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风云1876(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1106


荷兰皇家陆军登陆部队的攻击凶狠而有力,给防守部队带来了较大伤亡,死伤达3000余众,三团已经补充过几轮兵员,几个民兵团也都被打残了,战斗力下降较快,三道二道梁等有力阻击地点先后失守,目前已退守头道梁地区。
4月1日,已方舰队在婆罗洲三马林达港的登陆行动,打断了荷兰人持续不断向前线输送兵员和武器的进程,荷兰皇家陆军在付出2600多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之后,进攻的步伐不得不停了下来。
以“七省”号为首的荷兰皇家特权护航舰队返回了泗水港,这是爪哇岛面对婆罗洲首府三马林达港距离最近的重要港口,双方隐隐形成对峙。
三团借此获得难得的喘息之机,抓紧时间补充兵员,并且调动大批民兵力量修筑堡垒,准备迎接更加艰苦的战役。
对于三团来说已经被逼上梁山,他们绝对不能丢失头道梁有利地形,因为在越过头道梁村之后,就是大片的平原地形,一直到莫尔兹比港都没有合适的阻敌位置。
实在不行只能采用人海战术往里面填,可是鉴于当前新移民都是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受训时间很短,战斗力堪忧,很难阻挡如狼似虎的老牌殖民军队。
苦战至今两月有余
三团这支成立迄今仅仅4个月的新部队,全员也只有1600人,残酷的战斗中经过几轮大换血后,终于承受住了血与火的严酷考验,在死亡和巨大的压力下独立撑住战局,表现极其出彩。
要知道他们对抗的部队是荷兰皇家德伦特火枪营,皇家上艾瑟尔义勇兵营,皇家乌德勒支掷弹兵营,皇家阿姆斯特丹龙骑兵营等老牌知名部队和战力凶悍的雇佣兵,战斗力非同一般的强劲,即便面对德国与法国精锐部队亦不逊分毫。
顶住了荷兰人最初一个月的猛烈攻势之后,后续补充上来的亚齐地区白人殖民军队明显就差上一筹,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莫尔兹比地区的守备部队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三团打残了,骨干民兵队伍打残了,香格里拉大总管吴学文新组建的4个民兵团也填进去了,这才堪堪挡住荷兰人的攻势。
若非果断占领婆罗州首府三马林达港,迫使荷兰皇家舰队回航保卫根本利益中的爪哇岛,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海洋争锋的战况扑朔迷离,让李福寿忧心忡忡。
来自欧洲的消息显示;
在德国船厂改造的“七省”号姐妹舰“爱荷斯坦因”号已经出海试航数日,即将率领一支小型铁甲战队南下东印度群岛地区,增援东印度群岛皇家特遣舰队。
这支小型舰队由2650吨的“爱荷斯坦因”号蒸汽船腰炮舰领衔,随行两艘1470吨级轻型巡洋舰“狂怒”号和“勇气”号,汇同荷兰皇家海军特遣舰队现有力量,这将给三马林达港联合舰队带来更大压力,前景堪忧。
二者相加
纸面实力已经强于昆士兰联合舰队,尤其以“七省”号和“爱荷斯坦因”号为首组成的铁甲舰队,对联合舰队威胁极大。
毕竟大家都是脆皮,海鸥二型巡防舰所谓的轻装甲吃不住239毫米重炮轰击的,擦着即伤,碰着既亡。
现在必须作出决定了,是各个击破还是保存实力,以拖待变。
第257章泗水港困局
婆罗洲
三马林达港
一栋两层楼上下的北欧式高顶建筑门口高高飘扬着红山巨龙旗,它现在成为占领军联合司令部,联合舰队司令何方与登陆部队司令尉迟守拙率领着一干参谋人员全都在这里办公,这有利于双方协调联合作战。
