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煦(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688


孟皇后倒是没有开口,一会陪在朱太妃身边。
说话最多,最急的也是朱太妃,赵佶在她身边比赵煦,赵似,赵幼娥还多,突然间就被贬为庶人,她哪里能不担心。
直到最后,她还是道:“那赵佶今后就住我院子里,你不能再罚了。”
都这样了,还能怎么罚?给条白绫勒死吗?
赵煦心里嘀咕一句,面上淡淡的道:“好。”
赵佶跪在地上,一直在哭,抽泣不停。听到赵煦不再罚了,泪眼婆娑的看了眼赵煦,又委委屈屈的低着头。
赵煦打定主意要好好教训这个小混蛋,没有任何心软,多一句话都没有多说。
朱太妃听着,暗自松口气,上前给赵佶擦了擦脸,心疼的道:“别哭了,跟我走。”
赵佶轻轻嗯了声,抹了把脸,悄悄看了眼赵煦,跟着朱太妃走了。
赵煦瞥了眼,又看向孟皇后,道:“你觉得朕处置的重了?”
赵佶只有十岁,在街上仗势欺人,严格来说,不算什么大过,用不着贬为庶人。
孟皇后抿着嘴,轻声道:“臣妾不敢多嘴,只是担心会影响官家兄弟的感情。”
严厉处置了赵佶,不说赵煦与赵佶的关系,还会影响到赵似,赵幼娥,赵佖,甚至是宗室对赵煦的观感。
赵煦微微点头,他自然早就通盘想过,道:“无大碍,祖母身体不大好,你多去看看。”
孟皇后眼神谨慎的看了眼赵煦,行礼道:“是,臣妾告退。”
赵煦嗯了一声,目送孟皇后离去,转头就看向陈皮,道:“益州交子务等关于交子的资料,查的怎么样了?”
陈皮连忙上前两步,道:“小人昨天让人问过,户部那边已经整理差不多,预计这两天会送上来。”
赵煦轻轻点头,脑海里还是那一地的铜钱,随后道:“那朱浅珍,与小娘有联络吗?”
朱浅珍的资料在赵煦出宫之前就被查的差不多,现在更清楚了,陈皮道:“在国太还在世的时候,还有所联络,在国太过世,尤其是官家登基之后,基本没有了。”
国太,也就是朱太妃的生母了。
赵煦能理解,本就没有什么血缘,加上朱太妃生母过世的早,朱太妃在宫里不如意,本就脆弱的关系算是断了。
赵煦细细思索一阵,道:“再仔细查查,找个时间,朕要出宫去见见他。”
陈皮心里疑惑,朱太妃都不在意,官家更是几乎没见过,不知道要见那朱浅珍做什么,却还是应着道:“是。”
在赵煦与陈皮说话的时候,政事堂的文吏,将那道‘军队改制方略’送到了青瓦房,蔡卞的手里。
蔡卞挥退文吏,打开奏本,看着苏颂鲜红的宰相大印,松了口气的笑着与章惇道:“还是官家有办法。”
章惇有些诧异,没想到赵煦真的这么轻易就说服了顽固的苏老头。
蔡卞没想那么多,道:“我们再商议一下,与枢密院,兵部做些修改,而后联合枢密院,政事堂上书,定下这件事。”
章惇道:“这件事问题不大。很快就会开朝,还得督促开封府领好这个头。”
蔡卞神色微肃,道:“昨天我已经让人将各新法以及具体举措整理出来,待会儿送去开封府。如果韩宗道不用心,就让曹政主导,其他各部门全力支持!既是开头,也是总结经验教训,以待全面复起新法!”
章惇剑眉微微翘起,声音少有的缓慢,道:“我总觉得,不会这么顺畅。”
蔡卞拧眉,继而就想起了熙宁年间,‘旧党’是怎么抵制新法的。
一个词:无所不用其极!
