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校对)第11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7/1776

  只是这会试哪有那么多的舞弊行为,像林晧然若是帮着袁炜的儿子袁隆煌舞弊,那么徐阶必定借此将他拉下马。
  只是很多落榜士子却不是这么想,他们通过丰富的联想,如同后世的键盘侠一般,勾勒出种种的阴谋的场景。
  林晧然作为后世人,结合后世寒门子弟越来越能考上高等学府的状况,深知这是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官宦子弟集中的必然结果。
  虽然说是“寒窗苦读方能考取功名”,但再有天赋和勤奋的寒门书生想要考取功名,若是没有一个合格的师傅亦是无益。
  以会试的录取对比便可见一斑。明初时的寒门子弟(祖上三代没有入仕的)跟官宦之代的会试录取比例是一比一,只是到了现在官宦子弟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三分之二。
  哪怕是海瑞,他其实并非寒门子弟,亦算是官宦子弟出身。其爷爷海宽中举后曾任福建松溪县知县,只是到他爹海翰仅是秀才且早早离世,这才让到海家家道中落。
  正是教育资源向宦官子弟靠拢,寒门子弟取得功名的程度不断增加,但很多人似乎意识不到这个问题,更愿意简单粗暴地将矛头指向了主考官舞弊。
  林晧然作为主管科举的礼部左侍郎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先是通过《谈古论今》揭露出寒门子弟录取率下降的事实,引发了士子的广泛讨论,而后抛出了“官字卷”的改革构想。
  原以为这个改革很难推动,却不知道是高官们体会到杨博、藩恩等官员的苦处,经过一轮廷议之后,竟然成功地通过了这一套改革方案。
  正是如此,本次的会试采用了“官字卷”,即官家子弟和寒门子弟区分了开来。
  这个方案实施起来并不复杂,两京的乡试便采用“皿字卷”的模式,现在只需要将这套模式运用到“官字卷”中来即可。
  其实这种改革,对主考官是比较不利的。
  原本可以网罗二百名宦官子弟于门下,但经过这种改革,却是只能收拢一百五十名,这无疑是一种小小的损失。
  林晧然在当初推出这个改革方案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出任本届的会试主考官,却是有种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感觉。
  不过凡事有失便有得,寒门子弟对他这位老师会更加尊敬,相对欲望可能会低一些,却不见得全然是坏事。
  在摒除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后,林晧然开始投入这一场繁重的批阅试卷的工作中。
  八位房师负责筛选试卷,副主考官强打着精神进行第二轮筛选,不过他深知身体吃不消,只要不是特别差的试卷却不会轻易打落。
  这亦是设置正、副主考官的科学性,一旦有一个主考官掉链子,另一个主考官却还要补救,不至于出现大翻车事件。
  林晧然批阅试卷之余,心里亦是隐隐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不安,自然不是因为徐阶要收拾严世蕃,而是担心自己的便宜岳父会中了徐阶的圈套。
第1705章
君臣失和?
  西苑,万寿宫中。
  随着静室一声咳嗽传出,门外的小太监和宫女惊若寒蝉,在得到里面的召唤后,便是匆匆端着丹药和水壶小心翼翼地走进了里面。
  没过多会,身穿蓝色道袍的嘉靖从里面走了出来。
  嘉靖眼看着年满六旬,身形虽然透着几分仙风道骨,但已经出现了驼背的情况,整张脸透着不健康的苍白,眼睛中没有去年那般的犀利和睿智,不过整个人的气势仍然宛如一头狮子般。
  短短的一小段路,来到殿中,却是第一时间选择靠到软塌之上。
  冯保和陈洪如同两只勤劳的小蜜蜂般,已经将奏疏进行了分门别类,最为紧急和重要的奏疏却是放在最上面。
  “主子,徐阁老在殿外求见!”黄锦上前,小声地提醒道。
  嘉靖自是不会将这个最得力的助手拒之门外,便是微微抬手道:“宣!”
