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1106


“不行,这点没得商量,占领军在成功之前不能够打出英国的旗号,因为我们在柏林会议上有重大承诺,真见鬼……这都要怪该死的自由党内阁做出了太多让步,谢天谢地,这些蝇营狗苟的肥蛀虫总算离开了唐宁街,否则,放松悠闲的下午茶,都会变得让人难以忍受……”
“呃……请原谅我打断您,昆士兰仅仅需要一个更加正统的名义……”
“对不起,这恰恰是伦敦无法给予的,我们可以暗中给予外交支持,压制来自欧洲的不和谐声音,也可以给一些钱和装备,虽然并不多,但只要你们成功的站稳了脚步,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划下大大的一块地盘。”
“您说的我都懂,可问题是原来准备吃一顿大餐,现在殖民地部让我们吃两顿大餐,这可能让我们噎住了,原定的攻略计划变得不再妥当,有可能需要派出更多的军队,甚至打一场焦灼的持久战,风险极大的增加,我们要求多一点支持理所当然。”
“你要的支持我们给不了,英国陆军的兵力使用达到了极限,首相官邸不会支持在二c计划之外开辟新战场,率先攻略莫桑比克地区是新任殖民地部大臣罗伯特爵士的绝妙想法,他需要一件拿得出手的政绩,昆士兰伯爵阁下将因此得到罗伯特爵士的友谊。”
“但这份友谊也太昂贵了,价值超过百万英镑。”
“好吧好吧,让我们开诚布公的谈谈你们需要什么支持,请不要再提英国陆军出兵一事,陆军部大臣要是知道会把我撕碎了的,也不能用英国政府旗号行事,我看用昆士兰伯爵的旗号就不错,他在东印度群岛就是这样干的,事实上干的很漂亮,除此之外什么都可以谈。”
“那让我想想……”
唐绍仪故作为难的皱着眉头,其实心中早已经乐开了花。
伯爵大人的观点他知道,并不注重扛着英国的旗号行事,只要有大英帝国站在背后,还没有哪一个欧美国家敢于公开欺负昆士兰,那纯属作大死。
但是看到新任保守党政府急于做出成绩,昆士兰方面看到有机可趁,立刻大大提高了报价。
原本咖啡馆密约就是属于殖民地部私下里的小动作,不可宣诸于口,暗中支持昆士兰在非洲扩张的秘密约定。
新上任的殖民地部大臣罗伯特爵士在得知咖啡馆密约的详情之后大喜过望,大笔一挥将莫桑比克添了上去,至于马达加斯加王国他根本没在意。
一个海岛罢了,哪里有攻略河流遍布、土地肥沃的密西比河流域更重要?政治影响力更大?
莫桑比克几乎是一个翻版的刚果河流域,只不过一个位于非洲东部,一个位于非洲西部罢了,巧合的是大致处于同一个纬度,同样河流遍布,气候湿润多雨。
荷兰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先后试图占领该地区,结果都被强硬的葡萄牙人驱逐了,这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莫桑比克地区的丰富资源令人垂涎三尺。
莫桑比克地区有黄金,有象牙,降水丰富的森林草场宜农宜牧,高山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确实是个好地方。
殖民地部大臣罗伯特爵士是个好大喜功的贵族绅士,对非洲的情况一知半解,对澳洲更是两眼一抹黑,属于拿着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新官上任三把火。
罗伯特爵士需要这样一个额外惊喜,给自己的内阁生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积少成多的资历,是获得保守党各方大佬支持的重要砝码,是不可或缺的政治资本。
若是运作得当,有可能在保守党内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唐宁街那个位置也不是没希望去坐一坐,进入内阁距离一号boss已经不远了,感觉触手可及。
人若没有点理想,那与咸鱼有什么分别?
