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770


传来的讯息并不复杂,但王一明却是看得手一抖。
只见千里音符上传来的讯息写的是:于竹溪马站遇伏,敌人尽为邪门修士,数量十余,修为估计均在元丹境中境上下,情况危急,尽快布置来援,务必尽可能多留活口过审。
王一明并不知道这段讯息是沈浩靠着刀剑域场扩张之后摒弃掉了小范围的邪气,让千里音符重新恢复功能,之后借着遁术进入地下避开了汪恒的耳目利用遁术状态传出来的。并且这份可不仅仅是求援消息,更是一份突发情况的处置安排。
困兽斗?沈浩自从感觉到邪气场域会被他的刀剑场域排走邪气恢复正常五行属之气的时候就在心里有了这个计划了。
用引援符虽然见效快,能惊走敌人,可这不等于被白白占了便宜吗?还是用千里音符好些,布置一下说不定能给这些跑来伏击他的混蛋们尝尝厉害。
这也是沈浩给王一明传讯而不是传给王俭的原因。因为说起这种跨编制的统筹安排,王一明不论从身份还是从能力上来说都是优于王俭的,沈浩对此也更放心。
当然,要想收拾十余名元丹境中境的高手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调度的力量巨大,且时间上极为紧迫。
王一明脸色阴晴片刻,立马就先给封日城玄清卫千户所千户官匡盛元去了消息,同时给连风城唐清源、广顺城陈胜也去了消息。这么做的目的有二,其一是要请求增援,其二就是需要将沈浩遇险的事情往上面捅。
玄清卫编制里去了消息还不算完,王一明又联系了封日城卫戍。和直接的增援请求不同,他希望卫戍能够帮忙架起一个包围圈子,不需要多靠近竹溪这边的马站,只需要大范围的有一个围拢的动作就可以,最起码这能够对之后的动作起到辅助作用,避免敌人奔起来四散逃窜难以堵截。
至于沈大人的安危王一明并不十分着急,他跟了沈大人几年了,深知沈大人绝对不是一个硬逞强的人,既然讯息中没有让他立即前往破伏,而是要他“布置”,那就说明沈大人还能再和敌人周旋一些时间。
不过这个时间的把握王一明还是偏保守的,他不敢拖太久。
老话不是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吗?所以王一明虽然心里对沈大人有底气,但他传出去的口径却无一例外加上了“十万火急”和“危在眉睫”的字眼。
得到消息的时候唐清源和陈胜直接吓得腿软,脸色急迫,丝毫不敢迁延,直接吹了黑旗营的号角,将在营地所有精锐一股脑的全部紧急集合之后奔赴封日城。
传送法阵的存在让连风城和广顺城两处的黑旗营来得很快,然后立即出城,朝着竹溪方向策马狂奔。
走在唐清源和陈胜前面的是封日城玄清卫千户所千户官匡盛元。这位封日城里的玄清卫头头接到王一明的传讯也是吓了一跳。倒不是害怕沈浩死了,而是担心这件事的问责最后要落在他头上。
道理很简单。你匡盛元身为封日城玄清卫里的执掌,主要的职务之一就是清剿和防范邪门修士。可如今都被邪门修士打上门来了,堵着要杀一个玄清卫的千户统领。这若是问起责来匡盛元不用猜都知道自己跑不了。
可惜最近人手都散了出去,一方面是在查那两起大案,另一方面是在游弋防范。没有办法短时间内就聚在一起形成可以围剿十余名元丹境中境高手的力量。
但匡盛元麾下的数百千户亲卫还是被他一个不留的全部带着奔赴竹溪马站。而他自己也在队伍当中。
第870章
遭了
唐清源和陈胜都得到消息了,那王俭自然不会例外。而王俭都得到消息了那皇城靖西镇抚使衙门的姜成自然也就不会不知道。
和下面的人不一样,姜成手里的力量可不是封日城玄清卫可比的。甚至他需要考虑的不单单是救下沈浩,还有怎样才能将那十余名元丹境中境的邪门修士都留下来。
