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科技学霸(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513

  特别是去年秦元清连证周氏猜想、孪生素数猜想,上个月又证明了冰雹猜想,在世界数学界中引起了巨大轰动,而与此同时就是华夏数学界的影响在提升。
  连续证明三个世界级数学难题,而且还是在短短一年间,可谓是绝对高产中的高产,秦元清也被各国数学家所关注,隐隐之间将秦元清视为华夏数学界的领袖人物。
  所以说,今年第一届陈省身奖颁给尼伦伯格教授,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各方都满意。
  陈省身奖后颁发的是奈望林纳奖,这是颁发给在计算机科学的数学方面有主要贡献者,别以为计算机不涉及到数学,实际上那只是错觉,数学其实是计算机的核心之一。学机器学习的Convex
Optimization测度论和泛函是绕不过的。除此之外,线性代数和统计学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可以说,离开数学,计算机也就烟消云散了。
  今年的奈望林纳奖颁给了耶鲁大学的D.斯皮尔曼,此人是理论计算机学家,过去四年在计算机领域的数学应用上作出了卓越贡献。
  最后,作为颁奖典礼的焦点,也作为整个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的重头戏,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将宣布菲尔兹奖的获奖者名单。
  绝大多数数学成果都诞生于四十岁以下,而菲尔兹奖是四十岁以下数学家所能取得的最高荣誉,素有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之美誉。
  虽说奖牌并不能决定一名学者是否伟大,但获得这枚奖牌认可的学者,无一不是影响着数学这门学科发展进程的超一流学者,学术界的中流砥柱。
  在这名单公布的间隙。
  不少人不自觉地便屏住了呼吸,目光炙热地注视着台上。
  尤其是那些有望获得菲奖的候选们。
  秦元清此刻也激动起来,屏住了呼吸,目光仅仅盯着台上,毕竟他也是热门的候选人,在来到这里后,他就听到很多数学家说这次他有很大的希望。
  可是这奖项,不到最后公布时刻,谁也不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
  而一旦错过今年的菲尔兹奖,那么下次将是四年以后。
  那些热门候选人,一个个紧张得不得了,比秦元清还要紧张。毕竟秦元清还年轻,错过这一届还有好几届。可是对于他们而言,错过了,那么就永远错过了,四年之后他们将超过40岁,哪怕作出再大的成果,除非是像怀尔斯那样让菲尔兹奖破例颁发个银奖,不然将一辈子错过菲尔兹奖。
第一百一十五章
菲尔兹奖
  CCTV4国际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着颁奖典礼。
  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屏住呼吸,几位特邀嘉宾一直在分析,华夏有两位数学家受邀作1小时报告,而历次菲尔兹奖都是从1小时报告的数学家中诞生的。
  这意味着华夏有望在今年获得菲尔兹奖,实现华夏数学史上零的突破。
  菲尔兹奖啊,相当于诺贝尔奖!
  而至今,华夏也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
  这时候的华夏,还不是十年后的华夏,哪怕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军事实力常年排在世界前三,但是华夏一直还是不自信。他们迫切得到国际荣誉,获得国际认可。
  正是这种心理,在奥运会上,华夏人特别在意金牌,没错过一个金牌运动员就会被骂的半死,要是有哪块领域得到突破拿到金牌那么运动员会被捧到神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飞人夺得110米跨栏金牌,直接被捧上神坛,风头一时无两,连续四年都在名人榜上与姚争锋,可是在2008年京城奥运会,刘飞人因伤无法比赛,结果被从神坛拉下不知道多少人唾弃,简直就成了国家民族的罪人。
  可是要知道,刘飞人在国际上为华夏争得一项项荣誉,那可不是作假的。运动员,哪一个不是有伤在身,因伤无法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多得是。
  而此时,或许感受到了台下目光的炙热,国际数学联盟主席面对台下的观众们友好地笑了笑。
  清了清嗓子之后,他用庄严而平稳的声音,宣读了第一位获奖者的颁奖词:“他证明了朗兰兹纲领中的自守形式理论的基本引理……”
  台下一个黄皮肤的男子惊喜地站了起来,秦元清看了过去,知道这是越籍法兰西人‘吴宝珠’,世界著名数学家,他在2008年解决基本引理的一般情形,基本引理的证明被《时代杂志》选为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之一。
  而台上,在宣读完第一位获奖者的颁奖词后,紧接着开始第二位获奖者的颁奖词:“他证明了统计物理中平面伊辛模型和渗流的共形不变量……”
  距离秦元清不远处,一个俄国人惊喜的站起来,开始庆祝着,秦元清认出这是俄国数学家‘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曾连续两年获得IMO金牌满分奖,在瑞士日内瓦大学任职,曾获得萨兰奖、克莱数学研究奖、戴维森奖、欧洲数学会奖!
  没想到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在今年40岁获得了菲尔兹奖,要是错过今年,那么终身将与菲尔兹奖无缘。
  当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上台接过了菲尔兹奖的奖牌,与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合影,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后,就退了下来,而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开始进行第三位获奖者的颁奖词:“他证明了玻尔兹曼方程的非线性阻尼以及收敛于平衡态……”
  这第三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却是法兰西数学家‘赛德里克·维拉尼’,去年开始就担任庞加莱研究所主任,在世界享有盛誉。
  秦元清不禁有些失望,已经颁奖了四位,按照以往惯例,历次菲尔兹奖不会颁奖超过四位,也就是剩下顶多剩下一位获奖者。
  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微笑地目送赛德里克·维拉尼走下站台,然后继续第四位获奖者颁奖词:“他是如此的年轻,年轻得让人惊讶,但是他对于数学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有着极高的造诣,同时兼有超凡的野心与永不止步的好奇心!”