谁曾想昆士兰因此大大提高了报价,请求英国陆军出动不低于一个营,打着英国的旗帜登陆莫桑比克地区,这就是所谓的扯虎皮做大旗,谁都知道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道理。
这个年代的米字旗还是非常有用的,最起码葡萄牙人不敢率先开枪,处处顾忌,处处受制,能够极大的减少争端中的伤亡,要开枪那也得是英国士兵率先开火,先打对方一个猝不及防再说。
葡萄牙人虽然紧紧抱住英国的大腿,但其实并不受待见,因为葡萄牙语和天主教信仰这两大因素,英国佬从内心排斥葡萄牙人,两国王室几乎没有通婚,这一点待遇上远远不如荷兰王国。
荷兰王国同样是信仰新教国家,虽然本国说的是荷兰语,但是也通行英语,所以也是英语圈国家的一员,英荷两国王室关系密切,史上曾拥有共主。
话说回来
昆士兰在此前的东印度群岛战争中没有使用过米字旗,使用的是红山巨龙伯爵族徽旗,一方面因为昆士兰军队事实上属于准军事国民警卫队,属于独立的自治领,是昆士兰伯爵私军,没有权利使用米字旗。
一旦举起了米字旗,那就代表大英帝国意志的体现,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一面旗帜,背后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
另一方面
英国王室希望敲打一下荷兰人,又不愿意彻底撕破脸,这其中的分寸很微妙,因此维持双方争端在大贵族战争范畴,不能够上升到更高程度。
回归正题
在外交代表唐绍仪率先提高要求之后,英国人对此果然很在意,那种感觉就好像啥……生怕别人沾了大英帝国光辉似的一蹦三尺高。
头摇得像葫芦串一样,“NO,NO,Notatall”。(不,不,完全不可能)
这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果然奏效。
截止到下午5点之前
双方代表历经艰苦谈判,终于正式签署了秘密会议备忘录,各自都有收获。
他们谈笑风生的走出了小会议室,就像久别的家人一样互相亲切的交谈,原本面红耳赤争吵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事,这也许就是外交场合的常态吧!
一句话,太虚伪了!
“恭喜你唐代表,我对你杰出的表现印象深刻,尤其在最后一刻破釜沉舟,果断的运用了自己的外事表决权,这是一种对维护双方利益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我对此表示赞赏。”
“我没有能够坚持昆士兰利益,这真的太令人沮丧了,感觉仿佛世界末日。”
“请不要忧虑,我的朋友,我会谆请罗伯特大臣阁下手书一份信函,为你在谈判中的坚持作出高度评价,事实上,外交谈判在于各自底蕴,你已经表现的足够出色了,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尊贵的勋爵大人,多谢您的溢美之词。”唐绍仪颇为苦涩的回答,看起来心情沉重的样子。
在一场非常艰苦谈判中打败顽强的对手,这让殖民地部大臣助理查尔斯勋爵心情更好了,他用地道的伦敦腔调表达着欣赏之意,语气中蕴含着掩饰不住的傲慢。
在他的坚持下,昆士兰外交代表唐绍仪在主要议题上立场退缩了,这是殖民地部不折不扣的一个胜利,主要功劳当然属于查尔斯勋爵。
至于昆士兰索要的补偿,只不过是厄立特里亚地区。
查尔斯勋爵对于什么厄立特里亚地区在哪儿根本不知道,在暂停谈判5分钟,听取资深专家克莱尔爵士的简要介绍后,他才知道厄立特里亚地区是什么鬼?
厄立特里亚位于东非及非洲之角最北部,西方与苏丹接壤,南方紧领埃塞俄比亚王国,现在属于埃塞俄比亚王国的一个北部省,拥有数个势力颇大的土著部落,属于不大好惹的硬骨头。
该地区东南与吉布提相连,面积约12.4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00公里,隔海与沙特阿拉伯、也门相望,扼连接欧、亚、非海上通道的咽喉——曼德海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昆士兰意图将两地连为一体,这样从红海到非洲之角最东端,全部都属于一个整体的殖民地,绿洲也扩大了些许,仅此而已。
要说该地区战略位置重要,昆士兰已经占领了红海曼德海峡要冲大哈尼什岛,那么多占据1200公里的红海岸线又有什么大用呢?
