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770


这根铜条是土奎城黑旗营留守的一位小旗官写的。
刘宽失踪了。
昨晚土奎城百户派出去侦办城外邪祟案子的两个总旗编制中刘宽所在的黑旗营就是其一。本来黑旗营是不需要去执行这些任务的,可土奎城百户所因为之前净西行动的抽调积压了很多案子,别的总旗编制人手都不足,所以才抽调黑旗营应急。
可这一去刘宽就没音讯了。
之后王一明又拿着另一份铜条进来,是沈浩安排的探哨从土奎城传回来的情况汇报。再综合之前土奎城黑旗营小旗送到的铜条,基本上就比较详细了。
首先起因是前天中午,地方衙门接到报案,说城外一个庄子里死人了,于是衙门遣了三名衙役过去看情况,可直到傍晚也没有回来复命,衙门班头就起了疑,遂率领当值的另外三名衙役一起去了那个庄子,可依旧一去不返。
第二天,察觉到问题的衙门又派了五名衙役过去,一样去了就没了音讯。这才反映过来蹊跷异常,遂将情况上报到了玄清卫百户所。
之后百户所就出动了甲字旗和黑旗营一共两个总旗编制前往案发地,一切都是按照正规出动程序,可此去就如石沉大海再无浪花。之前就起了警惕心的百户官在发现过了联络时间却没有收到随报情况时就知道出事了。连忙通知了地方卫戍协调他们将案发地方圆五十里全部戒严,同时召回了在外公务的另外两个总旗编制。
凌晨时分,土奎城的急报送到封日城千户所,而后千户所商议决定增援。
上午巳正时增援过去的千户所三百精锐和抽调于平顺城的两个总起编制汇同土奎城还剩下的两个总旗编制一起前往了案发地。
传回讯息时称案发地是在土奎城往东八十里处一个叫“菜园”的庄子,大队人马过去的时候离庄子二十里的地方已经有大量的卫戍兵丁在设卡封锁了。但因为玄清卫和衙门衙役的前车之鉴这些卫戍兵丁根本没想过靠近,所以没有什么可供参考的情报。
千户所这次过去增援的人中高手不少,其中武库的阵法行家也跟着去了三名,因为在千户所商议的时候吴长河提出之所以连番失踪的原因可能是某种可以遮蔽外界讯息的大型法阵。
而事实上吴长河的这个怀疑很正确,千户所的三名阵法行家刚越过卫戍的封锁线五里地就感受到了禁制法阵的波动,而且是罕见的超大型禁制法阵。
这就不太敢进去了。
禁制法阵是法阵中专门用来布置防御和阵杀的一种复合型阵法总称。里面可包罗的阵法类别极多,也可能构建复杂,贸然进去就是送死。可一般来说这种以“里”来计算覆盖范围的超大型禁制一般都是在战场或者大宗门的禁地才会出现,怎么突然出现在这里?
看了手里情况汇报,沈浩眉头紧锁,良久才朝王一明吩咐道:“让土奎城还留守的那名小旗官去地方衙门查一下当初来报案的人是怎么说的,为何后面又认为是邪祟上报玄清卫。”
说好了是邪祟聚集土奎城玄清卫才出的马,可根据传回来的消息看也没那个地方看得出涉及到邪祟聚集呀?
这些汇总回来的消息让沈浩觉得土奎城乱了方寸。不论是地方衙门还是玄清卫百户所都乱了。
第247章
乔迁
十月十七,晴,休沐。
休沐日是固定的,每月都是同一天。所有朝廷下设的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暂停办公或者仅留守几个人接待紧急情况,其余人可以在家休息。
不过沈浩这个休沐日也没能进下心。因为这两天玄清卫里不太平,平顺城那边的事情到现在依旧没有头绪,数百名玄清卫只能焦急的在那道超大型的禁制外面守着,没谁敢贸然进去。
而第二批千户所支援过去的几名阵法行家连同之前的那三人一起研究了两天,可效果寥寥,仅仅是往前推进了半里地。离目标“菜园庄”还有足足十五里多。
可以说进展甚微。
另外沈浩让土奎城里那位留守的黑旗营小旗官去查了地方衙门上关于这起案子的最开始的讯息,结果是传回来了,可沈浩非但没有祛疑,反而是觉得这里面透着说不清楚的蹊跷。
按照衙门里的记录来看,第一时间过来报案的是“菜园庄”的里长,当时里长说的是他们庄子里的一个鱼塘里窜出来几个人,见人就杀,已经杀了好多人了。
衙役问这个里长死了几个人,里长说十几二十个。然后衙役就跟着去看了。
因为当时那里长看起来神志恍惚,像是吓傻了一般,加上鱼塘里怎么可能蹿人出来嘛,所以衙门当时觉得这为里长是被什么事给吓坏了,说的都是糊涂话,估计也就死了一两个人而已。
于是第一次就派了三个衙役过去看情况。
后面连续有去无回之后,衙门的人才发现或许那个里长所说的话可能并不是胡话,也许的确死了十几个人,而且真是从鱼塘里蹿出来的人杀的?
人可以从鱼塘里出来?不可能,除非不是人。那如果不是人......又是什么?
最坏的猜测可不就是邪祟嘛,所以衙门的人在失踪了三泼人手之后就以“疑是邪祟聚集”为由上报了玄清卫请求接手。
土奎城的玄清卫百户很谨慎,宁可错勿放过,所以按照衙门给的讯息暂定为:可能死了十几个庄户,外加十二名衙役失踪。
本以为两个总旗编制过去就算真的是有数头邪祟应该也能应付了吧?