  “短短一年间,他让周氏猜想变成了周-秦定理,让孪生素数猜想变成了孪生素数定理,让冰雹猜想变成了冰雹定理。他的出现,是过去一年国际数学界最大的发现,他的加入,为数论这门古老而伟大的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它重新焕发了新的活力。”
  “他的出现,也让评委会伤透了脑筋,但是最后评委会一致认为,以他作出的成就,值得菲尔兹奖!”
  国际数学联盟主席顿了顿,语气郑重地宣布道:“第四位获奖者,来自华夏的秦元清!”
  在获奖人公布的瞬间,会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了。
  20岁的菲尔兹奖得主!
  要知道菲尔兹奖最年轻的获得者,是1954年来自法兰西的让-皮埃尔·塞尔,获奖时年仅27岁!
  而现在,秦元清直接让这个记录提前了7年,简直是让后来者绝望!
  雷动的掌声如爆发的山洪,振聋发聩!
  国际数学联盟主席见状,心中反而松了口气,这一次关于秦元清的选择,评委会是有争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元清太年轻了,年轻得过分。同时,秦元清还是华夏人,这个难免会带上政治色彩。
  可是最终,国际数学联盟主席一再强调,菲尔兹奖只看成果,只要是40岁以下就有资格获得。
  至于额外的原因,是国际数学联盟主席想从华夏得到更大的支持,这样国际数学联合会才能发展越来越好。
  以前华夏数学家没有作出足够卓越的成果,那没话说。可现在既然作出了,可以说是过去四年世界最重要的数学成果,没理由不颁发给秦元清。
  气氛被点燃的不只是大会的现场。
  就在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念出“秦元清”那个名字的同一时间,央视直播间都沸腾了。
  “秦元清,秦元清他赢了,他获得了菲尔兹奖!”
  “我华夏终于诞生了一位菲尔兹奖得主!”
  嘉宾和主持人都激动地跳了起来。
  而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一个个沸腾了,毕竟秦元清在华夏属于家喻户晓的人物,知名度还要超过姚主&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秦元清获得了菲尔兹奖,纯朴的百姓一个个兴奋起来想,甚至有人拿出了鞭炮,放鞭炮庆贺。
  正在关注电视直播的景田,一听到秦元清获得菲尔兹奖,高兴地跳了起来,抱住了自己的助手,此刻没有人比她还骄傲还要自豪,然后激动不已的景田拿出手机,发了一条微博:“@秦元清,祝贺男神夺得菲尔兹奖,我为你感到自豪!!!”
  微博一发出后,评论和转发量蹭蹭往上涨,连粉丝量也在暴涨着。
  景田连忙让助手包下最好的酒店,请整个剧组一起吃饭庆贺。
  “恭喜秦神,可喜可贺!”
  “恭喜秦院士一举夺得菲尔兹奖,为国争光。”
  “喜大普奔,菲尔兹奖已夺,诺贝尔奖还远么?”
  “牛逼~~~难怪秦神一举登顶两院院士,达到科学巅峰!”
  ……
  整个华夏都沸腾了,不管是有读书的还是没有读书的,都在热烈的讨论着。
  长久以来,虽然论文的总体数量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但华夏数学界却一直游离在世界的边缘。
  一枚菲尔茨奖或许不能代表任何东西,也说明不了什么。
  但那枚奖牌上绽放的光彩,却是让无数人从新一代的学者身上,看到了自信,看到了未来,也看到了希望……
  秦元清以20岁之龄获得菲尔兹奖,还是最年轻的获奖者,这无疑是非常提气的一件事。
  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在这一刻迸发。
  如果是其他数学家,因为知名度不高,突然获得菲尔兹奖,那么大家也许热度不会这么高。
  但是秦元清不一样,从获得cmo金牌、IMO金牌后,紧接着又是考出华夏第一次出现的各科满分的理科状元,重点高考时候秦元清还不安分,没有一科考试超过1小时,早早提前交卷的新闻在当时广为报道,使得秦元清几乎走进每一家。随后进入大学后,第一学期就证明了周氏猜想、孪生素数猜想、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屡次三番上了新闻联播,各种新闻报道从不绝于耳,使得秦元清知者甚众,说是每个华夏人都知道一点不为过。
  秦元清+菲尔兹奖,简直是新闻热度收割机。
  ……
  会场内,掌声渐渐平息。
  此时此刻,秦元清并不知道,当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念出他名字的那一刻,华夏发生了什么。
  也并不清楚,那些注视着他的人们,此刻究竟是如何的激动。
  在全场目光与镜头的簇拥下,穿着正装的他走到台上,从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的手中,从容地接过了菲尔茨奖的奖牌。
  这位老教授和秦元清握了握手,代表国际数学家联盟送上了祝贺。
  “恭喜你,来自华夏的学者。”
  秦元清微笑着点了点头:“谢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5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