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煦(校对)第4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0/688


哪怕章惇不知道过年对赵煦来说很重要,依旧认认真真,礼数十足。
很显然,他也清楚,今天这场召见,不同以往。
今天,是元祐八年的最后一天。
严格来说,从今天开始,高太后的垂帘听政才算结束,眼前的陛下才是真正的亲政!
明年,才是开始!
他们变法人的再次的起点,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伊始!
章惇面色严肃的在赵煦对面坐下,身姿笔挺,庄重,肃穆,远胜于在紫宸殿。
赵煦余光瞥了他一眼,继续拨弄,笑着说道:“蔡相公累的睡着了?”
章惇道:“是。蔡相公有一天一夜未眠,着实是累了。”
赵煦嗯了一声,道:“诸位卿家都辛苦了,越过今天,所有人放五天假,所有事情,开朝之后再说。”
一般来说,朝廷开朝,都要过了正月十五,年休是二十五天。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放假,还是须有人值班。
章惇倾身,道:“谢陛下。”
赵煦见章惇惜字如金,将身边闷了一肚子菜肴的罐子放到小火炉上,这才坐回去,道:“卿家放轻松一点,没有外人。对外面那些臣工,也要宽容一些,过于严厉,会适得其反。”
章惇对权力握的是越来越紧,不说吏部,礼部,刑部这些章惇的势力范围,对于户部,工部也在不断施压,将权力不断收向政事堂。
这是赵煦鼓励的行为。
章惇躬身,语气坚定,道:“陛下,我大宋官员,懒散敷衍成风,臣若是宽和了半点,怕是下面就要松三分。”
赵煦看着章惇,心里思索着怎么劝说着大相公。
站在他的角度,对于朝野诸多官员的优缺点可以说看的很清楚。
章惇的缺点就在于,过于刚直,直来直往,并不是说他没有手腕,而是手腕也过于简单粗暴,缺少转圜。同时,章惇在包容心上,与王安石等迥异。
‘旧党’在朝廷以及中高层,其实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但章惇对‘旧党’的打压,排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发激进,有种‘非我既异’的决然。
王存,文彦博,苏轼,若不是赵煦一力抬举,没可能在朝廷立足。
即便如此,‘旧党’在朝廷依旧形如孤舟,随时可能倾覆,在权力方面,更是牢牢的被固死。
这种行为,哪怕是历朝历代的奸臣、权臣都没有这般不假遮掩,多少会顾全方方面面的颜面。
章惇没有。
他的一切行为,目的都简单明了,没有任何藏匿。
嘭嘭嘭
不知道过了多久,桌上的三个罐子,其中一个热气腾腾,喷洒热水,要掀开盖子。
赵煦收回思绪,一边伸手揭开盖子,一边说道:“一切行事,都应该归结于两个字:规则。既要遇事设规则,也要预判而设规则。对于陈朽僵化的规则要变,对于新兴事物的规则要立,对于不足应对的规则要改。这是我们变法的初衷以及目的。我们变法不是要毁灭,是要创造,我们要在过去的基础上,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创造新的法度,适应现在,展望未来。将来有一天,我们也会变得陈朽,也需要改变,他们也需要立新法……”
章惇认真的听着,心头微微震动。
这是一种解释,是对他们‘新法’的阐述,这些话中的观点,解开了章惇心头不少的压抑,理清了他脑海中的混乱,破开了某些固有的僵化思维。
章惇越想越多,越想越认真。
赵煦的话,是一种简单的大白话,在他脑海里,已经形成了官话的‘翻译’!
这将是他们应对反对变法的顽固派的有力反击,将会是他们的‘绍圣新政’的指导思想!
