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5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9/770


而秦家的根在靖北,同时也在皇城,确切的说是在皇城的靖北镇抚使衙门。
没错,靖北镇抚使秦牧就是秦家如今的顶门杠子!
动了百户、千户,不满足?还要动镇抚使?!要知道按照玄清卫的体系,真正拿捏着实权的就是镇抚使和指挥使了,指挥佥事这些都是被当做武力居中坐镇并不掌握实权。所以,黑旗营这是要朝靖北镇抚使秦牧动手了吗?
还别说,沈浩一点不介意拿一名镇抚使来开刀,而且这本来就在他的计划当中。甚至别说秦牧了,指挥使庞斑的老家他都派了一队黑水密探过去深挖,若是有什么大问题他同样会拿着实证去找庞斑“请教”,这是庞斑给便宜行事,同样也是在向庞斑证明他沈浩的胆子和魄力。
当然,就目前来说庞斑家底没有大问题,就算有,沈浩也会帮忙直接平息掉。相信死几个家中不听话的子弟对于庞斑而言完全不会在意。更何况沈浩事先就给他通过气了。
这边沈浩才封了秦家的商号,秦家人尚且没有动静,上面各路的大佬就忍不住跳出来了。大有一种“秦家不方便出面,可我们方便!你姓沈的不给我们面子那就等死吧你!”的架势。
这......沈浩熟练的拿出小本本愉快的往上面添加一连串新名字。
第959章
反手
从叶澜笙被擒拿下狱开始,已经有十余天了,到了六月中旬,天气开始进入炎热的同时靖旧朝朝野上下的暗涌和明面上的浪涛也愈发的激烈。
最开始大家都还在猜测皇帝到底有什么真实的目的,毕竟动叶澜笙可谓动一发而动全身,身前身后牵扯出来的问题可就太多了,而禁军的出动更是让不少人心里揪紧的等待皇帝的后手。
可出乎意料的是皇帝的后手没有出现,似乎没有继续将叶家的事情扩大的意思?那些禁军也只不过是出来晾一下身段展示一下力量而已?没有真要对谁动手的意思?
反倒是玄清卫的动作频频,并且大有要搅动玄清卫陈年旧疾和根深利益的意思。
就像庞斑告诉沈浩所说那样,官场里即便是玄清卫这种比较特殊的衙门内也有很多人都逃不开各种人情世故,除非真就把自己当孤臣,就像庞斑那样。可即便庞斑这样当了孤臣也没办法完全隔绝旁人关系,他总有家人的?保不齐他家里人打着他的旗号跟人勾连起来呢?到时候外面才不会管是不是庞斑本意,都会直接将其当做庞斑的意思。
所以黑旗营看似在整肃玄清卫内部,可整肃得太深了,问题挖得太多太重了,那就不单单只是玄清卫内部的事情了。
而且谁又能保证一旦玄清卫内部照这么下狠手的整肃成功了之后不会将这种整肃方式蔓延到靖旧朝所有体制当中?
最激动的人也就是利益牵扯最大的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黑旗营又封了一家大型商号的时候就算是将一些之前尚在暗中观察的人也给激出来了。这一次黑旗营动的是靖南的一家商号,背后同样是靖南镇抚使家里的生意。
这是要动真格的啊!到时候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不论是为了玄清卫内部牵扯的人脉和利益,还是为了将来不被同样的整肃落在自己头上,一时间针对黑旗营,针对黑旗营统领沈浩的动作飞快的从暗地里转到明面上。威胁、使绊子、制造障碍、怂恿地方衙门甚至是卫戍和黑旗营出现对立......手段很多,而且相当直接,实实在在的给玄清卫内部整肃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不过沈浩期待的针对他的“杀戮”没出现。看起来那些心急巴不得他死的人并没有直接朝他下杀手的胆量和决断,或许是认为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值当?
