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煦(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688


“说你的想法。”文彦博言简意赅。
对于文彦博的直接,李清臣笑容不变,道:“我的想法是,为官的带头,以官阶为凭,政事堂,每人捐五千贯,六部尚书三千贯,侍郎两千贯,往下,依次五百贯递减……”
文这一点钱,对文彦博或者绝大部分士人来说,不算什么。
文彦博却不为所动,道:“如果有人不出,或者真的拿不出呢?”
李清臣道:“如果真是家境如此,朝廷自然不会强人所难。”
李清臣没有说完,剩下的,不言而喻。要是故意不出,那面对的就是朝廷的狂风暴雨了。
文彦博双眼如渊的注视着李清臣,许久,道:“还有什么事情?”
李清臣没有任何畏惧之色,道:“朝廷计划,在下个月月底,在江南西路展开田亩丈量,与人丁登记。成立一个,由文相公为负责的督导值房,汇集六部官员,并有御史台,大理寺官员加入监督。对了,还有官家也会派人。”
“继续说。”文彦博淡淡道。
李清臣这次又笑了,道:“文家人才辈出,皆是国之栋梁,我想安排一些人,去江南西路历练。”
文彦博拿起边上的笔,道:“最后一条,我不同意。科举改制,我保留看法。纳捐,我同意。江南西路的,我也同意。”
文彦博说着,就拿起笔署名。
李清臣丝毫没有强求的意思,等文彦博署名完,忽然又说道:“你这个曾孙不错,上次官家还与我提及过,放到我礼部来吧。”
“那你那个次子,给我。”文彦博放下笔,淡淡道。
“有文相公提携,犬子一定会很高兴。”李清臣毫不介意与担心的就应下了。
文彦博没有再理他,慢慢闭上眼,似要假寐。
李清臣收拾好几道公文,站起来道:“文相公,林相公南下,许相公在京外巡视,王相公北上,我过几日要去京东路。京里就剩下你与大相公了。”
文彦博眉头忽的皱了下,迅速又回归平静。
李清臣说完,就自顾的离开了。
文峰成随后连忙进来,关上门,神色有些担心。
文彦博慢慢睁开眼,拿起肩上的白发,轻叹道:“若我是再年轻十岁,哪轮得到他们猖狂!”
文峰成心里有些悲伤。
太爷爷太老了,九十多岁,行走不便不说。太多人都担心他活不过明天,因此不肯靠过来。
纵然文家底蕴深厚,可这种深厚,也藏着诸多不确定性!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为国
对于‘绍圣新政’,不止是‘新党’与‘旧党’的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
‘新党’与‘旧党’在利用各种办法与场合弥合分歧,赵煦同样要做各种安抚,稳定人心。
作为大宋的理财高手,户部侍郎吴居厚,手里现在握着‘转运司’。
‘转运司’,朝廷的想法一直是裁撤,取而代之,是正规的运输机构,不涉朝政。
在过去,转运司作为连接地方与朝廷的桥梁,权力得到了急速扩大,俨然成了钦差,凌驾于地方之上。
垂拱殿内。
吴居厚貌似憨厚,坐在椅子上,侧着身,大倒苦水,道:“官家,即便没有减税,朝廷的税收一直在减少。哪怕朝廷大幅度裁撤冗官冗兵,但需要付出的抚恤反而在增加,起码需要两三年才能见效。朝廷又在不断扩大支出,这此消彼长之下,国库是越发窘迫,着实有些负担不起。即便寅吃卯粮,照此下去,也不是办法……”
赵煦仿佛没听到,道:“关于国库空虚这件事,政事堂一直在想办法,开源节流的绞尽脑汁。朕今天叫你来,是说说关于皇家票号的事。这样,皇家票号的借给户部的钱,利息减半,可延期三年,总额,可扩大到五千万贯。这差不多,是朕内库的老本了。”
吴居厚吓了一大跳,连忙站起来,抬着手,诚惶诚恐的道:“官家,大可不必,这款是您的内库……”
赵煦摆了摆手,打断他,道:“内库的钱,也是百姓的税赋,朕藏着掖着,我大宋也不能千秋万代。就这样吧。朕找你来,除了说这件事,就是转运司的处置。朝廷那边,为此有多重争论,你怎么想?”