  命令下达,便有小太监到宫外将徐阶领了进来,徐阶来到殿前恭恭敬敬地行礼,嘉靖从善如流地让徐阶起来。
  嘉靖手里拿着一份替严世蕃求情的奏疏,却是淡淡地询问道:“徐阁老,有何事呢?”
  “启奏皇上,经遣派工部官员认真核查,显陵的凌恩殿的扩建方案已经出来了!”徐阶从袖中取出一份图纸,显得恭敬地呈上道。
  嘉靖无疑是一个孝子,不仅将父亲和母亲扶上了皇帝和皇后的地位,而且为了他们的合葬陵可谓是煞费苦心。
  嘉靖三年,嘉靖为生父兴献王争得了皇帝的名份,兴献王的王坟则要相应地按着帝陵规制升级改建,命名为“显陵”。
  嘉靖十七年,章圣皇太后过世,嘉靖决定将“显陵”北迁,将长陵西南的大峪山下卜定吉壤,从而开始兴建新“显陵”。
  修陵,这从来都不是轻松的活,特别帝王家对此更是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最有名的自然是秦始皇的陵墓,前后动用了七十二万人参与,耗时足足三十九年才完工。不过明朝的巅峰还没有到来,出手最阔绰的当属花费八百万两修建自己陵墓的万历帝。
  言归正传,嘉靖对自己父母的显陵很是关心,显陵地表上的祾恩殿修建完毕,十二年却觉得不够规格,却是要求改建祾恩殿“如景陵制”。
  时光冉茬,又过了十二年。每年清明节都前去祭拜,今年自然不例外,只是看到祾恩殿显得陈旧,嘉靖生起了要重修的祾恩殿的心思。
  嘉靖从黄锦的手里接过图纸,满意地点了点头道:“甚好!”
  “皇上,经户部进行核算,如果要重建祾恩殿的话,又要效仿长陵全部采用金丝楠木,要花费至少七十三万两!”徐阶面露难色地吞吞吐吐地道。
  冯保和陈洪听到这个数目,却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却是没想到竟然要花费这么多银两,却是不由得面面相觑。
  七十三万两,这可是三分之一的朝廷财政收入。本以为北京外城和重修三大殿,大明便没有太大的工程了,却不想竟然又出现了这么一茬。
  嘉靖连眼皮都不眨一下,显得当机立断地道:“户部拨款!”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便决定了大明三分之一财政收入的去向。
  “皇上,还请恕罪!刚刚您要兴建的毓德宫、乐成殿和滕禧殿,户部是东拼西凑才凑齐的银两,现如今……太仓当真已是无银可用了!”徐阶扑通在地,显得爱国爱民地进行哭诉道。
  陈洪和冯保每天跟着奏疏打交道,对大明的财政亦是清楚的,看着徐阶如此的哭诉,心里竟然对这位兢兢业业的首辅产生了同情。
  嘉靖却是不吃这一套,指着宫殿上方,显得独断专行地道:“没有银子,你就想办法解决银子的事!若是你解决不了,那么自然有解决银子的人,这万寿宫当初就是因为严嵩解决不了!”
  事情牵涉到父母的陵墓上,他亦是不再进行客气,便是直接提醒徐阶的首辅宝座是如何得来的。
  他之所以让徐阶替代严嵩,除了严嵩年迈之外,亦有徐阶否决了严嵩移宫的方案,以最快的速度替他修建了这一座比先前还要辉煌的万寿宫。
  他不需要忧国忧民的臣子,只需要能够做事的臣子,若是徐阶办不了,他还有袁炜、吴山、严讷和李春芳,甚至在河南老家守制的郭朴。
  徐阶心中大惊,显得忠心耿耿地回应道:“皇上请息怒,臣纵使是粉身碎骨,亦想替皇上想办法筹得银子!但……请皇上体恤臣的难处,多给臣一些时日!”
