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校对)第8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6/1106


一句话,拒敌于万里之外。
这种考虑乍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大谬不然。
供应一支强大的战舰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战斗力,需要有高水平的船舶修造企业,海军维护基地,油、水、煤、粮食蔬菜和其他专业物资的供应能力,绝不是布宜诺斯艾利斯这样一个几乎没有啥重工业的城市能够支撑的。
维修船舶所需的电焊,铆接,机加工设备,切割设备,吊装设备等等,这里全不具备,也没有锅炉生产能力和其他专业设备生产能力,短时间驻泊可以,长时间可不行。
这里的机加工厂修一修农具还可以,修理大型战舰哪里能行?
插手指头算一算;
大西洋舰队从10月份大举南下,至今已经三个多月,很多舰艇因为维修配件,特种润滑油缺乏等等各种原因,已经不能正常出航。
一场战斗再加上两次穿越麦哲伦海峡,半数舰艇毛病多多,急需要回到汉普顿锚地修缮维护,这是硬性需求。
比如主舰炮的液压输弹器出问题了,在这里怎么修?
然而,无论大西洋舰队如何恳求,如何表明原因,罗斯福总统坚决不允许一艘舰艇后退,必须待在最前线战斗。
罗斯福总统这么做,当然是出于政治考虑,还有自己难言的苦衷。
麦哲伦海战之后
就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罗斯福总统所在的共和党几乎全力上阵,开动舆论机器,将大白舰队的万里回归渲染的悲壮无比。
在大洋帝国魔鬼兵团疯狂围追堵截之下,大白舰队可谓是一路血泪一路伤痛,始终保持初心不变,那就是对美利坚这个国家深沉的爱。
尤其是大白舰队旗舰“康涅狄格”号战列舰,那真的名副其实是一位伤痕累累的老兵,有无数可歌可泣让人感动的故事……
反正吧,牛皮已经吹出去了。
罗斯福总统这么做就是为了挽救崩塌的政府信誉,给共和党保留最后一点政治资本,虽然这一届总统竞选失败了,但是下一届呢,下下一届呢?
悲壮回归故事迫不及待的宣传出去了,谁知道,康涅狄格号战列舰竟然特么沉了……
这到底是什么鬼???
据说收到这个消息之后,罗斯福总统在狂怒之中,搬起椭圆办公室中的椅子狠狠砸在桌子上,结果一尸两命,椅子和桌子全完蛋!
他的总统任期到2月22号,在此之前,绝不会允许大西洋舰队后撤半步。
下一任民主党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如何应付?
那就不关罗斯福这个前任总统什么事儿了,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若大西洋舰队撤回汉普顿锚地,那么完全可以预见,大洋帝国皇家舰队可以畅通无阻的一路跟过来,搞不好还要登陆东海岸,那岂不是完犊子了?
罗斯福总统无法承受,共和党无法承受,这简直是政治自杀。
无论如何,大西洋舰队必须死死的钉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守好这个大西洋前线港口。
赢得大选的民主党候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就此问题曾强烈抨击现任罗斯福总统,指责他;将大西洋舰队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是极端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卑鄙做法。
然而,在《纽约时报》记者问及他就任之后,是否会让大西洋舰队的孩子们回家这个问题时……
伍德罗·威尔逊脸色顿时变了,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正面回应这一问题。
对于罗斯福总统而言,放任大洋帝国皇家舰队一路畅通的堵到纽约港门口,是事实上的政治自杀。
对伍德罗·威尔逊和他所在的民主党而言,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可怜的大西洋舰队满怀着报国壮志南下阿根廷,结果被当成了弃子丢在那儿,回家的希望变得极度渺茫起来。
南美洲,智利
距离麦哲伦海峡以北840余公里的艾森港
港口外平静的锚地上
大洋帝国皇家海军远征打击编队数10艘战舰静静的停泊在这里,如今这里的阵容又壮大了不少,昆士兰编队于近日抵达,同行三艘战列舰“昆士兰”号,“塔斯马尼亚”号和“北仑”号,率领着10余艘巡洋舰抵达,同行的还有十余艘运兵船和20余艘货轮,携带“香格里拉野战步兵师”近两万名官兵和大量物资装备。
李杰中将正式接过远征打击编队指挥权,旗下汇集了7艘战列舰,两艘重巡的主力阵容。
仅仅相隔三天,又一支战列舰编队抵达,包含“维多利亚”号,“新南威尔士”号和完整缴获的美军“堪萨斯”号战列舰,及随行的6艘“花月”级巡洋舰。
此行还带来了东加里曼丹步兵师一个塔克营和一个步兵团的人员装备,加入远征打击编队序列。
至此,皇家海军远征打击编队已经汇集了10艘战列舰,两艘重巡,37艘各型巡洋舰在内的强大阵容,排水量最小的都是4500吨的“勇敢”级巡洋舰,具有很强的远洋航行作战能力。
英国“狮”号战列巡洋舰无与伦比的巨大舰体分外显眼,也停泊在艾森港外锚地,隔上极远都能一眼认出来。
在宽敞的军官住舱里
谢尔曼少将与舰长皮特上校正在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隔着舷窗看着锚地上密密麻麻的大洋帝国皇家海军远征打击舰队感慨不已,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实力的尊重。
