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6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8/770


对呀!
既然我明白我的善意是给谁的,我的恶念又是冲着什么人去的,这两点明晰又何愁解决不了问题?
白常卿算好人还是算坏人?值不值得用恶念去针对?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这次的心结当以白常卿一家老小的人头作为钥匙解开。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白常卿就应该被善意对待,至少也不应该一杀了之。
可......若是对白常卿以善意那就会有麻烦,这似乎也不合适......
而沈浩眼里的神色并没有逃过他两位师尊的眼睛,杨善笑道:“善恶皆有代价,为善也好,行恶也罢,你总会付出些什么,也会收获些什么。”
这一句话入耳就彻底的点醒了沈浩,他再次磕头道:“徒儿多谢师尊教诲,此番心里豁然开朗再无迷惑!”
“那就好。记住你的本心,善恶之间自取平衡,方能心性无忧!”
沈浩磕头道谢之后起身告辞。
与来时不同,归途沈浩浑身轻松,再无之前那种莫名的烦躁,甚至感觉自己心中念头比以往更顺畅了不少。
第1279章
请罚
回去的路上,沈浩心情愉悦。甚至自嘲的反省了不少,明明一件简单的事情被他自己给复杂化了。要不是两位师尊一针见血的话他说不定就真钻到牛角尖里去不知多久才能出来。
白常卿不是一个坏人,也不应该被恶意对待,更不是一杀了之的问题。
那后面应该如何应对?
起因本就是黑水的失误才导致一整件事情的复杂化,包括后面将推动成为左相的目标从白常卿变成曹国邦,都是这一失误引发的连锁反应。
这是谁之过?是王俭的过错,同时也是沈浩自己的过错。
既然是过错,那就不能总想着去掩盖,而是要想办法疏导或者解决。同时也应该坦然的面对这个错误所带来的影响。
就好比王俭挨的那五十军棍,屁股血肉模糊,就算有外伤膏药也起码三两天下不得床。这就是王俭大意付出的代价以及承担的后果,想必以后他断不会再让同样的错误出现第二次了。
如今沈浩心结已去,他也要去面对自己该承担的代价,以及把事情的尾巴解决掉。
“大人,我们这是回府上吧?”
“不,进宫。”
马车一路从枫红山庄回到皇城,车上侍卫问了一句去向。然后就照着军侯街一路直行一直到皇宫南门口。
“黑旗营统领沈浩有事求见陛下,还请通报。”
沈浩在宫门前三十丈便下车步行过来,在第一道哨卡处停下,拿出自己的腰牌,自报身份同时将腰牌递了过去。
等侍卫核验身份无误之后,领着沈浩进了宫门外墙,然后安排他在一处不大的茶室里等候。
大概等了足足小半个时辰,等来一位宦官,也是熟人了,这位是皇帝的近前內侍,几乎每一次都是他出来迎沈浩,有时候还会趁着无人的时候简单的透露一点皇帝当日的心情,方便沈浩提前做好应对。当然,沈浩也投桃报李,要么金票,要么丹药,出手大方绝对不让这位没盼头。
“沈大人,陛下许你觐见,这就跟我走吧。”
“有劳了。”
有了领路的,侍卫也就放行了。此去后面还有数道关卡要过,沈浩也是轻车熟路,最后抵达福安宫门前。
“沈大人稍等。”
宦官进去通报,之后很快出来,领着沈浩进了福安宫的大门。
见到皇帝是还是在上次的那处偏厅,一路上依旧能感受到福安宫里浓厚的磺石气味,以及温汤散出来的湿热。
沈浩暗道:温泉也有可能伴生磺精,或许这里就有?也是为何历代皇帝都喜欢待在福安宫的原因吗?
“臣沈浩参见陛下!”
一顿大礼参拜,脑袋杵在地上却久久没有听到皇帝让平身起来。沈浩心里便咯噔一下。他如今虽然和皇帝算是有了新的一层牵连,甚至关系绝对秘密,可皇帝这种存在又岂是常理可以揣度的?更何况杨束还是一个性格诡异的皇帝。
良久,皇帝的声音才响起,带着一些戏谑,说:“各地邪祟作乱频发,伤亡与日俱增,你们黑旗营拿出来的法子虽然有用但见效还是太慢了。你可清楚原因?”