姜成倒没有亲自去,但他麾下的镇抚使亲卫却紧急调了六成奔赴封日城,同时还有一份去往靖西军都督府的加急铜条。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围着沈浩传出来的那一份千里音符在布置,速度也绝对比一样一样的摆谈出来快得多,所有人的动作就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而且因为王一明传送时用的“十万火急”所以都是亡命一般的在赶。
玄清卫这边在抢时间布置,而竹溪马站这边沈浩却是是拖时间。
面对一个出于本命圣甲状态下且修为元丹境八重的邪门修士,换一个元丹境初境的术修过来能撑得住几个照面?很快就被捏死才是正常的结果。
可沈浩不是一般的修士,会的手段也不是一般修士可以比拟的。光是刀剑场域就让他像泥鳅一样滑溜,不好拿捏。
汪恒此时的心情就说明了一切。他从未遇到过一个如此难缠的人。明明修为只是区区元丹境初境,可手段却极其精妙,一手刀意剑意构架出来的场域就足够难缠了,就汪恒的感受这起码消减了他各种术法手段起码两成的威能。而且这种刀剑场域逼迫他不停的使用着甲之后的上线手段,也就是魂魄强度叠加之后才可以使用的越境界的术法手段,不然受刀剑场域威胁更大。
滑不留手还只是一方面,更让汪恒心头火大的还是这姓沈的实在是超出他想象的抗揍。
一口一口的血喷出来胸前都浸湿了一大片,要是这些血装盆里没有一斤也有八两了,可不是脏器重创是什么?换个人,即便是元丹境的修士,这种吐血法也早就委顿不堪了,哪里还能像姓沈的那样活蹦乱跳的?
汪恒不会明白,沈浩抗揍不是天生,而是因为他如今除了是一名术修之外还辅修了《搬山劲》成为了一名肉身堪比炼气境五重的体修,加上他一直以来的经脉强度和韧性都远高于同境界的术修,所以两相加持才有了如今这种令汪恒咬牙切齿的抗揍本事。
但在抗揍也不是什么不死之身,沈浩能做的就是死死的拖住对方。
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刀剑场域的关系,那头巨型邪祟依旧只是在边上围而不攻,变向的让这些邪门修士空置了大部分的伏击力量。
沈浩注意到对方没有尽全力,对方同样注意到了。但面对暴怒的汪恒,邪气场域外的十余名控制着巨型邪祟的邪门修士一时半会儿也不敢轻易插手。
“汪头领好像有些上头了。啧啧。”
“那肯定的。区区一个元丹境初境的渣滓却能在身着本命圣甲的汪头领面前乱窜,你觉得汪头领不要面子的?呵呵,况且刚才你不是没看到汪头领还没动手就被姓沈的刺了一剑吧?那剑上附着的古怪“剑意”怕是不那么好受哟!”
“哼!区区元丹境初境?姓沈的一身古怪,你们何曾见过如此实力的元丹境初境?而且那这人的肉身强度简直匪夷所思,挨了这么多次高阶术法的轰击,吐了这么多血,居然屁事没有?怕是那些宗门里的翘楚子弟也没这么难对付吧?”
“宗门?你们拿这姓沈的和宗门里的那些怪物比?是不是过了?”
“不好说,不好说啊!”
......
“嘿,我们真就这么看着?不去帮帮汪头领合适吗?”
“帮?怎么帮?姓沈的那古怪的场域人越多越难对付,让汪头领主攻,我们敲敲边鼓不好吗?”
“太费时间了!从伏击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快半个时辰了,这么拖下去万一......”
“的确是个问题,而且看起来那姓沈的还能再坚持许久,我觉得还是提醒一下汪头领的好。”
“提醒?很不错的主意,那你去给汪头领说吧。”
“我去说?这......”
谁愿意去触一个正在气头上的人的霉头呢?于是相互间也就不吭声了,这一沉默又过去了小半个时辰。
“那姓沈的要扛不住了,气息已经开始凌乱了。不过这家伙是真的抗揍啊!”
