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相(校对)第10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7/1776

  “我不管你们多少两进的货,现在城中并不缺生丝!”
  “再说了,五月的新丝马上就是要上市了,你们这都是陈丝呢!”
  ……
  苏州城生丝的价格在经历一个大波动后,随着联合钱庄调来大批量的生丝,加之王有寅等人要将囤积的生丝急于变现,生丝从抢手货成为了被人嫌弃的对象。
  当然,嫌弃是一个夸张的词,但确实是卖不起价钱,更不可能按原价将他们的生丝买下来。
  “什么?徐少泉降到三两二钱了?”
  “你如果全部要的话,我愿意出三两,只需要三两,算我血赔了!”
  “他那边只要三两?我这边可以给你再便宜一成,质量还比他们家要好!”
  ……
  随着他们的联盟分崩离析,王有寅等人当即从团结一致的兄弟帮变成了商场上的敌人,而他们偏偏都急于出手,几家又相互杀价,最终是以极低的价格处理掉了。
  老式丝绸的遭遇跟生丝的情况相似,甚至比生丝还不堪。
  “不好意思!我们已经跟联合钱庄签订供销协议了!”
  “前阵子我求着你们给我丝绸,怎么今天反过来了?爷现在不要了!”
  “我是跟广东那边做丝绸买卖不假,但人家现在只要新式丝绸,我要你的老式丝绸做甚?”
  ……
  面对着王有寅等人的主动推销丝绸,苏州城的丝绸商人亦是纷纷进行了表态,对这种老式丝绸却都是投去了鄙夷的目光。
  如果他们不是急于变现,靠着国内市场还是能够慢慢消化掉的。只是全国各地的丝绸经销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海外渠道随着禁令出台,等于是堵死了老式丝绸的活路。
  正是如此,王有寅等人囤积的十余万匹丝绸,平时至少能卖上一百二十万两,但现在只能是以低价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变现归还那些金主的欠银。
  “这个宅子还算不错,咱们的债务便一笔勾销了!”
  徐少泉将债主领到了拙政园,显得欲哭无泪地看着这位债主成为拙政园的新主人。本以为是一场大富贵,但结果却损失惨重,现在更是沦为了一个穷光蛋。
  王有寅同样蒙受巨大的损失,但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并没有真正倒下。不过经过这一场惨重的经济损失,王家亦是从苏州一流家族的家族掉到了三流家族。
  其实最为关键还是王鳌已经成了过去式,而王家这么多年连一个进士都没有,祖荫能够令他们风光一阵,但却不可能是世世代代。
  正是在这一个平凡的嘉靖四十三年,随着联合钱庄的强势介入,苏州丝绸业悄然迎来了洗牌。
  以王有寅、施永安和徐少泉为首的丝绸大王被洗清出场,换上了洞庭商帮、苏州城的徐家以及两个苏州城的本地势力及更具官方背景的严家,重新组建了苏州的四大丝绸商。
  至于联合钱庄,不仅通过入资的方式间接地控制着苏州城的丝绸产业,而且将它的金融布局迈上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丝绸股票这种新鲜的金融产品在苏州刮起了一股风潮。
  随着洞庭丝绸作坊、状元丝绸作坊、西湖丝绸作坊和岭南丝绸作坊四间大作坊正式创立,加上联合钱庄给普通民众预留了一些股票,很多民众纷纷拿出银两进行了购买。
  省吃俭用是华夏的优良传统,如果真的有好的投资渠道,很多人都不愿意将银子进行窖藏。现在有着每年一百万匹丝绸的海外市场前景,还有着厚实的回报预期,很多民众都渴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由始至终,花映容一直都是身处于林宅之中,并没有在公众场面进行露面,仿佛不曾来过苏州城一般。
  只是随着她的出现,令到联合钱庄的局势扭转,更是主导了这一场苏州丝绸业的大洗牌,更是将联合钱庄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事情灰埃落定之时,花映容却是登上了画船,浩浩荡荡地朝着杭州城而去。
  她不是没有想过在这苏州城创建一座超级的大作坊,投入资金和人力直接进行经营,只是这样虽然能够赚得更多,但弊端亦是不少。
  丝绸业的蛋糕原本属于苏州的官绅,如果联合钱庄全部吞并,这个吃相显得过于难看,很容易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最为重要的是,她的相公现在是礼部左侍郎,地位固然崇高,但在朝堂还远远不能一人独大,而跟着苏州方面的官绅阶层保持友谊的相处模式更符合利益。
  正是如此,她选择了跟苏州方面的本土势力合作的模样,既有效地为联合商团花出了银子,又无形地提升了联合钱庄在苏州的金融地位。
  时至三月底,清晨的江面被雾气所笼罩,江风带着丝丝的凉意。
  花映容身穿华丽的长裙,静静地站在船尾处,俏面朝向北方,那双美眸充满着期待,她仿佛看到林晧然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相位。
第1631章
礼部点卯
  苏州的丝绸风波仅是一道微不足道的波澜般,对东南没有造成什么震动,对整个大明更是显得无声无息,而大明的震源似乎一直都在帝都。
  清晨,京城被浓郁的雾气所笼罩,令到这座古城宛如仙境般。
  那些鳞次栉比的宅子渐渐从睡梦苏醒过来般,不断有轿子队伍从宅子中出来,显得威风凛凛地前往东江米巷那边的衙门。
  一顶级别不低的轿子从灵石胡同出来,融入了一条有五城兵马司和顺天捕快维持治安的街道中,很快便来到礼部衙门的左侍郎衙署前。
  “十九叔,到了!”