第两百二十三章
大军改
章惇等人忙着处理政务,‘新政’即将颁布,尤其是开封府,作为第一个试验区,朝廷上下都异常重视,紧盯不放。
实则上,到了现在,不论是青瓦房的人,还是政事堂,亦或者六部三寺等等,基本上都已经明白,宫里那位官家,没有全面复起新法的意思,他采取的还是审慎的态度。
从开封府作为试验,就可想而知。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旧党’的忧虑与攻讦,苏颂能够放过兵部与枢密院的联合上书的‘军队改制方略’,也有这个原因。
但不论如何,苏颂放过了这道‘方略’,就意味着态度的转变,他不会在继续阻止军队的改制,对青瓦房的动作或许不会支持,但也不会公然反对。
青瓦房几乎承担这所有‘新法、新政’事宜,青瓦房除了章惇与蔡卞外,权力,人数在急速扩大,不止是增加了六部的‘派员’,也在六部派遣了‘给事’,以监察,监督六部的执行情况。
并且,政事堂成员直接‘联系’六部,比如,苏颂联系工部、礼部,章惇联系吏部、户部,蔡卞联系兵部,刑部,外加开封府。
大宋朝廷的集权行动,在进一步推进。
朝廷这边的动作没有停,赵煦一样的连轴转,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了解,推动。
在朝廷的大政计划之外,赵煦也有他的‘小计划’。
即便再忙,赵煦还是抽空去庆寿殿,陪朱太妃吃顿饭,顺便观察一下赵佶。
这个小混蛋到底已经十岁,清楚被贬为庶人意味着什么。看到赵煦,也没了往日的调皮,闷闷不乐坐在餐桌上,小口小口,异常乖巧的吃饭。
朱太妃心疼坏了,可又不敢跟赵煦提什么,只能尽心的照顾着。
赵煦神色不动,尽管这样的处置过于严厉,心狠了一些,但希望对这个小混蛋能有所作用,不至于走上歧途。
他其实不担心赵佶像历史上那么混蛋,做那亡国之君,真正担心的,是这小混蛋将来会闯出连他都保不了的大祸。
从拿着几万钱当街羞辱一个商户就有了这种苗头。
赵煦没有理赵佶,见赵似也默然不语,情知这件事给他打击不小,心里若有所思。
等吃完饭,朱太妃第一个将赵佶送走,刚回来就听到了令她心里一跳的话
赵煦:“十三弟,跟我出去走走。”
朱太妃神色动了下,欲言又止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没有说什么。
赵幼娥眨着眼看赵煦,抿着小嘴,小心翼翼的藏着畏惧。
赵似有些害怕,慢慢起身,跟在赵煦身后。
赵煦暗自叹气,出了庆寿殿,走了几步,这才道:“是不是觉得朕太狠了?”
赵似悄悄看着赵煦的侧脸,低声道:“不是。”
赵煦哦一声,转头看向他,笑着道:“那你们……你为什么这么害怕?”
赵似紧绷着小脸,犹豫好久,道:“十一哥确实有错。”
赵煦见他不肯说真心话,也不为难他,道:“十一,我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你记住我的话,只要你不犯什么大错,朕在一日,你便一日无忧。”
赵似仰着脸,可能有些不太明白这些话的含义,愣愣的点头。
赵煦笑了笑,揉了揉他的头,道:“回去让小娘不要担心。”
他这些话,不止是说给赵似听的,也说给朱太妃,或许还有更多的人。
赵似这次懂了,一丝不苟的行礼道:“赵似告退。”
赵煦目送他离去,慢慢走回福宁殿。
陈皮跟在一旁,没敢说话。
官家将遂宁郡王贬为庶人,宫内的三个女主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宫女黄门私底下的议论不少,宫外关于‘官家刻薄’、‘冷漠无情’的流言蜚语是此起彼伏,暗潮涌动。
又过了两天,赵煦在垂拱殿内,与许将,章楶讨论着北方军队的改革事宜。
许将作为兵部尚书,抬手说话道:“官家,枢密院与兵部计划,将北方各路,设置为两个战区,对夏、对辽,各设三个经略,三个总管,军队总数为十二万。并设新兵训练营三处,对厢军,番军等进行训练,删减,将他们转化为预备役,平时劳作,战时招募,可战军队,总数可达三十万……”
赵煦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许将继续说道:“现在北方各路有些混杂,想要梳理清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兵部已经在遴选新得军队驻地,清退各种复杂的关系,尽力的脱离地方,专于战事……”
宋朝的军队是极其复杂的,不止制度横亘交错,还与地方权力错杂,勾连不清,相互制衡,这也是积弱不振,战力低下的原因之一。
赵煦听懂了许将的话外之音,开口道:“军队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北方各路是路中有路,做事的不多,相互推诿的倒是不少。朕已经与政事堂在商议,准备派遣几个大臣,总理一路或者几路的政务,梳理其中的权职关系,以加强对军队,边境的支持……”
现在打仗,打的是人口,打的是后勤支撑,如果各路人口低下,没了支持,那败北几乎是指日可待。
章楶听着,神色不动,忽然道:“陛下,臣认为,军、政需要严格分清,理顺其中的权职关系,明确责任与义务,并且要强调相互支撑的关系,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应该严肃,严厉问责,决不可拖泥带水,更不能和稀泥,或者各打五十大板。”
赵煦身体陡然坐直,神色微肃,双眼睁大认真的看向章楶。
这位老大人极其熟悉边疆,对很多事情见解独到,洞若观火,尤其是这个提醒,令赵煦心头大震。
他记得,历史上满清之所以能入关,就是因为内讧,辽东督师、经略与巡抚,各将帅之间,总是勾心斗角,争来争去,明廷采取的是和稀泥的态度,最终战局是一败再败,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山海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6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