幕,美丽的颐和园成为了整个世界瞩目的焦点。
而就在这时候,遥远的俄国形势却越来越紧张了,虽然沙皇已经宣布由国家杜马选举首相,并且国家杜马也以最快速度选出了斯托雷平的继任者,然后由尼古拉签署了任命书,但实际上新首相戈列梅金并没有能力真正控制这个国家,他甚至连圣彼得堡都控制不了。
获得了合法地位的社工党在弗拉基米尔率领下,利用他们手中依然掌握的武装在圣彼得堡另外设立了党部,然后以党部为中心每天通过电台不停抨击戈列梅金政府,声称他们在北京的和谈为卖国行为,号召俄罗斯人民起来推翻这个卖国的政府。而且实际上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因为整个圣彼得堡所有工厂基本上都处于停产状态,大批工人和难民在他们鼓动下天天跑到国家杜马会场外面闹事,甚至还有暴打议员和维持秩序的警察发生枪战之类事情。
戈列梅金对此恨得咬牙切齿却拿社工党没有办法,因为对方的党部在数千武装人员的保护下,除非他想在圣彼得堡再来一场激战,否则只能捏着鼻子忍受。
圣彼得堡如此,俄国其他地方秩序同样已经崩溃,尤其是当初发生大规模兵变的敖德萨,察里津,喀山等城市根本已经完全脱离政府控制,负责调查兵变的陆军部调查组直接被打出去,甚至这些地方的政府机构都挂上了工会的牌子,原来的官员跑得跑被绞死的被绞死。
而在广袤的俄国乡村,那些农民在社工党组织下杀地主抢粮食分土地的运动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被农会接管,同样不甘心引颈就戮的地主也开始组织自己的武装进行对抗,双方之间的战争正在如烧荒的野火般蔓延。
虽然戈列梅金也从已经停战的前线调回大量军队四处灭火,但可惜却是杯水车薪,而且还经常发生军队叛乱反戈一击的情况,唯一还算有点效果的,也就只有尼古拉斯大公所率领的西伯利亚方面军了,虽然数量不多,但好在比较团结,没有发生叛乱行为,但问题在于他也只能控制住喀山以东的形势,大批叛乱士兵堵在喀山,辛比尔斯克,他想过伏尔加河都不可能。
第六四八章
印度皇帝
这时候俄国的混乱局势在国际上倒没什么人关心的,包括他们的盟友在内,现在都树倒猢狲散,各人顾各人了,自己家的事情都操心不过来呢,谁还有闲心去管别人。
俄国人造沙皇的反,法国人还还要政府下台呢,爱尔兰人还要和英国战斗到底,不自由,毋宁死呢,谁家没有一肚子破事,看着一片废墟的家园和暗无天日的未来,老百姓心中哪个不是满腹怨气,发泄一下也是正常的。
至于俄国人发泄的方式猛烈了一些,这就只能说怪他们那野蛮的民族特性了,不过要说社工党能夺取政权,这个还是没什么人相信的。
“他们为什么还不动手呢?”杨皇帝看着地图上的圣彼得堡有些奇怪地自言自语道。
“估计还是实力不够吧!”袁侍从在一旁很配合地说道:“俄国人反对沙皇无非就是因为他是专制统治,可现在沙皇已经交出权力了,连首相都是杜马选举出来的,可以说他们的目标已经实现了,自然也就没什么人愿意跟着这些家伙闹事了,而且据圣彼得堡传回的情报,社工党里面好像也有不少人正在和杜马靠近。”
其实主要是杨丰高估社工党的影响力了,随着沙皇履行了他的承诺,绝大多数俄国社会的精英们已经不想再折腾了,毕竟这时候君主立宪是主流,而他们要求的也正是这一点。至于下层的贫民中,社工党的影响力同样有限,说到底他们之前不过是一个流亡国外的秘密组织,不可能和现在一样大张旗鼓搞宣传。
“还是需要时间啊!”这家伙多少有些无奈地说。
袁侍从长有些不是很理解地看着他,实在不明白皇帝陛下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让俄国人起来推翻尼古拉。这个国家已经残了,再折腾下去也无非就那样了,而且以目前的情况,中国想要的沙皇政府一样会给,社工党上台也给不了更多。
