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770


收紧之后王一明等人似乎反而不怎么活动了,除了擂鼓一样还是会跑去刑部催促新的卷宗,其余的动作都停了下来。就连针对香糖的调查也沉了下去。
都是沈浩刻意的安排。
前面冒头出挑是要制造紧张,如今两边都明显表露出来了反压的意思,自然就要收敛起来“装死”,将局面让给针尖和麦芒。
不过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其实从到了皇城之后沈浩手里指使的动作本来就不止王一明他们六人。不调动封日城的人也不借用靖西镇抚使的人,不是沈浩托大,而是在给旁人表明“力量有限”的样子。这也符合他是“抽调”过来的身份。
但实际上皇城沈浩之所以不陌生是因为黑水计划的触角早就延伸到了这里。
街面上那些畏畏缩缩的流浪汉、乞儿,车马行外等着招揽活计的力夫、挑挑,甚至是一些只在凌晨出没驾车挨家挨户收夜香的......不说每一个,至少十个当中就有一两个已经被王俭麾下的四部所侵蚀。
皇城作为靖旧朝的核心要地,黑水计划也自然将其当做绝对的重点规划。不说如徐家姐妹那样已经打入靖旧朝权力高层的后院,单说街面上的这些魍魉般的眼线也让沈浩想要调查一些事情时多了许多旁人无法察觉的可能。
比如说要查秦修远的死因,绕不过去的就是确定他是不是像沈浩判断的那样是吞服了伪装成“香糖”的毒物死的,如果是,又是哪种毒物?是谁给他下的毒?
来皇城的当天沈浩带来的一名属下去夜市里的香糖铺子里问了的,问得明目张胆,不但给寿王府和刑部大案司释放信号,也是再给背后杀死秦修远的那人释放信号。
打一打草,惊一惊,看藏在草丛里的毒蛇到底会往哪里跑。
而负责盯着“草丛”的就是那些早早被布置在街面上的四部眼线。
这一部分眼线是沈浩亲自在和王俭联系,没有让包括王一明在内的任何人知道,也没有直接去接触那些眼线。
四部是王俭和黑水计划中间的防火沟,章僚掌控的无常部又是防火沟里的反制手段,目的就是隔离玄清卫和外面各路密探、眼线之间的关系。
从刚到皇城,去案发现场看了回来沈浩就在千里音符上收到了王俭给他传来的第一手消息。
关于秦家目前情况的。
据说秦家目前人心惶惶,主家已经明确表示和三房的人划清界限了,不但生意上断得干干净净,人情上也同样做出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至少表面上看起来秦家算是做好了“大义灭亲”的准备了。
不过后面陆陆续续过来的消息却证明藕断其实还有丝连的。至少秦修远的女儿秦香玉并没有受到“牵连”,甚至都没有出现在秦家三房的府邸,而是一直如往日那样直接待在秦家大房府上,继续过着嫡系千金的日子。
这么看起来秦家这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既想要和秦修远这个“不肖子孙”割席,又不想放弃秦修远的女儿秦香玉这条能钓到金龟婿的香饵。这是准备“又当又立”。看来秦家的野心并没有因为秦修远的死消减半分。
除此之外一直被沈浩作为重点盯着的秦家长女秦玉柔没有如他以为的那样出现异动,依旧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不起就是去后宫里给皇后请安,日子过得很平淡。
可惜的是秦家里都是老人手,最新招的杂役也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黑水计划没能往秦府里面渗透,不能得到秦府内的消息。
只是从每日秦闻河进出秦府时的表情,以及秦府里外出的杂役、仆人的闲话中了解一些皮毛。深的东西挖不到,但也能听得出秦府上下都很警惕,口风比平时严了很多。
之后沈浩看到了案发现场并确定了侦办方向之后,皇城里的眼线们立即在四部的布置下展开碎片式的消息探查。主要针对的就是那些卖香糖的店铺。
香糖,这是除了秦修远尸体以外最接近凶杀脉络的一条线索了。
和之前那名沈浩带来的手下去问到的消息一样,秦修远这样的“大人物”在香糖铺的圈子里很有名的。倒不是说秦修远能吃多少香糖,而是店铺的东家和掌柜会主动宣扬出去,比如:秦家三爷都说我这里的木兰花味儿的香糖味道最正......