面对这么大的外部力量干预,奇怪的是玄清卫指挥使庞斑却无动于衷,既没有出手护住自己的那位新任黑旗营统领,也没有站出来表态震慑周边,就好像是在故意将那个可怜的黑旗营统领推出来让人碾碎一样。
一些人对庞斑的这种诡异的态度保持谨慎。
另一些人则是认为庞斑根本就不在乎姓沈的死活,就是要用姓沈的那一条贱命来试试外界对这种烈度的整肃的态度。基于后一种想法,大家都觉得更应该表现得激烈一些,抵触一些,这样才能让庞斑打消再次尝试的念头,让其投鼠忌器再不敢妄动这些深层的东西。
却不知一股刻意酝酿的风波正在迅速的笼罩过来。
六月十三,阴天,早上还下了一点小雨,天上的日头也被阴云遮住,没有昨日的炎热,还有一些凉风,倒是一个好天气。
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好天气并不能让他们拥有一个好心情。
就在这天拂晓,黑旗营有了新的动作。
在禁军的协助下,黑旗营一口气封了皇城里十六处宅邸,而这些宅邸的主人全是朝中大员,有文官也有武将。最低的品级都是从四品,而最高的已经到了从三品!
可以说,这十六处宅子背后的主人放在平日那就是连皇帝都要谨慎对待的一股朝中力量,从未有谁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就一口气封尽。
都以为那位黑旗营统领疯了!莫不是之前他整肃玄清卫内部不顺,被外面各方压力压得脑子不正常了?这不是找死吗?
都以为黑旗营统领沈浩疯了,是在自寻死路,可很快新的消息就传了出来,说黑旗营封掉的那十六处宅邸,抓了十六家老小,并且将这些人涉及的所有财产全部查封,原因是这十六家和叶澜笙牵扯在了一起,涉及一个词:结党营私!
这下大部分人就不吱声了。
不但不吱声,还把自己藏了起来,跟一只只受到惊吓的鹌鹑一样,瑟瑟发抖的同时只敢在心底对着那黑旗营的统领沈浩发出内心的咒骂。
结党营私?明摆着就是在公报私仇!
稍微有用心点就能发现这十六家全是和之前黑旗营在内部整肃时拿下的那名千户官,以及后面针对的靖北秦家有着姻亲或者密切的生意关系,这些人家也肯定在之前给黑旗营施压的时候跳得最积极。
都以为姓沈的要被压力挤爆的时候人家轻飘飘的反手就把这些跳得厉害的人全部拖进了玄清卫的大牢。
难怪庞斑对之前的种种一言不发,原来人家早有把握,就等着看谁跳得高跳得欢,到时候才好一网打尽。
现在谁还敢开口帮那十六家一夜之间身陷囹圄的昔日同僚?谁开口谁就是在企图搭救叶澜笙的党羽!玄清卫就有理由怀疑你是不是也和叶澜笙私下有什么不正当交易?是不是也是叶澜笙为首的那一伙中的一员?
这边缉拿了十六家人,另一边黑旗营针对玄清卫内部的整肃更是开始快马加鞭的提了速度。
而此时,即便是对玄清卫的内部整肃更感威胁,伤到自己的利益以及以后可能整肃到自己头上的苗头,可谁都没再跳出来吭声了。而黑旗营就在这股势头上,仅仅五天就一口气拿下了三名玄清卫千户官,十几名副千户,三十多名百户,余者无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奠定了这场内部整肃的成功基础。
而另一边,叶澜笙的案子也在按照“三十七罪书”稳步的往前推,甚至因为新加了十六位有分量的大人物一下就将案子变得更加饱满起来。
不过正当沈浩心情略微放松的时候,一份印着巨大印玺的铜条打乱了他的步调......
第960章
面圣
铜条上的印玺足有半个巴掌那么大,上面刻着“国朝之主,束”。这是皇帝的印玺,一般只出现在公文上,私下会是皇帝的私印。
但古怪就古怪在皇帝怎么会直接给沈浩这种从四品的“小官”下令条呢?上面为何连指挥使衙门的印签都没有呢?
而且送这份令条过来的人也不是指挥使衙门的人,是一位穿着宦官袍服的宫中內侍。
“还请沈大人尽快进宫。”宦官就站在沈浩边上,等沈浩看完了手里的铜条之后就开口催促。脸上态度恭谨,但言语间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意思。
沈浩点了点头,看了在边上候着的王一明一眼,指着桌上的一份卷宗说:“将这份案子的最新进展报给庞大人。”
说完便大步的离开了公廨房。
而王一明自然心领神会,拿起桌上的卷宗就急急忙忙的往指挥使衙门里跑。这种事情一般都是沈大人亲自在做,如今却突然叫了王一明去办,不就是要将皇帝的召见通气给庞大人嘛!王一明这点事还是能一点就透的。
不过庞斑那边到底作何反应暂时没人知道,沈浩也猜不出。只不过沈浩觉得自己不能就这么直接跟着这位宦官走掉,即便不能违抗皇命也需要让自己的上峰知晓自己的这个动向,免得多出误会事后就不那么好解释了。
出了指挥使衙门,沈浩发现随行的还有一队禁军,其间还有两名金剑卫!
