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日本当剑豪(校对)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1624

  北川想再跟松平定信好好聊聊“向南蛮诸国派出使者考察”的事情。
  但考虑到现在的时间的确已不早,再加上自己也有些疲惫了,所以只能作罢,决定将此事继续押后,等之后碰上合适的时机了,再跟松平定信详谈此事。
  以北川为首的4名若年寄陆续步出了这座专门用来供幕府诸位高官议事的房间。
  才刚走出房间没多远,吉本便像是将绑在身上的什么巨沉的重物给卸下了一般,吐出长长的一口气。
  “人老了,不仅体力不济,连精力也不济了啊……”
  吉本一边这般感慨着,一边揉着自己两边的大腿。
  连续2个多时辰的跪坐——这已经不是都上了年纪的吉本可以轻轻松松做出来的事情了。
  “今天的会谈所花的时间,的确是要比以往都长上不少啊。”说话的四名若年寄中的另外一人:松平隆喜。
  “只可惜没能一口气谈拢向南蛮诸国派出使者考察的事啊。”说罢,北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北川君,我倒认为并不是非得向南蛮诸国派出使者才行呢。”吉本轻声道,“我觉得让这个国家继续维持原样就可以了。”
  “我国什么也不缺,四海升平,自攻灭丰臣家后,我国国土上已有近二百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乱。”
  “何必去跟南蛮做什么交流呢?”
  “所以——北川君,恕我不能赞同你这派使者跟南蛮诸国进行交流的主张。”
  “吉本大人……”北川面带无奈之色地长叹了一口气,“您难道忘了千年前的遣隋使和遣唐使了吗?”
  “千年前,隋唐强大,我国向隋唐学习,才有了现今的我国。”
  “而现在南蛮诸国发明出了一种似乎相当强大的器件,我们效法千年前,向南蛮诸国学习有什么不妥的吗?”
  “如果那‘蒸汽机’真有乔治的风说帖中所说的那样拥有百畜之力的话,那我们不论如何都不能将其错过。”
  说到这,北川再次长叹了一口气。
  “算了,不聊这个了。”
  “若不是我现在有些累了,要不然我定要跟你好好地辩上一辩。”
  见北川主动放弃了与他进行辩论,吉本轻出了一口气,其模样就像刚逃过一劫一般。
  “北川。”就在这时,一道问话声陡然响起,“你刚才怎么会突然想要问老中大人那个传闻是否是真实的呢?”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另一名若年寄——松平君山。
  北川俊季、吉本雀右卫门、松平隆喜、松平君山——这4人便是幕府现今的4名若年寄。
  君山的问话声刚落下,北川便立即答道:
  “没什么特殊的原因。”
  “只是从其他友人那听说了这个传闻,所以来跟老中大人求证一下而已。”
  “毕竟这种传闻可不能当作玩笑一听而过啊。”
  话说到这,北川露出一抹轻蔑。
  “怎能让科举制这种早就消亡的东西,再在我国复兴呢?”
  “我国有大量优秀的武士。我国的这些优秀武士足以填补幕府、各大藩府的所有职位空缺。”
  “让一帮前不久还在扛锄头的农民子弟到幕府、藩府任职做官?岂不荒谬。”
  “我也觉得复兴科举制不可取。”君山说道,“但我觉得‘御前试合’的这种考核形式,倒挺值得沿用下去的。”
  “多亏了老中大人的这‘御前试合’,给我提供了灵感,在下现在有一个绝对是利国利民的主张,不知诸位是否有意倾听一二。”
  走在君山前头的北川、吉本、隆喜纷纷转过头来看向走在最后面的君山。
  “我等洗耳恭听。”北川道。
  “我日后打算向将军大人进言——让昌平坂学问所大规模招收幕臣子弟,教授幕臣子弟四书、五经、三礼、历史、诗文。”
  “将入昌平坂学问所的幕臣子弟皆培养成足以辅佐幕政的逸才。”
  君山眉飞色舞地讲述着。
  昌平坂学问所——亦称“昌平黉”,江户幕府直辖的高等学校。
  江户时代儒学教育的最高学府。
  前身为林罗山建立的弘文院。公元1691年德川幕府授权林氏家族指导祭孔,并将弘文院收归幕府直接管辖,同时将“弘文院”这一名称改成“昌平坂学问所”。
  “在大规模招收幕臣子弟入昌平坂学问所学习的同时,定期展开考核,考察入学的幕臣子弟们都学得怎么样了。”
  “给予在这考核中获得不错名次的幕臣子弟们丰厚的奖励。”
  君山的话音刚落,北川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这就是你刚刚所说的‘御前试合’给你带来的灵感吗……”
  “让幕臣子弟们进昌平坂学问所,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错的主意呢。”吉本也附和着。
  “这个对幕臣子弟定期进行的考核,我都已经想好名字了。”君山露出一抹带着几分得意之色的笑,“就叫‘学问吟味’。”
  “学习的‘学’。”
  “问题的‘问’。”
  “吟诵的‘吟’。”
  “味噌的‘味’。”
  念出“学问吟味”这个词汇后,君山便将期待的目光投到了走在前面的北川3人身上。
  “‘学问吟味’……不错的主意。”北川率先给出了正面的评价。
  另外的2人也纷纷出声附和,称赞着君山所想出的这个名字。
  “那我也提个小小的建议。”北川将双手环抱在胸前,“不要让‘学问吟味’仅局限在昌平坂学问所一隅了。”
  “定期在江户举办‘学问吟味’,让所有的幕臣子弟都能来参加。”
  “不论是否有在昌平坂学问所入学,都可参加这‘学问吟味’。”
  听到北川的这个建议,君山的眼睛一亮,嘟囔道:
  “这个主意不错……的确并没有必要将‘学问吟味’局限在昌平坂学问所一隅……”
  从北川那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建议后,君山连忙向北川道谢着。
  “君山,我感觉你的这主意真的很不错。”吉本微笑道,“将军大人他肯定也会赞同你的这主意的。”
  因为4名若年寄中有2人都姓松平,所以为了能于称呼上予以区分,在2名当事人的许可下,北川他们都是直呼松平隆喜和松平君山的名字。
  “在刚从北川君那获得了一个不错建议的当下,我现在也是斗志昂扬啊。”君山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若不是在意礼节,我现在恨不得狂奔回家,立即着手书写建白书啊。”
  “只是不知老中大人他是否会赞同你的这主意啊……”说罢,北川露出苦笑。
  ……
  ……
  以北川为首的4名若年寄都已经走远了,松平定信仍旧留在那间他刚才和北川等人议事的房间内。
  在仅剩他一人的房间内,定信没有再像刚才和北川等人议事一样恭恭敬敬地跪坐。
  而是十分随意地盘膝坐着。
  腰也没有像刚才和北川等人议事时那样挺得直直的。
  定信他那原先直挺挺的身躯现在弯着,好像他的背上没有一根骨头似的。
  他上身的肉仿佛随时都会从他的脊椎上滑落。
  他的这副模样,让他整个身体的姿态呈现出一种精神不支的样子。
  而此时在定信的脸上浮现出来的神色,倒也和他现在这副精神不支的模样相配——垂着首,紧闭着双眼,脸上浮出浓郁的疲倦之色。
  此时的定信,和他刚才与北川等人激烈讨论政务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真累啊。”
  尽管这座房间内仅有他一人,但松平定信还是用只有他一人才能听清的音量这般小声呢喃着。
  咚、咚、咚、咚、咚……
  房外响起了由远及近的脚步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16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