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府(校对)第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94


出了荣庆堂,不久后,贾琦一身戎装的来到了忠勇侯府校场,看着校场上披挂整齐的侯府亲兵,又与贾福交代一番,默默的站立了一会,长的吸了一口气,看着贾顺点了点头,翻身上马,一抖缰绳,打马出门,一众披甲骑兵紧随着呼啸而去,声势赫然。
大门口的贾赦等人看着这一幕,眼中露出浓浓的担忧。
第九十二章潼关
隆治三年四月十六日,清晨,在简单的动员之后,前军都督府三万大军出西山大营,会和中军都督府两万人马,往山西赶去,大军浩浩荡荡,绵延数里。
急行军,大军仅携带七日口粮,所有补给沿途各府县征调。
贾琦将中军都督府和后军都督府人马打散,按照作战需求重编,分为前军、中军、后军,以及保护大军两翼,并策应大军行动的左军和右军。
前军,主将定城侯世袭一等子谢琼,麾下一万轻骑,为大部队探路;
中军,贾琦亲率,麾下两千重骑兵,两个车营,一等子赵志远一万步军,另有一等伯陆亨与副将王安、参将赵胜率领的三万江南精兵、禁军副将吴刚率领的一万禁军;
后军,副将冯泰率领一万步军,五千辎重兵,押运粮草等辎重,并为大部队提供后卫。
左军与右军分别为保龄侯史鼐、济宁伯邓彬各率五千骑兵为大军护卫两翼。
由于大军从新分配,第一日行进非常缓慢,只走了不到四十里,之后两日好些,走了将近九十里地,后面随着熟悉磨合,速度越来越快,除了后军,基本上每日能前行六十余里地,第七日,大军就地驻扎休整半日,此时大军已经过了保定府。
待军卒恢复了体力和士气,贾琦便命令大军加速前进,争取早日进入山西地界。
贾琦接到了兵部递来的军报,看完,心道天意,一直贾琦都在纳闷,叛军攻克榆林、歼灭襄城伯部,为什么没有趁机渡河,要是这么做,东西夹击,潼关很容易就会攻破的,原来,叛军急行军歼灭襄城伯后,休整一日等待大军主力到来,汇合后正打算渡河,结果发现长平侯部大军快到了,渡河已经来不及了,便定下计策,诱骗长平侯部渡河。
隆治三年五月初十,大军抵达河南府阌乡县,此地距离潼关已不足二十里。
贾琦命令大军原地扎营休整,四月二十八日,贾琦接到隆治帝旨意,要求大军迅速前行,争取五月初旬赶至潼关,军报中得知,叛军已经开始猛攻潼关,在叛军不计伤亡的强攻之下,潼关竟然出现了危机,还好关键时刻,一等伯陆亨率领的江南兵马赶至,接到圣旨,贾琦便命令大军加快行军速度,终于赶到了阌乡县。
大量探马被放了出去,前去打探潼关战局,并将前往潼关的道路情况摸清楚。
贾琦又命人将阌乡县县令招来。
看着浩浩荡荡的大军,王文海内心震撼不以,特别是入营后见到的都是青壮,精气神特好,士气很旺,当真是佩服不已,要知道这可是从京城赶来的大军,近一个月的行军赶路,还能保持如此模样,当真是精锐之师。
在亲兵的带领下,王文海来到了贾琦的中军大帐,见两边刀枪林立,四下戒备森严。
通报后,王文海掀开大帐,走了进去。
贾琦一身戎装坐在帅座上,贾顺手握刀柄站在边上,王文海上前施礼道:“下官,阌乡县令王文海参见侯爷。”
贾琦放下手中军报,看了眼王文海,指着大帐左边位置道:“嗯,不必多礼,坐。”
不待王文海开口,贾琦问道:“本侯招王县令过来是有事询问的。”
闻言,王文海连忙起身,“不知侯爷所问何事,下官定知无不言。”
贾琦笑着挥了挥手,“坐下说,也不是什么要事,就是问问王县令,最近阌乡县附近治安如何,有无潼关方向的百姓过来,或者异常发生。”
话音刚落,王文海便明白了贾琦的意思,“侯爷放心,潼关绝对还在朝廷的掌控之中,前日有一批军粮送往潼关城,据回来的民夫说,叛军连日进攻,伤亡惨重,已经有两日没有进攻关城了。”
闻言,贾琦点点头,“既然如此,王县令介绍下潼关的情况吧,越详细越好。”
说完,贾琦将从兵部带来的图纸拿了过来,“你在此地任职多久了,对于潼关各处山脉道路了解多少?”
王文海苦笑着摇摇头,“不怕侯爷笑话,下官这已经是第三个任期了。”
闻言,贾琦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这么说,王大人对此地该是十分了解了。王县令放心,此战过后,本侯定会保举你的。”
“下官多谢侯爷。”
王文海一脸喜色,连忙躬身一礼,说完,拿过图纸,“侯爷应当了解到了,潼关是建在麟趾原之上,前面是牛头原,背后为凤翼原,北靠黄河,南依秦岭,特别是,靠近河南方向,则大都是平原,几乎都是一马平川,而靠近陕西那边的几乎都是大山,且山高林密,易守难攻。”
“图纸是早年兵部派人绘画的,这么些年,雨水冲刷、山脉变迁,总会有些变化的,你将潼关周围路线图画出来,山麓之间的小道也要画出来。”贾琦取出一张宣旨,铺在案桌之上。
少时,一幅简易的地形图便画了出来,贾琦一眼便看到了王文海在麟趾原与秦岭北麓之间画了一条细线,“此处有路?”
