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5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4/770


沈浩沉默片刻,放下手里的茶杯,反问道:“《玄媚术》是贵宗的第一秘术,不论是本身价值还是象征意义都对贵宗来说至关重要。想来这次两位也背负着上峰,不对,应该宗门高层的命令吧?
不过......赵枝鸳赵姑娘乃是我好友聂云心上之人,这得救,没话说。不然我也不会将《玄媚术》拿出来,就算这东西对我没用,但留着做收藏其实也不错。
可是凡事都讲究一个“适可而止”,我觉得我现在拿出来的东西已经足够帮到我好友聂云了,这就够了。”
适可而止?换一个词是不是也能用“明码标价”?
周白絮的嘴角抽了一下,李策更是直接冷笑一声。他们都清楚,姓沈的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已经把意思表达得很清楚了。说白了就一句话:三部分要诀已经比赵枝鸳更有价值了,再多就不合适了。
默认了手里《玄媚术》不止三份要诀,但不愿意多给。这不就是让周白絮和李策先开口报价嘛。
“每多一部分要诀,本宗愿意奉上上品灵石一百颗,培元宝丹两颗,法器或者功法也可以由沈大人先提,我们可以尽全力帮你寻到合适的。不知沈大人手里还有几分要诀?”
“四分,五分......还是七分?呵呵,两位,沈某虽然不才,但也有些家底的,这些东西就不用了。”
七分?或者更多?
李策也笑了,他对于沈浩直接拒绝并堵死了他们开出的价码,其实一点也不意外。若是姓沈的这么容易就点头,那之前故意晾他们这么些天就完全没必要了。
“既然沈大人看不上这些,那不妨直说,或许我们还有得谈。”
第927章
合作
沈浩既然过来和周白絮、李策见面,并且没有一口回绝掉对方的报价,那肯定是有得谈的。
不过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沈浩现在是真不缺。包括丹药和功法,他有黑兽纹身可以自由进出剑皇冢,会缺这些东西吗?多得都不稀罕了好吧。
不要钱财,那就别有所求。
沈浩身子往前倾了一些,看着周白絮和李策笑道:“去年靖旧朝发生了不少大事,想来两位身在其中应该不陌生吧?”
这句话一出来,周白絮和李策都下意识的往后仰了一下,脸上的表情虽然极力在掩饰可依然能看到“愕然”和“意外”。他们完全没有料到沈浩会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到这些。很明显,这只是一个开场白,是铺垫的言语,后面沈浩还出来的价码应该就和这些铺垫密切相关了。
这姓沈的的确有些棘手啊!
去年发生了什么大事?这话就算在大街上随便找一个路人问都能得到正确答案。不外乎两件事:南面对蛮族大战,以及旧皇驾崩新皇登基。
但姓沈的还说了一句“两位身在其中”这就很讲究了,算是点出了周白絮和李策在靖旧朝里所扮演的身份:月影楼大执事。
而月影楼在去年的靖旧朝境内扮演的什么角色?又参与了哪一件大事呢?自然就是新皇登基之前的那场血腥的“皇室大考”,并且在其中扮演着与当时的七皇子现在的皇帝陛下作对的角色。
瞧瞧现在月影楼在靖旧朝里的下场就知道新皇的报复有多猛烈。至少二十年内月影楼想要恢复以前的那种渗透程度都不太可能了,相当于一半多的实力被消弭掉了。
如今姓沈的把这件事提到如今这个场合里来说,为何?
周白絮和李策的心里飞快的盘算起来,都明白接下来的谈话应该会与他们来之前预想的情况相去甚远。
“沈大人,这话什么意思?”
