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266


说实话现在一个毒立的印度尼西亚联邦的口号,的确已经有人开始喊出来了,尤其是这些年越来越多去中国留学的印尼年轻人,回来之后多数都在宣传建立一个毒立的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在爪哇甚至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组织,而且绝大多数都参与了这场反英战争。其他岛上那些土王们多多少少也都有点这种意思,毕竟荷兰人虽然把他们当猪养,但平常也没少欺负他们,现在只不过缺少一个有分量的领导人而已,亚齐是最近抗英战争的主力,如果他以亚齐苏丹的身份再喊出这个口号,那肯定会一呼百应的。
然后就像中国一样,搞一个联邦制帝国,玩玩君主立宪,搞个宪法挂着当牌位,这样老百姓也高兴,其他土王也没有意见,那时候恐怕不光是油田发财了,自己就是弄个印度尼西亚联邦帝国皇帝也不是没有可能。
看着苏丹陛下悠然神往的表情,何辉知道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实际上这时候已经有不少印尼土王们开始动摇,毕竟看着英国人一批又一批增兵他们心里也是很虚的。至于那些老百姓本来就对土王们没有太多忠诚,一开始在满腔热血冲击下还能英勇奋战,可血流成河之后那股气也就慢慢泄了,说到底就算赶走殖民者,回想一下当年土王们领导下的生活,也不见得强多少。那些老百姓也不傻,拼了性命赚不到多少好处的傻事他们也不想干,所以现在迫切需要让他们重新鼓起勇气,一个印度尼西亚联邦的大饼绝对管用。
至于以后,就算他们打败了英国人,恐怕也得死个百十万,到时候再把亚齐苏丹捞到的好处向其他苏丹渲染一下,那些家伙能受得了才怪呢!随随便便挑拨一下印尼内战就起来了,这招儿二桃杀三士玩得可是很高啊!
亚齐苏丹当然不知道自己实际上在一个巨大的阴谋当中,既然美好灿烂的明天已经摆在面前那就完全不需要再犹豫了,他紧接着以亚齐苏丹的名义向各岛土王,社会精英们发出了邀请,在英国人至今还没能够染指的巴厘岛上秘密举行了一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共同组建印度尼西亚联邦帝国的倡议。
他的这份倡议立刻得到了绝大多数土王们的赞成,现在有中国的例子,这样的联邦帝国和君主立宪制已经是那些正在争取自由毒立的殖民地人民最主要政治模板,这样既可以满足新派的利益,又照顾好了旧贵族的后路,可以说是最合理不过的。很快经过了一番利益上的讨价还价之后,印度尼西亚联邦帝国崭新出炉了,至于帝国皇帝,因为议会之类的都还没有,所以暂时并没有确定,但是坚决战斗,驱逐所有殖民者的原则得到了确定。
紧接着一份由印尼目前绝大多数封建领主共同签字的宣言通过人民电台广播,正式向全世界发出,在宣言中指出,印度尼西亚诸岛为印度尼西亚人民的神圣领土,不允许任何殖民者染指这片土地,为了国家毒立,为了民族自由,印度尼西亚人民将浴血奋战,直到把所有侵略者全部赶出自己的家园,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将战斗到底。
这份巴厘岛宣言把英国人鼻子差点气歪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些猴子们居然还敢这么玩,这是打脸呀,打大英帝国的脸,当初荷兰统治你们的时候一个个老老实实的,换成我们英国人来了你们立刻就跑出来上蹿下跳,摆明了欺负人嘛,虽然我们大英帝国现在走背字,那也不是一群猴子可以挑衅的。