“回侯爷的话,小道,不过朝廷设有关隘,有官军驻守的。”王文海上前解释道。
贾琦看着王文海画的图纸,指着潼关南边与秦岭北麓之间的通道,“此处关城防守如何,会不会被攻破?”
王文海看着地图迟疑道:“这,下官不知此处城防如何,不过此处前后设有五处关卡,叛军不可能翻越大山,攻克此处的。另外关卡中间还有十二座烽火台相连,驻有守军。”说完又将各处关卡画了出来。
“假如靠近陕西一面的十二连城已被叛军拿下,那么水门关、潼屿关还有五庄关便是孤地,很容易被叛军拿下,那么叛军翻越秦岭北麓,拿下上关和麻峪关便更不成问题,如此叛军便可顺着山麓前出至关城东面,这么一来就可以东西夹击潼关,就算攻不下来,困也会把守军困死的。”贾琦指着地图说道。
闻言,王文海连忙上前,细看之下,惊骇不已,“这,侯爷,这该如何是好。”
贾琦思虑片刻,抬头看着王文海,问道:“你刚来时候说,运粮的民夫说叛军已经好几日没有攻打关城了是不?”
“是的。难道叛军在攻打此处关卡。”王文海指着地图惊声道。
不待贾琦说话,王文海急声道:“侯爷,潼关不能丢,丢了中原危矣。”
贾琦看着面前的图纸,沉思片刻,“王县令,本侯还有军务要忙,不能陪你了,还有,委屈王县令在大军待上几日。”
“下官明白。”王文海躬身说道。
“贾顺,召集众将大帐议事。”
贾琦冲着身边的贾顺喊道。
第九十三章潼关初战1
隆治三年五月十一日,清晨。
麟趾原东面一处小山坡后洼地中密密麻麻的躲藏着万余名叛军。
“大哥,咱们还要等多久。”一名叛军军官抬头看了看天色,对着身边的将领小声问道。
“耐心点,等大军在西面发起进攻,将守军调过去,咱们便冲过去,从东面进攻,还有,你小子可要带人给我守好了,不要让金陡关的汉军抄了老子的后路,偷袭老子。”将领瞪了军官一眼,厉声道。
“金陡关就千余人,他们不敢的,你就放心吧,大哥。”军官拍着胸脯保证道。
时间慢慢流逝着........
安静了数日的叛军大营响起了号角声,辕门大开,无数叛军在军官的带领下走出大营,密密麻麻排列在大营前方的空地上。
叛军大营的动静引起了潼关守军的注意,守将举起千里镜,查看着叛军动向,脸色有些难看,“通知下去,叛军要攻城了。”
话音刚落,叛军那边响起号角声,守将又举起千里镜,只见叛军大阵中有几个小阵走了出来,目测约万人。
接着又发现,叛军左翼军阵中许多人推着沉重的火炮向前来,数了一下,竟有二十八门,要知道前几次双方炮战,汉军可是将叛军的火炮打的只剩下三门,代价就是城关上的火炮损失殆尽,看样子这几日叛军从后方又运来了大炮。
没有火炮的压制,只能看着叛军将火炮推上前,架设好。
“轰!”
终于,叛军开炮了,炮兵阵地中腾起一股股烟雾,一颗颗炮弹呼啸而来,砸在潼关城墙上,打的城墙阵阵抖动,砖石横飞。
一轮火炮轰击过后,城关上好些刚修补好的地方又被砸出了豁口,城楼早已在数日前的攻城战中毁掉。
突然叛军大营中传来震天的军鼓声,随后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呐喊声。
“咚、咚、咚!”
随着战鼓响起,大批叛军扛着云梯,向着潼关涌来。
叛军的炮火极猛,打的城关上的守军根本不敢抬头,而潼关上的火炮早已在之前的战斗中损毁,没有火炮压制,汉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叛军攻城部队涌上来。
在守军的煎熬中,叛军的火炮终于停了下来,因为攻城叛军已经快要接近城墙了,在打下去就会误伤自己军卒。
把守潼关的汉军一眼望去,城墙下面黑压压的全是叛军,经过多日的厮杀,守军已然了解叛军攻城的手段,不用军官命令,纷纷起身,将手中的箭矢向涌上来的叛军射去。
“嗖嗖,嗖嗖,嗖嗖!”
千余支箭矢刹那间射向叛军,仅第一波箭雨就给攻城叛军造成数百人的伤亡。
三轮箭雨过后,悍不畏死的叛军冲到了关城下方,将云梯钩挂在城墙上,大量叛军或手拿大刀或拿着长矛,冒着箭雨顺着云梯开始向城墙爬来。
此时守城的是一等伯陆亨麾下的江南大营兵马,“弓箭省着点,大家用石头砸,快,用钩子将云梯推倒,快,加大火,金汁烧起来。坚持住,朝廷大军快到了。”守将大声叫喊道。
就在叛军准备顺着云梯往上爬之时,城关上扔下了许多瓶罐,砸在叛军头上或者云梯城墙上,瓶罐裂开,从中散落出一些白色的粉末,一些叛军抬起头,粉末飘落进眼中,霎时间关城下响起了凄厉的惨叫声,许多叛军扔下手中武器,双手捂住眼睛在地上翻滚哀嚎着。
汉军扔下的瓶罐里装有石灰粉,是守城的利器,前几次叛军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攻到城墙下,所以一直未用。
从关城往下看,呛人的石灰粉随风飘落的到处都是,叛军根本睁不开眼睛,没有被石灰粉伤了眼睛的也是咳嗽不已、呼吸困难,惊慌之中,叛军四处逃窜。
“放箭!”
看着关城下哀嚎挣扎的叛军,守将没有理会,反而指着前方因为军卒恐慌后逃而拥堵起来的叛军,命令守军放箭射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