当然。他不知道的是,杨皇帝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满足他的那点恶趣味而已。
俄国的事情还需要点时间催化,杨皇帝索性也就不再去管他了,实际上对于弗拉基米尔们能不能成功,这时候他心里也没什么底,反正无论他们成功与否。对中国来说都已经没什么大不了,这种小事情没必要牵扯皇帝陛下太多的精力,接下来他还需要去接收一顶皇冠。
在瘟疫的魔爪下,印度各方势力已经在最短时间内做出了明智地选择,在德里举行的全印度大会上一致同意接受杨丰作为印度皇帝,当然也有反对声音。不过反对者紧接着就被愤怒的印度人民乱刀砍死了,还敢反对?是不是非要等印度人都死绝了你们才甘心?上哪儿找这样好的皇帝去?毒立,自由是什么?能变成那些疫苗和特效药吗?印度人生来就是要被别人统治的,被穆斯林,被英国人,现在被中国人,这是印度人的命!
既然印度人民已经认命。那杨皇帝也就只能义不容辞了,不过在印度的管理方式上必须有一点改变,和其他那些杨皇帝领地上玩君主立宪制不能完全一样。
“你们的土地上情况太复杂了,民族,宗教问题太严重了,这样强拧在一起不好,看看现在你们那里什么仇杀,混战的天天不断就应该明白这一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分一下,比如说缅甸人都信佛。那就让他们一个国家好了,西北边疆省,俾路支这些地方的人都信伊斯兰教,那么他们也可以单独搞一个国家,还有阿萨姆和孟加拉。总之都可以分一下,多分几个,让一个民族一个信仰地都聚到一起,这样就不会发生矛盾了。
至于分开后的,就单独算一个自治共和国,你们自己选举总理进行管理,由我授权给中国政府派遣总督进行监督,然后这些自治共和国共同组成一个联邦制的印度帝国,我本人是这个帝国的皇帝,军事和外交权力由我来掌握,不过印度没必要有什么军队,你们的安全由中国来提供保护,包括外交我也授权给中国政府代理了,然后每年你们负担一部分中国的军事预算就可以了,这部分钱由各自治共和国按照各自的经济情况分摊。”
杨皇帝对正式前来劝进的印度各方代表说道,他这其实就是肢解印度,只不过他分解得比蒙巴顿更彻底而已,缅甸一个,孟加拉一个,阿萨姆一个,巴基斯坦一个这些是必须有的,剩下印度部分再分成三五个也就差不多了,比如说以孟买为中心一个,以加尔各答为中心一个,剩下德里自然是帝国首都了,这个周围也必须得有一大块土地作为帝国直属领地的,然后在南部半岛尖上再弄一个,这样基本上就可以说完美了。
这样的印度也就永远不会再对中国构成威胁了,这些分开的自治共和国时间久了,再从中捣点鬼互相增加点冲突,制造点矛盾隔阂,拉拉这个打打那个,也就彻底形成不同国家的意识了,以后想控制也就简单多了。
他的目的那些前来请求杨皇帝戴上印度皇冠的各方势力代表当然能够猜到,但现在是他们来求着杨丰,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更何况这也的确是解决目前印度大混战的最好方式。因为瘟疫而引发的各种仇恨早已经让印度各族矛盾无法弥合,继续强拧在一起徒然延续混乱,分开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至于其他那些就更不需要考虑了,反正和以前英国人统治时期也没什么太大区别,既然是决定让杨丰做他们的主人,那自然是要做得彻底一些。
