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后演唱会出道(校对)第1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1/1300


伊恩老师:“真是令人期待。”
几人继续聊了几句之后,伊恩教授叫来了一个在她办公室读博的华夏籍的师姐,师姐名叫邹婧,看上去瘦瘦小小的,但是做事情雷厉风行。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赵蝉儿的手续办齐全。
晚上的时候,方澈和小赵一起请人家吃了个饭。
吃饭的档口,方澈发现,在餐厅的窗户外面,已经隐约有人在拍照了。
“是他,确定就是方澈了,他确实已经来了米国。”拍照的是两个20来岁的青年,拍完照片之后就着急忙慌地打了一通电话。
而此时的米国网络上,也陆续有一些新闻媒体开始报道了。
“华夏顶流明星陪恋人赴米留学。”
“确定了,那个叫方澈的人,已经出现在哈佛大学。”
下面跟着几张方澈和小赵在哈佛的照片。
更夸张的是,还有一条新闻是:“方澈赴米第一天,与二女同游,好像玩的很大。”
配的就是刚才那位狗崽在餐厅外拍的照片。
这些新闻也发在了ins上。
看到这些新闻,一些寒国的粉丝不愿意了。
“你们颠倒黑白的能力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吗?其中一个是人家正牌女朋友!”
“再者说了,有这时间拍新闻,不如想想该怎么对付他好吗?真以为我方澈欧巴是去旅游的?他上次来寒国玩了一圈,现在寒国娱乐圈的审美都变了。”
也不知道为啥,寒国这边,就乐意看方澈打别人。
大概他们是被打的最惨的一个吧。
很快,寒国这些粉丝的动态引起了战火。
“我不觉得方澈来米国是为了做明星的,他自己说的很清楚,是为了陪女朋友。”
“可是,就算是为了来做明星的也没有关系啊,从华夏来米国,想要融入进好莱坞的明星又不在少数。”
“除了当年的李振龙,也没有人成功。”
“不好意思我问一下,方澈是谁啊?”
“就是唱see
you
again的那个。”
这边的讨论,也很快引起了欧美这边娱乐圈的关注。
作家圈子里,欧文最先看到了这条新闻。
“如果他来了的话,倒是可以找个时间约一下。”
影视圈嘛,他们盯方澈盯的最紧,圈子里早就传开了。
“听说方澈的手下在海里买了两个小岛,你们觉得这会是度假用的吗?”
“肯定不是,因为其中一个小岛曾经被开发成旅游小镇,但是失败了,上面遗留了大量的建筑物。”
“他闲不住的。”
那么问题来了,方澈买岛,要干什么?
一位叫贝尔的导演呵呵笑道:“我知道了,是要拍摄《无人生还》,方澈在米国这边的民众里,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无人生还。”
“对的,之前有人要购买这部电影的版权,但是没有成功,看来是他自己留下了。”
事实,也确实如他们所预料。
方澈不打没把握的仗,所以在来米国之前,周奇就偷偷做过一个小范围的问卷调查,其结果就是方澈的《无人生还》是国际上大家对他最熟知的作品。
那不妨,就从无人生还入手。
在收拾好小赵事情的第二天,方澈就在谢纹柯的陪同下登上了那座小岛。
看了看,很符合方澈的需求。
“发通知吧,招演员。”转了一圈之后,方澈对谢纹柯说道。
谢纹柯皱了皱眉:“高调,还是低调?”
“高调。”
谢纹柯:“???”
方澈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小岛。
《无人生还》就当交个朋友。既然大家对这个作品最熟悉,那就用这个作品来开路。
后续嘛。一个小岛可以拍的电影,可太多了。
完全可以做一个岛系列。
初来乍到,很多事情可以说是从头开始,那就炸出一条道来!
第四百一十八章
跟你们玩玩孙子兵法
谢纹柯有些迟疑:“咱毕竟初来乍到,娱乐圈的人可都盯着咱呢。”
方澈摇摇头:“娱乐圈的人盯着没用,热度和曝光率又不是他们凑起来的,还得是让观众知道。”
有的时候吧,被嘲讽,有可能也是一种热度。
然后装逼打脸,大家跌破眼睛,热度又上一层楼。
欸?
这路数怎么感觉有点熟悉呢。
我一路走来应该不是这么干的吧。
看着谢纹柯,方澈笑道:“没事,就高调点宣传《无人生还》好了,对咱来说,无人生还,不就是个幌子嘛。。”
“要拍的又不止这一部。”
话说到这,谢纹柯懂了。
“放心吧,到时候我给你拉一批人上岛,到时候岛一上,保密协议一签,啧……”
他开始兴奋了。
甚至暗自决定看看能不能接受几个采访。
毕竟谢导,是采访鬼才。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离了岛,方澈回家做饭,顺便继续调整状态。
六点多的时候,方澈听到外面有动静,趴在窗户上看了看,一辆小车拉着一对二十来岁的男女,看样子像是临时寄宿在这边那户老人家的学生。
这种现象在哈佛旁边的小镇很常见。
男女聊天偶尔还说一句“欧巴”之类的。
“寒国人呐……”方澈嘟囔一句就回去忙活自己的了。
米饭在锅里闷着,菜在案板上,等小赵回来之后再炒。
方澈现在研究自己接下来的操作呢。
《无人生还》这类的电影,因为场景小,好调度,所以拍摄周期不会太长。
但是中间还是有些时间。
这段时间,方澈准备整一整网文输出的事情。
在《诡秘之主》之前,他还准备了一本书。
这本书就是《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在地球上有多火,这个无需赘述,毕竟小方同学没有水字数的习惯。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本书嘛。
因为这本书有一个特性,就是读者群覆盖面积大,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1/13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