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770


当然,对于这些外界的暗涌,沈浩心底是不太在意的。拿下汪家,捋出实证,往上可以找那些二流宗门,往下可以找合适皇帝心意的世家门阀,就像是逛菜市,费些工夫而已。
第999章
套路
汪家太大了,地面上的核心区域就相当于普通的农庄大小了,里面屋舍数百座,一间一间的仔细搜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更何况很多屋舍都在之前的突袭中被术法毁于一旦,散乱成废墟,搜刮难度就更大了。
除了地面上的屋舍,地下更让所有人都涨了见识。
寻常富户,顶多也就是在自家宅基地下挖一两个地窖密室,用来储藏一些特殊的物品,比如酒窖、冰窖之类的,又或者储存财物宝贝。
但汪家的地下却有一个偌大无比的地下结构!或者说是地下网格。
若不是“蓝极绝壁”属于能量类术法,无视地面阻隔,形成的绝壁壁垒可以扎下地面形成圆球状彻底包裹的话,汪家的地下网格可就真成漏洞了。因为这些网格还有数条暗道,可以让汪家人直接从暗道偷渡到数十里之外。
沈浩下去看过其中的一条密道,笔直的往前,虽然并不宽敞,可完全不妨碍修士在里面全速奔行,只需要十几息就能逃出生天。
这真的让沈浩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幸好枫红山庄的人够给力,幸好蓝极绝壁够厉害,不然这次还真会百密一疏前功尽弃了。
不过世上没有如果,现在的结果已经定下来了,汪家覆灭已经不可逆转,汪家的骨干只有两人运气逃脱,也影响不了大局,如今正是黑旗营收获的时候。
从后半夜开始,沈浩就坐在椅子上一样一样的查看送过来的东西,全是从汪家搜出来的。
银钱全是铸成了六百多斤一个的大方疙瘩,这样就可以让一般的毛贼没办法偷盗,也杜绝了家里的仆役监守自盗,因为太大了,没法拿。
这些东西全都被搜出来堆在一起,估算之后以数字的形式被罗列在清单上,属于“现银”。
现在除了普通老百姓家喜欢存少量的散碎现银之外,大户人家已经很少存大量的现银了,一来不好存储,二来也没必要,存在钱庄还能拿利息,换回的银钱票既方便又保险,何乐而不为呢?
如汪家这般存大量现银的人家一看就没安好心,这是要用现银了结大笔交易,不走钱庄的那种。这样就能规避掉钱庄的无形监管,不留痕迹。甚至不上税。
正规的人家谁会费尽心思的用现银来交接大单生意?不嫌麻烦吗?就连黑市里的生意很多时候都是钱票在走,顶多把钱票反复的“漂洗”几次,来路和记录都打乱洗净就是。
汪家这是连洗钱票的风险都不想冒,到底做的什么生意呢?沈浩很好奇。
除了银钱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宝物。
有古玩,名家字画,各种奇珍异宝,其中连外界难得一见的海货都有近百余件,而且全是海货中的精品。
即便是黑旗营里自诩擅长估价的好手面对这些奇珍异宝也难以下手,只能贴一个“待价”的标签等之后回去再请拍卖会的专业人士过来估价。但每一件物品都有详细的外貌描述,数量也反复核对,看管同样严苛。丢一件可都是大事。
汪家巨富,这不意外,而是意料之中。即便这些财富让沈浩大大的开了眼。其实不止银钱和奇珍异宝,还有数量很大的丹药和法器,甚至是修行的功法要诀,术法珍本。
把沈浩这样抄家都成家常便饭的人看花眼都不在话下。
比起汪家,之前沈浩查抄过的叶澜笙家就像一个乡下豪绅而已,简直上不得台面。
都说三代才算贵,汪家都贵了多少代了?肯定不是叶澜笙这种家族可以比拟的。
而真正让沈浩仔细研究的还是汪家里搜出来的大量千里音符和书信,以及一大箱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的账目账本。
随便抽出来一本,上面的账目就密密麻麻的很多被靖旧朝明令禁止的大宗货物往来。有泛灵石,灵石,法器,违禁药材和炼器材料。而涉及到的人,除了各地别的世家门阀和大修族之外,明晃晃的就写了几个宗门的名字。
这种毫不掩饰的将名字写在账本上可以看做是汪家的自我膨胀,也可以当做是一种习以为常。
觉得危险的事情才会想办法掩饰或者设计防火带。但觉得很安全,甚至安全了数百上千年的事情,还一代一代的这么传递下来,是人都不会再有多少警惕的心思了吧?