  黄锦看着匍匐在地的徐阶,既是想到了昔日的严嵩,亦是心疼起这个可怜兮兮的徐首辅。
  这些多年以来,如此忠心耿耿地替皇上办差,一直千方百计地筹来银子解决皇上的所忧。但只要一件事办不好,头上的乌纱帽便是不保。
  嘉靖对户部的情况亦是清楚,若不是林晧然从广东和扬州弄得了一些银两,这个户部的太仓怕是早就发不出文武百官俸禄了。
  他的脸色不由得微微缓和,但语气仍然冷冰地道:“朕可以给你一些时日,但事关显陵之事,你还是要尽心尽力一些才好!”
  说到最后,他的语气显得无情,但亦是一份真挚的告诫。若是徐阶最终无法将事情办妥,那么他便不介意将这位首辅代替掉,袁炜和吴山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
  “皇上孝悌之心,臣感同身受!臣纵然不为己身,单为皇上这份孝心,亦是鞠躬尽瘁而为之!”徐阶流下热泪,显得忠心耿耿地表态道。
  陈洪和冯保看到这一幕,心里亦是暗叹一声,甚至考虑将来事情真的无法办成,亦要为这位忠心耿耿的首辅求求情。
  嘉靖虽然无情,但亦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并不想继续为难徐阶,便又是淡淡地询问道:“徐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徐阶听到这话,便是抹干眼泪进行汇报道:“启禀皇上,严世蕃已经押解到京城,正关于刑部大牢之中,还请皇上定夺!”
  冯保听到这番话,心里不由暗暗地道:来了。
第1706章
无如我富
  万寿宫中,檀香从铜炉中袅袅升起,充斥在殿中的每个角落。
  嘉靖对严嵩还会念一些旧情,但对严世蕃却全然没有好感,显得不以为然地反问道:“徐爱卿,你以为当如何处置呢?”
  “臣以为,此案当秉公处置,查明林润所奏之事是否属实!”徐阶仍然跪在地上,显得正义凛然地回应道。
  嘉靖知道徐璠的次女嫁给严世蕃的儿子严绍庭,显得饶有兴致地询问道:“徐爱卿,你当真以为严世蕃谋逆?”
  虽然他并不喜欢严世蕃,但说严世蕃要在江西举旗谋反,他其实是不相信的。昔日江西的宸濠之乱,宁王手里有钱又有兵马,但仅过四十三天便给赣南巡抚王守仁给平定了。
  严世藩不过是一个逃军,实质是一个自身难保之人。现在严世蕃有着严嵩庇护着,他方能在江西苟延残喘,又怎么可能会自寻死路呢?
  最为重要的是,以他对严嵩的了解,却不可能任着儿子如此的胡来。
  “回禀皇上,事关大明基业,臣不敢轻言妄断!”徐阶没有正面回答,接着侃侃而谈地道:“据南京御史林润所奏,严世蕃其家奴严年和谋客彭孔家资亿万,严世藩更是放言:朝廷无如我富!虽无兵权,但其财帛怕是已经……富可敌国。林御史之言虽是骇人听闻,恐怕亦非空穴来风,还请皇上明察!”
  家奴严年和谋客彭孔家资亿万?朝廷无如我富?
  冯保和陈洪暗暗地交换了一下眼色,心里在惊讶之余,亦是为着严家感到了一丝担忧。
  昔日的沈万三为何而亡,正是沈万三不懂得收敛财富,致使太祖盯上了沈万三这一块肥肉。现在严世蕃的家奴和谋客都如此富有,而严世蕃还放言“朝廷无如我富”,这财力已然是超乎想象了。
  经过徐阶如此的分析,事情不仅关乎严世蕃是否谋反,亦是涉及到严世藩的惊人财富。
  嘉靖自然知道严世蕃的手并不干净,不然当年亦不会执意判处严世蕃到雷州戍边,便是微微地眯着眼睛,显得玩味地求证道:“一个小小的家奴便身价亿万?”
  “此事虽然匪夷所思,但林御史怕亦是经过求证,断然不会诬蔑一个家奴!今严世蕃拥有如此财力亦就罢了,偏偏聚集四千江盗于山林,却是危及大明矣!”徐阶循循善诱,显得痛心地回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7/1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