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3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9/770


而后在叶澜笙开口之后刑部尚书马玄霖也只能开口应是,他更清楚,一旦赵开主持了这种广告天下且为文官集团正名的大事之后,名望和声望上都将全面超越原本的刑部左侍郎。到时候皇帝再一推,左右侍郎调换都不是不可能。
亏大了!
第543章
监管
轻轻松松的跪一下道个歉就能混过关?
皇帝之前开给庞斑的代价可是“拿脑袋来解释”,是会要了庞斑性命的。到你们文官的时候就这么轻松?
这当然不可能。
皇帝连自己的亲军玄清卫都舍得下了杀头的代价,对等的文官们也要拿出相应的代价来承受失败。因为不能上罪,所以文官们至少不用担心掉脑袋,可是别的方面还是要拿东西出来抵偿的。
抵偿给玄清卫?当然不能。没听之前皇帝杨坚提到的“五粮液”吗?真当皇帝随口一说?一方面能为后面的话当做例子拿给文官们对比,封住文官们诸如“秦闻河为国朝劳苦功高”的脱罪借口,因为秦家的生意真敢如五粮液一般摆在桌面上来说吗?不能的吧?
另外,让庞斑说出“玄清卫是陛下的玄清卫”这类表忠心的话,如今在抵偿的时候就能起作用了:抵偿给玄清卫的就是抵偿给皇帝的,因为玄清卫都是皇帝的。
合情合理,不是吗?
于是皇帝就伸了手。提出来赵开这个名字。
前有杨延嗣因为养寇自重被压制,兵部左侍郎徐宏被直接灭族,位置由在场的文铭举顶替,如今兵部已经由文铭举牵头,实际却控制在皇帝的手里,这跟以往“皇帝掌控尚书,尚书掌控六部”的情况大不一样。
尚书忠于皇帝,但首先尚书并不是如文铭举这样皇帝的铁杆心腹,私心上来难免行为变形。如之前杨延嗣等养寇自重就属于私心作祟。
现在刑部右侍郎赵开被皇帝在这个场合点出来,目的不言而喻:你们不是要借玄清卫来打击朕在朝中的话语权吗?既然输了那就拿出同样的代价来吧!
只要赵开主持针对秦家的处刑,那如此大的一份名声大半就会落在他的头上,之后皇帝再找人随便提一下或者上个请功的条子,扶一把,将右侍郎变成左侍郎就顺理成章了,之后刑部的话语权肯定就会被赵开拿走起码三四成,变相的就削弱了马玄霖的言语力度。
这算是代价,但绝不是只有这些。
没有说的还有已经被所有人直接无视掉了的秦闻河。这位户部右侍郎如今身处炼狱从身体到心理备受煎熬,等待着死亡来临。但秦闻河遭殃之后空出来的职务谁来接替?还是户部尚书白常卿来定?当然不可能了。
秦家如今完蛋,户部右侍郎的职务也是代价的一部分,而且属于早就被拿走的那一部分。
马玄霖心理苦,白常卿的心里同样苦。因为户部里皇帝的声音是最小的,左右侍郎本来都是文官集团的人,可如今秦闻河被杀,换一个人上来肯定打乱户部里本来的局面,这让白常卿想想都觉得胸口堵得慌。
“很好,不论你们文官还是玄清卫都要和睦相处,相互监督也要相互帮扶。庞斑,你那边将人交出去没有困难吧?”杨坚最后才问庞斑,其实已经只是在走过场了,他眼里,玄清卫和文官们是不一样的。亲军和外臣的区别。
“陛下放心,玄清卫时刻谨遵您的旨意。”庞斑还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他之前就已经听皇帝提过这么一说了。而且他从没有想过要文官们的什么代价,只要看着这些家伙偷鸡不成蚀把米就心里就畅快了。
每次割一小点,次数多了积累起来总有一天将这些家伙刮成骷髅棒子。
不过这次庞斑想得并不全对,皇帝没有吃干抹尽不管玄清卫的感受,而是走了另一条路子。
“另外,比起玄清卫的跳出律法执役备受诟病,文官们似乎更缺少监管,总喜欢抱团,这一点最近两年总是屡见不鲜,看起来也难有自查之能耐。依朕看来,还是要借助外力方能见效。”
都以为皇帝今日招大家来吃酒的事情算是结束了,但接着这么一段话扔出来再次将所有人干懵了。
这是什么意思?