吴居厚被赵煦‘五千万贯’深深震惊了,冷静了一会儿,才接话,慢吞吞的道:“官家,臣,是倾向于,将转运司,转为相对纯粹的转运机构,与地方无涉。只是,朝廷一些相公,希望借转运司弹压地方,做一个过度,似乎也没什么错。”
赵煦点点头,道:“诸位臣工都是老成谋国,为国事争论,朕不反对,也无对错之说。朕想要找到一条路,平息争论,解决问题,稳步迈进,而不是止步于争论。你以往掌握转运司,没人比你了解。你说的话,也最有信服力。朕问你,你是怎么想的?不要给朕耍滑头,说心里话。”
吴居厚与章惇关系匪浅,现在极力想要挣脱于党争,做些实事。
只是这些想法,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吴居厚憨厚的脸皱成一团,犹豫半天,只得道:“官家,臣倾向于直接转为纯粹的运送衙门,若是继续拖延,涉入地方,于‘新政’利弊难说,不如干脆一点,集中精力,推动地方制度落实。”
赵煦见他这么说,心里也在思索。
转运司,对于大宋其实很重要,地方上的钱粮,绝大部分依托于转运司。突然削减权力,不止是地方出现权力真空,在财政上,也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赵煦思考一阵,突然说道:“转运司,要一分为二。收税权力,划归地方,或者设立新的税赋衙门。转运的依旧隶属户部,或者设立专门的漕运衙门。皇家票号,要继续推动发展,若是发展起来,不止是粮食可以省去相当一部分运来运去。铜钱,也可更方便。”
大宋的漕运,比后世的更加艰难。理论上,船运技术以及河道是差不多,问题在于,大宋的主要货币是铜钱,一贯铜钱二十多斤,相当于一两银子二十多斤,每年数千万贯铜钱的来来往往,不比粮食轻多少。
吴居厚自然也知道,但对于交子,他一直心存顾虑。
不说皇位更迭后,会不会再次将交子变成一文不值,单说依现在朝廷来说,有一天‘新党’再次被扫除朝廷,要是一夕废除了皇家票号,那将是天大的灾难!
赵煦能从他的表情看出来,眸光变得犀利,道:“户部一定要全力支持皇家票号的工作!”
吴居厚神色一凛,连忙道:“臣领旨!”
赵煦静了一会儿,才道:“该说的,朕都与你说了,过些日子,朕要出京巡视,你随朕去。”
“臣领旨。”吴居厚再次抬手。
“去见大相公。”赵煦道。
“是。”吴居厚应着,退出了垂拱殿。
赵煦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看着他走了,这才摇了摇头,自语的道:“朕这身边,怎么就没个察言观色的奸臣呢?”
赵煦有些羡慕,历朝历代那些皇帝,身边不乏察言观色的‘好臣子’。只要皇帝一眨眼,就能知道心意,然后办的妥妥当当,让皇帝开心舒坦不已。
陈皮站在一旁,这时,杨戬断了杯茶,小心翼翼的走进来。
他比陈皮大了近两轮,脚步轻如猫,将新茶放到赵煦手边,拿起另一个茶杯要退下。
赵煦余光一扫,忽然道:“杨戬,听说,你最近又收了不少干儿子?”
杨戬吓了一跳,连忙放下茶杯,躬着身,道:“回官家,是,是收了几个。”
赵煦摆了摆手,挥退他。
杨戬心头战栗,不敢多问,连忙又端起盘子,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陈皮瞥着杨戬,目光趋于冷漠。
杨戬的一些小动作,都在他眼里。
背地里,拉帮结派,在宫里悄悄扩大势力。明面上,极尽讨好官家与宫里的妃嫔,野心勃勃!
至于杨戬贪腐索贿,各种克扣,陈皮心里都有一本账。
赵煦好似只是随口说了一句,便继续处理起他的政务。
杨戬退出垂拱殿,头上是冷汗涔涔。
他太知道那位年轻官家的手段了,宫里几经清洗,不知道死了多少,无声无息消失了有多少人!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杨戬在宫里几十年,自然不傻。不会不明白,官家不会真的随口与他废话。
只是,他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在宫里,收个徒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多收几个也没问题。
那,是哪里出问题了?
杨戬心头不安,快速离开,准备去找人商议。
这会儿,吴居厚来到了青瓦房,正与章惇,蔡卞说着刚才与赵煦的对话。
蔡卞有些感慨,道:“官家终究是官家。”
五千万贯,内库没有那么多,应该是皇家票号经营所得的最高点。
为国,倾尽所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6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