“我喜欢这些军人的精神面貌,不放过很小的细节,在任何时候皮鞋都要擦的油光锃亮,这是英国皇家海军教给他们的第1课,显然,洋国学得很好。”谢尔曼少将用一种老父亲慈祥看着闺女出阁的口吻,作出中肯评价。
皮特上校是英国本土舰队第一战列巡洋舰中队资深军官,继承了爱德福德子爵的头衔,是能够与谢尔曼伯爵平起平坐的英国大贵族,两人也是军中好友,若以家族计算有200多年的联姻历史。
新崛起的大洋帝国皇家海军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闲暇时间,围绕着战事的发展做进一步推导,是他们乐此不疲的中心议题。
第908章阴谋论
皮特上校用手中的银勺顺时针轻轻搅动加奶红茶,勺子绝不会碰到精致的瓷器内壁发出“叮当叮当”的烦人响声,这是英国贵族礼仪很重要的一个细节。
他一边搅动一边说道;“毫无疑问,他们是英国最出色的学生。无论经济还是军事方面,而这一切都依赖大洋国有一位杰出的君主。在我看来,拥有古老东方尊贵血脉的李比威廉二世明智的多,在这方面德国更像是个暴发户。”
“威廉二世已经疯了,从汉堡到不莱梅都在日夜不停打造军舰,扶桑国与大洋王国在海上的成功更刺激了德国人的野心。我听说威廉二世喜欢穿着宫廷裁缝私下打造的大洋王国海军上将制服喝下午茶,一边品尝梅子馅饼,一边幻想着冲出北海,称霸大西洋。”
说到这里
谢尔曼少将轻叹了一声,不无忧虑的继续说道;“我觉得,他需要一位医生。”
“我友情推荐电击疗法,勋爵阁下,来一块美味曲奇饼干吗?”皮特上校将一个盛放着金黄色饼干的小碟子递了过去。
他看着夏尔曼少将拿了一块品尝,赞赏的点点头说道“谢谢”,皮特上校不无自豪的夸耀说;“这是我的点心师拿手好戏,他总是能够利用简单的东西做出美味下午茶点心,这是用新南威尔士州面粉再加上莫桑比克碎腰果,维多利亚核桃仁,哦……对了,还有索马里葡萄干一起烘培的曲奇饼干,驻泊在艾森港有这样充分的便利,可以享受大洋王国的后勤供给。”
“他们在这点上做的一直不错,拥有东方人谦逊和慷慨的美德。”
“是的,我曾就此专门致谢尊敬的皇储殿下,他的睿智和宽厚的风度令人印象深刻。我敢打赌,今后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帝王。”
“我同意你的观点,皮特。”谢尔曼少将吃了一块腰果曲奇饼干,感觉十分美味,忍不住又拿那一块品尝起来,一边吃一边说道;“说起出色的帝王,我认为李是仅次于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的人物。你可以回顾他一手建立起来大洋王国的历史,是不是有一种威廉一世与卑斯麦首相混合体的感觉?”
听到谢尔曼少将的这个问题,皮特上校陷入了思考中,片刻之后,他才神色认真的点点头,说道;“战略眼光精准,下手果断,总是能够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最好的决断,从布局非洲到插手美西战争,抢先一步占领米国人眼中的香饽饽吕宋群岛,感觉就像一个高明的舞者,每一步都踏在在节拍上。”
“没错,谁都知道,米国人一直对吕宋群岛拥有野心,然而最终得益的却是大洋国。在1898年时候,大洋国和米国同时对西班牙开战,马德里宫廷恐惧的几乎崩溃了,最后思量再三,不得不恭手让出了吕宋群岛,这一手借力打力做得堪称经典啊!”
“这样的人还拥有巨大的权力,难怪荷兰人和美国人该睡不着觉了,毕竟谁都不习惯有个人时时刻刻惦记自家的院子。”
“所以我说李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君主,我很欣赏他。”
“如此说来……羊毛战争不应该是一场匆忙决定的战争,而更像是图谋已久的扩张行动,不是吗?”皮特上校问出了当今世界大多数顶层政治精英都会怀有的疑问。
“不排除这样的可能,但没有证据证实。”谢尔曼少将无奈的耸了耸肩,双手一摊说道;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从伦敦、巴黎到柏林,从维也纳到马德里,你知道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都很关注这个问题,这两个国家的移民在阿根廷占据主流,利益重大,所以“阴谋论”很有市场。
然而从伦敦得到的权威消息,这完全就是一个愚蠢决定导致的战争。
现在已经确定;
导致爆发“羊毛战争”的导火索的加税提议,最初就源自阿维利亚内达总统,而他来自于在阿根廷耕耘370余年的西班牙白人大庄园主后裔,其家族是阿根廷声名显赫的望族,国内排行前列的大庄园主之一。
其家族在潘帕斯平原东北部拥有强大势力,没有这点道行,想在体制腐败和关系网错综复杂的阿根廷政坛当上总统,一点门儿都没有。
阿维利亚内达总统是在一次内阁闭门会议上提到了这个新奇想法,马上就得到了财政部大臣和内政部大臣的积极响应,却遭到了外交部大臣的反对。
外交部长的理由很简单,阿根廷得罪不起大洋帝国。
然而反对无效,在贪婪和嫉妒心理的驱使下,对大洋帝国商人占据主导地位的毛纺织业采取高额歧视性重税的决定,就在这次内阁闭门会议中拍板决定了下来。
同意的有财政部长莫泊桑,他是英裔。
有内政部长罗德里格斯,他是意大利裔。
有农业部长萨勒姆,他也是英裔。
还有交通部长,教育部长,不管部长等等,内阁投票表决是11:2,反对的只有外交部长和税务总局局长。
税务总局局长反对的理由是这笔钱征上来也是政府花用,而税务总局却要独自去面对势力庞大而强横的阿根廷毛纺织业总会,可是一块硬骨头,吃力不讨好。
这些内阁成员有的是我们的人,有的是马德里或者都灵的人,唯独没有可能是大洋王国的人,这点毋庸置疑。
所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6/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