沈浩松了口气,皇帝这是在因为各地邪祟的事情对他有些意见,也正常。于是连忙回道:“回陛下的话,主要两个原因。其一,邪门修士的动静更大了,制造的邪祟袭击也更频繁和散乱,有意在给我们压力。其二,各地处理邪祟的主力人手还很缺,至少要等到十一月中下旬才会有明显的改观。”
虽然现在各地针对邪祟袭击已经把警戒提到了最高,可事实证明偌大的靖旧朝不可能每一分土地都能看住,总会有一些薄弱的地方成为邪门修士施虐的目标。加上人手的确不够,所以目前局面并没有明显的好转,反而因为邪门修士的愈发活跃而变得更糟糕了一些。
“改观?是指你圈定的那些死囚吗?”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沈浩起身,然后突然一句话递了过去。
沈浩闻言明白皇帝问的“死囚”是参与红煞仿品相关计划的那些存活下来的受者。
“是的陛下。如今各地正在针对他们进行训练,最快十一月中旬就可以执行任务了,到时候各地一线战力会有很大的改观,也就可以正面抑制住邪门修士的猖獗势头。”
“在这些死囚方面你不觉得自己过于谨慎了吗?既然有效果,为何不自信一些?”皇帝的语气里明摆着不满。
沈浩这才恍然,原来皇帝表达的不满根子在这儿!邪祟的祸乱处置不力是结果,起因却被皇帝归结到了那些“死囚”或者说“红煞”的使用上面去。
这......沈浩就必须得好好解释一下了。于是连忙道:“陛下,那些死囚的成长期至少需要一个多月,而且“红煞”仿品的确存在很多不确定的东西,分批次使用也是为了流出反应的余地,以免出现意外时措手不及。
最后臣还是坚持认为“红煞”这种丹药太邪了,逆天效果背后必然会有恐怖的代价,一日没搞清楚其中玄机,一日就不能放松警惕。”
说得有理有据,皇帝也没有办法挑刺。
但沈浩还是明显看得出皇帝对红煞的关注以及研究进展很怪异。皇帝是单纯的希望红煞在更多的受者身上被弄明白然后推广?还是别的什么目的?
喝了一口茶,皇帝这才略过红煞的问题问起沈浩的来意。按理说沈浩虽然有特许可以直接进宫,但一般都是先去找庞斑禀报,再由庞斑上报过来。这一点皇帝看得出沈浩是恪守上下规矩的。这次既然直接找来,怕也是有特殊的事情吧?
不等皇帝把手里的茶杯放下,就见沈浩再次跪伏在地。
“嗯?”
“陛下,臣此来是向陛下请罪的,黑旗营门下黑水出了纰漏,还请陛下责罚......”沈浩面色如常的将自己此来觐见的目的说了出来。
之前担心受白常卿的要挟,主要问题就在于沈浩想要免于受到惩处,企图瞒过皇帝,自然担心被白常卿曝出去。而在形成僵持的局面后他又担心下手封口会惹恼皇帝反噬自身,所以也犹豫不决。
如今经两位师尊的开导,沈浩心里豁然开朗。
不过是担心受罚而已才会有那么多的纠结,如今自请惩处,一切就变得简单了,也容易了。
第1280章
轻易
愿意为错误付出代价,并承认失败,同时积极改正。
态度摆出来,并且主动请罚。这实际上已经把沈浩之前犹豫不决的根源给解开了。看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在自己内心的取舍上还是反人性的。
人都“贪心”,都本能“避祸”。主动去接受惩罚这不是一般人想得出做得出的。
显然沈浩这一通请罚把皇帝也弄得有些懵,他没想到沈浩是来请罪的,而且还是黑旗营内设的情报组织“黑水”的过失。
按理说这种黑旗营内部的过失沈浩应该先去庞斑那里请罪,然后再由庞斑来皇宫觐见请罪才对,这一来一去拉上庞斑这位指挥使也能分担不少沈浩的压力。可沈浩却没这么做,为何?
