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校对)第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0/910


张静一道:“呃……”
天启皇帝叹道:“朕只是打个比方,朕的意思是,这祖大寿已是万念俱焚,这时候……已经什么都不在乎了,他是不会开口的。所以,不必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我们想要知道真相,与其挖空心思在此苦思冥想,不妨……回京!”
张静一沉吟片刻,目光流转,便道:“臣懂了,只要回京,一切的阴谋算计,自是大白于天下了。”
天启皇帝不禁感慨道:“朕本想在这锦州多待一些时日,可现在看来,却是无法做到了,哎……可怜信王就在朕数百里的地方,本该与他相会,如今却也一切成空了,朕与他已许久不曾相见,却不知……他如今可好。”
关于信王来辽东开垦的事,其实天下人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所有人都认为天启皇帝忌惮自己的兄弟,认为当初的时候,信王获罪,天启皇帝没有处罚,是故意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可实际上,信王已被天启皇帝所记恨,因而才将信王打发来辽东,形同发配。
不过张静一却知道,天启皇帝虽然身上有一百个缺点,若是真有一个优点的话,那就是重视个人的情感。
这一点,无论是他对乳母客氏,对魏忠贤,对他张静一,对信王,都是如此。
甚至这种对身边人的信任,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此时的天启皇帝,是真心的希望见一见自己的这个兄弟。
他对于信王跑来辽东种植什么麦子的事,其实是并不在乎的,信王想做什么,那便做什么,只要他高兴就好。
而至于外界的传闻,其实他早已习惯了。
反正……自己在别人的口里,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又何必在乎呢!
天启皇帝绷着脸,随即下令道:“明日就出发吧,留一个教导队在此,就足够了!其余人,日夜兼程,张卿随朕赶回京城去。朕要看看,到底是谁,居然可以做祖大寿的后台!又是谁,恨不得朕死无葬身之地!”
此时,天启皇帝的脸上,不禁生出了肃杀之气,漆黑的眼眸里,闪动着亮光,只是这光令人不寒而栗。
他已经被彻底地惹毛了。
脾气好的时候,这些家伙一次又一次地挑衅,而如今,天启皇帝已失去了最后一点的耐心。
张静一看着天启皇帝,只道了一个字:“是。”
…………
次日,浩浩荡荡的队伍火速出发。
生员们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做什么事都干脆,一声令下,连夜便收拾行装,次日就可骑马随行。
天启皇帝也是骑马,因而带人急行,这一路,和从海路进辽东的时候,心情又有不同。
来时是带着犁庭扫穴的豪情。
而归时,却是满腔的怒火。
若说击杀外敌,能激起人的好胜心的话,那么当意识到背叛,不得不去铲除内贼时,心情却难免阴郁。
天启皇帝一路狂奔,这沿途多为旷野,如此一马平川的土地上,却多是光秃秃的,尤其是大雪渐渐消失之后,道路开始泥泞,这令天启皇帝不禁觉得可惜。
“此地……真是可惜了,如此广袤,却难有什么收成,如若不然,这辽东之地,定可是天下最大的粮仓。”
在这个时代,人们都有一种固有的印象,因为天气恶劣,所以大多视辽东为贫瘠之地。
张静一则道:“陛下,此地土质多为黑土,土地极为肥沃,怎可说是贫瘠呢?”
张静一对于这一点,当然是不认同的,这地方,可是后世联合国定为全世界四大黑土地之一,除了北美大平原,还有便是东欧平原,以及阿根廷和乌拉圭平原,其次就是辽东了。
而这四大黑土区,无一例外,在后世都是大粮仓,别看四大黑土区占地面积,可能不过世界的百分之一,可种植的粮食,每年却足以养活全世界近半的人口。
这黑土地的形成,其实也需要特殊的条件,譬如它要求其夏季温暖多雨,植被茂盛,进入土壤里的枯枝落叶比较多。当然,落叶多的地方多的是,却又同时需要这个地方冬季寒冷,微生物少,大量烂叶子很难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黑土层。而这黑土层中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
也就是说,辽东这土地,天生就是用来种植粮食的,这等优质的条件,甚至连江南也比不上。
何况这地方,沃野千里,开垦起来也最是便利,面积又是巨大,说难听一些,若是都开垦出来,其耕地面积,可以做到全天下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这绝对是一个极可观的数字,再加上若是辽东土质的问题,粮食产量,甚至可以直接和整个关内分庭抗礼。
当然,眼下大明,并没有耐寒的作物。
江南和关中的粮种,在这里很容易遭受寒害,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个时代,整个辽东,其实和不毛之地,并没有什么分别。
虽也会种出一些粮来,但也只是作为供应军需的补充而已。
张静一心里不禁唏嘘,他忍不住在想,不知信王那边……黑麦的移植做得如何了。
若是当真能适应得了辽东的条件,那么……这辽东……就可能真要变成下一个江南了。
…………
第四百八十七章:大庇寒士尽欢颜
天启皇帝见张静一一脸唏嘘着,却忍不住朝张静一看去,道:“怎么,卿似也有感慨?”
