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校对)第1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885

  朱由校这次倒没有尴尬,只觉得挺有意思。
  身为人父,看的也不一样,他从自己女儿那双清亮的双瞳看出,等这丫头长大,一定是贤惠淑德的大明长公主。
  至于封号,就和历史上用这个名字的天启一朝长公主朱淑娥一样,为永宁公主吧!
  想到这里,朱由校目光变得坚定。
  历史上那个长公主朱淑娥一月后夭折,自己这个虽然与历史上的不是同一人,但也要严加防备。
  皇长子、皇长女既然都已出生,那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保护住自己孩子,更是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二百章
朝鲜战争胜利
  皇长子朱慈燃。
  皇长女朱淑娥。
  这一子一女的相继降世,让穿越二载以来的朱由校,首次感受到了,自己现在就是这个世界的人,而不是什么没有根基的穿越者。
  他的根,已经扎在这里。
  当晚,朱由校在咸福宫留宿的消息,传遍了内廷,听见的人无一不是吃惊。
  所谓的裕妃自册封后便遭皇帝厌弃的传闻,至今也是不攻自破,就连咸福宫的宫人们,待遇都被内府提升了不少。
  这就是皇帝的影响力。
  朱由校身为皇帝,一件事的抉择上,往往会对其他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整个下半生,起到决定性影响。
  后宫毕竟不是主旋律,朱由校的目标,是拯救这个濒临破碎的帝国,甚至,让它变得比以往更强。
  第二天,朱由校在童静儿的服侍下穿戴整齐,照常来到西暖阁理政,当他坐在龙椅上,见到军机房的几位军机大臣,早早便各自来到位置,批阅文书。
  朱由校畅快的舒了口气,将目光转向御案上堆积不少的章奏,仅是一夜,就多出了至少数十份。
  叹了口气,朱由校拿起最上面的一份,看了起来。
  首先是山东地区的大震救灾问题,在王在晋、杨肇基等人的处理下,已经接近尾声。
  朝廷在天启二年的山东大震中,积极运作,有效避免了历史上重大的伤亡。
  首先是杨肇基为首的各部官军及时调入齐鲁大地,将还在萌芽之中的乱匪闹事,挨个剿除干净,维持了地方治安。
  其次,便是王在晋等赶赴郓城的各地官员,都在灾后灾事务上尽心尽力,各行各事。
  值得一提的是,王在晋通过这次赈灾,发现了两个人才——杨嗣昌、温体仁。
  这两人在赈灾中事事亲力亲为,帮助地方官府迅速重建,可以说这次山东赈灾,到处都有他们俩的身影。
  温体仁,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出身浙党,现在的他,还只是个不闻一名的地方官吏。
  没有人会知道,就是此人,在后来的崇祯年间,斗垮东林党,逼退周延儒,位极人臣,率领沉寂多年的浙党再度成为执政党,成为崇祯治下在位最长时间的内阁首辅。
  至于杨嗣昌,也是个名人。
  论出身,他是东林党重臣,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杨鹤之子,异常显赫。
  论功名,他在万历三十四年高中举人,又在万历三十八年名列甲榜,是旁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论志向,他是历史上明末少数文臣出身,但却投笔从戎,不避名节,肯效皇命,亲自追剿流贼的内阁督师。
  当然,后来杨嗣昌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也颇为人所诟病。
  看见王在晋举荐了他们两个,说实话,朱由校还是挺高兴的。
  温体仁就不用说了,妥妥的帝党,但是这货野心很大,不一定干那屈居人下,给阉党当儿子的事儿。
  要是想在东林党、阉党之外再弄出一个党派来平衡朝局,温体仁是最佳人选。
  当然,凭浙党如今的力量,仅凭温体仁自己是不行的,还要借这次赈灾,提拔上来几个听话的浙党官员,给他打下手。
  这样一来,就算日后东林、阉党倒了一个,也不至于让另外一党迅速做大,控制朝局。
  至于杨嗣昌,这货现在还扛着东林党的大旗,只要魏忠贤不去多事,他的前途一番风顺。
  东林党在提拔自己人这一块,还用别人教?