还不是想一己担下责罚而不是把庞斑拖下水。这些弯弯绕绕皇帝很容易就能想明白,心里暗道果然如外面所传的一样,沈浩虽然声名凶暴,但却对自己人有情有义。这样的人就算为鹰犬也让他更放心。因为只要对他好,他就会回报你,而不是成为白眼狼。
接着沈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听得皇帝束眼睛都瞪圆了几分。他是知道黑水在搞情报渠道的事情,也明白情报渠道需要广撒密探,并且需要做一些不能上台面的暗中布置。但他是万万没有想到黑水居然把手都伸进了堂堂户部尚书的后院了,而且还是人家的当家大妇!
杨束是听说过白常卿家里的两个小娇妻的,甚至不止一次的将其拿出来当做谈资,鹤发红颜本就少见,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曲折,一些话本故事都没这么精彩。可现在沈浩告诉他,一切都是黑水安排的,是他们给白常卿做得局,起初目的是为了探到一些关于文官集团在当初皇室大考中的动向。
真算起来,杨束是吃了白常卿身边密探的好处的。他也只是意外黑水或者说沈浩的胆子会这么大,居然敢把手伸这么长。
可眼下出了问题,白常卿身边的两个密探居然有了变节的心思,而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白常卿却跳了出来,找上沈浩,说早就知道自家妻子是密探但还是不舍,要跟沈浩硬碰硬的掰扯一下,逼迫沈浩放弃毒杀他妻子的打算。最后形成僵持状态。
而沈浩过来就是因为这事请罪,罪名他都自己想好了,叫做:情报基础面失察,导致机密泄露并带来极大隐患。
“臣处置不当,还请陛下严惩!”说着沈浩就头杵地,摆明任凭处置。
其实皇帝又能如何处置沈浩呢?沈浩如今的身份特殊,挂上了枫红山庄外事大执事的差事,还是枫红山庄里两位老祖唯一的衣钵弟子,反正死罪或者伤害性质的惩罚都不可能落在他身上,顶多了不起就是罚俸禄,或者训斥,或者革职代办而已,这对沈浩而言能算什么?即便是革职代办,风头过去,玄清卫内部谁还能抢了他黑旗营统领的职务不成?庞斑都不会同意。
而这么做的好处却又很明显,能把皇帝这边的压力直接卸掉,后面不论白常卿怎么做,威胁性都立马少一半。而且知道了黑水的密探渗透深度之后,皇帝也不可能眼看着白常卿到处张扬此事坏了黑旗营长久以来的布置。毕竟皇帝也是需要耳目在暗中帮他视听下面的文武百官和市井闲言的。
所以黑旗营的情报渠道不仅仅是黑旗营本事在使用,得益的人里皇帝也是在前面能排得上号的。
这些道道儿其实并不难想,沈浩之前只不过因为钻了牛角尖所以类似一叶障目,如今心结尽去,自然可以应付自如了。
杨束看着跪伏在地的沈浩没有急着说话,而是脸上泛起似笑非笑的表情。说实话,他对沈浩所说的这个“纰漏”并没有多少怒意,估计是因为尚未造成明显的损失的原因。而且黑水渗透的本事反而让他心里满意,如此加上主动请罪没有选择刻意隐瞒,这种态度更让他气不起来。
另外,沈浩弄这么一出来,也让杨束心里的一个疑惑彻底解开了,两相一联系,他才会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过了好一会儿,一根铜条被皇帝从桌案上抽出来,扔到沈浩面前。
“你打开来看一下。到底都是聪明人,各有各的算计,也会选自己最有利的办法来破局,这一点你们倒是像极。”
皇帝的这一番话把沈浩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拿起扔过来的铜条,还未打开便看到铜条上属于户部的特有纹饰,心里便惊疑:莫非白常卿也就此事上禀皇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8/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