张静一微微一笑道:“陛下方才一席话,可能无心,可臣却在想,若是彻底当真可视为塞外江南,那么这种植出来的粮食,可以养活多少人啊。”
“哈哈哈……”天启皇帝大笑起来,他坐在马上,喜滋滋的样子:“朕也不过是畅想而已,你不要当真,这世上哪里有这般便宜的好事,你那黑麦,朕不是信不过,只是觉得……实难成功。”
说罢,二人飞马,踩着泥泞,继续前行。
…………
锦州城。
此时,锦州城肃杀的气息,也渐渐的消弭了。
该杀的都杀了,此时百姓们才心有余悸地看着眼前一切,人们战战兢兢,不过很快,他们才真正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陛下犁庭扫穴,已直捣沈阳。
建奴人……彻底的消亡了。
消息一出,原本还陷入恐惧的军民百姓,顿时欢声雷动。
若说建奴人的存在,可能对于像祖家这样的辽人世族有着不小的好处。
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却是完全不同。
迁徙至锦州城的军民,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战乱而逃难来的。
家里的田产被侵占,父母妻儿被建奴人杀死,就算没有杀死的,这一路逃难,病死者更是不计其数。
即便人来了锦州,建奴好几次兵锋直抵这里,更不知多少军民百姓,战战兢兢,他们谁也不清楚,什么时候锦州陷落。
这种未知的恐惧,环绕在每一个在此的百姓心头。
当然,那一股对建奴人的滔天恨意,却也绝对强烈的。
倘若当初提出辽人守辽土的时候,并非是依靠那些辽人的世族和士绅人家,而是真正依靠这些失去了一切的百姓,或许事还有可为。
而实际上呢………这些寻常军民百姓,也是辽人,可所谓的辽人守辽土,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城中还有一部分的东林军,不过人数只有一千来人,一个教导队的编制。
不过这些穿着灰色大衣之人,却有着一种极强的威慑力。
原本教导队怀疑,一旦陛下和辽国公带兵入关,这里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甘心的家伙们滋事,不过显然是他们多虑了。
辽东的寻常百姓,对待他们的态度极好,以至于人们对这一支军纪森严的军马,保持着极大的敬重。
甚至在各处街口巡逻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百姓,提着几个新煮熟的鸡蛋,或是一些瓜果,跑来慰问。
一些和建奴有血海深仇的少年,便每日只要有空闲,但凡有东林军的巡逻队出现在哪里,他们便跟去哪里,他们既然不敢靠近,却似乎又觉得新鲜,以至于不少人,不自觉地去模仿东林军生员们的行为举止。
自然,恐慌的人还是有的,譬如原先驻扎在锦州的各卫人马。
这些人一觉醒来,然后发现自己的千户、游击将军们都不见了,甚至有的连百户,都不知跑去了哪里。
紧接着,便有东林军的人对他们的营地进行了接管。
当然,这里的军马太多,凭借着东林军的人力,是不可能完全进行接管的!
所谓的接管,也只是几个人进来,宣读了一下他们的武官谋逆的事实,并且宣告他们的武官已被抄家问斩,所有人需原地留在营中,静候处置。
自然而然,警告还是有的,但凡出营一步,立即杀无赦。
这些人群龙无首,平日里习惯了一切顺从武官们的命令,现如今,便有许多人惊恐起来。
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等了几日。
便有东林军的生员进入了各处的营地,他们甚至还赶了车来。
随即,召集营地里官兵,告诉他们,营地解散了,大家可以各回自己的原籍,并且以每人二两银子,发放路费,若是实在没地方可去的,可以暂时留下,到时东林军另做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0/9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