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贩子的崛起(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266


这时候梦工厂可是捧出来不少女明星,这些电影明星在巴黎格外受追捧,估计弄好了,说不定还能给后世法国人,在增添一个自由引导人民的好素材。
其实他能想到的,别人也能够想到,还没等他这边动手,英国人就已经开始动用媒体力量,在巴黎大肆鼓舞法国人民的战斗意志,甚至就连杨丰的明日报和人民电台,都得到了英国政府的秘密资金,让这两家影响力巨大的媒体,帮助他们鼓舞法国人民。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含蓄的威胁,比如说俄国公使就对卢贝转达了俄皇陛下的担忧,声称如果法国人连自己的都都无法保护,那么作为盟友,他们将非常怀疑法军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是否还值得他们信赖。
英国人泰晤士报甚至公开评论,如果法国连自己的都都不去保护,那么英国人又有什么必要为了帮助法国,进行一场没有意义的战争呢?
言外之意如果法国人不战而逃,那么英国人还打什么打,干脆跟德国人和谈算了,反正德国人又没打到英国,现在出兵完全就是为了保护法国,可你们法国人连自己的都都不保护,那么我们干嘛要当这冤大头?
英国人本来对参战就不是很热情,这时候再经过报纸一宣传,那些老百姓更有意见了,就是嘛,人家自己都不在乎,咱们去拼那命干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政府终于做出了坚守巴黎的决定,并且任命在越南战场上表现突出的加里埃尼上将,为巴黎城防司令,统帅包括从前线逃回来的法军和巴黎市民自组织起来的民兵在内,一共二十万大军死守巴黎,等待从全国各地征调的援军赶到。
第四三一章
为了尊严
卢贝总统的选择,立刻为他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甚至就连中国的报纸都不吝赞扬,明日报都把他形容成背水一战的项羽了,并且乐观地估计,只要法国人齐心协力,绝对能做在自己的首都打败德军。
包括欧洲的报纸也是这样认为,英国的一些专家们包括一些退役的英军老将,甚至煞有介事地在报纸上对战场进行细致地分析,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个角度深入研究,并且得出结论只要法国人能在巴黎坚守半个月,那么德军就只有全线溃败这一个选择了,这种论调通过电台广播,极大得增强了巴黎人民的信心。
这一点至少从战场局势上看不是没有可能,毕竟一支支新编成的法军,正在像当年一样高唱着马赛曲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赶来,而正在向着巴黎进军的德军也不过三十多万,虽然势头凶猛,但战线拉得极长,略微有点军事常识的,都能看出德军的问题,这些人如果在短期内无法攻下巴黎,那么别说英国援军赶到了,就是法国人自己的援军赶到,也足以把他们咬死了。
虽然德国人同样也在不停地武装起他们的青年,然后源源不断投入到各处战场,但如果俄军在东线发起百万级别的进攻,那么德军恐怕很难有能力向西线增兵的,毕竟他们是两线作战,一想到俄国那庞大的人口数量所蕴含的战争潜力。法国人立刻就心情平静多了。
说到底这场大战中,协约国最大的信心保证就是俄国的人口,这时候的德国总共也就六千万人口。而法国只有三千万多一点,英国本土人口跟法国差不多,甚至还要略微少一些,但俄国不一样,这个庞大的帝国,是目前在不包括殖民地的情况下,仅有的两个过亿的列强之一。在一九零零年之前,俄国人口就已经超过一亿两千万了。现在估计得接近一亿四千万,努努力动员一千万军队很轻松的。
想想那样的场景,将是多么的令人热血沸腾。