  平衡朝局这种事,烦得很,却也不能不做,往往一个官员的升迁,就可能打破这个平衡。
  做皇帝的,就要随时添人进来,让局面继续平衡。
  山东赈灾那块,到这个月底,应该也就处理的差不多了,到时候拟一批人选上来。
  这次赈灾,温体仁、杨嗣昌这种有用的要升,起反作用的要撤,那些表现平庸,但不乏亮点的,可以留着,以观后效。
  反正,山东整个省的文官武将,这次都要重新洗牌,朝廷上也要注入新鲜血液。
  放下这份题本,捡起另外一份,朱由校整个眼睛倏地亮了起来,这份上写的没别的事,是捷报。
  毛文龙在朝鲜,起先还与阿敏互有胜负。
  后来朝鲜方面反应过来,意识到这是短期内大明能援助最近的一支兵马,便空前团结,各路朝军纷纷驰援。
  天启二年三月,毛文龙在义州击溃少量留守后金军,轻易收服了支离破碎的义州全境。
  在这之后,毛文龙与令养子毛承禄偏师出击,诈败吸引阿敏部主力前往皮岛,自率东江军主力设伏岛外。
  阿敏率奴兵穷追不舍,毛承禄不敢恋战,连退而回。
  东江军埋伏林中,待深夜时,忽然锐炮齐发,打死路过奴贼无数,而后毛文龙又亲自摇旗呐喊,一战击溃后金军主力。
  阿敏大丧士马,无以在朝鲜立足,加之奴儿哈赤已经自沈阳返回赫图阿拉,听见老奴传令,只好率部退回。
  击退阿敏后,东江军接受了朝鲜军队赠予的物资,返回东江岛,毛文龙整饬军备,编制残兵,自不必多提。
  值得一提的是,击退阿敏后,除朝鲜方面赠予东江军物资答谢外,登莱巡抚袁可立也数派水军出海前往皮岛。
  登莱水军前后三次,共为东江军输送了一千五百杆三眼铁铳,上好刀枪各一千把,铠甲两千余副的军需物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的东江军就像个时而有饭吃,时而没饭吃的流浪汉,有家不能回。
  来自遥远朝廷的坚定支持,让他们继续打定决心,在孤悬海外的皮岛,安家落户。
  “传旨,东江军奉旨援朝,击溃后金,彰显我朝国威,照例叙功,不得有误。”
  “这事,交给都监府去办!”
  以往来说,叙功升迁的事,应该是吏部管文,兵部主武,现在交给都监府,又是一个新的风向。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莫非本朝日后给文官武将叙功升迁的权利,这个都监府也要分一杯羹?
  听见消息的人,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个消息,对东江军来说,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遥远京师的兵部文官,他们实在太过陌生。
  都监府的兵监们,许多也曾在皮岛待过,彼此之间,显然更加了解、信任。
  这些兵监都是王体乾精挑细选出来,早已成了东江军与皇帝之间沟通的一条特别渠道。
  都监府负责叙功,这更让他们放心。
  朝鲜问题解决,山东大震也在收尾,看起来,事情在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下几条章奏,却让朱由校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
第二百零一章
让荷兰人滚蛋!
  “彭!”
  “给咱家仔细着点儿打,打轻了一棍,厂公要了咱家的命,咱家也要与你们同归于尽!”
  承天门外广场,不少百姓都在围观,只是从他们平淡无奇的面色中,好像这只是稀松平常的事。
  一名身穿红色大官衣的锦衣卫堂上官,正监督两名北镇抚司校尉,对最中间那青衣士子棍棒相加。
  锦衣卫动手,东厂监刑,这是自天启元年来的成例。
  数名监刑太监,锦衣卫旗校十数人,都好笑的看着那两名校尉,举起上了朱漆的栗木,轮番打在那士子屁股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