沈浩笑容不减,摇头说:“两位刚才不是想要买我手里剩下的那些要诀吗?但丹药或者灵石我都不太稀罕,那些身外之物其实我也不缺。
不过两位诚意满满,我也不是不近人情非要收藏贵宗的秘术不宣,不过倒是有些事情想要请两位,哦不,是请贵宗帮帮忙。”
周白絮和李策各自心里其实都有些猜测了,不过还是点了点头,示意沈浩但说无妨。
“皇帝陛下对曾经被他一手扶起来的月影楼一直念念不忘,总是念叨希望能够把月影楼的人找出来好好的感谢一下他们在皇室大考的时候做的那些事。但月影楼来无影去无踪行迹飘忽,找了许久也不得其门,要么就付诸于表面不得要领,因此一直郁郁寡欢。”
说道这里沈浩还真叹了口气,若不是脸上依旧的笑意,没准还以为他真的忧心皇帝。
顿了顿,沈浩接着说:“作为陛下亲兵,我每每思量,不能为陛下分忧实在是夜不能寐,这小半年来都瘦了一圈了。
所以一直就想着若是能够请到几个月影楼的管事、执事,或者楼主、副楼主之类的到黑旗营里喝茶聊聊,再让陛下见见他们,那就最好不过了。不知道贵宗能不能帮沈某这个忙?”
什么叫无耻?什么叫心黑恶臭?周白絮和李策在听完沈浩的话之后一下就对这两个词有了直观感受。
虽说周白絮和李策也在世俗里打滚,可因为出身好歹也是宗门,修为又高,平时都是镇压一地的大佬,而且他们是大执事并不是管事,不会直接负责月影楼的具体事务,所以知道“世间多龌龊”但却很少有人这么直接的摆在他们面前过。
这是要他们拿月影楼那些能上台面的人的脑袋来换《玄媚术》的那些要诀啊!?
怎么回答?同意还是拒绝?周白絮和李策一些陷入两难。
不过沈浩很体贴,他知道这种事情不是周白絮和李策可以拍板决定的,也早就想好的台词。
“两位不用为难。咱们可以把事情分两步走。先完成关于赵枝鸳姑娘的那一部分,我也会拿出三份要诀给你们。不过我要先看到赵姑娘才行。而后,你们也好拿着三份要诀回去禀报我刚才的提议,若是愿意合作,那我们再接着往下谈,如何?”
如果真这么来的话倒还可以,周白絮和李策自然从善如流。
于是这第一场鱼就这么钓完了。两边约好,他们下次带着赵枝鸳过来的时候再一手交人一手交货。至于作为鱼饵的第一份要诀和前面的概述都被周白絮和李策带走,这些也是他们拿回去交差的东西。
就这一进一出,从酒楼出来的时候也才不过一个时辰而已,中间还要抛开周白絮和李策学那第一道要诀的时间,实际上三人谈话也就半个时辰而已。
沈浩对于跟凌霄宫合作的这件事并不是十拿九稳,但他不急也不慌,能成自然最好,若是不成那也不要紧。只要帮聂云讲赵枝鸳救回来就算大功告成了。
合作?随缘吧。况且说是合作,就算成功了也得心里打个问号才是。
让人给住在黑旗营驻地里的聂云去了消息,就说事情已经联系上了,那边虽然没有马上同意放人,但也差不离了,让聂云安心养伤。聂云那一身伤颇重,没个一年半载别想好。
至于聂云的心情几何,沈浩没有去猜,他最近还有私事要操心。那就是家里这几天来了亲戚。
没错,就是亲戚,而且是号称沈浩的亲大伯一家,来的是大伯家里的一个堂兄和一个堂妹。
沈浩有亲戚吗?那肯定是有的,但全都在另一个世界的钢筋混凝土的大楼里生活可不在这里。
那这些亲戚哪里来的?
就骗呗。不但将沈浩的来历家世说得言辞凿凿,更是拿出一份老旧的族谱,翻出了沈浩这一支的脉络,就像铁证一样实打实的就把沈浩喊做自家人。
对这两位,家里从李二福到胡田,再到夏女那都是不敢怠慢分毫的。而沈浩,刚开始准备将这两个骗子弄到黑旗营的地牢里剖开来看看肠肠肚肚和胆子,怎么这么勇敢骗到他头上来呢?