可惜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乐观的法国人。忘了考虑那些仓促武装起来的灰色牲口们,是不是具备教育水平堪称世界第一的德国人同等的战斗力,另外还有就是俄国的工业实力,是否能够支撑这种规模的军队作战。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目前正在俄国大量被武装起来的农民,很多手中甚至连步枪都没有,这些年尼古拉的确捞了不少,可问题是绝大多数都砸在了海上军备竞赛里面,到现在俄国已经服役了十艘完美战列舰。另外还有近百艘各种各样类型的柴油机战舰,想想就知道仅靠卖石油,橡胶和毒品能攒出这么一支庞大的舰队是多么不容易。
而且俄国的工业化水平非常低。除了卖点资源也就还有农业能拿得出手,本国的军工产能严重不足,很多武器都是依赖进口,尤其是从瑞典进口,但开战以后瑞典政府肯定是不能允许向他们出口武器了,毕竟和德国离得太近。给俄国人卖钢材卖原料都无所谓,直接卖武器就很过分了。威廉不敢找杨丰麻烦,找瑞典政府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现在尼古拉正在满世界寻找军火供应呢!据说俄国皇后陛下都准备访问北京了,虽说是去欣赏中国的秀美风光,但到底欣赏风光之外还有没有别的事情,这个就很难说了。
当然这些事情就不是法国老百姓能够想到的了,他们只需要知道自己拥有一个可以动员一千万大军的盟友就可以了。
很快就在整个法国,乃至整个协约国一片保卫巴黎的狂热口号声中,德军终于兵临城下了,最先到达的依然是小毛奇和他的第四集团军。作为一名拥有高贵血统的容克贵族,他首先向守城的法军指挥官加里埃尼上将发去了一份最后通牒,限期二十四小时内缴械投降,否则强大的德意志军队将碾平这座城市,同时也向巴黎市民发出警告,巴黎已经属于交战区,同样给他们二十四小时时间撤出自己的家园,否则德军将无法保证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当然,这家伙如此具有绅士风度的主要原因,是他的那些超大口径攻城炮还没运到,这一次他手中可不光有大贝尔莎,还有大量口径稍微小一点的,比如说三零五的斯柯达巨炮,以及大量二四零,二八零之类口径的,这段时间他的部队冲得太快,的确就像李云聪估计的,跟物资补给已经脱节了。
实际上跑到巴黎城下的德军士兵们,也根本没有能力立刻发起进攻,这些家伙累得都跟狗一样了,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他们攻击前进了几百公里,这速度都快赶得上当年横扫欧洲的蒙古骑兵了,虽然有铁路和公路依托,但一个个依然跑得筋疲力尽,如果法国人胆子大一点发起反攻的话,说不定还真能收获一次类似原本历史上马恩河一样的奇迹。
可惜加里埃尼并没有这样的胆量,就算他有,他手下的将军们也没有,那些被德军从埃纳河前线一路撵到巴黎的将军们,很难有这样的勇气。
不过保卫巴黎的决心他们还是有的,毕竟人都是要脸的,如果这一次再丢掉巴黎,那估计法国人就永远沦为笑柄了,加里埃尼上将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小毛奇的最后通牒,包括巴黎的人民也同样拒绝了德国侵略者的警告。这座拥有着四百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的所有街道上,到处都是自发武装起来的平民,宣传车架着大喇叭不停穿梭,播放着由那些明星们发出的战斗口号,甚至第二国际的人也加入了抵抗侵略者的行列,马赛曲,三色旗,自由的呼声充斥整个巴黎。
在加里埃尼指挥下,法军在巴黎周围布置了三道防线,而且还在巴黎市民帮助下,像当年自己互相放血的时候一样,在这座城市的市区布置了大量街垒,准备一旦外围防线被突破,就在城里和德国人打巷战。看得出法国人这一次的确是豁出去了,这一战不但关乎自己的国家命运,而且关乎法国男人们的尊严,哪怕为了洗雪三十年前的耻辱,他们也要让德国人看看,法国男人也是堂堂正正的爷们儿。
就这样二十四小时过后,一九零五年二月一日,巴黎北部的德军阵地上,随着数千门各种口径大炮同时发出怒吼,不计其数的炮弹呼啸着划过天空,用这魔鬼的狞笑奏响了德法巴黎大战的序曲。
