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曹操长子开始(校对)第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520


刘协也很感慨,看这些百姓的肤色与神情就知道,这些是真正的百姓,绝不是装出来的。
他轻声道:“朕乃大汉天子,有朕为卿等做主,卿有什么委屈,都可说出来。”
众百姓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下,冲着上面连连磕头。
宋禾小姑娘求助似的看了丁辰一眼,丁辰知道这小丫头行事泼辣,心直口快,于是点了点头。
宋禾大着胆子道:“我们都是从许都去籍田耕种的百姓,求天子给我们做主,不要让枣校尉抓我们。”
“有这等事?”刘协皱眉看了曹操一眼。
曹操被看的满头雾水,疑惑的问丁辰道:“枣祗……他敢抓你的人?”
谁都知道丁辰现在是他最宠信的亲眷子弟,有这层关系,丁辰一个少年郎不飞扬跋扈已经是很难得了,还要被枣祗欺压,这就让人想不通了。
要真这样,那就是窝囊。
可丁辰在平袁之战中杀了那么多人,绝不是个窝囊的孩子。
“他不敢吧。”
这会儿倒把丁辰给弄得哭笑不得。
这才想起来,怪不得这帮人一路上一直在问跟枣祗比谁官儿大,敢情他们吓成这样,是因为害怕被枣祗抓回来问罪。
宋禾不依不饶的说道:“谁说不敢的,刚才枣校尉还要抓我们……”
丁辰连忙打断她道:“莫说天子在此为你们做主,就算是我,身为籍田令,也不可能让他人擅自抓你们。”
有了这句话,又是当着天子的面,众人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这时候刘协才问道:“卿等告诉朕一句实话,今年卿等田地,一亩到底产出多少粮食。”
其余人在天子面前都吓的说不出话,只有宋禾脆声道:“我家五石四斗,在我们周围算是少的,只因我家只有我父亲是一个整劳力,我跟母亲大父只能帮忙。”
小姑娘晒得皮肤黝黑,但是口齿清晰,言辞肯定,让在场之人不免又多信了几分。
“我家亩产五石七斗。”
“我家五石六斗。”
……
有了宋禾打头,众百姓们也大着胆子,纷纷报出自家的产出,令一帮朝臣们倒吸冷气之声此起彼伏。
这帮朝臣们虽然大部分都是士家出身,但是能坐到这地位,至少也知道大汉农田大约每亩地能产出多少粮食。
听这帮百姓的话语里,义阳县似乎把田地的整个亩产数拔高了一个层次。
旁边宋狗儿有些得意的小声道:“我家六口人,三个整劳力,亩产五石八斗,在我们义阳县算高的了,不过还不是最高的,据说有一户亩产到了六斗。”
“六斗?”
就连刘协都吃惊的重复了一句,凝神问道:“方才你们说的都是真的?
你们可知道,若是当朕面说假话,便是欺君之罪。”
宋狗儿道:“别人不敢说,至少我们各自家地里产了多少粮食还是有数的,我们说的绝无半点假话,天子可以随意派人去查。”
“是啊,随意派人去查便是,我们要是吹牛多产了粮食,还要多缴税,谁也不会那么傻吧。”
此时皇帝以及曹操等在场之人已经有九成以上相信这亩产数是真的了。
刘协继续问道:“卿等以前也种过田,为何到了义阳县,便能产出如此惊人之数?”
