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校对)第9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3/1106


以战前米国的各项经济指标而言,都居于世界前列。
1908年,米国的生铁产量为2646万吨,钢产量2880万吨,煤产量4.2亿多吨,石油产量2亿桶,全部位居世界首位。
上述生产能力在战争中遭受重创,1910年的产量几乎拦腰甚至只有原本三分之一,尤其是在石油产量上,加利福尼亚共和国一家就占据1.1亿桶,占据米国原本石油产量的一半还多。
加上战争影响,让米国1910年的石油产量急剧萎缩到3500万桶的水平,只是战前的六分之一。
与此同时
大洋帝国皇家基金大力投资钢铁和煤矿生产,促成了1910年度生铁产量1400万吨,钢产量2000万吨,石油产量1.4亿桶的巨大跃升,在石油产量上已经超过米国跃居世界第一。
大洋帝国是世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到1908年汽车产量已经上升到57万辆,汽车保有量方面,1908年大洋常国拥有119万辆私家车,米国拥有66万辆,而英、法、德、意、加拿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私家车加起来才32万辆,连大洋帝国的三分之一都没到。
正是依托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造船业和设备制造业比翼齐飞,大洋帝国的钢铁工业产量有八成以上都用于自身经济发展,发展势头比德国更加强劲。
客观的说,这是掠夺了米国的气运。
在五大湖地区拆解的数千家工厂丰富并完善了大洋帝国总共41项大工业门类,同时令北方联邦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生产的工业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往欧洲市场,填补了五大湖地区的产量空白,并成为其最大的竞争对手。
下一步,1911年初,大洋帝国内阁将进行换届选举。
以致公党新党魁张立为首的保皇党力量,在新一届选举中占据了优势,若是不出意外,将取代已经执政两届的现内阁,成为帝国皇帝李福寿新的有力臂助。
这一切,都在李福寿的掌控中。
从1911年起,由于北美战争带来的巨额战争赔偿充斥国库,财政空前的富裕,大洋帝国将进行史上规模最大的基建工程,范围涵盖城市建设,公路,铁路,桥梁,码头,水坝,农田水利设施等等,预计总投资将高达15亿金洋,为期5年。
与此同时
以皇家基金为首的大型机构将在国内工业领域进行大手笔投资,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将钢铁,煤炭,橡胶,有机化工,机械产业的产量增加2~3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关领域大规模的投资,将创造数百万个工作机会,进一步提升帝国工业化指数,强化工业生产能力,带动经济发展更上一个新水平。
从1911年到1916年
这5年将成为帝国大兴土木建设的黄金时期,每年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投入基建中迅速转化为国力,将会极大加强帝国实力,以应对世纪初的变局。
从目前来看
米国工业经济在战争中遭受严重摧残,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战前水平,由于背负着重债,带着镣铐跳舞,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量市场被大洋帝国企业占据。
即便第一次世界大战如期爆发,米国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大量订单流向大洋帝国,痛失经济迅速恢复的好局。
由于背负着巨额战争赔偿,米国经济被插上了一根管子日夜不停失血,在未来可以预期的10至20年内,始终处于严重虚弱状态,国家气运大量流失,这才是李福寿愿意看到的局面。
第959章1910年经济综述
一个多月后
1911年元月初,从北美传来好消息,大洋帝国皇家基金以支付4500万美元的代价,从米国手中获得巴拿马运河所有权和运营权,组建运河公司继续挖掘这条连接两洋的运河工程。
在此之前
法国人已经完成了一半的运河工程量,米国人接手几年时间投入大量资金继续建设,已经完成了其中几项重要的船闸工程,占据整体工程施工量的76.2%,巴拿马运河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完成剩下的工程量。
据测算;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建设后,该项世所瞩目的世纪工程约在1913年底全部完成,进行试验通航。
此后不久,大洋帝国与米国签订了《广州条约补充协议》,以支付2000万美元的代价获取米国太平洋群岛权益。
数日之后,米国与盟国签署了《哈瓦那条约》,条约规定古巴国际共管,盟国承认并尊重米国在古巴的特殊利益,古巴关塔那摩地区租借给大洋帝国作为军事基地,为期99年,届时双方无异议自动续约。
进入新的一年,上一年度各项国民经济指标陆续出台,各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绩喜人。
回望过去
1900年大洋帝国经济总量47.6亿美元,排在俄国77亿美元,法国59亿美元,和大清52亿美元之后位列世界第7位。。
四年之后,据1904年底统计,全年经济总量达到96.57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61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大幅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一番还多。
截止1910年,大洋帝国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88.55亿美元,相比1900年翻了两番,仅次于德国196亿美元,
米国192亿美元居于世界第3位,
三国之间的差距很小。