“战斗吧,法兰西人民们,勇士的鲜血浇灌出最璀璨的花朵,他们短暂而高贵的生命,将如划过夜空的流星般绚丽,他们的精神将随花岗岩纪念碑而不朽!”北京的皇宫内,杨皇帝像个尿崩的诗人般咏叹着。
血战巴黎啊,多少人期待的场景即将变成现实,估计这一刻在发出同样咏叹的绝对不只他一个,相信在整个世界的支持下,法国人会在自己的首都,用死亡捍卫法兰西民族的尊严,用毁灭谱写壮丽的史诗,至于胜败已经无所谓了,法国人已经用他们战斗的号角,让整个世界看到了拿破仑时代那支所向无敌的法兰西军团。
至于拿破仑时代法国死了五百万人,这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了,英雄嘛,脚下总得踩着鲜血和白骨才行。
不过作为著名和平主义者,杨皇帝也同样需要发动一场战争了,欧战打响的消息,让那些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美国资本家们简直喜极而泣,这年头谁都不是傻子,他们自然明白这场战争对美国意味着什么,纵然工业实力大幅下滑,美国工业依然牢牢占据着世界第四的规模。
而且他们之所以落到今天这种地步,完全是外界打压的结果,中国和瑞典的新技术打压,白银大量涌入造成通货膨胀的成本打压,邦联工业发展造成的人才流失,巴黎和约规定的不平等关税带来的德国工业品倾销,美西战争及墨西哥战争给美国造成的巨额资本损失,仅仅墨西哥战争就让美国人几亿美元的投资血本无归,另外还有中德俄三国在中南美洲大肆扩张造成的市场流失,因为强敌环伺,而不得不维持庞大的陆军所造成的军费负担,这些就像一道道枷锁般套在美国工业的脖子上。
然而欧洲的爆发,让他们脖子上绝大多数的枷锁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疯狂吸入工业品和资源的无尽黑洞,而这两者恰恰都是美国最不缺乏的,可以说就算美国所有工厂开足马力生产,也丝毫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一想到将恢复美西战争之前美国工业的盛况,现在的美国资本家们,就差聚在一起开舞会庆祝了。
但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只罪恶的黑手,正准备毫不留情地掐灭他们希望的火焰。
第四三二章
欧佩克
“想发财?哪有那么好的事!”就在美国资本家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时候,北京的皇帝陛下狞笑着说道。
这家伙针对美国的阴谋,已经得到了整个加勒比海同盟各国一致的拥护,无论哪个成员国,都将从封锁美国中受益,尤其是以石油出口为经济支柱的美利坚联盟国和墨西哥,克伯森和桑托斯两位总统阁下很清楚,目前占世界原油产量接近五分之一宾夕法尼亚油田,一旦原油运不出美国,那么对于世界油价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这种战争期间。
至于西班牙,同样非常期待美国的工业品被堵在家里,那样的话他们想发战争财可就容易得多了,虽然西班牙工业规模并不算大,但仍然可以算得上一个工业国,尤其是紧靠法国的陆地优势,更是给了他们极大的便利。
而德国虽然也从美国进口物资,但相比起来,美国人的出口主要目的地还是英国,同样断了这个供应源,英国人的损失远比德国要大得多,再说杨丰也给他们找好了足够的供应源,所以德国人对此同样非常热心。在由袁侍从长出面,把四国驻华公使全部召集到一起略微商议一下之后,这个计划很快就确定下来,不过这时候杨皇帝却突然又冒出一个很好的创意,在封锁美国以后,好像已经完全具备了组织一个欧佩克的条件。
现在世界最主要石油出口国第一就是奥斯曼帝国。第二是美国,第三是俄国,第四是邦联。第五波斯,第六罗马尼亚,第七墨西哥,其他还有危地马拉,不过这个国家的原油都是运到德国的,再就是尼日利亚,这个同样只供英国。而且产量少得可以忽略不计,缅甸和奥匈帝国都还有一点。产量同样可以忽略,至于德国和中国的原油是不可能拿来出口的,这就是目前整个世界的所有产油国。
