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清卫(校对)第1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7/770


玄清卫夏季的黑袍很薄,但不是很吸汗,必须在里面再穿一件短褂打底,不然汗水会把锦袍吸贴在身上看上去很滑稽。
另外如果在锦袍下面再套一件内甲的话那就更热了,必须要时常用真气给自己隔温,不然修士也扛不住。
每到这个季节沈浩都会尽量不在中午外出,屋里阴凉的地方还是能待住人的。
手边放着一壶凉茶,里面有不少清热消暑的药材,还配了酸甜口,喝起来很舒服,很合适沈浩的口味。
凉茶是夏女的得意之作,据说是林馨儿教的,还请教了李二福这个大厨完善方子,如今的确让沈浩有些离不得了,吧嗒着嘴巴时不时的就想喝两口。
放下杯子,前面是从镇抚使衙门反馈回来的机密令条,早上送来的。里面的内容是姜成亲笔,大部分言语是在赞扬这一月多以来沈浩在黑水计划推进中取得的成绩,其余的还是在继续催促黑水计划里关于牙行那一部分的推进速度。
按照姜成的想法是最迟要在今年九、十月份的时候初步对牙行那一部分的计划得出结论,到底是行得通还是行不通。
为什么会这么着急呢?这是在黑水计划开始实施以来姜成给沈浩最明显的一个感觉。
按理说这种万万见不得光的计划最优的选择是润物细无声的慢慢覆盖出去,越慢越能渗透得更深,也能更显出效果。急慌慌的反而提高走漏风声的可能。
这些问题姜成不可能想不到才对,为何依旧如此急躁?
只能解释为姜成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是镇抚使衙门更上面的示意姜成尽快拿出答卷的吗?有可能。封日城这边要是证明了黑水计划的可行性,那么极可能就能由玄清卫的最高层出面往国朝境内所有地域效仿。
这样一来封日城就成了一个实验田,好坏参半。
不过沈浩还是准备尽量避免牙行那边进度过快导致计划出现瑕疵的可能,所以尽管对于那些“消耗类”人员采用的是药物控制加半洗脑的速成法,但对于那些“精英”却是采取的完全洗脑外加精细培养的策略。
基础培训是刘猛的人在整理材料和项目,上报沈浩过目了的,而且沈浩也在训练项目里给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必须要会易容、擅长推理、洞察力要强、具备适当的战斗能力,最重要的是演技必须毫无破绽。
当然还有一系列的测试和考验。刑讯逼供的考验、醉酒后口风的考验、疲累后梦话的考验、金钱和色欲的考验......
看到这些训练项目之后的朱寿脸色都变了好几次,按照这些项目来训练的话,成功率有多高尚且不提,一旦培养出来那都是人尖一般的角色,培养周期怕是一年根本办不到吧?
三年,三年一批精英,这是沈浩的规划,而且他认为三年的时间对于他自己来说也能够缓冲一下。不论是修为还是职位他现在都还是太低了些。
抛开这些刚刚完成“选苗”阶段的精英计划,那些“消耗类”的人员已经开始撒出去了。这是第一批,一共八名,全是勤杂奴隶,没有修为,但脑子都很活泛,靠玄清卫提供的药物进行控制,同时也会给与物质上的奖励,并且承诺干满十年就给他们脱奴籍抬等。这可不是骗人的,黑水计划里的的确确就是这么规划的。
还有什么能比让“退役”的探子去当教头对那些新的“消耗类”更具蛊惑性呢?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且这些能够熬过十年再退役的探子绝对有过人之处,当教头是绝对够格的。
当然,如果本人不愿意来当教头也不会被处理掉,只是会被送到偏远的地方并在玄清卫的监视下度过余生。
因为在沈浩的理解里面,一个完整的情报获取体系不能是完全冰冷无情的,这会带来很大的弊端,内部容易出问题。依托完善的体制和细节化的规则才是牢靠的。
这些放在黑水计划的黑市部分同样适用。
说道黑市,飞龙的确不服沈浩所望,前天反馈的消息是封日城最后一块黑市市场也被他拿下了。如今整个封日城辖区诸城内的黑市中九成交易都逃不过飞龙的眼睛。每日汇集过去的情报都是海量。
根据王俭的汇报,“小鬼”部每天收到的交易讯息就能写掉五十斤的纸。
就算再三筛选之后汇总到沈浩手里的也不少。
这一月余下来沈浩也养成了每隔三天就扫一遍王俭的汇报,遇到扎眼的就拿红笔勾出来让王俭继续深入追查。
之前那几笔大宗交易的第二阶段情报也被送来了。据王俭说,这是听取了沈浩的意见后新成立的“无常”部做的第一次情报追查,这个新部王俭规划的是偏武力而不是偏策略。沈浩对此没有表示,让王俭自己去试,有什么问题自己调整。
不过收集的这份第二阶段情报很有意思。包括粮食、生铁、泛灵石在内的一多半大宗交易走私,在封日城境内黑市完成交割之后都选择了去于城然后走水路离开。
于城靠近白江,而白江是从西往南斜着穿过整个靖西的西南地区,也是靖西境内最大最长的一条水系。
靠水运离开,乍一看倒是很合理。但实际上因为白江的流向和于城的特殊位置就让这件事情看起来很诡异了。
白江是从西往南顺流的,而于城本就位于靖西靠南面的边陲位置了,再顺流往南的话就是亥下这个军事重镇,再往南就是一片密集的堡垒形小镇,最后会穿过边境流入南蛮地界的“万里竹海”。
所以从于城上船,只能顺流往南开,而南面过了于城之后就根本没有大城可以消化这些东西了,只能流入南蛮地界。
铁器、泛灵石倒还罢了,听说都是南蛮地界上稀缺的东西。可粮食就没道理了。
南蛮不是部落分居的吗?粮食都是自给自足吗?送大宗的粮食过去能够卖得掉?