感觉被羞辱的英国人也彻底撕下了伪善的脸皮,原本在镇压手段上还有所收敛的英军也放开了手脚,开始在各岛大开杀戒,甚至英国海军舰队还开始炮轰包括班达亚齐在内,所有不在他们控制下的印尼城市,尤其是巴厘岛上的主要城市巴塘,直接被英国人的舰炮给夷平了。他们的残暴更加激起了印尼人民的仇恨,就像杨皇帝说的,穆斯林总是很难搞的,这些家伙都喜欢复个仇什么的,有了大口号和仇恨的双重引欲,在源源不断的中火支援下,抗英抗俄的战火燃烧到了所有印尼岛屿上甚至就连英国人控制下的巴达维亚这样的大城市里,都出现了针对白人的大规模袭击活动,英国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着印尼增兵,短短几个月时间,投入到印尼的总兵力就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在印尼依然捉襟见肘,尤其是他们从印度招募的士兵中,同样也有大量穆斯林,这些士兵根本不愿意跟同样是穆斯林的印尼猴子作战,而这些穆斯林士兵,实际上是阿三军的主力,那些印度教徒打仗完全就是笑话。
这样一来英国反而发现,最好的雇佣兵居然是那些纯粹为了生计而来的日本人,这些跟穆斯林毫无瓜葛的家伙打起仗来没有丝毫负担,杀起印尼猴子也绝对干脆利落,这样一来雇佣日本人当炮灰就成了英国人最好的选择。
第五零一章
摊牌
印尼的战火已经算是熊熊燃烧起来,而且在短期内也看不到平息的可能,毕竟这中间还夹着一座年产量至少千万吨的大油田,无论那些穷疯了的猴子们还是眼中冒火的英国资本家,都不可能放过这样一座巨大的宝藏。
接下来需要操作的,就是这个阴谋中的下一个目标了。
“陛下,对于印尼的战争我们宣传舆论上该如何定调?”袁侍从长问道,现在人民电台就是整个中国舆论的基调,国内所有报纸电台都在盯着人民电台,这段时间人民电台对印尼战争反应,让那些主编们急得抓耳挠腮。”“宣传?不做任何宣传,国内的主流媒体对于印尼的事情不做任何宣传,最多以中立态度偶尔提一下,印尼人背后是咱们,这个但凡有脑子的都能明白,没必要画蛇添足,主流媒体上直接无视印尼的战争,当然一些小报就不要管了,不过要是有对英国人态度过于激烈的,就不防让主管部门找个理由查一下。
咱们越没有表态越显得这里面水深,你要明白聪明人往往都有一个毛病,喜欢胡思乱想的,就让那些聪明人胡乱猜去吧!”杨丰笑着说道。
阿根廷那边根本不需要他去操作,德国人是不会错过这个忽悠他们的机会,中英为了石油已经在印尼展开暗战,这是多好的炒作素材,自己这边再搞得欲盖弥彰一样,就由不得阿根廷人不上套了,而且这也不算忽悠他们,中国到最后肯定还是要加入同盟国的,只不过中间会有些波折而已。
不过有一个问题还需要早做准备,必须给阿根廷人一个对英国开战的导火索,这个算起来应该不难,布宜诺斯艾利斯经常有驶往德国的商船。当然不是直接驶往德国,通常都是以瑞典为目的地,毕竟英国人把赫尔戈兰湾封锁得还是很严密的。
这些船上不但满载粮食,而且还经常携带大量对德国维持战争非常重要的铜,这是目前德国最缺乏的,因为合成氨技术,他们倒不在乎硝石问题,原本历史上稍晚一些才发明的合成氨,在德国人的努力下已经开始投产了,除此之外甚至还经常有被爱国精神鼓舞的德国移民搭船回国参战。
波多黎各的中国海军手中就有四艘潜艇。另外还有一艘潜艇母舰,当然这一点外界并不知道,到时候完全可以把潜艇开到北海上给阿根廷人打沉一艘商船。实际上现在玩潜艇的并不只有德国,英法俄三国手中都有潜艇,尤其是法国人手中潜艇数量毫不输于德国,只不过他们的霍兰潜艇都很小,而且在战争中也没什么实际用处,毕竟英法水面舰队加起来就足够封锁德国了。
如果用来击沉那些驶往瑞典的阿根廷商船,还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到时候就算干了也完全可以硬着头皮不承认,毕竟从开战到现在,都是德国潜艇在击沉协约国商船。但阿根廷人也不是傻子,德国人脑子让驴踢了。也不会跑去击沉给自己运输物资的商船,想想就知道这活儿是谁干的,虽然阿根廷人不可能因此指责协约国,但内部对英法的态度肯定会发生变化。如果再击沉几艘,估计阿根廷人就很难控制怒火了。
至于自己的潜艇能不能安全有效的完成这个任务,杨皇帝是丝毫没有任何担心的。他给美洲舰队配的可不是小型潜艇,那都是些近两千吨的大型远洋潜艇,蓝本就是在民国时空他自己给潜艇部队使用的零三三,当然性能上稍微差一些,但差距也不大。这样的潜艇在母舰伴随下横渡大西洋还不跟玩一样,而他的潜艇母舰是以运输舰名义加入美洲舰队的,到时候无非就是打着去瑞典的旗号而已,谁也不会怀疑它在水下还带了一群杀手。