在昨天以前,谁会想到汪家庄子会被人一锅端掉?会想到这些机密的东西会被搜出来展示人前?
所以比起财物,这些账本、千里音符和信件就成了沈浩微操的基础材料。
这可不是栽赃嫁祸,这是基于事实基础上的合理推演或者推测。
你说你和叶澜笙没关系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和叶澜笙的信件往来?里面还牵扯了财物,你们是在向叶澜笙输送金钱换取叶澜笙给你们手里的各种产业提供便利吗?典型的勾结嘛!说不定叶澜笙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得到了你汪家的支持......吧啦吧啦......
这一套话术几乎是没有漏洞的,而且支点很好找,只要找到一个那就可以衍生出无数个。你不承认?那你敢不敢跟我到玄清卫里走一趟?
你敢不敢去玄清卫?不去就是心虚,去了你说什么就由不得你了。
可以说这一套手段极其卑劣,但却很有效果。别管是不是会屈打成招,但结果绝对都是符合大多数真实情况且符合皇帝的想法的。
而且所有案子都可以按照这一套手段的安排。当然,前提是上面先就把结果定下来的案子可以。比如之前的叶澜笙案,以及现在手里的世家门阀和大修族的案子,甚至之后关于那些在汪家背后藏了千年的二流宗门也同样可以按照这种手段来办。
案子的卷宗已经在沈浩的授意下开始的最初的草拟,由王一明主笔,沈浩斧正。不需要完整的实证脉络,只需要将在汪家发现的疑点通过推演往其他的世家门阀身上靠就行了。
真正的难点就在这里。世家门阀和大修族是主要目标没错,可也不能一棍子把国朝所有世家门阀和大修族都打死吧?真要敢这么干绝对要出大事。
所以,如何达到皇帝清理世家门阀和大修族的本意,又不至于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呢?
这就是考验沈浩手腕的地方了。
顶点
第1000章
计划
国朝世家门阀林立,大修族也不少,但要说遍地都是倒也不至于。
就拿盛传的所谓“富贵”的说法来给世家门阀还有修族划一个界线,那就是一代两代人铸就的家世产业维系出来的人脉关系,这可以称为世家,但绝对称不上门阀。
而修族也同样,有一两代修士根本支撑不起修族的名声,更何况“大修族”?那需要至少五六代人不断的努力才可以,并且要在这期间出现过至少一名元丹境后境的高手,不然有何颜面自称大修族?
所以这么算下来,整个靖旧朝里世家门阀和大修族拢共不到五十,其中世家门阀还多一些,大修族最少,都不到十家。
想想其实也合理,毕竟世家门阀靠头脑和手腕加上时间总能铸就一批。可大修族却需要资源来堆砌,不单单是外在资源,更重要的是“人才”,没有合适培养的天才,大修族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大修族里很多“收养”的子弟,就是因为如此。
这些大修族和世家门阀单独一家两家其实问题不大,甚至无伤大雅。可多了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世家门阀和大修族一多,不提造成的方方面面的渗透,就说他们在浮于表面的世事下来起到的表率作用就够靖旧朝皇帝喝一壶的了。
有道是,散兵游勇不可怕,一团散沙而已;可怕的是有了领头的形成一股有序的力量。
单个的世家门阀对靖旧朝的影响很有限,即便往官场里渗透声音也不会太大。说白了,一起有节奏的发同一个声音才会震耳欲聋,杂乱的吵吵,最后只能被皇宫里的钟鸣彻底掩盖。
由此再去看皇帝之前单独召见沈浩下达的命令却很好理解了。
皇帝的想法肯定不是要杀个血浪滔天不留一点余地的彻底抹去世家门阀和大修族。因为这在道理上就是不可能的。就算这次杀完,百十年或者两三百年之后还不是又有新的世家门阀出来,到时候又杀一茬?那靖旧朝的统治还怎么存续?但凡起势的人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会不会被灭门,换谁不早早的就想着串联谋反?保命啊!
