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770


红利商会爆出消息,说他们派去白头峡的哨探在死了三人之后成功探明了蛮族的近况回返。而带回来的消息却是极其惊人。
蛮族在越过白头峡以南的地域里根本算不上蛮荒,相反人家日子过的很滋润,大族群收拢小族群,分工明确,会耕种的就耕种,能作战的就如军伍,休养生息已经到了快要重建王庭的地步了。
甚至蛮族还派出了大量的游弋劫掠队收拢散布在西北面的人口,如今这半年来奴隶商会收获日渐稀少就是被这个原因影响。而且应该很快就会和奴隶商会的猎队产生直接冲突了。
不但如此,在白头峡、剑川、虎柱原三个地方共驻扎了蛮族成建制的军队二十余万!
面对成建制的军队,奴隶商会的下场会是如何几乎没有悬念。
“蛮族那边要变天了!”
消息最先只是在小道消息的传,后来红利商会掌柜刘元祥将消息正式上报给了南面边军方面,一下就将这股不安的情绪再掀高。
当然,截止三月底?
关于蛮族的消息还在管控的范围内。该听说的都听说了?
而老百姓们,以及远一些的衙门官人根本不会知道。
这一任南面边军统帅叫左玉良?
官居正三品?
职务为南面兵事主事官,全面负责从亥下到拙火关所有地域内的军政事务?
手里兵马二十五万余。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
不过左玉良在“南面兵事主事官”的职务上最多也就坐四年,然后就需要回兵部挂兵部侍郎的差事闲置起来?
属于“储备将领”?
所有品级迈过从三品的门槛的武官都是如此。想要常年带兵是不可能的。隔三差五的让你熟悉熟悉兵事,不至于手生就行了。这是靖旧朝一直以来的惯例。
接到红利商会的消息之后左玉良没有偏信,也没有怠慢,而是一口气派出了三支前锋营和六支辎重营于三月廿五南出拙火关?
按照红利商会所说的“剑川、白头峡、虎柱原”三个地方前探。同时建立辎重转运点。
在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之前左玉良是不会将此事上报的?
这是作为一方军事主官的担当。
四月初五,前往剑川的前锋营在刚过乌湖不久便遭遇一股数量三千的混编蛮族骑兵,两边旋即野战。
半个时辰之后双方拉开,蛮族留下四百具尸体后退走,而往剑川前探的这一支前锋营则是损失两百余人马?
只能就地修整。
这一份战报刚到左玉良手里他便意识到事情可能比他想象的更糟。因为这么多年来蛮族从来都是闭而不战,甚至从未有如此庞大得成建制军队出现在边军的视野里。
而这一次?
蛮族不但没有退避,反而硬怼了过来。单这气焰就大不同以往。
果然?
四月初六,又一份战报传到了左玉良的手里:今晨于乌湖以南三百里处遭遇蛮族混编两千人队?
遂战之。毙敌六百余?
自损三百余?
目前已无力继续南下,还请增援。
虽然毙敌更多,可战损三成,这无疑说明战况多么惨烈。这还是野外骑兵互砍,本该是进退如风,即便不敌也不应该打到这种份儿上的。多半是双方有意较劲的结果。
就战果来看,南面边军这边战斗力明显更强,可强的也有限,并不是那种一面倒的碾压态势。
左玉良看着两份战报,心里明白,蛮族,真的在起势了。
之后左玉良增派派出三支偏军,各五千人,配合同样数量的辎重辅兵再次南出拙火关,誓要抵近探查剑川、白头峡、虎柱原三地实情。
第365章
机会
兵事一起,整个靖旧朝的南面就一下变得紧张起来。
先是拙火关上下被勒令全员备战,所有岗位按战时标准轮换,所有人员和衣而眠。进出关口必须要要左玉良的手令,否者不论是谁一律射杀。
然后拙火关后面的滩石跟着全面戒严,所有军屯中亦农亦兵的辅兵全部归队整装。
最后是亥下的驻军,已经开始分批次进入滩石的军屯和工事驻扎,彻底将本来处于休眠状态的滩石激活成为一处覆盖上百里的绞肉磨坊。
武凯作为前锋偏将在第一时间就被派往滩石驻扎,手底下两千军卒需要协助滩石本地的屯军镇守传送法阵。
这个差事并不算好。因为镇守传送法阵虽说是要害职责,可是实际上却是在后方待着,被隔离在战场之外。甚至是失去了被轮换上前线的资格。
换句话说,武凯这是又被穿了小鞋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从武凯将亥下一名参将的纨绔儿子差点打死那次开始,他在南面边军里就混得越来越糟糕。什么地方清如水就让他去什么地方,什么事情麻烦又没功劳可捞就派他去。甚至为了拿捏他,还将他原本有的一千辅兵给全部抽走了。
如今好不容易前方有了动静,整个南面边军上下鼎沸,都想着能上前线杀敌,谁会希望躲在后面看守什么传送法阵?