宋万见这皇帝说话倒也温和,戒备心渐渐放了下来,看了一眼丁辰道:“回天子话,这都是我们籍田令推行之策得当所致,多产出的粮食,都是我们自己的啊,用的心自然不一样。
就说草民吧,草民几乎盯着每一株苗成长,为每一株苗浇水,家中连小女、幼子、老父都天天在地里拔草。
秋收之前,怕鸟来糟蹋粮食,以往都是在田里绑个稻草人。
可是如今,我们全家几乎不眠不休,以真人来当稻草人赶鸟。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多费那么多心,不能多产出粮食才怪了呢。”
第八十三章此乃臣内侄儿
宋万的一番话,说的刘协眼眶湿润,此时他觉得已经无需派人再去义阳县调查,而是完全相信了那亩产之数。
刘协叹息道:“想不到朕的子民,耕种竟是这般辛劳。
这一粥一饭得来何其不易,怪不得先祖要设立籍田,由天子亲自耕种,这便是让身为帝王者体验农人之苦。”
宋万在旁边道:“其实要说苦,我们倒也没有觉得多苦。
作为一个庄稼人,看着地里的苗在生长,就像我们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长大,心里其实是高兴的。
如此就像我们流的每一滴汗,都得到了回报一样。”
看着宋万露出质朴的笑容,刘协心里十分感慨,百姓都是纯朴的百姓,只要能有一片平稳的土地让他们耕种,卖的力气能有回报,他们就满足了。
只可惜当今这天下分崩离析,各诸侯之间争来抢去。
百姓生命如土鸡瓦狗一般,想要一片平稳的土地,出卖自己的力气,竟然也成了件奢侈的事。
“卿等还有什么请求么?”刘协问道。
宋万诚挚的道:“草民等恳请天子,不要给丁令君升官儿,让他给我们做一辈子籍田令,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对,不要给丁令君升官,就让他一直给我们做父母官。”
“是他定下的这屯田之策,让我们辛劳没有白费,如今我们即使交了税,家家也能吃饱,而且还有余粮,他得对我们负责到底。”
……
众百姓跪在中间,七嘴八舌的说着。
刘协心头有些震撼,看着丁辰苦笑道:“卿听见了么,百姓不让朕升你的官儿。
没想到卿去往义阳不过半年,竟已得民心如此。
只不过他们所说,如今义阳县,家家能吃饱,户户有余粮,可是真的?”
丁辰道:“就让臣给陛下算一笔账,臣当初分田时,按每口人五亩划分,如今亩均产五石六斗,交完税后每口人可留下二十二石四斗粮,这养活一个成年人也足够了。
而一户之中总有妇孺孩童,饭量较小者,自然能留下余粮。”
刘协点了点头,有些感慨道:“一个屯田良策,便让一县之地数万百姓受益,丁卿好一个无为而治啊。
现在看来,这土地贫瘠的山野小县,倒成了人间乐土,成了大汉天下最富裕的一个县了。”
丁辰道:“其实田里产出多了,对朝廷对百姓乃是双赢。
以义阳县为例,平均亩产五石六斗,按十税二收税,全县有十万亩田,陛下可收一十一万两千石粮。
作为陛下祭祀之用,应当也够了。”
其实刚才刘协也想到,按照成例,籍田上的产出是归皇室支出的,既然义阳县亩产属实,那么这税收必然十分丰厚。
此时当丁辰报出十一万两千石这数字时,刘协心中不免又震撼了一下。
说实话,刘协自从被董卓扶上天子之位以来,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还从来没有这么阔气过。
要知道,这批粮食并不进入国库,而是充入内府库,由他个人随意支配,无需经过任何朝臣同意。
他突然想起,今天本来是要用义阳县的超低产量,来揭露曹操对待汉室之苛刻的。
可是事情这走着走着就变了味儿,怎么好像成了曹操对汉室无比亲厚了呢?
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
曹操有这么好心?
他要真是这么好心,何必杀了自己派去的亲信查验之人?
不对,曹操对这件事也不知情,之所以有了现在这样的反转,都是眼前这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一手完成的,连曹操都蒙在鼓里。
刘协藏锋不露,安然自若的道:“籍田产出充入内府库是小事,但丁卿屯田之策得当却是事实。
设若天下每一个郡县均推行此策,则朝廷受益良多同时,让天下每一个百姓受益,如此朕便对得起天下的黎民了。”
他突然转向曹操道:“由此可见,丁卿着实乃屯田之良才,卿应当人尽其用才是,朕不明白,卿却为何让他随军征战,这岂非强人所难?”
这几句话已经带着苛责之意,若在皇权兴盛时期,若皇帝对大臣说出这么重的话,大臣早该认错请罪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52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