赵煦放开盖子,拿起碗,自顾的盛了一碗菜汤,道:“边吃边说。”
说着,赵煦吃了一口,看着章惇拿起碗,继续说道:“变,是这个世间的永恒,人要么跟着变,要么被淘汰。我们现在要确立很多东西,只是暂时的,这个暂时是多久,我也说不清楚。就国政来说,第一步,就是礼法。我重‘法’后‘礼’,法度应该是最高的,包括朕以及日后的皇帝,都应该在‘法’的范围内行事。‘礼’,是为人处世的标准,因此,‘礼’在‘法’的范围内,人要在‘礼’的范围,不能在‘法’的边缘反复横跳,左右试探。有些法度要宽松,有些纲纪要严苛,这些,都要在实践中摸索,改进,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
章惇端着碗,神情越发认真,嘴里的菜咀嚼的很慢。
眼前的官家,明显对很多事情有着深思熟虑,却极少说出口。
这些想法,比他更为深入,深刻,深远。
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情
“‘礼法’二字,先礼后法,这是一个原则。”
赵煦的话还在继续,道:“朕亲政以来,命礼部对各种法典进行修正,礼法不能太过空泛,要切合实际,目前来说,跳出窠臼还是有些困难,要持续推进,因时制宜。朕不反对对圣人经典的推崇,但圣人活在千年以前,他们看不到我们现在,是以,圣人之学,可学,不可治国。治国的根本,还是在于‘务实’。动辄拿出圣人云,祖制来说事,这是一种无能,推卸责任,不堪造就的表现,政事堂要严肃批评,朝廷要树立务实之风,须知清谈误国,实事兴国。”
章惇不自觉的躬身。
眼前官家的话,由思想切入到了现实。
赵煦吃的有些慢,道:“法度之下,就是施政的制度。朕知道,卿家与朝廷绝大部分人,是希望维持以往的祖制,但朕认为,权力太过分割,丛丛掣肘,是造成人浮于事的根本原因。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没有权力,就是没有责任。因此,权力与责任,需要平衡。三省六部制目前看来,依旧是最合适的,要进一步深化,找到适合我大宋国情的体制,朝廷是,地方是,军队也是。没有千秋万代的王朝,也没有永远适配的制度,需要我们不断探寻。”
章惇嘴里搅动的更加的慢,神情严肃了几分。
官家在说一些实际问题了,其中就有官家与他们的‘矛盾’。
有些问题,是只能心照不宣的压着,彼此不提的。
赵煦看了他一眼,道:“朕未必对,朝廷不一定错,凡事慢慢走,慢慢看,只要不出大问题,都能修正。卿家无需担心什么,朕变法态度坚定,不会改变。朕与诸位卿家的分歧,是可以弥合的。我们需要控制矛盾,包容分歧,相向而行。”
这是赵煦,掏心窝子话了。
章惇放下碗,躬着身,沉色道:“请官家放心,臣等忠心为国,绝无二志。臣等亦能体会官家的良苦用心,不敢僭越出格!”
赵煦点点头,有章惇这句话,他就放心大半。
他一直有种担心,担心章惇在某个时刻会固执己见,与他发生真正的冲突。那个时候,他就要面临最大的困境与抉择了。
赵煦喝了口汤,道:“现在朝廷各项法度基本上拟定了,明年会陆续颁布,我们要重视顶层的设计,也要沉入底部。底部决定了顶层,所以,底部一定要做好。对于地方,朝廷要加强管控,这种管控是垂直管理,不是依靠江南西路位在南方腹地,是一个极其合适,又压力巨大的地方。但只要这里做好了,其他的都能迎风而解。”
章惇躬着身,做认真聆听状。
其实,江南西路的事,也是他们与眼前官家的一个矛盾点。
章惇与蔡卞等人,不希望在江南西路进行那么彻底式的变革,动静太大,影响太大。他们更想与神宗朝那般,在全国推行他们的‘新法’,以一种相对于赵煦想法的温和方式来推动。
但在赵煦的压力下,以及江南西路表现出的强烈抗法意图,章惇等人渐渐坚定决心,要以相当暴力的手段,来解决江南西路,为全国变法推行,树立标杆。
赵煦心里斟酌着,继续说道:“减税的目的,不止是减轻百姓负担,而是要解放被辖制的百姓与商人,激活百姓的种地热情与商人的贸易环境。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矛盾,却也是实际问题。朕的想法是,明年恩科,对于寒门的录取要大力倾斜,对于科举入仕资格要大幅度放开,工匠,商人,贩夫走卒,以及所谓异族,只要没有被剥夺入仕资格,都应该享有科举入仕的资格……”
上位者是没有空话的,尤其是长篇大论,必然藏着某些重要的点。
章惇到底是历经宦海的当朝大相公,很快明白了其中许多内容,再次微微躬身。
他们需要支持者!
但支持者在现有的士林阶层已经很难在发展,他们需要培养新的支持者。
农民,商人,工匠等原本受损害、压迫者,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既能培养新的支持者,还能分化顽固的保守派!
赵煦召见朝臣,基本上是他再说,朝臣在听。
即便是章惇也一样。
明年是赵煦改元,推行‘绍圣新政’的第一年,之前的诸多准备,就要开始了!
他要做通这些朝臣的心里工作,弥合分歧,戮力同心的向前走。
大宋的问题太多,太严重,想要摆脱积贫积弱,造就强盛盛世,需要做太多太多的事情。
赵煦吃的少,说得多。
章惇是当朝大相公,掌握着‘绍圣新政’的具体施为,却又脾气刚直,是需要最认真对待的人。
这一晚,赵煦说了很多心里话,哪怕章惇直白的觉得他还是藏着很多。
政事堂。
天色太晚,文彦博拄着拐杖,慢慢的走出来。
文峰成陪在他身边,小心翼翼,生怕老太爷一不小心滑倒在地。
文彦博一路无言,直到出宫的那一刻。
“章子厚,还没出来?”文彦博声音很平静。
文峰成慌的一躬身,瞥了眼不远处的禁卫,低声道:“还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0/6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