二楼西侧,舰队指挥官办公室里
何方负手站在偌大的海图面前凝视许久,心中像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脸上一副凝重的神色。
马六甲海战一役,打掉了荷属东印度群岛皇家舰队大部分风帆舰队,取得了辉煌的完胜,但其舰队主力尚存。
红河谷发来的紧急指令电文非常明确,要求联合舰队不畏强敌,主动寻求决战之机,力求打破当前僵持的海上争锋局面,奋力抢占先机。
电文最后那句话尤其令人动容;
值此生死危亡之刻,切望诸君戮力同心,奋勇杀敌。
身系万千重担于一身,何方这时候能够笑得出来才怪,他的目光停留在地图上泗水港的位置,沉吟良久。
爪哇岛是整个东印度群岛精华膏腴之地,面积虽然只有13万多平方公里,却聚集了整个东印度群岛近八成的人口,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个土著王朝,特产胡椒,肉豆蔻,丁香,桂皮闻名遐迩,一度曾价比黄金,香料贸易每年为荷兰殖民者带来巨额经济利益。
荷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一直设在爪哇岛上的巴达维亚(雅加达),这里也是整个荷兰殖民统治中心,而泗水港则是爪哇岛东北部重要海港,隔着爪哇海与三马林达港遥遥相对。
4月1日,海陆联合行动突袭三马林达港成功之后,“七省”号率领一众风帆战舰紧急返回,便躲进泗水港里,像一头经验丰富的老狼一般盯着联合舰队,准备伺机扑上来咬上一口。
若是双方舰队堂堂正正的对决,何方并不怵这个强劲对手,凭借新式蒸汽铁甲舰队的航速和炮火优势,已方最少有6成胜算。
但问题是现在荷兰皇家特遣舰队并不急于求战,他们在等待来自欧洲的强援到达。
届时不消多说,反而会主动求战。
汇集2650吨级蒸汽船腰铁甲舰“七省”号“爱荷施泰因”号,1470吨级轻型巡洋舰“狂怒”号和“勇气”号,还有1150吨蒸汽铁甲舰“吕佩夫”号,再加上“尼德兰巨人号”为首的十余艘风帆战舰,荷兰皇家特遣舰队可以组织起一支颇为强悍的海上力量,强势压倒联合舰队。
在这种情况下决战,昆士兰联合舰队的胜算将会从六成急剧减少到三成以下。
荷兰王国纵然日暮西山,舰队陈旧不堪,亦不是一介地方封建领主贵族可以轻易挑战的。
永远不要怀疑一个昔日的海洋霸主的底蕴,烂船还有三斤钉。
它也许没有更多的资金购入万吨级蒸汽铁甲战列舰,维持庞大的舰队规模,但深厚的海军传承不可小觑,优秀的海员素质以及荷兰官兵们一雪前耻的强烈,足以在胶着的海战中产生决定性作用。
最新的消息显示;
来自欧洲的“爱荷施泰因”率领着“狂怒”号和“勇气”号,以及两艘运煤船和二艘军火船组成的混合舰队,已经于5月7日通过苏伊士运河,正在向着东印度群岛方向而来。
摆在何方面前只有三个选择;
其一,各个击破。
其二,尽快在欧洲增援舰队抵达之前寻求决战,防止夜长梦多。
其三,在荷兰舰队合体之后,依托三马林达港与查亚普拉港与敌周旋,寻机歼敌。
前两个选项是积极选项,第三个选项则是无奈之举,正面杠不过只能暗瞅瞅的找机会,至于敌人会不会给你这个机会,只有上帝知道了。
也就是说,将主动权拱手让人,命运掌握在敌人的手上。
这是联合舰队无法接受的,所以第三个选项基本可以排除。
第二个选项,尽快在欧洲增援舰队抵达之前寻求决战,就成为昆士兰联合舰队现实的选择,重点考虑的方向之一。
何方之所以迟迟未动,关键在于泗水港的位置太刁钻了,让人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十分棘手。