另外,沈浩也从这些眼线搜集来的情报里晓得了在皇城里还有一个“瓶圈”的上流圈子。
以前沈浩就听说过诗词圈子、跑马圈子、酒国圈子等等,瓶圈还真是第一次听说,但不妨碍他从字面意思理解这是个什么圈子。
瓶圈,这是从靖旧朝上流时兴吃香糖开始兴起来的。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人也吃不起贵得要死又不是必需品的香糖。而光是吃又什么意思?大家借这个机会搞个小圈子,以香糖为契机凑在一起联络感情交流生意加深交情岂不是更好?
于是香糖的储存载体,也就是瓶子,成了这些皇城上流人士里又一个圈子。
沈浩不会去小看这些听起来奇葩的圈子,很多人消减了脑袋往里钻,为的可不是圈子的名头,而是人脉关系。
秦修远有一只紫玉的群兽香糖瓶,是一位名家的雕品,皇城里至此一件,价值千金,而且很受追捧,据说有人加钱一倍想秦修远割爱都被拒绝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瓶子,秦修远在圈子里很有名气,香糖的口味也被很多人熟知。
这些都是黑水计划的眼线们从一些香糖铺子的杂役、卸货工、酒楼侍从的口中一点一点的套出来的。
别看都是些碎片情报,可经过四部的拼接和推断,还是有所进展的。
第523章
暗查
四部的手段越来越成熟,王俭说起来总是能眉开眼笑,加上案牍库的不断完善和深挖,很多情报收集过来之后可以迅速的推演和衍生,给具体的侦办和渗透等行动作出有效的辅助。
比如这次,根据四部的分析,秦修远本人对于香糖也不仅仅停留在吃上面,而是有些研究。据说特别是对香味儿要求很高,若是不合他的喜好或者调制上有偏差他都不会要。所以秦修远一直以来都在同一家香糖铺里买,并且从来不会假手他人而是亲自到店里验货。
这么一来事情就有了第一个筛子,会筛除很多细枝末节的猜测。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既然秦修远的香糖都是他自己亲自买,亲自查验,且他本人对香糖比较懂行,那杀他的人若是真的是靠香糖着手的话又是如何骗过他的呢?
沈浩的想法和四部分析出来的一样:要么秦修远在服下毒物的时候没有了该有的判断力,比如味觉、嗅觉出现问题。要么就是他也无法分辨出来所以误食。
验尸的情况大案司那边在之前沈浩要回来的那份“初卷”里有说过,虽然上面比较粗糙,可是对于尸体大概的情况还是简单说过的,并没有提到秦修远在嗅觉和味觉存在什么问题。
当然这个世界的验尸手段比起另一个世界来落后很多,但这分验尸的情况也能作为一些参考。加上眼线并没有收到任何包括传闻在内与秦修远味觉和嗅觉有损的言语。基本上可以排除秦修远因为自身判断能力缺失而误食的可能。
后者,“无法判断真假香糖”才是最有可能的致死原因。
沈浩对香糖没有研究过,他甚至都不吃那玩意儿。但他可以将香糖类比成他喜欢并有些研究的“酒”,试想一下有人若是要用一壶假酒诓骗他并成功,那么那壶酒绝对不能单单是“假酒”,同时还必须是“好酒”。
看起来矛盾,可这就是事实。想骗行家,必须要拿九成真的出来做幌子,留一成假的掺进去。不然不可能成功。
所以沈浩现在让皇城里散布的那些眼线们小心翼翼盯紧着的就是一家叫“金丰源”的香糖铺子。秦修远死前常年都是在这家铺子里买的香糖。而且这家铺子在皇城内香糖圈子里名气很大,许多达官显贵都在他们那里买香糖。
盯紧铺子,更要顺着铺子摸到制作香糖的作坊。这玩意儿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属于“保密”,一般都设在城外的庄子上。这些并不难查,但想要蹲守到有用的消息却是需要时间慢慢打熬的。