更何况地方自治这一点在英国统治时期简直都是不敢想象的,以前可是印度总督一个人说了算,甚至包括各省省长专员们那也都是总督阁下任命,印度人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相比起来杨皇帝比英国人厚道多了。
就这样在印度人民的恳切请求下,中国皇帝,日本天皇,南非国王杨丰陛下,终于答应了戴上印度皇帝的皇冠,并且和皇后陛下一起登上了前往德里的皇家飞艇,因为德里机场过于简陋,无法起降他的最新式专机,所以杨皇帝夫妇只能乘坐飞艇,实际上他也不准备乘坐那架专机,相比起来飞艇多好,既有气势又安全,而且空间还足够大,至于速度慢点这个就无足挂齿了。
他和皇后以身犯险,亲赴霍乱疫情肆虐的德里灾区的消息传到印度后,立刻把阿三们感动得涕泪交加,要知道因为怕疫情扩散,中国已经关闭了同印度的边境,包括海上往返印度的商船在港口也都必须经过手续繁琐的消毒。除了那些充满爱心的慈善家和在印度主要城市的驻军,其他中国人包括新占领区的人员都没有去印度的,杨皇帝和皇后却以如此尊贵身份前往德里,那绝对可以说让人感动或者说让人感受到他对印度人民的爱心了。
杨皇帝此举甚至在国内引起了民众恐慌,在他登上飞艇的时候十几万从各地赶到北京的老百姓聚集机场阻拦,反对皇帝陛下此举,甚至还有以自杀相威胁的,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没能阻挡住皇帝陛下亲临灾区的决心。用杨皇帝的说法,印度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兄弟之邦,如今遭此大劫中国断不能袖手旁观,更何况他既然答应去担任印度皇帝,那么就应该像爱护中国的臣民一样爱护印度人民,些许瘟疫又岂能阻挡他!
这段感人至深的演讲,通过电台对全世界广播,甚至拿轰炸机装上大喇叭在印度上空对那些在绝望中挣扎的印度老百姓广播,告诉他们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了,当然另外也是告诉外界印度已经有了新主人,印度是杨皇帝的了。
他和皇后打了一身的各种疫苗,带足了各种各样的特效药物自然没什么可担心的,可是中国政府和军方却是绝对不敢大意的,他的飞艇慢吞吞一边巡视各地一边绕东南亚往印度飞的时候,印度驻军调了整整一个军跑到德里,甚至还开过去一个装甲师,另外又抢修机场调过去一个战斗轰炸机大队。先把德里所有倒毙街头的尸体清理干净,包括什么人粪牛粪也全都扔亚穆纳河里,然后又拿飞机往下喷消毒水,包括亚穆纳河边也建立取水点,所有人都不准再直接饮用河水,总之就是彻底清洗一遍这座城市,杜绝一切可能的传染源。
甚至连印度阿三们都强制必须进行身体消毒,穿防护服背喷雾器的防化兵在整个德里展开地毯式搜索,所有遇上的不论人还是动物乃至房屋家具都全部必须消毒,另外巡逻队在大街上二十四小时巡逻,发现有胆敢随地大小便的直接一鞭子,不抽出血来绝对不行,要让这座城市在杨皇帝到来前彻底换一种形象。
第六四九章
肢解
好在这时候的德里也没多大点地方,五万大军再加上征调的十几万阿三,终于还是抢在杨皇帝到达前,彻底完成了这座城市的清洗消毒工作,尤其是以后将作为陛下皇宫的红堡,更是从国内空运大量材料进行了全面的修缮。这座莫卧儿帝国的皇宫自从最后一个皇帝被英国人踢出去以后基本上就荒废了,现在来了新主人当然要好好装扮一下,虽然时间紧张但印度人民依然用他们对新皇帝的敬爱之情让它焕然一新。
当这一切都完成以后,印度人民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新主人,从遥远的曼谷经过了整整一夜的飞行之后,杨皇帝夫妇的庞大飞艇舰队带着朝霞的金辉出现在翘首期盼的印度人民视野中。整整三十艘两百多米长的巨型飞艇从天而降的场景极具视觉震撼力,尤其是中间一艘艇身描绘着金色巨龙的更是吓哭了无数小朋友,然后他们的父母被吓得面无人色般赶紧捂住他们的嘴。