至于隐蔽性就更不用说了,就现在英国反潜用的水听器,能发现先进半个世纪的潜艇,那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一样,杨皇帝发现这一招儿确实挺不错,估计那时候含冤莫白的英国人得气得吐血。
另外光这一点还不行,还得让同盟国获得一场比较大的胜利,阿根廷人就算有这方面想法,也得有这方面勇气才行,这样一个小动物去挑衅一头霸王龙还是很需要想象力的,只有同盟国在战场上表现神勇,甚至看上去已经基本上快赢得战争了,阿根廷人才会真正鼓起对英国宣战的勇气。
要是让德国人打进意大利抄法国人的后路呢?杨皇帝忽然发现再祸害一下意大利人也挺不错,意呆们到现在已经在伊松佐河一带进攻得筋疲力尽了,说是强弩之末也丝毫不为过,而且他们对面的同盟国实力同样大大增强。
除了奥匈第六,第十集团军以外,德国第十四集团军也同样投入到了伊松佐河防线,完全具备打进意大利的能力,一想到德奥联军在亚平宁半岛纵横驰骋,杨皇帝就有一种很开心的感觉,如果真出现这一幕,那无疑会让很多人看到同盟国赢得胜利的曙光,毕竟法国后方根本没有任何防御,一旦没了意大利这个屏障,德国人打到马赛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问题是怎么才能让威廉把意大利列为头号打击目标呢?
实际上现在德奥对意大利根本没有太大兴趣,他们的三个集团军足够把意呆牢牢堵在边境上,根本不用担心意呆会威胁到奥匈帝国,但要是向意大利国内纵深攻击,三个集团军是肯定不够。就算意呆再垃圾,那也是一支目前已经超过两百万人的庞大军队,三个集团军打进人家老家去只能说找死了,必须得至少再增加两个集团军。可这样的话德奥就得再从其他战线抽调兵力,这对于本来兵力就捉襟见肘的德奥来说,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正是到目前为止德奥一直没有发起反攻的原因。
“妈的,干嘛非搞得这么麻烦呢?为什么不索性干脆点呢?去传我命令,召德国公使秘密进宫!”杨皇帝忽然对跟在身旁的袁侍从长说道。
“陛下是想?”袁世凯疑惑地问。
“很简单,跟德国人挑明了,玩直接的。”杨丰狞笑着说,引诱阿根廷参战同样是德国期待的,打进意大利对他们也有好处,那么就索性干脆点。
“公使阁下,您应该知道我对美国的原则,具体我也就不再解释了。”一个小时后,杨皇帝一本正经地对进宫的海靖说道。
海靖陪着笑脸,小心翼翼地看着这家伙等待他的下文,他知道这一次杨丰主动召见肯定是有大事。
“不过现在美国正在出现的一种趋势令我非常不安,大批美国资本家正在向着阿根廷转移他们的资产,当然包括他们在工业上的技术,这样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在阿根廷复制一个美国,这对于我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必须把这种情况掐断在最初阶段。”杨丰接着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加大对美国的封锁?”海靖不确定地问道。在他看来这也同样符合德国利益,美国资本家往南美跑他也是知道的,阿根廷是德国海外战略的重要目标,这些人到阿根廷,肯定会对德国控制这个国家造成严重影响,掐断这种情况,同样符合德国利益。
“不,不,对美国的封锁已经可以了,没有必要继续加大,毕竟美国人民还是无辜的,我的计划是,让阿根廷加入战争,加入你们中间,加入同盟国。”杨丰笑眯眯地说。
海靖愣了一下,但紧接着明白了杨丰的意图,这位皇帝陛下不单单是要阿根廷加入战争,他是要整个南美全部卷入战争,这样就可以彻底断了美国资本家在南美发展的道路,不得不说杨皇帝对美国人真狠,他这是一点活路都不准备给美国资本家留呀!