但心思敏捷之辈如庞斑和叶澜笙就很快将目光偏向从一开始就“傻乎乎”坐在席间看热闹的文铭举。
文铭举敏锐的感觉得几道目光先后唰唰扎在自己身上,心里一颤:这,这什么情况?看我干嘛?
同时文铭举也很快回过味儿来,猜到:陛下说的后面这些怕不会和我有关系吧?!
“如今国朝内外皆紧,对内尚且能够把控,对外却尚需上下合力。南面左玉良已经连续三日来了战前条子描述如今关外之局面,不容乐观,他用的是“当竭尽全力以歼来犯之敌”,不过他能不能尽全力其实在朕看来还受旁人掣肘。
之前在军中设立了监军一职,对军伍中高层决策、动向、人员均有极大的监管之权,可谓权力极大。”
皇帝提到了南面,提到了军伍,更直接点名了“监军”,其中意味让人心跳加速。
摆了摆手制止了想要开口说话的叶澜笙等人,皇帝继续说:“鉴于文官体系里陈年旧疾太深,单靠自觉已经不可能了。南面又局势紧张,万一再出差错怕是兵败山倒难以收拾。所以朕认为监军督促军伍,而监军本身也需要督促和监管。”
说着,皇帝看了一眼庞斑,道:“庞斑,你们玄清卫在军中不也有监察使吗?最近听说在南面也干了一些整风的事情,效果不错,而且我听闻你们那些监察使有些虚设,可敢接下刚才我说的这份新摊子?”
庞斑一点也没有犹豫,起身躬身一礼,扬声道:“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的的确确是重托。军伍需要监军的节制,这已经在之前杨延嗣养寇自重的事件里得到了充分证实。但监军本身也需要人监管,这不单单是可能出现“问题”,也是话语权的交替。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不可?叶爱卿,你觉得不可?那南面的监军又该如何监管?还是说靠文官们的自觉?呵呵。”
皇帝最后的小声还不掩饰讥讽,言下之意:但凡你们文官靠得住也不至于这两年被揪出来这么多脏事。不是朕不信任你们,而是你们的确不值得朕的信任,必要的监管不能少。
第544章
回城
庙堂上的风怎么刮?谁被刮倒在地?谁又乘风而起?这些都跟沈浩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他离得远,暂时还到不到他跟前。
将“寿王府命案”的卷宗整理上报了之后沈浩就带着人离开了皇城回到了封日城。
那些陆陆续续被关进靖西镇抚使衙门的秦家人已经和沈浩了结了最后一点关系。秦玉柔现在未死但也快了,姜成会亲自看着这个女人脑袋搬家。
不过沈浩走之前就笃定秦家人多半不会由玄清卫来处理。他倒没有想太多,只是单纯的认为玄清卫不可能和文官们一点脸面都不要的彻底决裂,这对国朝的所有体制而言都不是好事。就算玄清卫和文官们脑子抽了、红了眼,皇帝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相互打压可以,但不能割裂。
沈浩这次被借调到皇城侦办了一起案子最深刻的感受就这个:矛盾。
不论是文官还是军伍还是玄清卫,甚至和皇子都是如此,相互交融又相互算计,整合在一起形成了这个矛盾重重却又紧密结合的庞大的帝国。而粘合这些矛盾的就是坐在最高处的那位:靖旧朝皇帝,杨坚。
本来沈浩是准备拿着之前那名邀约他去玩的金剑修士给的信物去一趟枫红山庄的,想开开眼界,但实在受制于他没时间再在外面逗留了,需要找个安静安稳的地方应付修为方面的大事。
回到封日城之后沈浩发现这边的八月要比皇城来得更难受。皇城是那种干热,而封日城这边是湿热,蒸笼里面一样,坐一会儿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再一次的,沈浩想到了两个字:空调。
然后这次他没有再磨叽,而是用千里音符将自己关于用法阵构架一个冷热气转换的想法转告给了最合适办这事儿的人:飞龙。
以沈浩对飞龙的认识,那货对于赚钱的事情向来干劲儿十足,而且如今飞龙已经做大,手下可不单单只是靠着黑市网络来谋生,更有自营的生意在生钱。只不过走黑市要比明面上赚得多些,毕竟光是税钱就能少好大一截。
当然,这些都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要想做大做上台面,光靠黑市远远不够,这些是沈浩有时也在考虑的事情:既然有了黑市这么好的一个垫脚石,寻找机会慢慢渗透到明面上的商业体系里是不是可行?有没有必要?