领先位于第四的英国156亿美元,已经甩开了不小的距离。
从经济总量上看
米国从开战前的1908年全年经济总量287亿美元,
剧减到1910年度192亿美元,经济总量减少了1/3。
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永久失去了,转变为几个独立国家的国民产值,其在钢铁,
煤炭,
石油等重要经济指标上遥遥领先的优势,转变为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局面。
以钢铁产量为例;
1910年,米国的粗钢产量1908年2880万吨减少到1650万吨,
生铁产量从2646万吨减少到1445万吨,
产量基本上腰斩。
石油产量从2亿桶剧减到3500万桶,煤炭产量从4.2亿吨减少到2.85亿吨。受战争影响降幅惊人。
而在同期
大洋帝国粗钢产量2000万吨,生铁1400万吨,石油产量1.4亿桶,
钢铁和石油产量分别位于世界第一。
世界各强国煤炭、钢铁的产量分别如下;
英国煤炭2.7亿吨,
粗钢产量640万吨,生铁产量1000万吨。
德国煤炭2.45亿吨,粗钢产量1310万吨,生铁产量1400万吨。
法国煤炭产量4000万吨,
粗钢产量340万吨,
生铁产量410万吨。
沙俄煤炭产量3600万吨,周钢产量221万吨,
生铁产量304万吨。
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
大洋帝国在粗钢和石油产量上夺得冠军,生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独有的资源橡胶、蔗糖、羊毛制品分别占据世界8~9成以上的份额,
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掌握了阿根廷以后,大洋帝国就掌握了世界九成以上优质羊毛的产出,
进而掌握了世界毛纺织业权柄,
成为继天然橡胶,
蔗糖之后的第三项独门绝技。
大洋帝国人口总量从1900年4671万人,增长到1904年底的5950万人,
距离6000万人口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此后的数年里再接再厉,向上一路突破6000万和7000万两个人口大关,
在1908年底,
人口总量达到了7227万规模,
到了1910年底,这一数字已经达到7971万(含北方联邦和海峡省),距离8000万人口大关,差一层窗户纸。
从人均国民收入来看,1910年达到人均234.4美元,相比较1910年的人均127美元的水平几乎翻了一倍,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深,
国民收入普遍提高,社会繁荣,
更进一步地推动了汽车自行车的高档奢侈产品的普及。
从人均经济水平来看,已经达到美国1897年的水准。
北美战争敲断了米国的一条腿,在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英、德、洋、美四国并立的局面,
而这正是英国和德国等世界列强愿意看到的平稳格局。
实际上,英国一直试图促成南方的分裂,从而削减米国旺盛的发展势头,
只不过德国半路插了上来,悍然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海上霸权,促成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
弗吉尼亚共和国的成立,可以看作是英国插手北美事务的鲜明案例,若是没有这个搞阴谋的老手上下串联,仅仅凭借大洋帝国自身的实力,最多只能强行剥离弗吉尼亚州,而无法影响到南卡罗来纳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独立倾向。
所以说,英国这种老牌帝国主义实力藏的极深。
平素里完全看不出来,关键时候来这么一下子,直接让米国佬郁闷的吐血。
在这方面,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就差的太远,虽然移民人数众多,但是在北美政治影响力微乎其微,号召力也不强,佛罗里达州独立运动半途而废就是另一个反面例证。
自独立战争之后,英国试图干涉北美局势的努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
一个强大而独立于英国之外的米国,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反过来,会严重威胁英国在加拿大的殖民统治。
1812年6月18日,米国趁着欧洲集中力量对付法国皇帝拿破仑混战的时机,入侵了英国统治下的加拿大。
加拿大人像当年北美殖民地反抗英军一样,自发组织民兵与之展开游击战,从而令米国人体会到了当年英军在米国独立战争中的无奈处境。
随着英国援军从欧洲调来之后,战场形势开始朝对米国不利的局面发展。
1814年8月19日由,英国海军陆战队和加拿大民兵组成的2500人军队趁大雾绕开米国海陆军优势拦截,迂回到马里兰州海滨登陆。
英军在登陆后迅速击败了匆匆拼凑的6000米国民兵,然后,在华盛顿击溃了500米国海军陆战队的抵抗。
英军仅以200人伤亡的代价就占领了米国首都华盛顿,在华盛顿放火烧了米国总统府后扬长而去。战后的米国总统府墙壁被熏黑,米国人不得不用白灰把墙壁重新粉刷,从此,米国总统府才有了“白宫“的名称。
而在1909年
大洋帝国的入侵全面占领了华盛顿,全面摧毁了这座城市,炸毁了独立纪念碑,国会山和白宫,摧毁了博物馆和政府机构,迫使米国不得不将首都迁到费城。
米国1861年爆发的南北战争后,让英法等国又看到了干涉的机会,在公开的场合宣布中立。
实际上,英、法等国这种行为背后实际上暗含着时机成熟时随时可以予以干涉的小算盘。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定:
南方邦联的行为是旨在分裂米国的叛国行为,南北之间不是两国,而是同一个国家。
英、法等国所谓的中立却是建立在对南方政权的承认这一基础之上,这本身就是对米国内政的干涉。
这时,英国依然没完全放弃重新干涉美国事务的打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3/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