“我怎么觉得他不像术修倒像是体修啊?肉身强度完全不似术修。”
“快一个时辰了,拖太久了。不行,必须给汪头领提醒了。”
“嗯,的确太久了。要不我们让真形邪祟动一下吧,汪头领看到之后应该能明白的。”
这些看了这么久“好戏”的邪门修士准备变相的提醒以下在邪气场域中依旧和沈浩纠缠不清的汪恒,要他展开绝杀,不要再拖了。
其实只需要汪恒施展几次玄海境的术法就能将沈浩捏住。但汪恒迟迟不肯这么做还是因为觉得太亏了,太不划算了。所谓的不划算就是在甲本命圣甲状态下施展玄海境层次术法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虽然会转嫁在本命邪祟身上,可本命邪祟还不是要靠汪恒自己来温养?其中的心血和汗水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看到巨大的真形邪祟突然异动了几下,作势要上来帮忙协助攻击,汪恒先是迁怒,之后也是反应过来,明白这次时间的确是拖得太久了。一咬牙,为了尽快结束这场颇为失败的伏击,汪恒也明白自己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了。
可就在汪恒准备付出代价痛下杀手的时候眼前突然一花,原本清晰的视野突然就想浸入了水中一般变得很模糊。不但视野不对劲,就连周围本来浓郁的邪气也开始变得很压抑。
“......这是法阵?不好!”
汪恒的反应已经足够快了,心里念头一动,抬手就按照之前感知里沈浩的位置打出去一道术法,可是却石沉大海一般。
“这是水镜湮灭阵?!玄清卫的人怎么来了?!”
仅仅眨眼,本命圣甲下的汪恒本体就一背的冷汗,虽然不愿意相信,可眼前的局面他明白自己是着了道了。
第871章
力量
邪门修士的力量来自于邪祟,还有各种阴邪的术法。
各大宗门的力量不单单是门下弟子出众的天赋以及高阶的修士,更多的还是各自宗门内部的综合底蕴。
而玄清卫的力量就来自于各种合击之术以及法阵,还有人多势众时洒出来的符箓。
不论是姜成派过来的数百镇抚使亲卫,还是匡盛元手下的玄清卫精锐,又或者唐清源和陈胜的倾巢而来,这一切都在遵循一个人的调度,那就是王一明。
接到沈浩的传讯之后他就开始按照沈浩的要求布置,或者说在调度。
唐清源、陈胜、王俭,甚至匡盛元、姜成,这些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任由王一明安排的,这不单单是身份的问题,还有信任的问题。
但沈浩直接传讯到王一明手里,并且让其尽快“布置”也就给了王一明一个撑头的机会,类似于临阵委任。
最近的匡盛元先一步抵达,接着是唐清源和陈胜所部,两边前后脚而已。到了之后没有立即展开而是形成合围同时布置阵法,正是“水镜湮灭阵”。
水镜湮灭阵属于复合阵法,也是玄清卫千户所才有本事布置的,在别的地方基本上看不到。
混合的幻阵、空间跌错阵、杀阵、竭气阵......大大小小十余种阵法,堪称玄清卫里拿手的大型法阵,有攻守兼备的威能。
水镜湮灭阵虽然好,但对布阵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越是强调阵法强度就越需要更多的高修为修士来主持。
所以一开始匡盛元和唐清源、陈胜三人都在王一明的调度下只是负责布置外围的阵法,而核心部分将由随后赶来的镇抚使亲卫来布置。最终形成的阵法被寄予的希望是要一次困住十余名元丹境中境的修士。
当然,这些还不够。就在各方赶来的千余人急急忙忙的布阵的时候更外围是卫戍的大包围圈,目的虽然不是彻底堵死,但也堵上了大部分的线路,给后续可能发生的散逃套了一个紧箍。
靖西军都督府收到的是姜成的条子,同意了协调两支三千人的主力从双竹镇出来,在封日城卫戍留出来的几道缺口后面再形成一圈围堵。
玄清卫的颜面不是吹嘘出去的,而是靠人头一点一点垒起来的。敢跑到大城边上设伏袭杀玄清卫堂堂千户统领,这基本上就等于在玄清卫的招牌上吐口水,这不能忍的,姜成要做的就是尽全力将敌人逃生的可能堵死。
若不是时间实在太紧了,这次出来可不止是镇抚使亲卫,到时候消息上报,指挥使那边肯定也是会派高手下来的。
各个方面在王一明的“十万火急”催促下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各就各位了,等到“水镜湮灭阵”布置好之后立马就点燃了引援符的同时开启了营救和反围剿的大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