不过,这对德国是好事,阿根廷加入同盟国,那么智利肯定要加入协约国,智利加入协约国,那么秘鲁和玻利维亚肯定要加入同盟国,就算其他国家不卷入战争,光这些国家打起来,对德国就已经是个好消息了,因为这样就断了协约国的硝石供应,德国有合成氨技术,根本不在乎硝石供应,但英国人在乎,没了硝石英国人还打个屁。
“陛下需要我们做什么?”想到这里他立刻笑着说道。
“很简单,贵国尽最大可能把阿根廷拉进同盟国,至于如何进行这个你们去考虑,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们提一个建议,如果贵国军队迅速解决了意大利,我想这个问题就很好办了,要是你们继续从意大利向法国进攻,那么我想你们赢得战争也不是没有可能。”杨丰说道。
海靖心里一动,杨丰这话里面包含的意思可是很深呀,这可是他第一次对欧洲战争表现出倾向性。
第五零二章
决战计划
这话在海靖听来,那意义可是非同一般,此前对于欧洲正在进行的战争,杨丰始终持一种中立态度,就算上次坑意大利时候尽管报纸电台上如何翻云覆雨,他这里也始终没有发表任何倾向性的言论,但今天这话,很明显是在告诉德国,如果在德国取得决定性优势的情况下,中国肯定会加入同盟国的。他的这番表态,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了阿根廷是否加入同盟国,和中国比起来阿根廷算个屁,就是整个南美都不值一提,在离开皇宫以后,海靖立刻把这个消息发往柏林,紧接着就送到了威廉手中。
威廉当然同样清楚杨丰这番表态的意义,可以说这就等于让他看到了战争胜利的曙光,打到现在德国也同样已经筋疲力尽,超过两百万人的伤亡,国家财力的枯竭让他和德国政府也是在咬着牙支撑,早就盼望着结束战争,当然是在胜利的情况下结束战争。
现在杨丰已经把道给他划出来了,德国如果能够解决意大利从背后进攻法国,也就等于把法国逼上了绝路,然后中国才有可能向他下注,说到底杨丰的目标还是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收益,让德国人浴血奋战,他好跟在后面坐享其成,虽然这一点很让人郁闷,不过对德国来说,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而且从目前战场上的形势看,这也的确不失为一个扭转困境的突破口,无论东西两线,实际上双方都已经回到胶着状态,谁也没有能力奈何对方,协约国固然无法攻破同盟国的防线,同盟国也同样无法攻破协约国防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谁也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状况。但意大利战线上不一样。意呆们在战场上的表现纯粹就像一个笑话,以德军的战斗力,想要在伊松佐河防线获得突破并且打进意大利,绝对没有任何问题,只需要再有一个集团军投入战场,然后奥匈也再投入一个集团军,五个集团军的兵力足以横扫整个亚平宁半岛。
意大利北部一马平川,接着可以轻松一直打到都灵,虽然法意边境都是山区,但两国之间却有着发达的铁路交通。和杨丰设想的进攻马赛不一样,威廉的目标是里昂。都灵有直通里昂的铁路,一八七零年著名的塞尼山隧道就已经建成,而且那里有不只一条路线可以横穿阿尔卑斯山进入法国腹地,当年拿破仑甚至在那里修过公路。而一旦从都灵攻入法国,那么整个法国实际上就算完了,他们现在所有军队全在马恩河防线上,就算知道德国进攻里昂也撤不下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军在自己后方长驱直入。
然后中国参战会成为压垮法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没有任何胜利希望的情况下法国人只能屈服,一旦法国投降,英国就没有继续战斗的意义了,最后只能求和重新分配世界。在明白了意大利之战的意义后。威廉和手下的将军们立刻激动起来,打了快两年了,这可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曙光。