所以皇帝的目的不是要彻底消灭世家门阀,也知道消灭不了,他的目的是要让世家门阀不再有机会暗中聚合各种声音影响国朝的大决策。甚至一直以来的“皇室大考”里都成了世家门阀和大修族之间的博弈场,让杨束这个过来人更是看得清楚,也倍感耻辱。
皇家的选择居然还要这些寄生虫一样的世家门阀从中起到关键作用?
下一次的“皇室大考”还很久远,但身为皇帝,杨束要改变那就先从世家门阀身上动手。
上面说想法,下面跑腿达成。沈浩就开始收拾汪家以作为突破口达到庞斑所说的“先声夺人”,接着就是以点破面。
只不过现在这个“面”该怎么选。
之前说了,靖旧朝里可以称得上世家门阀和大修族的不到五十家,这五十家不能漏,这是皇帝意图的底线。但也不能全都杀干净,这样绝对会引起难以预料的大变故,到时候万一闹个“揭竿”之类的事情他沈浩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全部都要有,但不能全部都下杀手。这里面需要仔细的挑选。
比如说,往军伍里伸手最多的那些不能留,必须要杀得干干净净,这不消皇帝明说沈浩也能笃定。
靖旧朝什么为本?除了枫红山庄里的那些金剑卫就要数这天下的兵马了,四大方面军,以及边军这些都是根本。有人想要往你的根本立足之处掺沙子,你能忍?反正杨束是不能忍的。
还比如密切和叶澜笙以及被抓起来的那四部尚书往来的也留不得,将手频繁伸到“命脉产出”类资源的也同样留不得。
单单就这三样,上下就要分一个度出来,不然多多少少家家都会沾一些这个,那不就等于一个不留了吗?
怎么个分法沈浩一直都有一个打算,如今在查抄汪家的时候他就开始准备下一步行动了。
这个必须要快。一来可以让其它世家门阀不至于有太多的反应和联合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想要借一下枫红山庄的人手。
当然,这种“纯帮忙”的事情枫红山庄是肯定不乐意的。可是沈浩自然有把握说服对方下场。
因为沈浩拿着金剑印,有名义上让枫红山庄协助破案的权力。另外,“专注”于世家门阀和大修族的清剿也可以麻痹汪家背后的那些二流宗门。
再说了,尽快处理完世家门阀的事情才好专门空出心思去对付那些二流宗门。反正对枫红山庄而言世家门阀和大修族都不算什么事儿,瞧瞧号称第一的汪家,也就半个时辰的事情。
这个想法在查抄汪家的第三天被沈浩直截了当的告诉了同样留在这边没有离开的段珏三人。
“不行!这不是我们这次的任务范畴!沈大人,你若是想着用我们枫红山庄当免费劳力来使用的话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得好。”
段珏有些生气,她没想到这姓沈的这么不按套路出牌,居然还盘算着利用他们枫红山庄的力量。这种人她还真是头一次遇到。
沈浩也不慌,他有他的底气在,于是道:“三位前辈。陛下给我金剑印,请了枫红山庄的诸位胁从侦办的可是叶澜笙窝案,而现在我请诸位帮忙的也是这窝案中的一环。
三位前辈先别忙着发怒,我也知道你们不愿意在这边耽误太多时间,我也没有将之前承诺的时间延长的意思。
不就是区区几个世家门阀和大修族嘛,还能比汪家棘手?就算要跑的地方多一些,但这边枫红山庄的人手这么多,三位前辈也不需要一直统一行动,分开之后一起同时动手其实也要不了几天时间的。
这样一来,手里需要武力的事情就少了,大不了后面我去找禁军或者地方军增援就够了,时间上也就大大的缩短,别说年底了,可能十一月就能彻底落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