结果两个总旗编制也一样去了之后如石沉大海连个泡都没冒。这可吓坏了土奎城的百户官,于是才上报千户所求援。
沈浩很关心这件事的进展,可目前来说还轮不到他这个黑旗营百户插手,吴长河亲自接管了这起案子的所有侦办权,黑旗营被有意无意的排除在外。
换了一身常服,然后让小马提上礼物,坐着家里的马车去了唐清源的新居。
唐清源本来也是黎城安家的,上个月趁着封日城里几家大户被抄,低价买了一套大宅子,重新翻新和装饰之后将家人一起迁了过来。因为黎城虽然也是大城,可比起封日城来说各方面还是要差许多。
到了门口,高大的院墙和红漆大门一看就不一般。
之前唐清源问过沈浩需不需要也买一栋院子,毕竟抄家之后就是抄底的好时机,封日城里的大宅子平时可不常有。不过沈浩考虑之后却没有下手。他现在孤家寡人一个,买宅子干嘛?而且捡不捡便宜他不太在意,手里拿捏着五粮液的几成份子,钱不钱的已经只是个数字了。
“沈大人,您来啦,我家主人刚才还出来瞅了瞅念叨您呢!”
门口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人笑眯眯的迎下了台阶,走到马车边上一把从小马手里抢过小凳殷勤的放在车下给沈浩垫脚。
这人沈浩见过,知道是唐清源家里跟了多年的老仆。
“呵,王老头,你这身体不错了,咱们一年多没见过了吧?”
“对的对的,沈大人好记性。您快请,我家主人给您沏了茶,现在估摸着正是喝的时候。”
“我来的这么合适吗?”
“对的对的,您快请。”
沈浩笑着进了大门,后面小马拧着东西在后面。
进了门穿过一个雅致的天井就是堂屋了,唐清源笑容满面的站在堂屋外面迎接,远远的就朝沈浩打招呼:“沈大人,你一来我这儿可就蓬荜生辉哟!”
“唐大人,您这是抬举我呢?谁不知道我在封日城都臭大街了,得亏了您还记得我这个老下属还请我喝酒。”
“哈哈哈,走走,新沏了茶,我们去尝尝,等会儿开席了再和你喝两杯。”
小马手里的礼物交给了边上的管家,然后他就退了下去,后厨用饭之后回马车上候着。
沈浩跟着唐清源进到堂屋,两人分主客坐下,面前各有一杯茶,清香宜人,的确像唐清源所说的是好茶。
“唐大人这院子不错啊,特别是装饰,很雅致,比我那地方强多了。带我逛逛?”
乔迁嘛,就是领着客人看看新家的,茶喝了两口之后就算是礼仪到了,沈浩也自觉的提出参观的要求,让主人家能够顺势介绍介绍。
唐清源笑着应是,领着沈浩在宅子里逛,除了后面的月亮门里不方便进之外其余的地方都转了一遍。回来堂屋里刚好已经摆上了席面。
沈浩有些意外,他本以为今天除了他还有别的客人,可如今看来就他一个。
三巡酒过,唐清源笑道:“你酒量好,小杯子喝不惯吧?要不要我们换大杯子,角杯?”
“不用不用,小杯子也不错。”
“呵呵,那我就不劝你了。”说着手里的筷子就放了下来。
沈浩一看就知道唐清源这是有事要说,边上伺候着的侍从也很识趣的退了出去。
“我要是没记错的话今年过了之后你就二十八了吧?”
沈浩闻言有些茫然,点了点头,他翻年之后的确就要二十八岁了。不过唐清源突然问这个干嘛?
“二十八岁能有你这番地位的可不多,而且你还是草根淸贵系出身,如今已经爵位加身,可谓年少英杰也不为过。更何况你在文人圈子里素有才子之称,几首词现在可都还在被无数人传唱......”
“唐大人,您有话就直说,没必要绕弯子的。”沈浩很不喜欢唐清源这种硬拍马匹的方式,听着贼尴尬,只能开口打断。
唐清源嘿嘿一笑,说:“那我就直说了。有人托我探你口风,有没有成家的想法?”
第248章
示好
“咳咳咳......”沈浩一口酒差点呛到自己。他怎么也没想到唐清源会突然冒这么一句话出来。
这是要给他说媒吗?
“呵,唐大人,您看我现在这忙得跟什么的似的哪有心思去谈......去说亲啊?您的好意我心领了。”沈浩想也没想就拒绝了。现在他有修为在身别说还不到三十岁,就算五十了结婚都不算晚,身体倍棒。没见人家白常卿七十几了还准备讨一房小妾吗?他才不急。
更何况花楼里的花儿那么多,有需求了花点钱就是,不香吗?
再不济,牙行里走一趟,订制女奴了解一下?
所以“成亲”这种费精力且需要慎重的事情暂时还不在沈浩的考虑范畴。而且唐清源并不是第一个给他说媒的人了,早在黎城的时候陈天问就给他说过了。后来到了封日城,张谦和甘霖也给他说过几次,都被他回绝了。
“别急着拒绝,听听也无妨吧?还是说你真一辈子都不准备成家?”唐清源又给沈浩斟了一杯,一点没有就此打住的意思。
沈浩还能说什么?听一听的面子他怎么也得给的。
见沈浩喝酒,唐清源笑意更浓了,继续道:“靖南军都督风万里的孙女,你有没有兴趣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