只不过沈浩肯定没有这么多时间耗在这件案子上,他需要尽快打开突破口。而且他已经笃定了秦修远的死绝对可以从香糖方面找到突破口,并且背后凶手也肯定和秦家自己脱不了干系。
于是一份命令便到了王俭手里,然后再转到章僚手上。
章僚掌控黑水计划里的收尾部分,也就是“无常部”。主要是针对另外三部收集和分析出来的情报进行执行。
这次无常部由章僚亲自带领,一共分批次两天陆续来了六人到皇城,结合眼线的情报,对“金丰源”的店铺、作坊进行了一系列的摸排,最后制定了潜入的计划。
“金丰源”名气再大也只是一个民间店铺,包括作坊在内虽然有不少家丁武士当做防卫,还有一些法阵作为戒备手段,可比起专门针对“潜入各种目标”进行过长期训练的无常部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
潜入店铺和作坊不是搞钱,而是为了拓印账本。不论是作坊的材料进出库还是店铺的成品进出和流水,只要是“金丰源”写下来作为记录留存的东西全部在章僚的任务当中。
一行六人足足花了两个晚上才把这次任务了结,带回来的是足足三尺厚的拓印文本。
文本不需要沈浩去一一筛选核甄别,自然有王俭麾下的四部去办。
四部会连夜筛选出他们认为可能存在问题的情报再反馈给无常部进行二次甄别和调查,然后二次甄别的结果会继续为另外三部的分析提供佐证。最后如此反复才能形成最终的情报条子。
沈浩接到了王俭用千里音符传过来的简要讯息,其中就有一点证实了沈浩一直以来的猜测,而详细情况会在后面用铜条的方式送来皇城给沈浩过目。
“金丰源”的店铺账目等等都没有问题,或者说没有沈浩想要找的那种问题。而“金丰源”的香糖作坊里的材料进出库记录上也没有问题,出“问题”的是作坊里一个领着很高月钱的制糖师父。
这个人之所以进入四部筛查的视线,是因为他前段时间在香糖作坊的材料库里频繁的提取制糖的材料,但每次的成品入库数量和他以前的制糖效率有一些出入。
一个制糖的老师傅,突然失手一些,作坊里的人不会有半点意见,就算有也不会立马就说什么。但这人“失手”的时间上对于四部的筛查而言是不是太巧了?刚好就是秦修远出事之前几天。
所以就让无常部去探查了这个制糖师父,结果人虽然找到了,但躺在灵堂里,刚死才两天。说是喝醉了酒走夜路掉池塘里意外溺亡。
死了?两次巧合叠在一起就算是再粗心大意的人也会感到不对劲。这个制糖师父死得太蹊跷了。
接着深挖的事情就落章僚等人的头上。不过人生地不熟的想要深挖这种消息一天两天肯定办不到,必要的时间还是急不得。
好在沈浩如今在暗,成功的将寿王和刑部大案司顶在了前面挡住旁人视线,时间空档还是有的。最起码他判断薛贵等人要摸排到他现在掌握的情况进度还得三五天才有可能,若是中间还有什么变故的话肯定会拖得更久。
“备车,去刑部,我也该去催催姓薛的了。不然他该起疑了。”沈浩笑眯眯的和王一明说笑,后者正要去备车却不料一名靖西镇抚使衙门的小旗官跑了过来。
“有事?”王一明迎了上去。
“大人,这是刚递过来给沈大人的帖子。”
第524章
厌烦
“帖子?”
王一明接过一封帖子然后连忙走到沈浩身边递了过去。
沈浩打开一看,眼中诧异一闪而过。看向那名小旗官:“送东西的人呢?”
“已经走了。”
挥手让这名小旗官退下。沈浩再次低头看向手里的帖子:秦修远之死另有蹊跷。今晚戌正时,乐池茶社,恭候大驾。
落款是“杨林”。
王一明一直看向旁边。他以为这帖子是沈大人在皇城的某位熟人递过来的内容应该私事,不敢看到。
“你猜谁来的帖子?”
没料到沈浩居然会问,王一明先是一愣,然后摇头。
“是寿王来的帖子,约我今晚在一家茶社面谈。你在这边熟,你跟我一起去吧。”
“是大人,属下这就去安排一下。”王一明心里同样疑惑,这个时候为何寿王会给沈大人来帖子约见面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