这艘飞艇自然就是杨皇帝的御用了,不过最先降落的肯定不是这一艘,得先在阿三们面前显示一下皇家威严才行,首先十艘武装支援型飞艇在降落场上空一百米处围成一个圈,这些飞艇上面是带机关炮和大口径机枪的,每艘飞艇一门单管三七炮加四挺十二点七毫米机枪,十艘就是十门炮四十挺机枪全部指向地面,这样的高度下面看得可是很清楚,任何有不轨企图的很显然会在瞬间被打成渣渣。
然后再就是一千人的皇家卫队,这些士兵乘坐十二艘飞艇,不过他们可不是落地走出来,而是在下降到五百米时直接从座舱里面跳出来。看着天空中下雨般落下的士兵,地面的阿三们一片尖叫,但紧接着就看见一朵朵白花绽放,从没见过空降兵的阿三们都傻了,眼睁睁看着这些士兵缓缓落地以最快速度解下降落伞然后端着自动步枪为杨皇帝的飞艇开辟安全区。
当然这就是来装个B而已。这附近三百多辆战车,五万名士兵盯着呢,整个德里城内耗子洞都掏过一遍了,绝对不会有任何不法之徒混在欢迎人群中的。
直到皇家卫队彻底检查一遍确认没有危险了,这才向天空中发出信号,杨皇帝的御用飞艇开始缓缓降落。与此同时其他那些装载随行侍从和各种生活用品包括食材甚至饮用水的运输飞艇也跟在后面降落。
当耍足了排场的皇帝陛下挽着皇后的手微笑着出现在飞艇座舱门口的时候,周围除了皇家卫队之外,其他那些负责安全保护的中国士兵全部单膝跪地山呼万岁,一看这场面,那些阿三们不管情愿不情愿,也就只能跟着跪下了。
“都不要这样嘛。我已经说过了,以后不论谁都不兴跪拜了,都赶紧起来!”杨皇帝笑眯眯地看着面前黑压压看不到头的脑袋说道,然后还很装模作样地上前扶起一名也不知什么教的长老。
那些阿三们当然不敢就这么起来,都在那里小心翼翼地看着那些中国士兵呢,直到那些中国士兵都站起身了,这才一个个跟着站起身。
然后接下来自然是皇帝陛下和皇后发表一下圣训。总之无非就是那些中印自古亲如兄弟,今后更要像兄弟一样相亲相爱,兄弟齐心其力断金,至于小小瘟疫自然烟消云散,然后共同奔向美好生活之类的东西,足足扯了快一个小时,才在卫队保护下,登上飞艇空运而来的六轮防弹大轿车直接驶往红堡。
沿途印度人民的敬爱之情又让皇帝夫妇浪费了不少时间,直到一个小时后,描绘着金龙的防弹大轿车才驶入拉合尔门进入焕然一新的红堡。
“这个门需要改一改名字!”看着面前这座充满浓郁中亚风情的古老城堡。杨皇帝非常不满意地说。
“陛下想给它赐一个什么名字呢?”袁侍从长笑着说。
“就叫仰华门吧!”杨皇帝随口说道。
“快,记下来,通知国内以最快速度制作出来,用纯金制作,然后用飞艇空运过来。”袁侍从长立刻对身后的一名侍从说道。
一个小时后。在印度各派势力代表的共同鉴证下,由一名印度教长老和一名穆斯林长老共同为端坐在宝座上的杨皇帝和皇后分别戴上了刚刚制作完成的皇冠和后冠,这张宝座还是当年莫卧儿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留下的。而皇冠和后冠是由印度各方凑钱委托中国公司定制,皇冠上镶嵌着一块四百多克拉的大钻石,这是从非洲之星上切下来的,美女头像按照杨皇帝命令把非洲之星切成了四份,然后分别加工出了一枚五百克拉的和三枚四百克拉的。
至于后冠上镶嵌的自然就是那块英国人送回来的光之山。
就这样杨皇帝正式接过爱德华七世的班成为了印度帝国皇帝,站着拉合尔门的城楼上,看着外面朝自己跪拜的阿三们,这家伙笑得很开心,他倒不是得意的,收服印度这种小事已经不值得他得意,而是发现这个民族的确很奇葩,除了古老的都还不知道真实底细的阿育王,好像两千年来印度人总是被别人统治,而且只有在别人统治他们的时候才能实现这片大陆的统一,比如说英国人,比如说突厥人。
