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校对)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1106


黄季生看到对方情绪激动的把手放在刀把上,立马就把配枪掏了出来,指向扶桑武士,然后大声喊道;“一只手把刀抽出来放在地上,动作要慢,然后双手举起给我趴在地上,这样的话我不想重复第2遍,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否则我一枪打爆你的脑袋,讨厌的小鬼子就像蟑螂一样到处都是。”
在两名警察黑洞洞的枪口威胁下,这两名扶桑武士只能憋屈的按照命令去做,解下了武士刀放在地上,然后乖乖的趴在地上。
片刻之后
黄季生放走了两个扶桑武士,笑嘻嘻的与身边的警察一人分了一套武士刀,这玩意儿拿回家劈柴还不错,蛮锋利的。
黄昏时分
黄季生警官下了值,在警局里面交卸了一下便出门了,手上拎着一长一短两把武士刀准备回家,刚刚出了警察局大门,便遇到了熟人。
“阿生,这阵子怎么没到我那去玩。”
“哎呦喂是虎哥,我哪里有那个福分天天去大戏院听戏,家里面还有生意要照应,咱这小门小户的可不敢和您比,得讨生活不是?”
“你小子别和我贫,虎哥还差你这张戏票钱?下次去尽管报我的名号,免了。”
“虎哥爽利,阿生钦佩不已。”
“小事儿。”人高马大的虎哥蛮不在乎的随手一挥,然后拿出怀里的镶钻瑞士怀表看了一眼,交代一句说道;“阿生,咱们师里搞的退役老兵俱乐部,基本上是帮着生活落魄的退役老兵解决温饱,虎哥我捐了5000金洋弄了个理事当当,你有空的话过来看看,咱们老弟兄聚聚,走了,还有个应酬。”
说完摆摆手,带着几个精悍汉子便走远了。
黄季生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忍不住撇撇嘴,心里想着得瑟什么,还不是在南方州狠捞了一票。
虎哥是他们营的军士长,当兵时间长,资格老,胆子也大,听说在战争期间搞了一个白人金矿场主,心狠手辣的灭了人家满门,当真是狠狠发了一笔。
退役回来以后买了很多产业,又开了大戏院,听说还入股了青岛港4号仓库,买卖做的越发兴旺起来。
他也就是没有贵族头衔,要不买辆皇冠轿车那可就威风了。
行吧,别人家那是别人家的事儿,咱不眼红。
黄季生很知足的垫了垫手中的扶桑刀,迈开摇摇晃晃的王八步回家了。
夕阳西下
街市上商铺叫卖的声音络绎不绝,诱人的食物香味弥漫开来,街巷深处人家乒乒乓乓的在铁锅里炒菜,小孩子打闹呼叫,一片生活的烟火气息。
第713章见工
大洋王国的居民普遍结婚较晚,男人二十二三岁结婚就算早的了,迟一些的二十六七岁,甚至近三十岁的都有,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客观原因就是女人太少,虽然有民间媒介公司大力引进年轻妇女牟利,形成了极为兴旺的产业,但依然跟不上社会需求。
结婚难,结婚贵,这都是社会客观存在的因素。
一场南北战争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婚姻问题,可是随后涌来的亲眷移民潮,令原本缓解的矛盾再次尖锐起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澳洲男多女少的情况将长期存在。
这种情况就造成了很多新移民暂时无法考虑婚姻问题,他们首先得努力赚钱立足,在4~5年后具备一定经济基础,才能考虑解决终身大事。
黄季生警官的情况就很典型,他是23岁娶了媳妇,这才算安定下来。
他原籍是广东清远人,出生于从小家里面兄弟姊妹多的大家庭,守着几十亩田过日,虽然不能说锦衣华食,倒也吃穿不愁。
一切的改变在他15岁的那一年,老爹在外面赌博输光了田产,整个家的天都塌了。
后来的两年日子过得极其艰难,从自耕农沦落为佃农,帮地主种田一年到头填不饱肚子,每年春荒时候,就用野菜混着照得见人的稀粥苦捱,家里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先后夭折。
17岁那一年,听说闯澳洲新金山好发财,那里是流淌着奶与蜜的好地方,黄季生牙一咬报名了,为的就是让家里省一口吃食,倒不是真想发财。
来到澳洲以后,这里果真不一样。
黃季生最初在青岛港码头打工,虽然干活蛮辛苦,但每月的工钱收入可以天天吃肉,还能存下来一些,这简直是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日子。
两年后,在他还清了前来澳洲船票钱的贷款后,申请了正式的身份纸,从此成为一个新澳洲人。
随后家里的兄弟姊妹和父母亲陆续迁了过来,全都落户在青岛这里,一家人各司其业,抱团在这里红红火火的过日子,倒也滋润。
有了正式的身份纸,黃季生就加入了码头民兵队,日常参加军事训练,巡逻维护社会治安,各方面表现的都相当出色。
再后来就是南北形势紧张,按照上峰的命令,青岛组建基干民兵队伍进行半脱产军事训练,黄季生有幸位列其中,成为青岛民兵师的一员。
虎哥就是那时候认识的,他是香格里拉卫戊师的老兵,一位老资格的军事长,担任负责军事训练的教官,在训练中那真是狠啊,动辄体罚皮鞭子抽,轻则骂的狗血喷头,重则关禁闭,那段日子真是难熬。
正是有这样的严格训练,才能迅速从民兵蜕变为合格的军人,在战场上捡回一条命。
如今回想起来,令人唏嘘不已。
从刚刚踏上澳洲到现在9年了,黃季生终于营造了一个幸福的家,他非常珍惜这一切,家里正堂中间悬挂着国王陛下的大幅圣像,每天早晨起来都要上一炷香,感恩陛下保佑。
这在左近的街坊邻居中很普遍,若是有人不在家里面供上国王陛下圣像,那是会被视作异类,遭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黄记粮油行
临近黄昏时分,粮油行的客人已经不多了,只有寥寥的五六个人,都是附近熟悉的街坊邻居,买了粮油站在那里聊天,并不着急回去。
门口站着两个抱孩子的女人,一个高一个壮,这就是黄季生的一妻一妾,孩子自然都是他的种,两个都是闺女,大的一岁多点,小的才7个多月。
高的那个叫高妹,这是黄秀生花了大代价明媒正娶的媳妇儿,身高足有1米8,比黄季生还高小半个脑袋,真不愧为高妹呀!