当然就算德国人明确了目标,他们也不可能短期内在伊松佐河发起进攻。他们首先得再挤出一个集团军来,而且这个集团军的战斗力还必须足够强,也就是说他们不能用新兵。必须得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才行,可现在他们无论从哪个战场,都抽不出一个集团军了,无论哪个战场,抽出一个集团军都得冒整个战线崩溃的危险。
唯一的方法就是分散抽调,这里抽点,那里再抽点,东线凑一个军西线再凑一个军,另外再从戈尔茨男爵那里抽一个军,这样东拼西凑最后基本上一个新的集团军就出现了,至于那些被抽走的部队,只好再征新兵补上,这样德国第十六集团军也开始了组建。按照一个集团军平均二十万人的规模,现在德国仅在战场上维持的就超过了三百万,加上之前伤亡的,为这场战争光陆军德国就已经动员了近六百万,如果算上海军这个数字就更恐怖了。可以说青壮年基本上都上了战场,现在德国的工厂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女工和老人小孩在工作,农村因为缺乏劳动力,甚至开始出现大量农田荒芜,粮食紧缺让整个国家都勒紧裤腰带,真可以说是有点山穷水尽的味道了。
当然他们的对手也差不多,英国还好点,毕竟他们死的人最少,俄国虽然人员上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财力却已经差不多山穷水尽了,至于法国那更是人财两空,现在法国政府正腆着脸找中国看看能不能贷点款,当然爱好和平的杨皇帝自然是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把高棉和老挝保护权卖给咱们?开什么玩笑,我随随便便一把就拿过来的东西还需要买吗?”杨皇帝对于法国人的天真感觉很好笑,那两个小国家的法军说实话他吐口唾沫就淹死了,等开战后根本不需要浪费多少力量就能抢过来,干吗还要浪费钱去买?如果是那种打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耗费比较大的投资的,他是不介意买的,像这种根本用不着花多少军费的地方抢当然比买划算。
“看来这法国人也的确山穷水尽了。”张权很感慨地说。
“山穷水尽应该还不至于,好歹人家当年也曾经有过好时候,无论波旁王朝还是拿破仑,都给他们留下了不少底货,尤其是拿破仑时代法国横扫欧洲,得抢了多少黄金白银回去,虽然后辈败家也败不了那么快,他们这是在试探,试探咱们的立场。”杨丰淡淡的说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张权问道。
“拖,拖着吧!”杨丰很无所谓地说。
他这一次倒是真把人家法国想复杂了,法国是真没钱了,应该说这时候的法国甚至不如原本历史上一战时候,毕竟这之前还多了一个越南战争,让杨丰给敲了五亿金法郎,而且海上军备竞赛也严重抽空了法国的资本。这场战争打到现在,几乎半个法国都打烂了,尤其是巴黎被毁更是让法国失去了最主要工业基地,而且北部洛林铁矿的丢失更让他们连钢铁都得从外面买,能支撑到现在已经实属不易。
从中国没搞到钱,法国人也就只能另外想办法了,但现在除了中国真就没有其他土豪可以给他们借款了,欧洲瑞典和奥斯曼帝国都有钱,但他们不可能借给法国,相比起来这两家和德国的关系远比和法国要好得多,剩下西班牙同样如此。唯一能够借给他们的也就只有美国了,毕竟现在世界上也就这么两个主要共和国,互相之间关系一直很好,想当年如果不是法国人,估计华盛顿早让英国人吊死了,现在法国困难的时候,美国人自然不能不管。
虽然这些年美国被杨丰祸害得更惨,但因为最近农产品的大规模出口也着实赚了不少,而且布莱恩这个人还是很够义气的,也的确想着知恩图报一下,但问题是现在美国人也不敢呀?谁知道他们借给法国钱接着杨皇帝会不会来揍他们?