难道还能把这条至关重要的欧亚贸易航线截断两次?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英法两国在苏伊士河地区驻有重兵,高傲的英国人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性,这可能性连万分之一都没有。
查尔斯勋爵仅仅考虑了不到30秒钟便点头同意了,只要昆士兰人在厄立特里亚地区成功立足,伦敦便会推动柏林会议签字国承认,该地区为昆士兰伯爵非洲领地,拥有会议签署国承认的相关权益。
与此同时
殖民地部承诺暗中支持昆士兰在非洲的殖民扩张,只要能占下的地,只要不与英国本土2C计划冲突,都会推动国际承认。
达成秘密会议备忘录之后,外交代表助手张强立刻跑步前往百余米外的电报局,将这一消息发给澳洲大本营和等待在非洲之角,翘首以盼的远征军将士。
第459章干一票大的
接到来自伦敦的跨洋接力电报已经是5月21日上午10:00左右,驻扎在非洲的远征军司令部终于松了口气,立刻下达准备登船远航的命令。
在西安镇港口附近的海面上,6艘5000吨左右的远洋货轮已经整装待发,两艘海鸥二型改战舰停泊在栈桥上,准备执行护送船团任务。
负责运送骑兵营战马的远洋客轮停靠在码头边,开始吊运战马,火炮,弹药,帐篷等物资,整个作业将持续整整十六个小时,直到明天凌晨时分。
所有非洲远征军先遣队官兵在誓师远征前夜,全都沐浴更衣,检查武器弹药和随身装备,吃过丰盛的晚餐之后早早的就上床就寝,养精蓄锐准备登船。
从亚丁湾畔的西安镇,顺着非洲之角的海路前往东非中部的莫桑比克地区,海路约4600公里,按照船团最慢的货轮速度计算,大约要经过九~十昼夜的航行方能抵达。
1886年元月22日
蚕花娘娘诞,百福日
宜动迁,动坟,纳彩,置宅,出行,出征,过寿,乔迁,上梁,行舟,祭祀,造屋,纳田,赴任,进财。
忌,招赘,开灶,纳畜,售田,典当。
这一天是红堡请道家高人计算的黄道吉日,适宜大军出征,非洲远征军先遣队在这一日按照华夏传统誓师出发
清晨6:00许
湛蓝色的海洋天际线上刚刚露出鱼肚白,海面下的一轮红日隐现,新的一天来到了。
大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进入码头,枪如林,刀似海,带着浓烈的杀伐气息扑面而来,很快裂成一个又一个整齐的方块队列,接受长官校阅,誓师出征。
在这朝阳初升之际,象征着越来越明亮的未来。
非洲远征师的一众长官踏上早就架设好的木质高台,准备向天祷告,祈求漫天神佛以及伯爵大人恩泽保佑,周围数10名和尚道士念经作法,早已经将这个祭天台预热完毕。
其后便是师长莫如峰登台念祭文,率众祷告天地,然后在铜盆里焚烧祭文,随着一缕青烟袅袅升空,和尚道士们卖力的念经作法,各显法力请天上的神灵关注,一路护佑大军此行顺遂,心想事成,大概齐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宰掉了几个犯人祭战旗,军乐队鼓乐齐鸣,师长莫如峰亲自授旗,将非洲远征军先遣队战旗授予副师长霍小虎,在飘扬的战旗面前,由霍小虎率领出征的军官盟誓,是不破楼兰誓不还云云……
人在旗在,人亡旗焚。
数万名西安镇群众起早便赶到了码头边,黑压压的人群一眼看不到尽头,亲眼见证了誓师出征的这一切,雄壮的军队,威武的士兵,强盛的军力,让海外华夏移民心中的自豪感在这一刻达到了最高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