想当初是通过青岛本地的媒介公司订的媳妇,光定金就花了60金洋,4个多月后,媒介公司通知去相人,黄季生兴冲冲的赶过去后,发现就剩下三个女人。
一个龅牙妹,一个腿脚不灵便的妹子,还有一个就是高妹。
就这个媒介公司也是傲气十足,直言不讳的说道;赶紧挑,动作迟一迟连这三个都没有了,还得等到下一批,至于三个月还是半年那就难说了,货源紧啊!
黄季生好悬气的一口老血吐出来,但是没辙。
合同上写的是家世清白,年龄14岁以上未婚黄花大闺女,相貌端庄,无残疾云云,至于贤淑持家,孝敬公婆这些,不娶回去谁知道?
龅牙妹难道不是黄花大闺女吗?
即便这个腿脚不灵便的妹子,也是在船上摔的伤,娶回家养养就好了,能值得甚什事?
至于说高妹,合同上有确定身高吗?
不得不说,媒介公司的坑就是深,而且傲气的不得了,直言赶紧挑哈,动作慢一慢就这几个都没了,那就得等下一批。
至于下一批的船何时到港,有可能三五个月,也有可能半年七八个月,没数,而且质量不一定有这批好,货源紧张啊!
没辙,黄季生捏着鼻子交清了媒喜钱,梳洗钱,上轿钱,出门钱,置装钱,喜事红封钱,由媒介公司安排,将高妹打扮的漂漂亮亮送上花轿,吹吹打打的一路迎娶回来。
每当想到这里
黄季生脸上都会浮现出得意的微笑,因为啥……捡到宝了。
他根本就没想到,当初高高瘦瘦像个竹竿似的高妹娶回家来后,经过几个月好吃好喝伺候着,身材柳条发芽似的成长赶来,渐渐变得玲珑有致,愈发的水灵了。
生了女儿之后,高妹变得更有女人味儿了,这岂不是捡到了宝?
即便带家眷出门去看戏,那也很有面子。
您想想看,走到哪里比黄季生警官都要高半个头,能没有面子吗?
壮的那个就是黄季生用一根手杖换来的白种女人,据说是个叛匪家属,谁知道呢?
反正这个白人侍妾腰粗身体壮,在黄记粮油店里干活顶得上一个男人壮劳力,而且还帮黄季生传宗接代,还能要求什么呢?
离开老远,就闻到家里传来烹煮羊蝎子浓郁的肉香味儿。
黄季生左手拎着一长一短两把武士刀,右手拎着几个油纸包,这是从经过的卤菜店买的卤肥肠,猪耳朵,两样什锦小菜和红油拌笋丝,晚上回来没事儿正好喝上一杯。
“老爷,您回来啦。”高妹带着白妞迎了上来,早有店里眼神灵便的伙计接过了黄季生手中的东西,喜滋滋的送回屋去了。
“来,给爹抱抱。”黄季生从高妹手中接过小豆丁,站在家门口带着满足的神色逗弄着玩儿。
高妹站在一边儿,开始喋喋不休的给老爷报账;
“老爷,今儿个生意不错,卖了1100多斤粮食,320斤面,150多斤油,还有70多斤的腰果儿,前街的王二饭店拿了400斤粮食,60斤油没给钱,说是老爷同意的,允许他们赊账。
吴老板的肉摊子送来35斤羊脊骨,咱给它打当干净,分几锅全都煮了。
反正吃不完,下顿热热还能吃,不碍事的。
五哥儿和六哥儿下午来找过老爷,说是有事儿,见你不在又匆匆走了。
咱给他打过招呼了,让这两个小叔子晚上来家里一起吃羊蝎子,他们也应下了,看着光景也就快来了。
囡囡又吐奶了,咱这心里有点担心,是不是要请郎中来看一下……”
“小五和小六有什么事儿?”
“他们没说,我也没问,咱妇道人家哪里能掺合这些事儿,等他们来自己和老爷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