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校对)第9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1106


但米国毕竟重工业基础还在,
以东海岸北方和五大湖地区为主的工业密集城市实力犹存,在战后的和平环境中迅速恢复,这比农业经济快许多。
战后,米国对联邦军进行了重组,
改组为米国陆军,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了很多来自欧洲的军事教官,并且派遣大量留学人员前往英德法洋等国留学,
大力提高军事指挥水平。
由于战争条约对米国陆军规模有严格限定,
所以,战后米国加强了民兵组织,参加定期训练的民兵人数多达120余万,在新墨西哥州地区与日军发生摩擦的就是地方民兵组织。
对于这种打擦边球行为,
盟国也没有办法解决。
所以,
帝国在北方联邦保持相当程度的兵力威慑,就是一个必要的选择。
短期来看;
只要米国不发展海军,
就不会触动帝国敏感的神经出手予以打压。一个失去海岸防御能力的米国,
就是有一千万陆军都没用,只会被牢牢困死在北美大陆。
“……
从保护北方联邦国防,巩固盐湖城前线要塞,
维护友邦边境安全角度来看,在5~10年内,
帝国驻扎在北美的军队不应少于26万人,
是最低限度的要求。”李栓柱元帅滔滔不绝的说了一个多小时,
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以后,继续接着说道;
“这其中弗吉尼亚共和国约6万,
北方联邦约20万,至少应该保证2~3个装甲师,
两个重炮师,
6~7个快速反应步兵师,
以及4~5个守备师的陆军规模,才能切实维护帝国利益。
除此之外
帝国广袤的疆域应该保留5~6万的快速机动部队,不少于15万人的守备部队,再加上皇家禁卫军所部,兵力总规模应不低于30万,再加上陆军航空兵和坦克实验部队,兵力应在59万至60万之间。
纵观各国陆军发展
英国自第2次英布战争之后,
深切体会到陆军规模长期偏小所带来的局限性,因此常备兵力规模从原本的28万左右增长到53万~54万规模,
这还没有包括皇家海军所属的一支海外兵团力量。
法国为了应对德国的陆地军事挑战,常备军的力量一直维持在90万至93万之间,装备精良,
训练水平较高,是欧洲举足轻重的一支陆地强军。
沙俄在日俄战争惨败之后,更加重视对陆军的建设,
其陆军规模从原本的110万增长到如今的135万至140万之间,,仅从陆军规模而言,位居世界第一。
德国同样如此,维持着89万人常备陆军规模,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德国拥有260万质量相当高的预备役兵力,在战时经过简单动员,可以迅速投入战场中。
所以,陆军部编制的这个计划考虑到了皇家海军的因素,最大程度的进行了自我限制,将兵员总规模保持在60万以内,就是综合考虑到各方情况,所做的妥协安排。
陛下,当今世界动荡不安,臣不揣冒昧上奏;
以我帝国现今强大经济实力,完全没有必要自缚手脚,一般的步兵师吃不了多少预算,1000万金洋的财政预算可以维持10个甲级步兵师,这对内务府来说就是拔一根汗毛,但是对国防建设意义重大。
所以,臣叩请圣上,适当的时候扩编皇家禁卫军。”
一番话说完
书房里重新陷入沉默中,李福寿仔细的考虑了一番,问道;“如今,训练有素的预备役人员有多少?”
“回禀陛下,这几年战争期间,军方加强了对预备役的训练工作,训练有数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约有200~220万规模。”
“加上退伍这些呢?”
“呃……如果到明后年退伍工作完成以后,应该有不少于300万。”
“这么说,数字也不少了,你看这样行不行,下一步还要继续狠抓预备役的训练工作,在基层和有条件的牧区,厂矿企业建立常备民兵队伍,一来是护厂护矿,二来也加深国防力量的深度。”李福寿细长的手指轻轻的敲打案桌,一边思考一边说道;
“在这方面
除了国家财政的常备拨款之外,你们会同陆军部再拿一个方案出来,到时候我亲自批一下,让内务府也出些钱,把这项工作抓起来。
要求就是;训练有素的预备役人员要达到400万人的规模,其中包括预备役炮兵和装甲兵。
开装甲车和开拖拉机差不多,所以结合这方面的特点,主要在农牧区维持预备役装甲兵训练,以班、排、连的规模都可以,但是每年要组织轮训。
至于皇家禁卫军扩编的事宜,你们再拟一个章程上来。
现在咱们的摊子大了,扩大常备兵力的规模确实有必要,陆军部的整编方案我看行,就这么定了。”
圣上李福寿一锤定音,坐在一边的李拴柱元帅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脸上难得露出了笑意。
第957章军事战略
李元帅此次御前召对,所要汇报的事物繁杂而且重要,上午在东阁书房谈了两个多小时,圣上赐了共进午膳,餐毕之后休息一会儿,下午继续奏对。
此次汇报涉及帝国大陆政策,军队编制,装甲及步兵战役战术理论及实践,下一步装甲部队的合理化改编和扩编,陆军未来发展及预备役建设等情况,形成符合大洋帝国特色的军队动员体系。
大洋帝国的特点是什么?