而最前面那七个国家,控制着目前世界百分之九十五的原油出口额。杨皇帝发现自己一不小心也搞出了一个石油七姐妹来。
这里面受他控制的有四个,如果再把美国封锁,那么也就剩下了俄国和罗马尼亚不在他掌握中,但真要搞一个类似欧佩克的组织,罗马尼亚一定不会错过的,这个小国家目前身份非常尴尬,俄国人担心德国获得他们的原油,已经在边境上部署了整整二十万大军,另外黑海舰队天天在他们家门口游荡。而德国人同样担心俄军进入罗马尼亚。彻底掐断他们从罗马尼亚获得原油供应的可能,威廉派到奥匈帝国的那一个集团军不是去帮助奥匈帝国阻击俄军的,他们的真正任务就是罗马尼亚。另外奥匈军队也有一个集团军在罗马尼亚边境上,多瑙河上的炮艇更是随时准备顺流直下,这些日子同样出身霍亨索伦家族的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那日子过得可真叫度日如年。
“不对,不应该把罗马尼亚拉进来。”杨皇帝忽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很蠢的错误,如果把罗马尼亚拉进自己的欧佩克里面。也就等于多了一个分享财富的,这可不是一个生意人应该有的想法。
“我真傻。真的!”这家伙一脸痿人的睿智与深沉自言自语,搞得袁侍从长和一帮内阁大臣们莫名其妙。
“告诉桑托斯,让他出面邀请目前几个中立的石油输出国代表一起到墨西哥城,共同商议在战争情况下,各国将如何应对世界局势,把声势做得大一些。多在报纸电台上做做宣传,不能光让人听到战争的炮火,也听听和平的声音,把美国,罗马尼亚都邀请过去,另外把咱们的代表也一起邀请过去。”杨皇帝阴险地说道。
这家伙的目标很简单,目前罗马尼亚还没有遭到入侵,完全是因为卡罗尔一世还没有做出选择,不论他倒向德国,或者倒向俄国,哪怕不是加入其中一方,仅仅是表现出对另一方的倾向,那么剩下那只霸王龙,会毫不犹豫地一口咬下去,估计罗马尼亚人也不会傻到在这场战争没有看到结果的时候做出选择。
从现在的情况就可以看出,罗马尼亚人是准备继续做墙头草的,虽然他们暂时拒绝了俄国人要他们停止向德国供应原油的要求,毕竟目前原油一致被认为不属于军事物资,他们的拒绝完全合理,但供应量却比以前大幅减少了,同时和俄国人表现得非常亲密,甚至罗马尼亚王储都访问了莫斯科,说白了就是在拖,能拖多久拖多久。
杨丰的目标就是把罗马尼亚邀请进欧佩克,让他们舍不得停止对德国出口原油的暴利,另外让哈米德二世邀请他们,签一份类似同盟的协议,当然不是真签,而是做出一个要签的姿态,让外界误认为,中国和奥斯曼帝国将为罗马尼亚提供保护,这一点罗马尼亚人肯定会欣喜若狂的。
如果这份协议真变成现实,那么无论德俄是肯定不会再敢进攻罗马尼亚,谁都明白一旦把中国和奥斯曼帝国推到另一边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这样罗马尼亚就再无需要顾忌,然后他们会敞开了向德国供应原油,当然也会向英法供应,但是他们的原油对英法来说可有可无,这两个国家不缺原油供应,对德国却是至关重要。
要想避免出现德国获得这个稳定而且巨量的供应源,协约国集团唯一的选择,就是抢在协议签署前对罗马尼亚下手,一旦俄国入侵罗马尼亚,也就等于把这个国家推到同盟国的怀抱里了,为了保护罗马尼亚,德国和奥匈帝国一定会大规模出兵的,双方必然在罗马尼亚展开大战,至于往后的事情,就不是杨皇帝需要关心的了,他只需要知道自己又少了一个分钱的就可以。
反正谁输谁赢,罗马尼亚都会打烂的。
这样一来还游离在他的控制范围之外的,也就还剩下了俄国的巴库油田,虽然尼古拉抢回阿拉斯加以后,杨丰帮他进行了石油勘探,确定阿拉斯加的确有大油田,但问题是那里恶劣的环境限制了石油开发,到现在也仅仅有四口油井投产,每年产量不足一百万吨。
不过巴库油田他就真得没什么办法了,那地方在里海边,唯一靠得近的只有波斯和奥斯曼帝国,波斯虽然是德国盟友,但却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头顶俄国,旁边英国,无论有什么企图都会在最短时间内被碾成渣渣,德国人就算有心帮他们,也是绝对够不着的,这个国家目前很老实。