武凯自诩是一员猛将,而且他敢说整个南面边军同为偏将的人里,论临阵的指挥能力有一个算一个,没谁能胜过他的。
不过猛将又如何?真的偏将第一又如何?军令是不会跟你讨价还价的,说了让你守传送法阵那就必须要去,敢懈怠?正好借机把他乱棍打死。
不过这一次武凯心里还是有些阴差阳错的感觉,他领了看守传送法阵的差事却正好方便他把沈浩给他的活计给办了。
因为是军伍级的传送法阵,而且地处前线要地,所以分为两块,一块是小型法阵,多是平日里人来人往用作通讯,另一块就是平时关闭的大型传送阵,一次性能够传送上千人的那种。
常驻的屯军有一个混编营在驻扎看守。如今前面有了兵事,这一个营的军卒被抽走了一半,填入了前面的各处工事当中。留下半个营连同被扔过来吃灰的武凯所部重新构建传送法阵的防御阵线。
重点区域就是传送法阵本身,不过这里将由原本军屯的驻军继续看守,而武凯所部需要做的是防守传送法阵外围。
而驻扎点也是之前军屯看守的驻扎地。只不过因为人数多了,已有的房舍不够,武凯令人在外面扎了一些帐篷作为临时住所。
“武大人,这边是您的住处。”
武凯自然不需要住在帐篷里,被屯军本身驻军的一名把总领着到了专门给他留的房舍。
环视了周围,武凯发现这里是那种联排的结构,一间一间的屋子都是紧挨着的,一片片看上去都一个模样。
“那边那些也是住的人?”其中一些门上挂了阵法锁的屋子似乎让武凯好奇?
就这么问了一嘴。
“哦?
那边不是住人的,而是案牍房和仓库。”
“如此重要的地方光是阵法锁就完了?不需要看守的吗?”
说是协助防守?
可本地的屯军走了半个营?
最高职衔的人就是这位把总了,在武凯面前可差得远?
只能结巴的说“缺人”。
“缺人你不早说?我抽二十亲兵过来就是,不能让如此重要的地方没了看守。”
这把总心里不以为然。传送法阵的案牍房也算重要?这是没事找事。不过嘴上却说:“大人英明。”反正跟他屁关系没有。
似乎这只是一个小插曲?
安顿好了之后武凯就将自己手里的两个营散了出去?
还一丝不苟的按照传送法阵周边的街区地图认真的构建了三道防御网络,看得那位屯军把总也不得不对武凯说一声服气,单论排兵布阵,武凯的确是有几把刷子的。
“陈把总?
核心的阵法部分就继续交由你们剩下的半个营把守?
没问题吧?”武凯笑眯眯的朝屯军的那位把总征求意见。
“当然没问题!”
“那就好。如今前方蛮族异动,兵事一起就是十万火急,到时候真要对蛮族临之以威的话滩石的这处传送法阵必将无比关键,希望陈把总和我能够在这期间配合默契,确保传送法阵万无一失。”
“武大人尽管放心就是。”
因为两人之间并不隶属?
所以武凯的言语一直都很温和。
简单的安排分工之后就入夜了。武凯巡了一圈之后回到了驻地。白天时仅靠一把阵法锁闭门的案牍房此时周边已经多有看守,武凯的亲兵在负责。
“属下见过大人!”
看守的亲兵见武凯过来连忙行礼。
“可有异常?”
“回大人话?
一切正常。”
“军屯的人有没有过来?”
“没有。附件的这些屋舍已经划给了弟兄们住,可以方便时刻看守这几间案牍房。”
“很好?
打开门,我进去看看。”
“是大人。”
阵法锁的开启方法军屯的人自然需要交给看守。武凯要求进去?
如此也就没了阻碍。至于门外的亲兵?
都是他的心腹?
不用担心泄露。
“守在外面,别让人进来搅扰。”说完,武凯给这名亲兵递了一个眼色,候着旋即点头表示明白。
进入案牍房算是武凯的第一步,他需要在里面尽快找到需要的东西。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武凯从案牍房里出来,然后朝亲兵点了点头,转身回了自己得屋子。谁也不知道他的怀里多了一本去年十一月到十二月底的传送法阵进出记录。
回到自己的屋里,武凯开始仔细翻阅,很快,按照时间排序他找到了一份记录:靖旧历廿七年十二月初二,兵部三人出阵,腰牌所属“法器司”,记录姓名为马山、徐前、张德。
另外,靖旧历廿七年十二月十一这一天,也有这三人的记录,是返回皇城。
武凯脸上挂起笑容:“可算是找到你们了!”
之后再翻一页,看到页脚上有记录人的印签:刘奇。
第366章
赛前
进入四月,封日城的天气总算是从阴冷里跳了出来,感觉舒服多了。
主要是炉子,那玩意儿用久了就觉得浑身干得厉害,屋子里摆几盆水都没用,就像壁炉里的肉,渐渐失去水分。
沈浩早在刚进三月的时候就没让夏女给他的卧房烧地龙了。只不过公廨房里却没办法给他单独断了地龙,他不用别人还要用的,所以只能靠开着窗熬了一个月,同时尽量少在公廨房里待着。
这个月沈浩到四个百户所转了转,顺便看看这个月以来试点计划推动的成绩如何。
一圈转下来超出沈浩预计良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