可一转念沈浩又改变了主意。
第928章
好骗
人活于世总会留下一下痕迹,不论是哪种人,混得好还是混得差都一样,总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脚印也留下一些与旁人的交集。
就算是自幼逃荒的孤儿,真要查也绝对不会一片空白,总会查到一些曾经在逃荒前的生活脉络。这些脉络可以是“听说”,也可以是“目睹”,总之都有迹可循。
玄清卫本就不是一般的衙门,里面牵扯的权力和职能错综复杂,而且还是皇帝亲兵,身份也就有别于体制里其它地方。
特别是玄清卫里的高层,追溯祖上三代都是固定流程,有些位置往上追溯五六代都不是没有。
所以别看沈浩一路行来好像有惊无险,总是靠着本事和运气披荆斩棘,小小年纪都已经官居从四品执掌举国黑旗营权柄,成为一方实权大佬。但背地里,针对他身份的调查从未停止过,甚至越来越深入。
本来一个孤儿,其实是玄清卫里比较优秀的身世,因为这会少很多牵绊,办起事来就会更注意玄清卫本身的利益而不会被外面一些所谓情感影响。
甚至玄清卫里有很多孤儿,他们都是玄清卫从小培养起来的,忠诚度也是最高的,底子也是最清白的。
所以沈浩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沾了身为“孤儿”的便宜,不然他估计连上小旗官的位置都很困难,更别提之后有机会一路高升了。
但福兮祸兮,很多时候身份也因时而异,以前很占便宜的“孤儿”身份,到后面就不一定能再占到便宜了。一来高官之后需要人推拉,孤儿无人脉,天然缺少可以向上攀爬的抓手;二来沈浩这个“孤儿”不是真正的孤儿,所以很多事情一旦深挖就会出现问题,而身份问题一旦被人抓住不放的话一个不好就是掉脑袋的大事。
这不只是“感觉”,而是已经有人几次三番的暗示过沈浩了。
先是作为沈浩第一任顶头上峰的唐清源就旁敲侧击的问过他“家中可还有亲戚在?若是有可以认认门,以后多来往。”。
然后姜成,也暗示过沈浩两次。
有家有室才安稳。一大家子人才会在做一些决断的时候有所顾忌。这种要求对于位高权重的人尤为重要,对于中下层的人反倒是反过来的。
沈浩现在毫无疑问就属于“位高权重”,要不然皇帝也不会直接在版赏里用“诰命”的身份来敲打他。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对于成亲这件事产生了必要的需求。
可是沈浩也明白,这还不够。因为他的过往是真的一片空白,如果一直没有半点痕迹查到的话,那麻烦就会跟着来的。
但这个问题属于沈浩的思维盲区,他一直都没有想到一个不被人察觉端倪又能完美解决的办法,只能拖着。直到自称沈万钧和沈万慧的兄妹两人从靖中辛良成里寻到他府上的时候才想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骗子沈浩见得多了,但如沈万钧和沈万慧两人这样的骗子却是生平仅见。
若是让沈浩给这两骗子一个评语的话那就是:专业!
沈浩以前遇到的那些骗子都是用言语或者一些障眼法来让你的思维落入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圈套里,然后骗取你的信任。俗称“洗脑”。
而沈万钧和沈万慧这两人则是进入了骗子的高级阶段,他们不会想方设法的迷惑你的思维给你洗脑,而是从自己身上着手,将自己以及自己周边的一切变成你想像中的样子,让你自然的产生一个正面的判断,从而达到骗你的目的。
不对,这种骗术实际上不是骗子在骗你,而是你被你自己骗了。
按照这两骗子的说法,那就是当年沈浩一家逃荒的时候他们也在逃,只不过没逃多远就被当地派发救济的一个富户庄子给救了下来。当时靖中一团乱,也就和沈浩他们家走散了。一直以为沈浩他们逃到了别处或者已经遇到了不幸。
而且后面灾荒过去,“大伯”那一脉有了一些起色,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也赚了些家业,于是派人到周围大城都找过沈浩一家,可都了无音讯,万万没有想到沈浩一家会跑到遥远的靖西去。于是就此断了音讯。
再到后面是被玄清卫的军卒找上门来才知道在封日城这边还有沈浩这一个家族子弟健在,于是才急急忙忙的过来探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4/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