疆域广阔,领土分散而距离遥远,一旦面临敌人侵袭,短时间内援救不及,必须要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这种情况适用于北方联邦,海峡省,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和索马里,所以,李元帅提出了增设守备旅一级作战单位的设想。
师下属2~3个旅,每个旅兵员四至五千人,装备一个营级轻装甲单位,包含两个野狼轻型坦克连,一个猎豹中型坦克连及若干辅助作战单位。旅部直辖包含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
具有独立方向作战能力。
这样一来,
灵活性和机动性大大增加了,同样支出也大大增加了。。
没办法,
只要牵涉到装甲部队的事儿,战斗力确实远高于步兵部队,装备和维持费这一块就省不了钱。
其他地方倒好说,现在主要是北美地区要优先实行起来。
这是因为北美地区的大平原实在太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以华盛顿会战为例,
纵然美方摆出了正面80余公里,纵然百余公里的防线,但是装甲部队轻易的一个迂回战术,避实就虚给予了狠狠一击。
这就说明
在北美大平原地区任何防御线都不管用,
必须装甲兵对装甲兵硬碰硬的干,
才能遏制进攻势头。
所以,优先改制驻守在弗吉尼亚共和国的6万余陆军部队,这就意味着原本每个步兵师一个装甲营,现在要增加到两~三个,
变成半机械化师。
李福寿考虑了一下,
也同意了。
毕竟发了那么大一笔财,陆海两军居功至伟,适当给一点甜头也是应当应份的,这种变相的扩军有益无害。
“元帅,
近期是否关注欧洲方面的动向?”
“陛下,
您是说巴尔干地区近期的主权争端吗?我看那几个小国家有些蹬鼻子上脸的意思,似乎不能善了啊!”
“关键是奥斯曼帝国在上一次波斯尼亚争端中表现的过于懦弱,
所以谁都想上来踩一脚,
这事儿你怎么看?”
“难,搞不好要打一场才行。”李拴柱元帅紧皱眉头想一下,说道;“以微臣之见,
巴尔干这几个小国家都不是善茬,这一仗迟早要打。区别就是早打和迟打罢了。
欧洲的民族主义觉醒比较早,
范围广,
影响深,
民族主义强烈,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以巴尔干地区的情况最复杂,互相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深。
由于历史原因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鼎盛时期,
这些巴尔干国家都是臣服于奥斯曼帝国的省份,
几百年来相互间民族杂居,
每个地区都有好几个主流民族,但谁也占不了绝对上风。
自从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先后独立之后,该地区的民族主义彻底崛起,希腊提出大希腊愿景,希望恢复拜占庭时期的辉煌。
而保加利亚民族主义分子和塞尔维亚人,
也先后提出了自己的“大保加利亚计划”和“大塞尔维亚计划”,就连黑山也提出了自己的“大马其顿计划”,
几乎涵盖了整个巴尔干地区。
这就导致相互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从现在来看,这几个巴尔干小国家身后都有欧洲列强的支持,
悍然对奥斯曼帝国提出领土要求,就是看中了这个西亚病夫的腐朽和懦弱。
摆在奥斯曼帝国面前的这一仗肯定要打,因为同意了这几个罢干小国的要求后,
对方必然得寸进尺,甚至对伊斯坦布尔虎视眈眈。
因为这里曾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自诩为罗马帝国正宗传人的希腊对该地势在必得,由于扼守欧亚大陆架,锁死了沙俄进入温暖地中海的通道,这里也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梦寐以求的要地,
,为此不惜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
一旦沙俄下场,那么英法等国必不会袖手旁观。
所以,如果不能控制巴尔干地区的战火,就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战火波及全欧洲的惨烈混战。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沙俄能否克制得住侵略冲动?”
李柱柱元帅对巴尔干问题研究的很透彻,说的话都能讲到点子上。
李福寿满意的点点头,若原来历史没有改变,第1次巴尔干战争就发生在1912年,距离现在也不过一年多时间。
这场战争就像李栓柱元帅所说的一样,是几个巴尔干小国共同讨伐腐朽的奥斯曼帝国,结果打了个大胜仗,将想占的和不想占的领土全都纳入囊中。
在第1次巴尔干战争后,紧接着又发生了第2次巴尔干战争,这一次是因为分赃不均,几个巴尔干小国自己又打了起来。
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都有机会引爆世界大战,但是英法等国保持了相当的克制,又劝阻了俄国的冲动,总算安稳度过危机。
谁知道,椅子还没坐热,来自贝尔格莱德的枪声再次点燃了巴尔干导火索,这次谁都没办法了,只有手底下见真章……
以李福寿如今所处的高位纵观世界风云,他明白,试图打破旧有世界格局的第1次世界大战必然会爆发,只不过时间迟早而已。
时间来到了1910年底
英国和德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都在疯狂的建造战列舰,疯狂的武装军队,英国已服役和在建的战列舰总数已经达到63艘,德国已服役和正在建造的公海舰队战列舰达到49艘,这两个国家依然在不停的提出新的舰艇建造计划,似乎有刹不住车的感觉。
英国在拿到北美的外快之后底气更足,正在酝酿超级无畏舰计划,海军部第一大臣麦肯基公开呼吁;一年建八艘,不能等待。
1910年,英德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达到了白热化。
在这一年,英国开工建造了3艘“俄里翁”级战列舰,2艘“不倦”级和1艘“狮”级战列巡洋舰,并计划再建造六艘“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德国开工建造了4艘“皇帝”级战列舰和1艘“毛奇”级战列巡洋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