而且杨皇帝也希望他们老实下去,毕竟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保证马斯吉德苏莱曼油田的生产不能受到任何影响。
既然巴库油田解决不了,也就干脆扔到一边了,反正这一座油田也没什么大不了,至于剩下那些油田,就都应该说基本上控制在他手里了,帝国石油他拥有百分之三十股份,哈米德二世拥有百分之二十,加上波斯国王就过半了,墨西哥石油他自己占了百分之八十股份,东德克萨斯油田就是他的,什里夫波特油田他有百分之五十股份,这样一个欧佩克就完全等于是他自己的。
再把美国沿海一封锁,世界原油供应就几乎可以说彻底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了,什么叫垄断巨头,这就是垄断巨头,为了这美好的前景,他必须要战斗。
就在接到杨皇帝电报后,墨西哥总统桑托斯,正式向中华帝国,奥斯曼帝国,美利坚联盟国,罗马尼亚王国,美利坚合众国,波斯王国,危地马拉共和国等七个目前没有被卷入战争的石油生产国发出邀请,邀请他们派出代表到墨西哥城,共同讨论如何应对世界局势的时候,中国海军贺兰号,巫山号战列舰,洪武号,开皇号战列舰巡洋舰驶离定海军港,对外声称将展开横跨太平洋的远航训练。
伴随它们的还有三十艘巡洋舰和大型远洋驱逐舰,这支庞大的舰队目的地是中华帝国金州省的省会旧金山。
那里是中国海军东太平洋舰队母港,拥有包括已经被重新分类为重巡洋舰的天山号和长白号在内,一共二十四艘巡洋舰和驱逐舰,除此之外在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皇室直属地还有美洲特遣舰队,拥有以四艘同样划分为重巡洋舰的公主级为核心的十六艘战舰,另外还有十二艘登陆舰。
不过这支舰队的远航,在国际上倒没有引起什么关注,整个世界的目光这时候都聚焦巴黎,欣赏德法之间的巴黎大战呢,再说了人家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的海军调动关别人屁事,就连美国人都没在意,刚刚获得连任的布莱恩总统和国会议员们,现在正因为得到桑托斯的要求而兴奋呢!很显然他们也意识到了,这时候所有石油输出国共同组成一个联盟的好处。
第四三三章
飞艇
就在各方代表齐聚墨西哥城,研究如何应对欧洲战争,或者干脆点说原油价格涨多少才能满足一帮产油国,特别是杨皇帝陛下胃口的时候,德法依然在巴黎杀得血肉横飞。随着德军整整三个集团军全部投入战场,原本就是一帮残兵败将加民兵凑起来的法军立刻撑不住了,第一道防线在不到两天时间内被沃尔希率领的第六军再次以装甲车突击撞开。虽然即便突破了这道防线,德军依然仅仅是打到巴黎郊外,但问题是他们的巨型攻城炮,已经可以打进巴黎市区了。
可怜的巴黎市民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地狱,头顶一枚枚超大口径炮弹不停呼啸着落下,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响彻整个城市,狂暴的毁灭之力轻而易举地让一座座曾经代表着这座城市那文明与艺术之美的建筑瞬间变成瓦砾,无数老弱妇孺拥挤在漆黑的地下室里,用恐惧的尖叫等待命运的裁决。
协约国报纸愤怒地谴责德国人的暴行,把小毛奇和他后面的施利芬伯爵直接形容成了屠杀平民的刽子手,不过小毛奇一句简简单单的误炸就把一切指责打发了,大炮这东西哪有那么准的,尤其是超大口径攻城炮,偏个几百米那还不是很正常,对于这样的误炸我们深表遗憾。
再说了此前已经给巴黎市民发了警告,要他们二十四小时撤离,如果不撤离对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概不负责,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总之原本历史上德国拼命搞出巴黎大炮才勉强实现的目标,已经在小毛奇手中轻松变成现实,而且原本一战中德国人向巴黎发射的所有炮弹达到的战果,还不如他的炮群一个小时收获得多。