“告诉美国人,这种事情我们不会干涉的,他们是否允许法国人在美国市场上推销国债那是他们的自由,中国是不会干涉的。”杨丰对张权说道。他真没想到布莱恩居然会如此可爱,不过既然美国人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土里刨食赚到的金银打水漂,那么他当然不会反对,反正这些钱最后多半还得漂到他的口袋里。
“这件事恐怕最终也只是法国人一厢情愿而已,现在这种局势下,就算美国政府同意法国人在美国推销国债,到最后恐怕也没有几个人会买,那些美国资本家也不是傻子,目前这种局势还很难看出胜负,而且看上去协约国好像还处在下风,虽然投资需要承担风险,但风险太大肯定不会有人干的,到最后恐怕也就是那些法国裔美国人会买点,没多大意思。”张权笑着说道。
“你说咱们要是在美国拉他们一把怎么样?”杨皇帝忽然阴险地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引诱美国人购买法国国债?”张权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对,咱们不但在宣传上帮他们,而且还可以让部分在美国的华人也买点,不用买太多了,买个几百万就行,他们买完后送到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会给他们直接兑现,当然对外不能声张。这样无非就是花个几百万,最后却可以给美国人造成一种错觉,让他们以为咱们最后会帮协约国,然后他们就会大量购买法国国债,等法国战败后,他们手里的法国国债自然也就成了废纸。
而法国人在美国卖出的国债收入,最后反正还得拿来找咱们买东西,这就等于又把美国人的钱直接抽到咱们手里,只给他们留下一堆最后擦屁股都嫌硬的废纸。”杨丰笑着说道。
第五零三章
意大利
应该说他的这一招儿可是极狠,不管历史上有什么纠葛,说到底美国的英法裔移民在这场战争中,感情上还是更多倾向于协约国,当然只是一种感情倾向而已,为了这点感情就掏出自己的血汗钱还是不太可能的。
但如果有这种方式的引诱那肯定就不一样了,连华侨都开始购买法国国债,那么其中隐含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更何况那些主要由英国财团控制的美国媒体,肯定也会借此全力炒作,这样一来就由不得那些美国投资者不上套了。
最近这两年,美国人通过农产品的确从中国和欧洲赚了不少金本位的华元,英镑,法郎什么的,这些钱杨丰早就惦记着从他们手里抠出来了,现在可是得着了好机会。法国人的国债肯定不会以要美元为主,银本位的美元只能在美洲买点粮食,铜,硝石之类东西,而法国人最缺的是中国的军火,这个是需要黄金购买的,这样就等于法国人帮助杨丰把美国人好不容易攒下的黄金给抽了出来,这样的好事杨皇帝当然要全力支持。
“哎呀,这个布莱恩真是,真不知道该说他善良,纯洁好呢,还是该说他是个傻瓜好呢?”杨皇帝对于把屁股伸过来的美国总统阁下的确有点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有时候他甚至都感慨自己的人品,居然能摊上这样一个令人愉快的对手。
实际上布莱恩也没有别的选择,美国资本市场控制在英国财团手里,纵然老摩根这样的也不过是罗斯切尔德家族在美国养的一条狗,有了英法裔移民的感情基础,这些财团在媒体上的大肆蛊惑,很容易被忽悠的美国人如果要在这场战争中下注,那也就只能向协约国下注,当然这些就不关杨皇帝什么事了。反正他们输得越多自己得到的就越多。
德国人在准备发起他们的决胜之战,同时游说阿根廷加入同盟国,法国人在美国拼命推销国债,英国人和俄国人在东南亚的两处战场上继续疲于奔命,加勒比海同盟的舰队游弋美国沿海,继续已经快两年的封锁,中国和杨丰的那帮小弟们手中所有工厂则在拼命生产,源源不断供应着两大集团的战争消耗,这场已经快蔓延整个世界的大战就这样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一九零七年元旦刚过,意大利人的天突然塌了。
“飞艇。德国人的飞艇!”伊松佐河防线上,那些正躲在战壕里享受平静的意呆们,一个个瞠目结舌地看着他们头顶的天空,仿佛一片高速移动的乌云般,一百多艘大型飞艇遮天蔽日般飞临他们的头顶,不但缺乏战斗机而且缺乏防空武器的意呆们傻了一样看着这一幕,紧接着发出无数绝望的尖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