第202章
躁动
心里有了疑惑,沈浩转头就去了藏书楼,里面有不少关于南蛮那边的情况。
所谓的南蛮,实际上就是拙火关以南,宝藏海以西的夹角中广袤地域里的数十个部落联合体。以前被称为黑石王庭,如今被靖旧朝打散之后不敢重组了,就叫南蛮。
虽然称谓里有个“蛮”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面就是未开化的野蛮人,相反,南蛮的修行文明也极度发达,欠缺的只是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比如说南蛮地界上毛皮衣服最多,而且做工粗狂,仅仅是将毛皮缝在一起成衣罢了,谈不上款式。
此外南蛮地域内生铁匮乏,一般南蛮人连锅都用不起,大多数是用土陶烧东西吃。菜刀更是稀缺,他们一般用斧头剁。而一个部落里甚至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斧头,要借着用,或者公有。
所以南蛮那边的食物全是粗狂风格。想精细也没那条件。
另外南蛮地界上蛮族众多,狐族、象族、狼族、猫族......
看了资料上的配图,全是人形但有明显的兽态。沈浩总觉得与其叫“南蛮”倒不如叫“兽族”来得更贴切。
按照资料上显示,南蛮在聚合成黑石王庭的时间里还算强大,被打散之后就任人鱼肉了。每个部落都分得很开,但靠游牧、狩猎、耕种,总能自给自足。
也就是说南蛮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缺粮食的,除非是遭了灾。
那南蛮最近有没有遭灾呢?
沈浩翻遍了最近所有官报,都没有找到关于南蛮遭灾的内容。
没有遭灾,那那些走私贩子运大宗的粮食去南蛮的地盘上岂不是亏死?
讯息相互矛盾。只能说明还有关键的地方没有掌握。
走私贩子不可能做傻事,既然费力气运到南蛮那边去了那就肯定能卖出去。而南蛮那边虽说没有遭灾但也肯定另有原因需要大量的粮食。一边有需求另一边才会提供货物,一来一去才会成为生意。
虽然南蛮那边的事情沈浩目前没办法知道,但是靖西地界里涉及到黑市的事情只要他想知道他就能够知道。
所以“无常”部在送来的跟进情报中已经将之前那几笔大宗走私的买卖双方摸清楚了。其中,粮食、生铁、泛灵石这三块都不出沈浩所料,全是官办的铺子在牵头。
粮食是从官仓里抠出来的,借口也很好找,一句“陈粮损耗”就能每年从中换出来大量的新粮。
而生铁和泛灵石这种矿产就更容易克扣了,只需要将实际产量往低了报,那么实际产出就会远高于上报的,这多出来的部分就能私下处理掉。
归根结底这些官办铺子的手段和玄清卫的人克扣罪产实际上是一个路数。硬要说区别的话那或许就是玄清卫的人是中饱私囊,而这些官办的人不但中饱私囊还有可能惠及国敌。
生铁,可以拿来锻造菜刀农具,自然也能用来锻造武器铠甲。
泛灵石就是中下品法器的驱动力,是可以让普通人通过法器来暂时拥有修士的能力的根本。
而粮食,一般自给自足的地方小灾小难都能自己扛过去,除非遇上大的灾荒不然不会需要外面的粮食输送。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屯粮。屯粮干嘛?可以说是应对大的灾难以防万一,也有可能是在筹备大的军事行动。
三者合一,南蛮那边的情况可就值得研究了。
沈浩体内莫名的开始有些躁动。自从之前温家那一票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不过这种事情他区区一个封日城的黑旗营百户官的手可没这么长。想查并且还要让事情处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那就必须先将目光从南蛮方向收回来,反向深挖那些参与了这些大宗走私案的各官办铺子的官吏。
沈浩思索了一阵,对着门外的侍从吩咐了道:“把王一明叫来。”
不多时王一明敲门进来,老老实实的躬身站在沈浩面前。
“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最近可有铜柜的举报信提到土奎城官仓、郯城荣山矿场、黎城萧山铁炉庄这三个地方?”
铜柜如今成了封日城辖区内各城必备的重要上告渠道。这是普通老百姓能够直接接触到玄清卫的唯一途径。自从沈浩就任封日城黑旗营百户之后,这一条渠道就从“虚有其表”变得“切实可用”,诸城如今也一如最开始的黎城那般把铜柜里的举报信甄别和侦办纳入了日常差办之列。
而铜柜的事情从陈逸云还在千户所的时候就是王一明在实际处理和管理,沈浩就任之后也未对王一明的职权作出调整,所以各地铜柜甄别出来的举报信最后汇总到千户所黑旗营的时候都会由王一明来最后判断。
甚至王一明本以为当初沈浩上任之后问询的第一件事就是铜柜,可直到如今这份问询才迟迟到来。
脑筋急转,王一明没有迟疑多久,点头说道:“大人,您说的这三个地方都是咱们封日城辖区里的重要官办铺子,权力虽然不大但油水很足。所以每一次铜柜举报信汇总都少不了它们。
最近的一次是八天前。”
沈浩点了点头,这和他预料的差不多。有谁越足的地方是非越多,越是清贫的地方越是风平浪静。
“有查过吗?”
“有。不过只有之前黎城黑旗营查过,记得应该是萧山铁炉庄的主事官被举报说强迫下属发妻陪侍多次。”
“啥?!”沈浩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一明只好又重复了一遍。他最开始也觉得这事奇葩,反应和沈浩差不多。
“啧,这件事查了吗?”
“查证结果是子虚乌有。具体侦办过程汇报里没有提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7/7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