泗水港是爪哇岛第二大城市,人口约40余万,其位于爪哇岛东北角,处于马都拉海峡和泗水海峡“l”形交汇处,与马都拉岛相望,也是东爪哇省首府。
在爪哇岛上,第一大城市巴达维亚位于岛屿的最西边,第二大城市泗水位于岛屿的最东边,位置靠近巴厘岛,相当的刁钻。
联合舰队若从北方进入,必须要经过狭窄的马都拉海峡,马都拉海峡长约45公里,最窄的地方仅仅有三四公里,完全在岸炮的封锁范围内。
这么窄的地方联合舰队根本无法发挥速度优势,必将面对敌方岸炮覆盖和舰队炮火的双重打击,智者所不取。
联合舰队若是从东方进入,必须要经过宽阔些的泗水海峡,可惜泗水港位于马都拉海峡较为狭窄的位置,附近的海面宽阔不超过7公里,上述问题同样存在。
倘若是驾驭皮糙肉厚的蒸汽铁甲战列舰,昆士兰联合舰队或许有本钱硬闯一番,可惜何方手下都是一群脆皮,在对方不肯出战的情况下,基本上无可奈何。
唯一解决的方案就是海陆联合作战,派遣混合舰队在马都拉海峡后方登陆,通过陆军部队拔除荷兰殖民者防御堡垒,清除敌方岸炮威胁后决一死战。
这种作战方案一经提出,当即被香格里拉卫戍师长尉迟守拙否定了。
开什么玩笑?
香格里拉卫戍师手上只有一团和二团加上半个炮兵团,还有几千名民兵,而对面爪哇岛则是荷兰人经营了200多年的大本营,且不说那些坚固的堡垒工事,仅仅那些让人头皮发麻的人口优势,就足以让人退避三舍,战争实力不容小觑。
凭借荷兰人现有的兵力,当然不可能把爪哇岛守的密不透风。
但只要他们反应过来抵档住最初的攻势,便会有源源不断的军队将登陆部队包围,这里有荷兰皇家陆军部队,也有土著仆从军,还有土生白人动员起来的民兵。
香格里拉卫戍师这一点人马,还真不够填牙缝的。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何方将目光投向马六甲海峡,现在只有第一个“各个击破”选项还有实现的可能性。
何方正在考虑着呢,就听到外面一阵的喧哗之声,他走到窗户口向外看去,只见大队荷枪实弹的民兵押解着长长的马车队伍走在大街上,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这是民兵会同军方下去清乡了,满载着在乡下庄园里缴获的稻米粮食,香料,财物细软返回了,看来收获不菲。
遵照上峰命令;彻底清除荷兰人的殖民印记。
登陆部队占领三马林达之后,立刻封锁了这座重要城镇,将荷兰人的殖民机构全部摧毁,部分顽抗的军队和当地白人下狠手予以击毙,相关财物作为战利品收缴。
部分俘虏军方人员和殖民机构人员集中关押,对整个城镇实行了严厉的宵禁军管,在实施过程中击毙了许多试图顽抗的武装人员,彻底掌控了这座重要城镇。
在此基础上
军方释放了监狱中的部分土著囚犯,由他们作为带路党,率领着配合行动的民兵分成几路,开始对三马林达周边的白人种植园进行清乡。
在三马林达的殖民经济中,白人种植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遍布三马林达周边地区,达到数百座之多。
荷兰白人种植园掌控了三马林达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命脉,经济影响力巨大,奴役着众多的土著劳工和华人为其服务,从中赚取巨大利益。
这些白人种植园涉及橡胶,香料,稻米,棕油,剑麻,咖啡,烟草等等,尤其值得惊喜的是还有珍贵的金鸡纳霜,在这些种植园里也有广泛种植。
在荷属东印度群岛范围内,是完全的农业种植园经济模式,基本上没有工业,依然停留在私人小作坊阶段,种植园模式占据经济主导地位,这其中荷兰白人后裔占据八成以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