当然这样的民族对一个征服者来说无疑是最可爱的。
在完成了加冕仪式之后,接下来就该是最重要的一项,也就是印度各地的分割了,方案早已经拿出来,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了。
缅甸一份,首都设在仰光,孟加拉一份,当然这个孟加拉包括了原本历史上被分出去的西孟加拉,首都设在加尔各答。
孟加拉和缅甸之间的部分自然是阿萨姆了,不过名字需要改一下,阿萨姆这个名字是英国人给起的,改成人家本来的阿豪马就可以了,阿豪马共和国,首都提斯浦尔,等过些年让阿豪马人搞个寻根运动申请一下加入中国然后也就变成阿豪马省了,说到底他们实际上也就是傣族人,到时候无非皇帝陛下批准而已,杨皇帝不介意自己的印度皇冠下少了一块土地,反正也是跑到他的中国皇冠下,左手交到右手而已。
然后西北边境省,信德省,俾路支省这三省单独成立巴基斯坦自治共和国,这比原本后来出现的小巴要小一块,至于首都就放在卡拉奇。至于克什米尔,旁遮普,北方邦,拉贾斯坦邦再加上沿海的古杰拉特邦这一块儿全部作为皇室直属领地,当然是印度皇室直属领地而不是中国皇室的,然后杨皇帝亲自管理。
剩下中央邦向东一直到孟加拉这一块儿算一份儿,至于叫什么名字他们自己研究去。马哈拉施特拉,果阿,卡纳塔卡这三邦算一个,首都肯定就是孟买了,这地方可是世界级的铁矿产地呀,当年他拿来引诱日本人的好地方,到时候开发一下铁矿还是很不错的。然后再剩下那些又算一份儿,这样就等于把现在的印度分解成了八份儿,虽然没有达到十份儿的标准但也算可以了,如果看看不行的话,把缅甸再分一分,反正这时候的缅甸细算起来也不是一家。
就这样,杨皇帝把自己在地图上随意划出来的印度分割方案交给了印度各方代表们,因为未来的印度联邦帝国各自治共和国是完全的自治,而这个帝国又没有军事和外交权,所以说像帝国议会这种东西是不需要的,所以这帮人必须彻底研究清楚这个问题然后就可以拿着这个方案分家各过各的了。
“分割方案上你们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如果合理的话我一定会采纳的。”杨皇帝看着那些趴在分割方案上做研究状的各方代表和颜悦色地说道。
那帮代表们立刻表示没意见,杨丰虽然是对着地图自己划的,但也不是没有依据,缅甸不用说了,完全是被英国硬绑到印度上的,阿萨姆同样如此,本身印度斯坦族人口就没几个,绝大多数都是阿萨姆或者说阿豪马或者说中国的傣族人,孟加拉原本就是一个王国,当年英国人攻陷这个王国时候可是光黄金就抢了价值五千万英镑的,巴基斯坦不用说了那三省是主要穆斯林聚居区,原本历史上后来的巴基斯坦主体就算这三省。
至于说中间的皇室直属地,这个谁敢有意见,那是皇帝陛下的地盘,这些地方的代表们看到这个方案后都正乐得眉开眼笑呢,做杨皇帝的直属领地那可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看看科威特就知道了。
剩下三块里面马哈拉施特拉三邦以马地拉族为主,半岛另一半的那部分主要泰米尔族和泰卢固族组成,中央邦历来属于印度的心脏部分,这一带民族构成最复杂,本来就属于分无可分的最混乱部分,正合适单独一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5/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