这些后面的展望沈浩还没有想好,目前他就觉得先满足自己的私欲,把空调弄出来过几天凉爽日子才是当务之急。
将讯息传走,沈浩又在千户所里坐到下差,堪堪将这些日子存积下来的且必须由他处理的事情做完,然后交代了王一明一声说他要休息几日,有什么要事先帮他记下,实在必须找他再去他府上敲门。
对沈浩这种每次办了大案回来都会自己给自己放假休沐的情况王一明已经习惯了,他倒是没有半点怨言。沈大人累了不该休息休息吗?诸多杂事本来就该他这个副官来做。
王一明的干劲儿源自于他跟了沈浩之后自己在玄清卫里的地位肉眼可见的拔高,也源自每次回家,家里人对他的重视程度日渐加重,甚至皇城里那些以前不太瞧得起他的二世祖们也有给他来书信叙旧交情。
这些变化怎么来的?王一明心知肚明。
如今王一明已经下了决心,以后不论外面风向怎么刮,他都打死主意抱住沈大人的大腿不放了。但他并没有发现他打定主意抱的大腿最近几日身上气息很不稳。
何止是不稳,甚至可以说是充胀到了极限。
就沈浩自己的感觉而言,他浑身都很难受。每一寸经脉里充斥着几乎压缩状态的真气,稍微运转流动都会让经脉有种酸胀感。而识海更是让沈浩有种被捆绑压抑着的不适感,恨不得挣脱。
这种身体从内到外的不舒服也影响到了沈浩的情绪,显得很烦躁。
回到家里沈浩连衣服都没有换,直接就进了书房,然后架起之前就准备的几道法阵,防御、遮掩、示警,同时就开始打坐调整自己的状态,并且从储物袋里拿了一些丹药出来捏在手里以防万一。
沈浩这番急吼吼的举动还有些把夏女等家里下人吓到了,以前沈爷回家都是先洗澡然后吃一碗酸汤面的呀,今天这是怎么了?
唯有在旁人难以发现的角落里有三人清楚沈浩现在的情况,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三人此时面面相觑各自一脸的难以置信。
“那是要突破了?!”
“早几天我就说了,你们还说不可能!现在如何?那小子连压制都快压不住了!”
“我记得上一次这小子突破也才过去半年都不到吧?才几个月又......”
“哎......我感觉自己这几十年的苦修都修到狗身上去了,跟这姓沈的一比简直就跟个废物没区别。”
“话虽不能这么说,可真让人妒忌啊!这次突破就该聚神境七重了吧?才到三十岁就踏入聚神境后境,这天赋放眼国朝怕是只有那些宗门里的天骄能与之相比了吧?”
“应该是之前这小子在常柏峰上得到的顿悟机缘,据说当时闹出来的动静不小。旁人猜测这小子在踏入元丹境之前都不会有瓶颈,要不然绝无可能这么快的。”
三人再次沉默,不提“顿悟”还好,提了之后三人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人比人真的可以气死人啊!
“这事儿上报吧。”
“嗯。我来上报。你们去守着门,既然咱们在这里就帮那小子护法好了,免得问到不好说。”
三人分工。一人拿出千里音符给指挥使衙门上报沈浩的这一特殊情况。另外两人一前一后的守住了书房的正门和后面的窗户。即便书房里现在开了几层法阵他们也没有放松,暗中戒备着帮沈浩护法。
书房内,沈浩并不知道那三个指挥使衙门派在他身边的侍卫会帮着护法,他刚盘膝坐下,片刻后便进入了凝神静气的状态,然后按照以往的方法开始运转体内真气并形成“长矛”的样子,为突破做最后的准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9/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