这待遇说实话让沈浩有些惊到了,这是排场是不是有些过了?
皇帝召见,一般都会有排场送出来,这样会让外人看见皇帝对你的恩宠和赏识,属于帮你长脸的意思。
但这种排场不是看心情随便给的,一般来说都是按照被召见的人的身份地位勋爵等级,或者说官位品级来决定给你什么排场。像沈浩这样的从四品官,能有两个宫里的侍卫和一名宦官出来作为排场就不错了,就算是给足面子了。
但眼下什么情况?一队禁军外加两名金剑卫?
弄错了?宫里对这些事情把关很严苛,不可能出错。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是皇帝刻意安排的,就是要给沈浩一个超过其本身官职的排场和恩宠。
当然,这些排场只是让沈浩心里有些好奇,另一方面他对面见皇帝还有另外的一份情绪,那就是紧张。
若是在以前,沈浩是不会对见皇帝这种事情感到紧张的,因为他在玄清卫里做的事情每一件都是拿得出手的,不担心得罪皇帝也就不担心被皇帝责难,单就是见一面又有什么可怕可紧张的?
但如今却是不一样了。
自从沈浩和叶澜笙单独的那一场“秘密”的交换之后,他对皇帝杨束就多了一种情绪:避让。
因为自己胸口上的黑兽纹身对叶澜笙所说的独属于皇帝的“病”产生了罕见且头一次的“愤怒”情绪。
这种情绪不得不让沈浩提高警惕,他事后曾在心里反复的琢磨过黑兽纹身在这股莫名其妙的“愤怒”情绪中给他传递着什么意思?
首先,若只是单纯的一种咒术或者别的什么手段肯定不至于让黑兽纹身“愤怒”,应该是手段背后的施术者,那么这样一来皇帝身上的“病”就不普通,至少在黑兽纹身看来是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可以以此“术”来判断施术者和它是有仇或者有梁子的。
其次,如果皇帝身上的那种“病”不是术法手段呢?
后面这个猜测是沈浩最开始并没有往心里去的,甚至他都没有想过。直到回家洗澡的时候低头看到自己胸口的黑兽纹身时才猛然惊觉:如果......如果黑兽纹身真的是一种有思维意识的“生物”,那大概率就不会是唯一,既然他可以有黑兽纹身附在胸口,那皇帝为何不能有一片“蛛网”附在胸口?同一类,但相互敌视,这似乎也有可能啊!
不过当沈浩想要和黑兽纹身交流的时候却没有再如之前那样有反馈,石沉大海根本理也不理。
所以沈浩才会心里紧张,担心自己身上的黑兽纹身被皇帝察觉。
不过担心也好紧张也罢,皇帝找他,他也不可能推诿,甚至连耽搁一下做一些准备的时间都没有给他留,一路还有两名金剑卫跟着,这让沈浩想给自己再多贴一张遮掩符都难办到。
一路进了宫门,有前面那名宦官领路,加上沈浩手里的那份皇帝给的令条,沈浩除了沿路接受一些盘查之外一路可以说是畅通无阻的。
最后抵达的不是万民宫,而是福安宫。
若是以前,福安宫也好万民也罢对于沈浩而言不会有任何想法,可如今却让他不得不想到叶澜笙所说的皇帝身上的“病”。
“请沈大人稍等。”宦官让沈浩候在门口,自己进去通报,片刻后出来让沈浩跟着进去。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这里面有很大的一股硫磺的气味儿,而且温度要比外面更高一些。想来应该是温汤所致。
福安宫里的戒备极其森严,沈浩在经过了数道严密的法阵之后在一间小厅里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皇帝,杨束。
“臣沈浩,参见陛下!”
以前是没资格称“臣”的,品级太低,如今从四品了,勉勉强强可以在皇帝面前称臣。然后按照靖旧朝的大礼单膝跪下规规矩矩的参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9/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