  林福让轿夫将轿子缓缓地落到青砖地面上,旋即上前揪开那道彩色的帘子,显得恭敬地对着轿中人提醒道。
  林晧然身穿着绯红的三品官服,皮肤显得白皙,蓄的胡子仍旧稀疏,但已然是长了不少,特别身上多了几分官威,令到整个人显得越发成熟稳重。
  经过这小半年的礼部左侍郎的任职生涯,他已经熟悉了当下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从轿子缓慢地走了出来。先是抬头望了一眼熟悉的侍郎匾,如同往常般走进衙署。
  进门便是左侍郎大堂,两侧是属吏的办公值房,这时书吏亦是纷纷到来。书吏在礼部衙门有专属的居所,故而亦是早早就到了这里。
  “见过部堂大人!”
  书吏对于林晧然每日坚持早早到来,心里亦是暗暗地佩服着,故而对这位勤奋又能干的上官是打心底的尊敬地进行施礼道。
  林晧然轻轻地颌首,绕过了正堂,便是到了后院,直接来到他专属的签押房中,旋即着手处理事务。由于今年是大比之年,仪制司的事务显得颇多。
  林福跟着以往一般,给林晧然送来了参茶,然后则是站在外面负责戒卫。
  笼罩在北京城周围的雾气慢慢散去,天地间变得敞亮起来,而东边多了一缕金色光芒刺穿天际般,拉开了旭日东升的序幕。
  礼部衙门的官员陆续到来,不过他们很多人并没有到自己的值房,特别是那些后来的官员,显得匆匆地来到了礼部的二堂点卯。
  缺勤,在后世可能就是扣点钱的小事,但在这个重视“清、慎、勤”的时代,这就是官员“庸懒散”的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该名官吏的考评,历朝历代都有惩治,处罚措施亦是五花八门。
  唐朝时期注重于罚俸,像唐玄宗时,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另唐律规定:旷工满35天判处有期徒刑1年。
  到了本朝,朝廷则是注重于体罚,缺勤1天处笞20小板,每再满3天加一等,满20天处杖打100大板。
  正是如此,本朝的官员都很重视考勤,甚至出现有一位官员由于家里住得远,结果为了赶路而滑落河中淹死的惨事。
  随着卯时正刻的来临,这二堂中聚满了官吏。
  四司郎属官员都在,另外还有会同馆、铸印局和教坊司的部分官员,再往下则是书吏和在编的衙役,人数达到了一百余人。
  “下官拜见林部堂!”
  随着林晧然的出现,众官吏纷纷进行跪拜道。
  林晧然并没有在堂上的位置入座,而是站在堂中微笑着抬手道:“正堂大人入值西苑,今日点卯的事宜由本部堂代劳,大家都起来吧!”
  如果论辛苦程度的话,当属本朝的朝廷大员。
  不仅是他的上司李春芳,像户部尚书严讷、吏部尚书吴山和吏部左侍郎除了处理本衙门的事务外,则是要轮值于西苑。
  正是如此,虽然他们四人还没有入阁拜相,但在很多官员看来,礼部尚书李春芳、户部尚书严讷、吏部尚书吴山和吏部左侍郎都已经是“准阁老”。
  由于李春芳昨晚轮值于西苑,今早注定是无法按时赶回礼部,所以林晧然这位左侍郎则是代替李春芳主持礼部的点卯事宜。
  亦是这个原因,林晧然这个礼部左侍郎经常取代李春芳主持礼部事宜,加上林晧然的出色的办事能力,无形中抬升了他在礼部衙门的地位和影响力。
  “谢过部堂大人!”
  众官吏又是恭恭敬敬地行礼,便是纷纷从地上站了起来。
  林福搬来一张椅子放在堂中的左边位置,林晧然在椅子坐下,对着那位手持花名册的官员淡淡地吩咐道:“点名吧!”
  这个时代的官员跟商人般,都很是讲究个人信誉,点名并很少出现舞弊的情况。点名官员按照花名册开始逐一进行校对,从而确实谁今日没有到场。
  “林部堂,下官已经核查完毕,今日祠祭司典吏李肆缺席!”点名官员呈上那本花名册,显得恭恭敬敬地汇报道。
  林晧然抬手不接花名册,而是阴沉着脸询问道:“如果本部堂没有记错的话,去年李肆一共缺席二十八次,今年到如今便缺席了十次!”
  “不错!”点名官却是翻查了一下记录,旋即进行点头道。
  林晧然的眉头微微蹙起,扭头望向站在前排的祠祭司郎中屠义英询问道:“屠郎中,李肆可是因公务不至?”
  众官吏不由得纷纷望向了屠义英,衙门上下谁都知道李肆是右侍郎秦鸣雷的亲信,而屠义英的祠祭司又归秦鸣雷分管,故而屠义英其实没少替李肆掩护。
  屠义英迎着林晧然的目光,却是鬼使神差地拱手道:“回禀林部堂,下官不曾安排公务给李肆,亦不知他因何今日会缺勤。”
  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7/1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