而且德军正在全力突破第二道防线,如果再突破这道防线,就连德军师属的一五零重炮都能把炮弹砸进巴黎市区了。
为了拯救他们的首都。不计其数的法国人正在从全国各地涌来,这些仓促武装起来的法国青年们顾不上丝毫的休息,一到巴黎就一个师,一个旅甚至一个团一个营地投入到了东北方的战场,然后在德军的炮火中里面粉身碎骨,同时德军的后续部队也在源源不断赶到,一批又一批加入这场杀戮的盛宴。
整个巴黎已经变成了一台巨大的绞肉机,血肉飞溅中绞干两个列强的血,满足着那些用心险恶的看客们的胃口,英国人虽然承诺最多一个月就可以向法国战场投入五十万陆军。但除了宣传上不遗余力,国内的战争动员却丝毫没有加快的迹象,已经增加到了十五万的英国远征军,则继续在康普雷战场和德国第一集团军僵持。
很显然英国人的目标极不纯洁,他们是想等法国人和德国人杀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大规模投入战场,然后以最小的代价击败德军,这样一来不但打败了德国而且极大得削弱了法国,说到底英法之所以凑到一起。完全就是被德国人逼得,真要论起来英法做为世仇的时间明显比德法作为世仇的时间要长得多。
至于东线的俄军倒是的确向东普鲁士发起了进攻,不过并不是他们向法国人承诺的一百万人,而是仅仅四个集团军。这一点倒不是尼古拉故意的,俄国落后的交通体系,使他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把他那个数千万平方公里庞大帝国土地上的农民召集起来。
好在他们对面也仅仅只有德国第八。九两个集团军,但可惜在这里俄国人依然无法突破德军固守的防线,而且对东普鲁士的进攻。也暴露出了俄军最大的弱点,除了那些战前就有的主力部队之外,开战后新武装起来的灰色牲口们战斗力极差,在战场上完全就是炮灰。
不过好在尼古拉也是把他们当炮灰看的,所以根本不在乎这些灰色牲口们死多少,凭借着他们的前赴后继,俄军倒也在加里西亚战场取得了不小的收获,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苦战,付出了超过三十万人的伤亡之后,俄军终于夺取了加里西亚,奥匈帝国则损失了超过四十万人,但就在加里西亚战败的同时,奥匈帝国也彻底占领了整个塞尔维亚,打通了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陆地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里西亚战役中出现了真正意义上对地轰炸,不过不是用飞机,而是用小型飞艇,四架德国飞艇向一个俄军集结地投下了大约两吨炸弹,因为风力干扰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仅仅给俄军造出了不足百人的死伤。
“公使阁下,你们的飞艇太小了,看看我的飞艇,一下子可以装十吨货物,而且使用最安全的氦气,根本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你们那些氢气飞艇,随随便便一颗涂上白磷的子弹就能把它变成火炬。”杨皇帝得意洋洋地看着面前正在缓缓升起的巨型飞艇对身旁的海靖说道。
他的皇家飞艇完工了,不过他自己乘坐的目前还在后期装修中,现在拿出来显摆的是护航型,十几艘个头甚至堪比战列舰的巨型飞艇起飞的场景可以说无比壮观,就连杨皇帝自己以前也没见识过。这些艇身描绘着皇室蟠龙徽章的黑色飞艇,上面根据自己的名称,分别描绘着各种怪兽,而且基本上都是些山海经里面记载的,看上去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在数十万人瞠目结舌地注视下缓缓离开地面,就恍如从神话中走来一般极具视觉冲击力,很多观看表演的年长老百姓都不由自主地跪下山呼万岁了,在他们看来这不是工业品,而是万岁爷制造出的神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